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20年简述&中国歌曲创作百年大致脉络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介绍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介绍一首喜欢的作品
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真正迎来成熟发展的时期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进入了“文化大爆炸”的阶段,从而促进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如邓丽君、刘德华、周华健、张学友等。
1989年,邓丽君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受到热烈欢迎,标志着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首歌曲至今仍被视为经典之一。
在90年代初期,刘德华、周华健和张学友等“四大天王”掀起了一股流行音乐热潮,他们的音乐作品被广泛传唱,深受大众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国内音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出现在社会,例如王菲、李宗盛、那英、蔡依林等。
流行音乐也已经与时俱进地融入了当代音乐流派,如摇滚、民谣、电子乐等。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非常喜欢周杰伦的歌曲《七里香》。
这首歌曲于2004年发布,以中式古典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合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歌曲中充满了诗意的歌词,婉转动听的旋律和周杰伦独特的嗓音,深深地吸引了我和许多人的心。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个时候,流行音乐被引入中国,受到了西方乐器和音乐风格的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流行音乐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
上海滩有着繁华的夜总会和舞厅,引进了大量的西方乐器和乐曲。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以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结合为特色。
到了40年代,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国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段停滞期。
然而,在抗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复苏,社会气氛渐渐积极起来,流行音乐再次迎来了繁荣时期。
此时,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变得更加多样化,流行歌手和乐队开始崭露头角。
到了60年代,中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音乐受到了严重压制。
只有官方认可的歌曲才能够被演唱和传播,音乐产业几乎被禁止。
这段时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70年代中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复苏。
大批音乐人开始创作和演唱歌曲,其中包括邓丽君、邓沙利文和林忆莲等。
他们的歌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流行音乐行业开始兴起。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涌现出来,创作了许多经典歌曲。
此时,流行音乐开始吸收国际音乐的元素,中国摇滚乐也开始兴起。
到了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多元化。
流行乐队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此外,一些独立音乐人也开始兴起,这些音乐人通过互联网和独立音乐厂牌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进入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融入国际音乐市场。
越来越多的中国歌手和乐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他们的音乐作品也受到全球关注。
同时,中国音乐市场也逐渐扩大,音乐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总结来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起伏。
在各个时期,流行音乐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然而,流行音乐始终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人民特别是年轻人表达自己情感和态度的重要途径。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的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来探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起步阶段。
当时,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音乐,包括摇滚和爵士等。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音乐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摇滚乐和爵士乐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出现了一些知名的摇滚和爵士乐队,比如音乐天团“The Songsters”,他们在上海一带颇受欢迎。
这一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充满了西方音乐的元素,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起点。
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运动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当时,中国政府开始倡导革命文化,鼓励音乐家们写一些政治内容的歌曲,比如《东方红》和《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成为了当时的流行曲目。
中国流行音乐也开始引入了一些民族音乐元素,比如民歌和京剧等,这些元素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独特的中国风格。
21世纪至今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传播的新渠道,一些音乐平台的兴起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些新的音乐风格也开始在中国流行音乐中出现,比如电子音乐、嘻哈音乐等,这些音乐风格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
与此中国的一些音乐人也开始受到了国际音乐的影响,他们开始向国际音乐市场发展,一些中国音乐人的音乐作品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总结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融合、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从最初的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到引入民族音乐元素,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传播和多元化音乐风格,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不断地吸取外来的音乐元素,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音乐人对音乐创作的探索和追求,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的音乐界开始出现一些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跟随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逐步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界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这个时期,一些中国音乐家开始尝试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元素,创作出了一些融合了东西方风格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在当时并不被主流音乐界所接受,但却为之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流行音乐也开始经历了一段起伏不定的发展时期。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流行音乐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多数流行音乐作品也都是由一些政府或官方机构所控制。
虽然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但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还是逐渐开始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一些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流行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作品。
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经济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一些新的音乐流派和音乐风格开始在中国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
摇滚乐、流行乐、民谣等音乐风格成为了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一些优秀的音乐人纷纷涌现,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
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创新性,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和认可。
一些中国流行音乐人开始尝试吸收国际音乐的元素,创作出了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和风格的音乐作品。
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开始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音乐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音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华语流行音乐源远流长,从20世纪初开始形成,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
在过去的百年间,华语流行音乐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走向国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
在今天,流行音乐已成为横跨各个社交圈层的文化交流载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初,来自欧美和日本的音乐开始传入中国,为当时的中国音乐带来了新的元素和新的发展。
这时期的华语流行音乐主要受到影响来自欧美的爵士乐和流行音乐,以及来自日本的流行歌曲。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音乐产业主要是在上海,以“大中华唱片公司”为代表。
虽然此时期产生出了许多经典的歌曲,但是当时的华语流行音乐还存在着西化程度过高以及向内地的传播力度还较小等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国的音乐开始朝向更加革命性的方向发展。
因为这个时期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对于流行音乐也有了具有革命性的要求。
这时期华语流行音乐以红歌、工农兵歌曲为主,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和时代背景。
这个时期的代表歌手有邓丽君、三毛、林子祥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开始向世界敞开大门,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得以迎来新阶段。
80年代,香港的流行音乐市场开始崛起,成为当时的亚洲音乐中心。
台湾和大陆的音乐市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兴歌手和乐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个时期的华语流行音乐以学院派和摇滚为代表,表现出越来越自由开放的态势。
代表歌手有刘德华、张国荣、王菲、陈奕迅、周杰伦等。
新世纪的华语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不仅大批年轻人在学校和工作中借助流行音乐进行文化交流,更是成为国际接轨和推广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的华语流行音乐市场上,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和流派,包括华语电子、唱作人、摇滚等。
出现了许多备受瞩目的音乐人和乐队,如五月天、田馥甄、李荣浩等。
除此之外,随着数字音乐时代的到来,华语流行音乐的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边远地区和海外华人也更容易接触、了解和喜爱华语流行音乐。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当时,爵士乐和摇滚乐开始进入中国的音乐市场,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是受到政治背景的影响。
这个时期,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主要是革命歌曲和工人歌曲,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的领导。
这段时期的流行音乐被政府视为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流行歌曲的内容普遍宣扬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在1980年代改变了中国流行音乐
的风格和内容。
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接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包括摇滚乐、爵士乐和流行舞曲。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星和乐团,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形象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他们通过电视、电台和音乐录像带传播自己的音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21世纪初中国流行音
乐又经历了新的变化。
现代音乐制作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的音乐市场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同时也为独立音乐人和非主流音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中国的音乐产业也迅速发展,音乐节、演唱会和其他音乐活动成为年轻人和音乐爱好者的重要娱乐和社交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变化。
从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到多样化和国际化的音乐市场,
中国流行音乐始终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为中国的年轻人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表达自我的途径。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中国大陆拥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他们的音乐作品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多温暖和美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流行音乐逐渐与国际接轨,吸收了国外音乐的元素,加速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分析中国流行音乐目前的现状。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回顾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主要以歌剧、民歌和革命歌曲为主,这些音乐以其崇高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四人帮”对文化的摧残,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严重的打压,音乐界陷入了一片寂静。
直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流行音乐才逐渐走出低谷,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以小学生乐队、摇滚乐队和流行歌手为主,代表人物有汪峰、齐秦、刘德华等。
他们的音乐风格新颖多样,歌词富有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而90年代初,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音乐以林忆莲、陈奕迅、王菲等人为代表,他们的音乐风格开始多元化,兼具流行、摇滚、R&B等元素,音乐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音乐作品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活力。
一大批新生代歌手如李宇春、周杰伦、那英等纷纷崭露头角,通过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形象吸引了大批粉丝。
他们的音乐作品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成为了新的时代代表人物。
时至今日,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活跃和多元的音乐市场之一。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歌手作品,涌现出了很多音乐才华横溢的音乐创作人。
他们的音乐作品多样性和创新性很强,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与此中国流行音乐在国际上也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中国流行歌手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大型音乐活动和跨国音乐合作,这对于促进中国流行音乐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
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
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
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
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
从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
“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
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
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
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
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
2.“香港时期”(1949—1969)—流行歌曲的转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大陆不认可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从上海迁到了香港,因此称为“香港时期”。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作者:————————————————————————————————日期:2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不仅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
(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
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
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崛起,成为中国乐坛的一大亮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断吸引着年轻人的注意力。
本文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同时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回顾中国流行音乐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国外流行音乐。
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以模仿西方音乐为主,很多歌手和乐队都是以模仿国外的流行音乐为主要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音乐产业逐渐走向了成熟,中国的音乐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19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表达和创作。
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如王菲、那英、张学友等,成为了当时中国音乐的代表性人物。
他们的音乐不仅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在这一时期迅速扩大,音乐唱片、音乐节目、音乐会等各种音乐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中国的音乐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200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吸收了更多的国际元素。
中国的流行音乐不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风格,而是开始充分地融合了多种风格,形成了更多元化的音乐产物。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开始进一步扩大,不仅有更多的音乐人涌现,而且音乐市场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中国流行音乐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当今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如流行、摇滚、民谣、电子音乐等,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情感需求。
在中国流行音乐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人。
他们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而且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
著名歌手周杰伦的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音乐才华而备受青睐,不仅在中国,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产业。
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的摇滚乐、流行乐到今天的流行音乐、嘻哈音乐等各种音乐类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步阶段。
那时的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文化。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摇滚乐和流行乐乐队,比如“黑豹乐队”、“罗大佑”等等。
这些乐队和歌手在当时的中国音乐界掀起了一股新的风潮,他们的音乐风格和歌词内容都与之前的传统音乐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音乐给年轻人们带来了新的音乐体验,也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国际音乐市场的元素。
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一大波改革和创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慢慢地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更多地呈现出自由、包容、多元的特点。
出现了一批新的音乐人,他们的音乐更多地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包括流行音乐、摇滚乐、R&B等等。
中国流行音乐的市场也开始变得更加繁荣,确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到了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数字音乐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迎来了一次空前的繁荣。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涌现,他们的音乐涵盖了更多的元素,从民谣、电子乐到嘻哈音乐等等。
中国流行音乐也开始更加多元化,不同的音乐类型在中国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的市场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国内,不少中国音乐人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如今,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一个丰富多样的音乐世界。
从音乐风格到音乐内容,中国流行音乐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如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已经不再是那个封闭而又古板的市场,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市场。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那个时候,流行音乐主要是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结合。
在1920年代,爵士乐和电影音乐开始流行,并于1930年代达到顶峰。
到了194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处于战争状态,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压制。
不过,在香港和台湾流行音乐依然兴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它的文化产业开始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195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被政府控制,唯一允许的流行音乐是革命歌曲。
196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逐步恢复,出现了一批民间艺人,如邓丽君、周璇、林忆莲等。
1960年代末期,这些音乐家开始翻唱西方流行音乐,并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
197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依然以翻唱西方歌曲为主。
不过,它们开始出现自己特色的音乐风格,如Cui Jian(崔健)那种摇滚般的风格和闫秀峰那种深情的民谣风格。
到了19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组合。
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如摇滚、流行、嘻哈和电子音乐等。
一些著名音乐家如邓丽君、陈升、杨钰莹、罗大佑、齐豫等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量的流行乐队涌现出来。
在这个时期,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加复杂,不只是摇滚乐或流行音乐,还包括融合民间音乐的乐队。
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成为了聚焦年轻人群体的一种文化现象。
21世纪初,中国流行音乐开始涌现出更多的音乐风格,经典曲风回归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包括华语流行、摇滚、电子音乐、说唱和Hip-hop等。
以阿信、王菲、张学友、周杰伦、SHE、五月天、林俊杰、李宇春、TFBOYS、蔡依林等为代表的中国流行音乐人,受到了全球大量听众的喜欢和追捧。
总体来说,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和风格,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仍在持续,预示着中国流行音乐未来仍有无限的可能性。
北京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宋柯,前两天刚刚参加完深圳的“全国流行音乐盛典暨改革开放30年流行金曲授勋晚会”,这位1996年“入行”的资深音乐“伯乐”,迄今已经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的顶梁柱之一。
但宋柯却谦逊地表示,自己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之中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晚辈”,相比于同时参加授勋晚会的谷建芬、李谷一等老一辈艺术家,自己只能算是是国内流行音乐的一介晚辈。
中国流行乐坛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经历了音乐萌芽、南北音乐双雄并立、北方独立称大等种种发展演变的阶段,一直在伴随着中国内地娱乐消费环境的变化而在不停的变化着。
如今,当盗版的版权无情侵蚀了正版版权的占有份额,而无线、网络技术也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音乐的生产、传播方式,中国的唱片工业也在思考着在变化之中求得生存之地。
上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担纲流行主力歌手林萍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严格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流行音乐。
因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传唱一些香港歌星的乐曲,当时邓丽君在中国内地就是一位天皇级的巨星,就算是一些年轻的歌手参加演唱比赛,也大多是翻唱来自于她们的乐曲。
后来便是1986年的《便衣警察》、1988年的《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内地的一些原创音乐也开始被广泛地传唱开来,但似乎都“吹”着一股“乡土风”和“民族风”,和90年代以后的流行音乐很不一样。
此时,著名作曲家付林创作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小螺号》、《妈妈的吻》,谷建芬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
“1978年到1988年的10年,中国音乐是多元化发展的,可以称为流行音乐的初期。
”付林认为。
当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在流行着邓丽君时,1980年,李谷一凭借着一首《乡恋》而红遍了大江南北。
这不是一首普普通通的艺术乐曲,它差点让当时在听的老领导老同志们听得“背过气去”,甚至在当时还被定性为是“灰暗的、颓废的、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但李谷一却凭借着她在内地首创的这种独到的唱法,用自己的歌喉征服了千千万万的听众。
论述你对20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字数不低于500字纵观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国流行音乐似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流行。
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歌曲创作领域以传统的抒情歌曲为主,港台流行音乐开始传入内地,同时,校园歌曲也成为了当时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一时期可谓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巅峰时期。
这一时期诞生的大多数情歌都比较高质量,歌曲歌词简单平淡却又真实深刻的折射了人生,曲调悠缓动听并且总能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手,例如王菲,陈奕迅,张雨生等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如今仍在乐坛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同时还有很多经典的歌曲,诸如红豆之类的经典情歌至今风可以在大街小巷听到而校园歌曲大多成了永恒的经典流传下来,像同桌的你,想把我唱给你听这些歌曲每在毕业之际几乎都可以听到。
以上是对中国流行音乐全胜时期的一个简述,这个时期的大多数音乐都成为了经典,但现在的乐坛情况却不尽人意。
如今的乐坛出现的歌手一批又一批的,却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少有歌手能长久屹立不倒,由此可见经典的歌曲更是少之又少。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感觉,似乎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一种形式的音乐成为流行,随后这种音乐中好的就会成为经典流传下去,而不好的就会被遗忘被另一种代替,依次类推下去。
在前几年,这种感觉依旧很强烈,一提到当时的流行总能很快的想到几首歌,而当这个时期过去,就会有几首歌被人们所铭记;但现在,我却不清楚这个时代的流行在哪里?似乎音乐的世界变得很复杂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几乎将它染得看不见原有的颜色了。
以前提起流行就很自然地将它与好的经典的联系在一起,而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提起流行我们想到的总是一些恶搞的歌词很恶俗的或根本没有内涵的歌,而这些歌人们却甘之如饴。
像爱情买卖,这首歌的曲调算是不错的,歌手的声音也很有穿透力很有特点,但是我却不明白它的内涵到底在哪(这里并不是批判也不是讽刺这位歌手,只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很直白的歌词,到底是要讽刺爱情的背叛还是要抨击现实的黑暗呢?而流行还有另一种形成方式,那就是人们的“恶作剧”。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中国的流行音乐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强烈影响,尤其是摇滚乐和流行乐。
从那时起,中国的流行音乐就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享有了相当高的国际知名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做一番回顾。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初期,受到了外国音乐的强烈影响。
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中国摇滚乐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热烈追捧。
著名的乐队比如“黑豹乐队”、“Beyond乐队”等先后崛起,他们的音乐风格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热切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满载着年轻人对理想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在那个时候,中国摇滚乐的歌词内容主题更加直白,旋律更加轻快、激昂,使得听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90年代后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较为低迷的时期。
与此拉丁舞、嘻哈等外来音乐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流行音乐市场带来了一些冲击。
对于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而言,这个时期确实是一个历史上的低谷期,中国流行音乐似乎陷入了一种“缺乏新意”的尴尬境地。
这个低谷期并没有持续太久。
21世纪初,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批新生代音乐人乘势而上,摆脱了老一辈音乐人的束缚,推出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风格音乐,这些音乐以更现代化、更国际化的形式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听众。
互联网的兴起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音乐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加速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21世纪初,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一些新型的音乐综艺节目开始逐渐兴起,比如《中国好声音》《歌手》《声入人心》等综艺节目成为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向往的音乐殿堂。
这些节目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音乐人和新秀,使得更多优秀的原创音乐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的蓬勃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20年简述
大陆简述:
1980年——1985年
1,演唱形态:突破近30年以民族唱法为中心的格局,通俗唱法被认可。
邓丽君影响第一代歌手。
“通俗民歌”李谷一为代表。
2,表演模式:单一,静态。
3,歌曲内容:80年代前后台湾校园歌曲,人文化人性化歌曲开始复苏。
1986年——1990年
1,演唱形态:多元化
2,音乐风格:开始“港台”向“欧美”贴近;流行音乐本土化“西北风”歌曲最大亮点。
3,音乐赛事:“央视歌手大奖赛”
4,传播载体:电视剧,电视晚会
5,音乐市场:卡拉ok
6,大记事:崔建《一无所有》中国摇滚乐正式诞生。
1991年——1995年
1,音乐风格:多元化。
走向个性化,追求新颖时尚,另类,民谣,重金属等歌路开始细化。
2,传播载体:长篇电视剧增多。
电台“原创歌曲排行榜”推动原创歌曲发展。
MTV新文化现象。
3,音乐商业:唱片公司,分工细化。
4,音乐制作:录音技术革新,多轨录音台,数字录音。
5,音乐“苗圃”:北京,广州。
1996年——2001年
1,音乐风格:创作欧美化,制作现代化,传播数字化,歌手签约国际化。
淡化旋律,强化节奏;
削弱社会大主题,强化爱情生活细节描述;更加另类。
2,表演模式:各种组合,国际交流合作更多。
3,音乐市场:音乐极度扩大化,复合型人才,自弹自唱,自写自录等。
4,音乐传播:互联网。
台湾简述:
40、50你年代:台湾尚无自己流行音乐,沿续上海与香港风格,例周璇演唱,黎锦辉作曲,等。
60年代:音乐开始本土化,驻台美军西洋音乐开始进入。
70年代:自弹自唱的校园民谣。
80年代:政府文化松绑,大量引进欧美。
90年代:歌手年轻化,音乐风格国际化。
香港简述:
欧美流行音乐输入而形成发展地:古典音乐,民歌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轻音乐,美国流行音乐,爵士乐等。
50年代:粤曲黄金期;另一分支,国语时代曲。
60、70年代:欧美流行乐取代国语时代,例模仿披头士;国语流行歌;粤语流行歌三大类并存。
80年代:偶像派两岸三地新潮流。
90年代:男女各“四大天王”;两岸三地互补、互动;国际化,信息顺畅,粤语独特风景线。
中国歌曲创作百年大致脉络
二十世纪初三十年代中期——歌曲旋律萌芽期
1,沈心工、李叔同等为代表创作的学堂乐歌;《送别》
2,肖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为代表创作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3,城市和农村的“红色歌谣”;《工农兵联合起来》(城市)《十送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4,黎锦晖等为代表创作儿童歌曲;《卖报歌》
5,黎锦光、陈歌辛等为代表创作流行歌曲。
《夜来香》《天涯歌女》
三十年代中期至建国——歌曲旋律发展
1,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创作的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
2,郑律成等为代表创作的齐唱歌曲;《八路军军歌》《团结就是力量》
3,贺绿汀等为代表创作的独唱歌曲;《嘉陵江上》/《长城谣》
4,《黄河大合唱》等为代表创作的合唱歌曲;
5,刘炽、马可等为代表创作的民族风格歌曲;《东方红》《沂蒙山区好地方》《二月里来》《南泥湾》《解放区的天》
6,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歌剧唱段;
7,几种特殊风格歌曲(讽刺歌曲、叙事歌曲、诙谐歌曲)。
《歌唱二小放牛郎》《读书郎》
建国后至“文革”前——歌曲旋律鼎盛期
1,以瞿希贤、李劫夫、李焕之等为代表创作的群众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主义好》/《歌唱祖国》(王莘)/《学习雷锋好榜样》
2,以工人、农民、战士为代表的行业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社员都是向阳花》《一条大道在眼前》《我是一个兵》
3,时乐蒙、生茂、吕远等为代表创作的独唱歌曲;《歌唱二郎山》《唱支山歌给党听》
4,以《祖国颂》、《长征组歌》等为代表的合唱歌曲;
5,以吕其明、雷振邦等为代表创作的电影歌曲;《红色娘子军》《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的祖国》《英雄赞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敖包相会》6,以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格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7,以《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为代表的歌剧唱段;
8,以寄明、李群、黄准等为代表创作的少儿歌曲。
《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劳动最光荣》《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文革”时期——歌曲挫折期
“文革”后至二十世纪末——歌曲繁荣期
(举例歌曲作品:以课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