恩格斯重要贡献
- 格式:docx
- 大小:23.08 KB
- 文档页数:4
论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杰出贡献朱传棨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讨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研究的成果也颇有见地和启迪意义,特别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等问题的研讨很有进展。
而其中涉及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发展和论述等问题,肯定者少于诘难者,认为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理解只强调“经济必然性”,忽视“实践观点”,没有关注历史辩证法,等等。
因而有的论者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要“重释”、“重解”、“重建”等。
由此不能不使人们想到西方有些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如乔治•莱尔因)、“重建”(如哈贝马斯)早就在进行着。
但是,至今未看到他们真正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成果。
当然,国内学人的“重解”、“重建”与西方学者的“重构”、“重建”是根本不同的。
但二者却引起人们同样的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存在着“建”的不当?为何要“重建”?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和阐释是否有误因而应予以“重释”、“重解”呢?因此,首先要研究清楚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发展和阐释的具体内容,以及他当时为何这样论述的原因等情况之后,再依据现时代发展的特点,研究是否需要“重释”、“重解”、“重建”,以及如何科学地去“重释”、“重解”和“重建”。
一、恩格斯对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启迪和影响唯物史观虽然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但恩格斯对这个伟大发现的创立、完善和发展有着不可缺的卓越贡献。
特别是对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恩格斯给予的思想理论影响是深刻的。
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马克思的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思想前提和重要机制。
恩格斯的《大纲》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起来,并依据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变化来阐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恩格斯认为,随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发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变得越来越反动了。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人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1835年10月考入波恩大学。
1836年10月进入柏林大学改读法律和哲学。
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843年6月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即《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抨击普鲁士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问题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1844年2月马克思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齐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他鲜明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主义者的重要标志。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
1845年2月他们的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出版该书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同年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广泛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仅的历史任务。
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学的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和革命者,他们在许多学科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之一就是民族学。
他们给民族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民族学诸多理论。
其中,马克思对民族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一位社会主义思想家,认为民族关系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他提出了“民族多样性的社会性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民族多样性的全面解决和发展的可行方案。
他认为,民族分化是由不平等的社会组织而导致的,要解决它就要加强公民的角色,实现各民族的和谐共处。
恩格斯也是民族学领域的一位杰出人物。
他认为民族是政治征服和文化扼守背后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是民族主义潜在形式之一。
他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强调历史上某些事件的客观性,认为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找到实质的根源,这对民族学的理论具有重要独到性。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为后人解读民族历史提供了有效工具,为后世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力理论。
总结,他们对民族学的贡献已经启发了后知后觉的学者们有关民族实践和政策研究的深刻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马克思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一个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
马克思的父亲具有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1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联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奋斗和实践,这恰好是马克思一生的真实写照。
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里,他除了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中工作,向封建统治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和批判。
在这里,他第一次实际地接触社会。
他以报纸为阵地,以政论文章为工具,为下层的苦无依靠的劳动人民辩护,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的弊端和罪恶。
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才华、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立场,令封建统治者害怕。
封建统治者通过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引诱和收买马克思,遭到马克思的断然拒绝。
社会舞台上的初试锋芒,使马克思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与此同时,对自己坚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立场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发生了怀疑。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摘要]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独自一人的创造。
恩格斯以其广阔的胸怀,伟大的实践,渊博的知识,精深的造诣,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恩格斯在各个思想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他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要全面地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就必须先好好研读恩格斯的著作,因为他是这一思想从形成到发展这一路上的见证者;我们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更加不能够忽视恩格斯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说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说,虽然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一个人创立的,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对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很少作独立的、比较充分的研究。
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著作在谈到恩格斯的作用时,都以“第二小提琴手”来定位。
其根据当然是恩格斯本人在马克思去世一年之后即1884年10月15日致约•菲•贝克尔的信中所写下的一段文字:“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
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
当现在突然要我在理论问题上代替马克思的地位去拉第一小提琴时,就不免要出漏洞,这一点没有人比我自己更强烈地感觉到。
而且只有在更猛烈的狂风暴雨时期来到时,我们才会真正感受到失去了什么。
”对“第二小提琴手”这一定位本身,我们也不能作简单的、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理解。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其整体作用而言恩格斯位居马克思之后,这并没有错。
但这并不妨碍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第二个我”的历史地位。
所谓“马克思的第二个我”,是指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社会认识领域共同实现划时代的飞跃,在社会改造领域协力探寻通向新世界之路而共同成就的理论业绩和实践业绩;是指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上所起作用与马克思的共同性、一致性、相互性和共有性。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马克思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一个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
马克思的父亲具有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联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奋斗和实践,这恰好是马克思一生的真实写照。
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里,他除了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中工作,向封建统治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和批判。
在这里,他第一次实际地接触社会。
他以报纸为阵地,以政论文章为工具,为下层的苦无依靠的劳动人民辩护,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的弊端和罪恶。
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才华、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立场,令封建统治者害怕。
封建统治者通过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引诱和收买马克思,遭到马克思的断然拒绝。
社会舞台上的初试锋芒,使马克思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与此同时,对自己坚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立场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发生了怀疑。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感到,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普鲁士国家是地上的神物,是理性的最终体现,或者说,普鲁士国家就是神性,就是理性。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他生命的最后12年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这些贡献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恩格斯精心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和第三卷、修订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和第四版,以及指导翻译出版《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
因为这些方面的杰出贡献,使得恩格斯作为《资本论》的共同创立者,同马克思的名字一起永远地镌刻在《资本论》的丰碑上。
恩格斯晚年还在探索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新发展、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及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和学术风范等方面,作出了同样杰出的贡献。
这些贡献,同样不可磨灭地铭刻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册上,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内涵。
一、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新发展及其特征的研究恩格斯晚年一直坚持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
1890年10月,恩格斯提到,40年代伦敦交易所行情报告对于认识工业危机的周期性变化和发展是“绝对无用的”,而“金融市场的危机”对于经济危机也“多半只是一种症候而已”;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不仅金融市场“有自己的危机”,而且“工业中的直接的紊乱”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反倒“只起从属的作用”了,“或者甚至根本不起作用”,金融市场“危机”的作用“的的确确”成为“事实”。
恩格斯认为,在政治经济学上,“需要确定和研究一些东西,特别是要根据近二十年的历史来加以确定和研究”[1]。
恩格斯对19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新问题作出的新探索,集中于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关于资本主义垄断及其本质关系的研究。
恩格斯对垄断问题的研究,是从托拉斯的新的“生产形式”的发展切入的。
1891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第四版中,专门提到“关于在这期间已经变得很重要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顾海良【提要】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最为显著的是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精心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和第三卷、修订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和第四版,以及指导翻译出版《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
党政研究 20203
〔作者简介〕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101。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专题研究主持人:秦 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主持人语】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在我们缅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时候,不禁再度想起他光辉的一生和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他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参与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他撰写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传世经典;他在马克思逝世后承担了《资本论》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他在晚年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给人们思考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提供了新的启示。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很早就关注中国的命运和发展前景。他曾作出过这样的判断:“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我们可以告慰恩格斯的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已经展现了亚洲乃至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曙光。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他的思想,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对这位伟人的最好纪念、最好缅怀。
恩格斯在创建史上首个共产党过程中的特殊贡献
金民卿
〔摘要〕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亲手缔造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恩格斯在建党过程中做出了特殊贡献,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思想灵魂作用:长期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为建党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同马克思一道创立新世界观、批判错误思想、建立共产主义联络组织,支持马克思到英国考察并与共产主义者联系,为建党做好组织和思想准备;在正义者同盟
·71·改组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在《共产党宣言》创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独立争取《宣言》的创作权、创作《宣言》的“胚胎”和初期形态,与马克思一起创作《宣言》。
〔关键词〕恩格斯;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
论恩格斯历史辩证法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独特贡献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对历史辩证法的思考和贡献在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恩格斯将辩证法应用于历史研究中,创立了历史辩证法的科
学体系,并且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恩格斯对历史辩证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在《反杜林论》一书中阐述了
历史辩证法的原理,认为历史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
恩格斯指出,历
史辩证法是一种思考和认识历史的方法论,它通过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和分析,揭示了历史
的发展和演变的客观规律。
恩格斯通过对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分析,揭示了
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
思路。
恩格斯对历史辩证法的独特贡献在于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
恩格斯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社会矛盾不断运动和演变的结果。
他指出,社会矛盾是推
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和改革,社会形态会逐渐变化和发展。
恩格斯强调
了社会变革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
证关系,为我们认识和解读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诞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和政治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展现了其思想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本文将介绍并分析几位诞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以揭示他们对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的贡献。
一、卡尔·马克思:革命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卡尔·马克思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贡献被广泛认可和尊重。
他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和革命者,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其必然崩溃的趋势。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批判分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途径。
马克思通过其著作《资本论》等经典著作,深刻阐述了剥削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他的思想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运动,并激发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形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张,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重要的理论传承者和贡献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传承者之一,他与卡尔·马克思合作,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恩格斯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同时在实践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恩格斯以自己对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将马克思的学说系统化,为后来的学者和理论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依据。
恩格斯还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国际工人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
三、弗拉基米尔·列宁:马克思主义的扩展和革命实践家弗拉基米尔·列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列宁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使得他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
列宁的著作《国家与革命》等书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通过自己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深刻分析,继续探索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讨论的重要问题。
目前来看,既有成果的研究视野还不够宽广,对恩格斯主要贡献的概括还有不少遗漏,研究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文试图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讨论恩格斯对《资本论》10个方面的主要贡献,以兹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十大贡献——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赵学清(上海警备区 杨浦第四退休干部休养所,上海 200433)摘 要: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主要有10个方面:和马克思共同制定的唯物史观成为指导《资本论》创作的“总的结果”;无私帮助马克思,为《资本论》的创作提供多种形式的物质支持;为《资本论》的创作提供材料,和马克思切磋《资本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结构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了第一卷结构的优化;评论、宣传《资本论》,扩大其影响,推动其通俗化;修订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第四版,形成了《资本论》第一卷最权威的原文版本;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使《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成为一个整体,并筹划第四卷的整理出版;校订《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并在出版中“负全部责任”,扩大了《资本论》在英语世界的影响;驳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攻击,在斗争中捍卫《资本论》;对《资本论》第三卷作出增补,丰富发展《资本论》的有关理论。
关键词:《资本论》;恩格斯;马克思;贡献收稿日期:2019-10-25作者简介:赵学清,男,江苏灌南人,上海警备区杨浦第四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解放军原南京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少将,研究方向为马一、参与制定的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指导政治经济学研究和《资本论》创作的“总的结果”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指导他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1]591对于这个指导马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811A 1674-0955(2020)01-0052-20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的结果”的形成,恩格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没有作出什么值得注意的贡献呢?我们的分析要从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标题: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摘要:本文将探讨恩格斯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对恩格斯关于劳动的观点以及其在《人类起源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的贡献的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恩格斯对于劳动在此过程中的理论贡献。
引言: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对于劳动在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在其著作中强调了劳动的本质以及劳动对于人类进化的重要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恩格斯的观点,探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所扮演的作用,并评估他的理论对于我们对人类进化的认识的贡献。
第一部分:劳动的本质和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出恩格斯对于劳动的理解,以及他为什么认为劳动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分析恩格斯关于劳动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并对劳动对于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讨论。
第二部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并分析劳动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将讨论恩格斯关于人类劳动从简单的工具使用到复杂的生产方式发展的观点,以及这一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恩格斯理论的评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恩格斯劳动理论的贡献进行评估。
我们将分析他的理论对于我们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解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应用。
结论:通过对恩格斯在劳动理论方面的贡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恩格斯的观点提供了一种对于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入理解,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恩格斯的劳动理论对于我们对于人类进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观点突出了劳动在人类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并揭示了劳动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恩格斯的理论为我们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改善人类社会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框架。
注:该文章仅为模拟示例,旨在提供一种创作可能性。
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一、本文概述1、简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及其背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重要贡献。
这部作品诞生于19世纪中叶,正值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然而,与此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引发了一系列哲学和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反思科学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关系。
恩格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了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新发现。
他试图通过对自然科学的辩证分析,揭示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和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不仅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而且提出了许多富有洞察力的思想,如自然界的辩证发展、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等。
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而且为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自然辩证法》中的许多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阐述研究《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性在阐述研究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性时,我们不得不提到这部作品在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还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通过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深入考察,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这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研究《自然辩证法》对于我们认识和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1895年8月5日),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近代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还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
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
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奠基人。
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一棉纺厂主家庭。
1834年10月入爱北斐特中学读书。
1837年 9月受父命中途辍学,到商行当练习生。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炮兵部队服役,同时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课。
1842年 4月开始为《莱茵报》撰稿(K.马克思当时在该报社工作)。
同年11月到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棉纺厂”的办事处工作。
在这里他经常深入工厂,参加工人集会和斗争。
这次赴英途中,他在科隆与马克思第一次会面。
1844年 8月在巴黎与马克思再次会面,从此开始了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极为亲密的合作和始终不渝的友谊。
1845年出版了他同马克思合作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
他同马克思一起不仅致力于创立革命理论,而且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
1847年他们改组正义者同盟,使之成为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
翌年 2月出版了他们受同盟委托撰写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新的世界观并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 月受同盟委托组织出版革命运动的战斗机关报《新莱茵报》。
1849年 5月德国西部和南部为保卫帝国宪法举行了武装起义。
恩格斯赴爱北斐特领导该地起义人民的防御工事构筑,在巴登 -普法尔茨起义期间,参加志愿部队的战斗。
事后,他撰写了《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和《德国农民战争》,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探讨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
他深深体会到军事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意义,开始长期、系统地研究军事。
他阅读历代军事家浩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史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讨军事问题,对当时的重大军事行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1850年11月至1869年6月,恩格斯完成了许多重要军事著作。
他撰写的《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论证了军事组织和作战方法的发展决定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并预言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也将有它自己的表现,将创造出自己特殊的新的作战方法。
他在《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1852)一书中,总结历史经验,提出革命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动力,起义是一种艺术。
他为纽约《美国新百科全书》写了《军队》、《步兵》、《炮兵》等59个条目,涉及到军队建设、装备发展、作战指挥、筑城、炮兵、海军等范围十分广泛的问题。
他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新奥德报》、《新闻报》、《曼彻斯特卫报》和《派尔-麦尔新闻》等多种报纸上发表了关于克里木战争、意大利战争、美国内战、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等的评论文章和其他军事论文。
他摆脱经商活动后,迁居伦敦。
1870年10月当选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直接参加共产国际的领导。
1878年他完成了光辉巨著《反杜林论》,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系统的阐述,并论证了暴力对经济的依赖性和对经济的反作用,肯定了暴力在历史上不仅起反动作用,还起进步的作用。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恩格斯承担起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翌年他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重要著作,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途径与形式,探讨了战争的起源和本质。
恩格斯晚年完成了重大的理论著述工作并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活动,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对各种机会主义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1895年8月5日在伦敦逝世。
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域造诣很深、建树卓著。
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论遗产和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战争、军队、军事学术和军事史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并在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这时,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观上虽然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但他在实际斗争中,逐步意识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同德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受L.A.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开始向唯物主义者转变。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棉纺厂当职员,接触到真正的产业无产阶级。
他和工人交往,参加他们的集会和斗争,并同宪章运动领袖建立联系。
为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恩格斯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1844年3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两篇文章,以社会主义观点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指明一切弊端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的结果,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消灭私有制的不可避免性,初步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这清楚地表明恩格斯已经完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与马克思合作创立和丰富马克思主义:1844年8月,恩格斯拜访侨居巴黎的马克思,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同年9月,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
1845~ 1846年间两人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
1845年,恩格斯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推动它去争取自身的解放;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恩格斯和马克思于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各国的社会主义团体建立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应邀加入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它的改组工作。
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向大会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旧的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12月~1848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树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欧洲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委托,为德国无产阶级制定了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他们立即回国参加革命斗争。
恩格斯除协助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外,还亲身参加南德和爱北斐特地区保卫革命成果的几次激烈战斗。
革命失败后,1849 年11月10日恩格斯流亡伦敦与马克思会合,担负起重建同盟中央委员会和地方组织的工作,着手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
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彻斯特经商,以便在经济上接济马克思,使之能够完成《资本论》的写作。
工作之余,他还研究自然科学和军事科学,就各种理论问题同马克思交换意见,写了大量军事、政治论文。
恩格斯极其关心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写过不少论述波兰问题的文章。
他在《波斯和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等文章中,揭露沙皇俄国和英国对中国的侵略,预言今后必将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1870年9月,恩格斯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
10月,当选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
在国际的后期发表《论权威》等著作,总结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批判了巴枯宁派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1877~1878 年恩格斯写出《反杜林]论》,深刻批判E.K.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庸俗的政治经济学和假社会主义,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该书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1880年,把《反杜林论》一书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内容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小册子,在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人中广为传播,马克思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恩格斯从1873年开始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写了许多札记和片断。
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后被编成《自然辩证法》一书出版。
其中《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起源的问题。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恩格斯担负了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文献遗稿工作。
1885 和1894年先后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完成了马克思未竟之业。
1884年,恩格斯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论述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揭示在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阶级对抗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指明私有制、阶级、国家消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批判资产阶级学者、拉萨尔主义者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关于国家问题的谬论。
1886年,他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系统地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唯心史观,精辟地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用科学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必然过渡到不再有人剥削人现象的共产主义”;“在于他们向各国无产者指出了无产者的作用、任务和使命就是首先起来同资本进行革命斗争”(《列宁选集》第3卷第603页)。
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域造诣很深、建树卓著。
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论遗产和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战争、军队、军事学术和军事史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除了从事繁重的理论工作以外,也十分重视和关心国际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活动。
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第一国际。
马克思去世后,他独立肩负起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
他用通信、发表文章和私人交谈等方式对各国工人政党给予指导。
1889年,在思格斯的直接领导下,各国社会主义者在巴黎成立第二国际。
1893年,七十二高龄的恩格斯亲自出席了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二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代表们以暴风雨般的掌声向他表示欢迎和致敬。
恩格斯在会上发表了简短讲话,提醒各国无产阶级在斗争中对议会主义和政治改良不可有过高的估价。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伦敦去世。
根据他生前的意愿,他的骨灰被撤在波涛滚滚的大海里。
1.《反杜林论》:集中当时多门科学的重要成果,批驳了杜林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