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新)
- 格式:docx
- 大小:16.70 KB
- 文档页数:3
品种测试顺利开展,同时可以利用品种信息数据库,实现品种间DNA指纹比对,确认品种的特异性,提高品种准入科学性和管理水平,保护育种者权益,为品种创新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1] 卢新雄.植物种质资源库的设计与建设要求[J].植物学报,2006,23(1):119-125[2] 韩瑞锋,邢玉伟,王双喜.浅析品种多、乱、杂的原因与对策[J].种子科技,2008,26(1):17-18 (修回日期:2018-01-23)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孙海艳 陈应志 史梦雅 李荣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2)《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品种登记办法》)已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步入法治轨道,意味着非主要农作物成为种子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
面对这项全新的事业,种子管理部门如何顺应新形势新要求,以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野来谋划品种登记工作,写好农作物品种管理新的篇章,值得深入思考。
1 品种登记管理是我国审时度势新设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是新修订《种子法》中增设的一项制度,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育种者和农民利益,引导优良绿色品种选育和推广,这对于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种业强国目标和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品种登记管理是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重点保障大宗农产品生产供应的同时,非主要农作物种业一直处于种子管理部门关注的边缘状态,市场管理也少有覆盖,品种入市更没有相关法律约束。
不少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者和经营者受利益驱使,对他人已育成品种通过一定育种手段进行稍微改造或商业修饰,甚至“拿来”改头换面套用自己包装出售,严重侵犯了育种者权益,使得生产上看似海量的品种却很多具有相似的性状、突破性品种比较匮乏。
种子销售市场上也存在“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等混乱现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种子市场秩序,挫伤了育种者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成为影响种业可持续发展日益突出的问题。
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第51号)
《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业经2001年2月13日农业部第一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陈耀邦
二00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农作物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果树(核桃、板栗等干果除外)、茶树、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桑树、烟草、中药材、草类、绿肥、食用菌等作物以及橡胶等热带作物。
第二条根据《种子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除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为主要农作物外,农业部确定油菜、马铃薯为主要农作物。
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七种农作物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他1至2种农作物为主要农作物,予以公布并报农业部备案。
第三条本规定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结束——。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不仅有大量的主要农作物,还有许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这些非主要农作物虽然在农业生产中占比较小,但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一、杂粮作物杂粮作物是指除了主要粮食作物外的其他粮食作物,如薏苡、荞麦、黍子等。
这些杂粮作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薏苡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粮食作物,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的功效;荞麦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黍子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粮食作物,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开胃的作用。
二、豆类作物豆类作物是一类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农作物,包括黄豆、绿豆、黑豆、红豆等。
这些豆类作物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可以作为粮食作物,还可以作为油料作物和豆制品原料。
黄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可以制作豆腐、豆浆等豆制品;绿豆是一种清凉解暑的食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黑豆和红豆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三、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是一类主要用于提取植物油的作物,包括花生、葵花籽、油菜籽等。
这些油料作物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可以提取花生油,还可以制作花生酱、花生糖等食品;葵花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油菜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可以提取菜籽油,还可以制作菜籽粉、菜籽蛋白等食品。
四、经济作物除了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我国还种植了许多其他的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烟草等。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原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叶是我国的特色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烟草是我国的农产品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
中国瓜菜2017,30(6):57根据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种子法》规定,国家对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之外的重要农作物实行品种强制登记管理。
农业部2017年3月30日公布了自5月1日实施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及法定登记品种作物目录,目录确定西瓜、甜瓜、黄瓜、番茄、辣椒、大白菜、结球甘蓝等29种农作物须进行品种登记,应登记而未登记的品种种子,其推广、宣传、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都是违法行为。
有关品种登记如何做,我们将一一为大家介绍。
申请者进行西瓜品种登记,首先需在中国种业信息网()下载填写西瓜品种登记申请表,同时充分准备的相关申请文件,向所属地(法人以注册地、自然人以身份证所在地为归属地)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一般是省级种子管理站或局)或者直接在中国种业信息网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页面实名注册通过后进行申报。
申请文件在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受理后,一般20个工作日内,审查符合要求的,通知申请者提交申请品种的种子标样。
在收到种子标样验收回执后,经农业部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准,即可取得农业部核发全国有效、编号唯一的品种登记证书。
1准备申请文件申请品种登记需准备的文件材料,主要有以下内容:1.1品种选育情况说明新选育的品种,在品种选育情况中需主要说明包括品种来源以及亲本血缘关系、选育方法、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描述、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同时,法人单位选育的品种,须由选育单位加盖公章确认;个人选育的品种,由选育者本人签字确认。
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地方品种或来源不明确的品种在进行标明后,也可不作品种选育说明。
1.2品种特性说明1.2.1品种适应性应根据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试验点数量与布局应当能代表拟种植的适宜区域)的品种试验数据,如实描述以下内容: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适宜种植区域(注明县级以上行政区地名)及季节,品种的主要优点、缺陷、风险及防范措施等注意事项。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马铃薯申请马铃薯品种登记,申请者向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提出品种登记申请,填写《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马铃薯》,提交相关申请文件;省级书面审定符合要求的,再通知申请者提交种薯(试管苗)样品。
一、申请文件(一)品种登记申请表登记申请表(附录A)的相关内容,应当以品种选育情况说明、品种特性说明(包含品种适应性、品质分析、抗病性鉴定、转基因成分检测等结果),以及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报告的结果为依据。
(二)品种选育情况说明新选育的品种说明内容主要包括品种来源以及亲本血缘关系、选育方法、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描述,栽培技术要点等。
单位选育的品种,选育单位在情况说明上盖章确认;个人选育的,选育人签字确认。
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的地方品种或来源不明确的品种要标明,可不作品种选育说明。
(三)品种特性说明1.品种适应性:根据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试验点数量与布局应当能够代表拟种植的适宜区域)的试验,如实描述以下内容: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适宜种植区域(县级以上行政区)及季节,品种主要优点、缺陷、风险及防范措施等注意事项。
2.品质分析:根据品质分析的结果,如实描述以下内容:品种的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等含量,以及食味品质描述。
3.抗病性鉴定:对品种的晚疫病、病毒病以及其他区域性重要病害的抗性进行鉴定,并如实填写鉴定结果。
晚疫病抗性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分5级:免疫(IM)、高抗(HR)、中抗(MR)、中感(MS)、高感(HS)。
病毒病抗性分6级:免疫(IM)、高抗(HR)、抗病(R)、中抗(MR)、感病(S)、高感(HS)。
4.转基因成分检测:根据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如实说明品种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四)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报告依据《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马铃薯》进行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光发芽:形状、基部花青甙显色强度、基部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基部茸毛多少、基部根尖数量;植株:生长习性、生育期;茎:翼波状程度、颜色、花青甙显色;小叶:边缘波状程度、顶小叶形状;花冠:形状、大小、内侧花青甙显色强度、内侧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块茎:形状、芽眼深度、表皮颜色、肉颜色,以及其他与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相关的重要性状,形成测试报告。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四川省第一次非主要农作
物品种认定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0.04.07
•【字号】川农函〔2020〕290号
•【施行日期】2020.04.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种植业
正文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四川省第一次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认定结果的通知
川农函〔2020〕290号
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牧)农村局,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关种子企业:
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于2020年4月2日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对五个专业组评审提交的新品种进行了审议讨论,认定通过新品种79个,现公布如下:
附件:通过认定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简介(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4月7日。
附件4初审通过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简介1.领俊苦瓜申请者: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育种者: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品种来源:H01-4237 ×Z04-1527特征特性:杂交一代品种。
植株生长势和分枝性强,叶片绿色。
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3天、秋季57天,延续采收期春季36天、秋季34天,全生育期春季109天、秋季91天。
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17.5~20.4节,第一个瓜座瓜节位19.2~21.8 节。
瓜呈长圆锥形,瓜皮绿色,条瘤为主。
瓜长27.4~28.9 厘米,横径5.5~6.1 厘米,肉厚1.06~1.09 厘米。
单瓜重341.1~384.0克,单株产量1.36~2.16公斤,商品率93.4%~94.1%。
感观品质鉴定为良、品质分79分。
理化品质检测结果:维生素C含量576 毫克/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克/100 克,粗蛋白含量0.82克/100 克,粗纤维含量0.8克/100克。
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枯萎病,感白粉病;田间表现抗逆性较强。
产量表现:2018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2268.8 公斤,比对照种金船52号减产1.5%,减产未达显著标准;前期平均亩产784.4公斤,增产12.0%,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2019年春季复试,平均亩产为2605.7公斤,比对照种金船52 号增产21.2%,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平均亩产590.7 公斤,增产29.3%,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1)广东地区适播期春植1~3月、秋植7~8月中旬,宜采用育苗移栽;(2)采用人字架或平架栽培,人字架600~800株/亩,平架250~400株/亩;(3)施足基肥,采收期及时追肥,保持肥水充足;(4)藤蔓长至80厘米时引蔓上架,并摘除主蔓1.0米以下侧蔓,及时采收;(5)注意防治白粉病、枯萎病、瓜实蝇等病虫害。
省品审会初审意见:领俊苦瓜为油绿类苦瓜杂交一代品种。
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3天、秋季57天。
丰产性较好,品质良,中抗枯萎病、感白粉病。
农业部公告2003年第248号——121个农作物品种业审定通过的公告正文:---------------------------------------------------------------------------------------------------------------------------------------------------- 农业部公告(2003年第248号)博II优15、绵阳30号、冀玉9号、新陆早13号、中黄25、中油杂6号、鄂马铃薯3号等121个农作物品种业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二00三年一月八日附件: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1作物种类:水稻品种名称:博II优15选育单位:湛江海洋大学杂交水稻研究室品种来源:博IIA/HR15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在华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7天,与对照博优903基本相同。
株高107.9厘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每亩有效穗17.1万,穗型较大,穗长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48.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3克。
抗性:叶瘟5级(变幅3~7),穗瘟3级(变幅1~5),穗瘟损失率23.7%,白叶枯病6级(变幅5~7),褐飞虱6级(变幅3~9)。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2%,长宽比2.6,垩白率44%,垩白度5.9%,胶稠度4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6%。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试,平均亩产513.06公斤,分别比对照博优903(CK1)、粳籼89(CK2)增产9.96%、8.82%,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513.57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17.29%,达极显著水平。
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8.89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7.63%,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非主要(zhǔyào)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zǒngzé)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登记(dēngjì)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规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guǎnl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消费安全和用种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制定(zhìdìng)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
第三条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
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部制定和调整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发布列入登记目录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建立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品种登记平台)。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具体工作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品种登记受理、申请文件审查,具体工作由省级种子管理机构承担。
第二章申请、受理(shòulǐ)与审查第六条品种登记申请实行属地管理,单位在注册地、个人在户口(hùkǒu)所在地,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申请品种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应当在品种登记平台上实名注册。
一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pǐnzhǒng)只能在一地申请登记。
第七条一个品种由两个(liǎnɡ ɡè)以上申请者分别提出(tí chū)品种登记申请的,最先申请的为申请者;同时申请的,最先完成该品种育种的人为申请者;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还应当经过品种权人的同意。
第八条在中国境内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境外机构、个人在境内申请品种登记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种子企业代理。
第九条申请登记的品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二)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三)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品种名称。
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
一、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主要为人类提供食用粮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主要粮食作物:
燕麦藜麦粟(小米)薏仁米荞麦高粱青稞
二、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是指那些主要用于提取植物油脂的作物。
以下是一些非主要的油料作物:
红花油用亚麻油用大麻油用牡丹油茶芝麻
三、糖料作物
糖料作物是指那些主要用于制糖的作物。
以下是一些非主要的糖料作物:
甜高粱甜菊甜玉米
四、杂豆作物
杂豆作物是指除大豆外的其他豆类作物。
以下是一些非主要的杂豆作物:
绿豆红小豆蚕豆豌豆扁豆鹰嘴豆
五、蔬菜作物
蔬菜作物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非主要的蔬菜作物:
芦笋菠菜生菜空心菜茼蒿香菜
六、果树
果树是指那些主要用于生产水果的树木。
以下是一些非主要的果树:
柿子树石榴树枣树桑葚树木瓜树
七、经济树
经济树是指那些除了提供果实外,还具有其他经济价值的树木。
以下是一些非主要的经济树:
橡胶树油桐树漆树樟树檀香树
八、其他作物
除了以上列出的作物外,还有一些其他非主要农作物:
药用植物:如枸杞、当归、人参等。
观赏植物:如玫瑰、菊花、郁金香等。
纤维作物:如麻、剑麻、竹等。
饲料作物:如紫花苜蓿、黑麦草等。
以上是非主要农作物的登记目录,这些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一定地位,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
同时,这些作物还具有不同的生态和景观价值,对于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美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一、登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3、《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云南省农业厅公告 2001年第3号4、《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目录(第一批)》,云南省农业厅公告 2010年第5号二、登记作物种类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作物种类是:大麦、豌豆、甘薯、花生、大白菜、结球甘蓝、辣椒、香蕉、三七、茶树。
三、登记程序(一)新品种申请受理1、申请者与申报登记品种必须符合《登记办法》的相关要求,且具备丰产性、适应性、满足生产需要的抗逆性及商品性。
2、申请者系非选育者的,须提供选育者书面授权书。
转基因品种,须提供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3、母本为不育系的杂交组合,须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有关部门出具的不育系鉴定证书。
4、填写《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二份,并报word电子文档一份。
5、受理单位: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登记办)。
6、受理时间:各作物按区试最佳播种期组织品种试验,登记申请受理时间为试验开始前两个月。
(二)品种试验1、登记办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2、申请人自收到受理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交纳试验费、提供试验种子。
逾期不交纳试验费,或者不提供试验种子的,视同撤回申请。
3、登记办根据不同作物类别、类型制定试验方案,确定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考察指标和登记标准。
4、在品种试验最能表达品种特征特性的时节,由登记办组织专家组,对区试品种进行田间鉴评,并形成专家鉴评意见。
(三)登记与公告对于已完成试验程序并通过专家组考察鉴评的品种,由登记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品种进行审核,并作出通过或者不通过登记的决定。
对已经通过登记的品种,报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后,由省登记委员会发证。
未通过登记的品种,由省登记委员会在1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如何进行果树品种的登记作者:刘勇翔,史梦雅,姜建福,李民,樊秀彩,张颖,刘崇怀来源:《果农之友》 2018年第3期种业作为农业的核心基础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开发、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种业的改革发展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实施,规定对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国家和省两级审定,但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管理未作规定。
此后,多个省份(自治区、市)在制定的省级农作物种子条例中,明确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审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实行审定、认定、登记、鉴定和备案等。
长期以来,国内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关注不够,在实践中存在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国内种子市场秩序,加之没有品种标准样品,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监管难度,育种者权益和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2016 年1月1 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种子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于2017 年3 月30日公布,并自2017 年5 月1 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贯彻落实《种子法》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2017 年4 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目录,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蔬菜、果树、茶树、热带作物共计7 大类29种,要求列入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之前应当登记,作为市场经营、推广的依据。
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的第一大国。
据农业部统计,2016 年中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均列世界首位,果树产值居中国种植业第三位,是农业增效、农民脱贫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别的意义。
而果树是多年生作物,具有区域性特点,必须适时适地适区种植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由于不审定、不登记而引起的盲目引种不仅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对果农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国内谷子DUS测试中存在问题及建议付国庆 纪军建 霍阿红 寇淑君 左振兴 王 瑶 杨德智 郝建宇(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张家口分中心,张家口075000)摘要:通过分析国内谷子DUS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修订谷子DUS测试指南,编制谷子测试操作手册和拍摄技术规程,构建谷子已知品种数据库和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完善谷子DUS测试体系建设,提高测试水平等建议,以更好地为我国谷子品种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谷子;DUS测试;品种;测试指南谷子起源于我国,是我国传统经济农作物之一,数千年来一直作为主栽作物培育了我国北方文明[1-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和消费国家[3],是谷子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谷子育种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国内谷子产业化发展。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在非洲多个国家试种成功,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极大关注[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要求申请保护和登记的植物品种应当具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5](简称DUS)。
DUS测试是植物新品种管理和授权的科学依据[6],是落实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7]。
谷子于2002年1月被列入第4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2017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生产上推广的谷子品种均需通过DUS测试,可见DUS测试在谷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张家口分中心是承担谷子DUS测试的主要测试机构之一,在多年的测试工作中,发现谷子测试在技术规程、测试水平、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影响测试准确性、高效性的问题,迫切需要尽快解决完善,以适应谷子育种技术创新和种业发展需求,更好地为我国谷子种业发展保驾护航。
1 2013年版谷子DUS测试指南存在的问题1.1 品种类型 根据农业部的要求,2013年版谷子DUS测试指南(以下简称测试指南)按照春谷和夏谷2个类型制定了2套标准[8],虽然其中也提到杂交种,但测试指南中相应测试性状,尤其是穗长度、单穗重等部分测量性状并没有区分常规种与杂交种,且种植密度和一致性、特异性判定标准也未对杂交种作专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