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基本结构思路(精)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议论文的“三段论”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常在写作中阐释为:提出问题:提出作文的中心观点。
分析问题:分析中心观点的正确性。
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之后得出结论。
这种“三段论”作文结构在中学写作中一般处理成如下结构谋篇。
即:如2016年全国卷Ⅱ的中心话题是“语文学习的三条途径”,由此,可以将本文的总体结构列出:当然,应试的800字的作文中,不必将上面的4个内容都完整地分析到位,只要分析一两个问题就可以构成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至于选择哪一两个问题,可以根据相应的作文试题或个人喜好,灵活变通即可。
一、并列式(分论点式)结构基本模式:第一部分:(引论)提出中心论点(解说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本论)提出分论点一(解说分论点一)——举例或引理论论据——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
提出分论点二(解说分论点二)——举例或引理论论据——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
第三部分:(结论)重申全文中心论点,提出怎么办。
说明:第二部分的分论点一般情况下设置二至三个,最多四个,可以是并列式的,可以是正反对比式的。
分论点的句子一般放置在段落的开头或单独一段。
这样层次清晰,观点鲜明。
注意:并列式是面的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
如《谈骨气》的结构提纲:1.提出论点(引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分析:(1)什么叫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骨气”是有阶级性的。
2.从不同角度论述(本论):(1)文天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2)古代穷人“贫贱不能移”的典型事例。
(3)闻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
3.总结全文,重申论点(结论):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照应开头)【例1】请用并列式结构,写出你的作文提纲。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标题:阅读的三重境界中心论点:在阅读中充实自己,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议论文结构模式(一)总分式一、写作步骤:“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佳作展示1:诗意地生活湖南考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
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
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高考议论文知识点详细梳理与写作指导壹、基础必备(一)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议论文的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在文章的开头,用具体的一句话,将论点摆出来。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例论据和理论(名言警句等)论据。
(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二)议论文的语言:准确、鲜明、概括。
准确,议论文一般是用逻辑推理来阐明事理和观点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选用词语时,要求达到准确的程度。
鲜明,一是论点的表述要鲜明,二是爱憎分明,鲜明的感情色彩贯穿在行文当中。
概括,语言的概括性越强,它所说明的道理的的普遍意义也就越大。
(三)论证结构:要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
一、提出问题(是什么)——论点二、分析问题(为什么)——论证三、解决问题(怎么样)——论证(四)回扣论点1、考场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第一部分: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一举例论证,分析说理分论点二再举例论证,分析说理分论点三再举例论证,分析说理第三部分:明确并深化中心论点。
2、议论文诸结构要素的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开头中心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
(为了强调论点,可以让论点另起一行单独成段。
段落上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两段,但字数应控制在一百字左右。
高考议论文要求考生在关键处多制造些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一个亮丽的开头、一个响亮有力的结尾,就会使文章光彩夺目,让人见之倾心,顿生好感。
好的开头的标准第一,要明。
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
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
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
有的考生开头叙述抒情语言过长,有的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原封不动地引进原材料,这些都是开头不简洁。
引进原材料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高度概括;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可以了。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学会使议论文结构严谨一、”议”的层次布局方式之一:并列式并列式是一种并列地组织分论点或若干论据的结构布局方式。
在论证时,并列的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它们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
并列式结构的好处在于论证全面,眉目清楚,有条有理,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容易把握考生作文的思路。
运用并列式布局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分论点并列式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它论证中心论点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
那么如何提炼分论点呢?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样做)。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1——是什么,主要分析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2——为什么,主要分析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3——怎么样,主要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2004年北京卷作文题“包容”为例:角度1:有位考生以谈自己对包容的看法为主,从“是什么”的角度构思,归纳出三个并列的分论点:分论点①“包容是一种境界”;分论点②“包容是一种精神”;分论点③“包容亦是一种力量”。
角度2:有位考生开篇就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会包容,就成就了一种伟大”,论证的主体部分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构思,确立了三个分论点:分论点①“包容观点,成就思想的伟大”(以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的兼收并蓄、包容各类学者及思想为例);分论点②“包容他人,成就人格的伟大”(以蔺相如包容廉颇对自己的羞辱为例);分论点③“包容力量,成就团结的伟大”(以中国共产党邀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为例)。
角度3:有位考生的中心论点为“人应拥有包容之心”,于是从“怎样做”的角度构思出三个分论点:分论点①“包容,意味着大度”(以齐桓公对管仲的包容,诸葛亮对孟获的包容为例);分论点②“包容,代表着接纳”(以“二战”时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人民包容接纳面临危险的法国士兵为例);分论点③“包容,有时也需要忍受”(以伽利略忍受误解、嘲笑、挫折暗中继续自己的研究为例)。
2023年高考议论文作文写法指导关于2023年高考议论文作文写法指导2023年高考议论文作文写法指导你知道是怎样的吗?考生在写高考作文时,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议论文。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3年高考议论文作文写法指导,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2023年高考议论文作文写法指导1.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
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
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2.启感式(论证结构)启是启示类,感是感想类。
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感想类还可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
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这种写法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3.并列式(又叫板块组合式)并列式结构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开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可以前后互换;它们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4.递进式递进式的结构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
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提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它们的先后次序一般是不可以互换的。
意思是一层一层先后蝉联的。
议论文写作技巧有哪些1、总构出全篇的框架将阐述道理的过程设置为紧扣思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主体内容的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开拓思路的论证结构。
至于怎么灵活用好这种结构,则关键在于变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2、分解出几个分论点议论文重在说理,说理要充实,文章要达到一定的篇幅,就必须对中心论点进行剖分,然后对每个分论点进行论证即说明理由。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谋篇布局的写作指导一、议论文的基本模式标题第一部分: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一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分论点二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分论点三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第四部分:结尾部分(一)标题标题要求及作用:1、提示论点;2、提示论题(议论的范围及对象)(二)第一部分:本部分的中心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
段落上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两段,但字数应控制在一百字以内。
(三)第二部分:此部分的中心任务:分析问题,使中心论点能够成立。
字数600字左右。
【分论点的要求】1、要是一个明确的句子,不必另起一段2、三个分论点各自的角度或层次不同,不要重复。
3、要按照由浅入深或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
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必须要用到事例论证法。
否则内容就是空洞的。
【例证法的要求】1、选用的事例要典型,只有典型才有说服力2、选用的事例要新鲜,事例过于陈旧也乏味。
3、转述事例时要概括、简明,不求细节的生动。
4、转述事例要依据分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所选取。
5、同一个事例因为转述的不同,是可以说明不同的观点的。
6、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事例,多多益善。
转述事例后,需要分析。
如果缺乏分析,那就是堆砌材料。
【分析的作用】把材料与观点挂钩,使材料与观点融为一体。
分析的要求:依据观点(分论点)的内容,有所侧重,有所指向,尽量能表述观点的含义。
分析的语言也不求过多,点到为止即可。
【分析的方法】解说式分析法,评价式分析法,假设式分析法,因果式分析法,归纳式分析法等。
如果备用材料充足,可以把叙例与分析结合起来,那样文章更厚实,更有力度。
段落上,每一个分论点可以是一段,也可是两段;字数上,每个分论点200字左右。
(四)第三部分:这是一段集中的论述,语言要精要、恰当、字数100字左右。
这一部分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内容会有所不同)1、进一步明确、深化中心论点。
2、对三个分论点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层进式结构(附范文层层解析)议论文层进式结构指导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法之一是层进式结构“摆现象——说实质——论危害(或好处)——挖根源——提办法”。
这种形式的议论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
摆现象”是指摆出社会生活中一些需要探讨的现象,可以引用、概括或引述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说实质”是指指出这种现象的本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问题。
论危害(或好处)”是指进行利弊分析,分析这种现象造成的危害或好处。
挖根源”是指对这些现象中的根源和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所在。
提办法”是指告诉读者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一篇关于教育的议论文中,作者摆出了不同成绩的学生受到不同待遇的现象,指出了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分析了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最后提出了理性温情的教育方式。
在写议论文时,我们可以采用这种层进式结构,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家长常常采用“巴掌教育”来惩罚孩子,这种做法是病态心理的表现。
但为什么家长还会坚持这种做法呢?原因在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这种环境中立足。
此外,长期的应试教育也让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排名。
但是,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一时的分数高低并不能代表其未来的成就。
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性温情,而非简单粗暴的惩罚。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理性呵护,只有这样,家庭和社会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温暖港湾。
因此,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吻印”,少些“掌印”,多点理性温情。
总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乃至社会,我们都应该更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和成长,而非仅仅关注分数和排名。
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
很多家长盲目追求分数和进步,甚至采用棍棒教育,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表现。
我们需要挖掘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是家长们颠倒了教育的主体,忘了孩子是独立个体;二是家长们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的竞争,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
高考高中语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常见结构
典范议论文的写作要突出体现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典范议论文应该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
论点最好在文章的开头,用具体的一句话,用判断句式,将中心论点摆出来。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选用论据要注意典型性、新颖性、表述要精练、简要。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就必须分析说理,把问题展开、论透,也就是要充分论证。
论证要合乎逻辑,严密有力。
为此就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观点和材料的组织安排。
典范议论文应该结构严密,逻辑性强,结构完整,合乎规范模式。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
有以下四种常见结构形式:。
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技巧一、高考满分议论文写作指导(1)亮观点,单刀直入。
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习惯》有篇高分作文的开头这样写:“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
”(2)打比方,隐喻题旨。
1987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有篇高考作文拟题为《灯塔·路标·理论》,开头写道:“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
否则就要触礁,迷路。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讲故事,引入主题。
1994年全国高考有篇高分作文《习惯》的开头幽默风趣:“我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小公务员曾在厕所里遇上了局长,于是,他脱口而出:‘局长,您也亲自上厕所?’一听这话,旁人当然会捧腹大笑,但一笑过后,发现有些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据说,这小职员在其他场合也总‘局长,您亲自……’、‘科长,您亲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物性条件反射,哪怕时间、地点、环境早已改变。
我说这就是习惯所致。
”(4)引名句,扣住中心。
这里所说的名句,包括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诗词歌赋等。
1995年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责任》,开头这样写道:“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
”(5)摆现象,揭示论题。
作文题《父辈》,有篇作文这样开头:“父亲这一代人,他们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求学时上山下乡,回城时赶上压缩居民户口,子女深造又正好赶上大学自费……可他们的眼睛依然闪亮,他们的腰杆依然挺直,显得踏实、自信、沉稳。
”另外,材料作文的开头要注意三点:一是转述材料必须简洁;二是必须根据试题要求和提示转述;三是迅速从叙述转入议题或论点。
二、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1、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议论文论证,采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形式,即是纵式层进结构的体现,又称推进式结构。
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基本结构思路
考场作文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掌握行文的结构模式十分必要。
下面我们就议论文的写作给同学们提供三种结构模式,供大家参考。
层进式(“引、提、议、联、结”式
所谓层进式,即在提出问题或亮明观点后,由小到大,由此及彼,一层深入一层地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得出明确结论。
针对新材料作文,可以采用五字结构式:引,即引述所给材料,材料特别短的
可以照抄,长的要进行精炼概括,并根据立意角度有针对性地引述;提,即在引述材料后,对材料进行精要分析,然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议,即围绕观点展开议论,紧扣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联,即由此及彼联系自然和社会,采用例证法、对比论证法等再次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结,即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或再次申明观点。
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恰当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使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语意连贯,不突兀。
【示例一】
我看中国式“垄断”
(北京一考生
在刚刚结束的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表现出色,又包揽了全部金牌,正是国人振奋之际,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知是对国家荣誉的麻木,对他人胜利的嫉妒,还是审美疲劳,他们指指点点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稍稍明智点的,则将自己提到了“理性”的高度,看似忧国忧民,又像杞人忧天,他们眉头颦蹙道:“这不利于世界乒乓事业的发展。
”【文章开篇运用描摹性的文字对所给材料进行精炼概述,生动形象(引】呜呼!于情于理,我个人都不敢苟同。
【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反驳,亮明自己的观点(提】
我要问问那些慷慨者,怎样才能“大家好”呢?难道故意输给人家不成?为了所谓
的发展而忘掉根本的体育精神?
我要问问那些理性者,乒乓事业怎么就没发展呢?中国包揽金牌都多少年了,你能说现在就没有乃至产生不出“乒乓大家”?【连用几个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讲道理批驳谬论,论证观点(议】
当然,中国的这种独揽确有让人深思之处。
有人担心,长久的绝对优势会使这个项目的竞争减弱,失去活力。
其实,体育上的独揽可以自然地让人想到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垄断。
体育不过是近百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运动,比之于那卷帙浩繁、硕果累累的经济学,则略显浅幼。
所以,将体育的长影投射到经济活动这面镜子上,也未尝不可。
从资本主义世界的跨国公司到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垄断都不可或缺。
美国的饮料行业曾被可口可乐独占鳌头,中国的经济命脉至今也仍被少数国有企业掌控。
可是,饮料行业依旧繁荣,中国经济照样腾飞。
可见,垄断并没有让竞争消失,不论内部还是外部。
内部,你永远不可能消除职工之间的业绩比拼;外部,你永远不可能消灭你的假想敌。
所以这并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永远没有失去活力的理由。
何其相似,让我们来看看这乒乓作响的小球。
于内,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的名额是少之又少,球员们之间的竞争是不言而喻;于外,哪个外国选手没有梦想过,自己会被这样载入史册:第一个打破中国乒乓球项目长期垄断的运动员。
所以,永远都有人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
【讲道理论证观点之后,考生由体育联系到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并回归材料,进一步论证观点,使论述更加深刻(联】
中国式“垄断”并无过错,何不让我们安享这份荣耀呢?
国人对大小球有一种微妙的情感:对大球充满的是渴望,而对小球则是越来越不屑。
殊不知,这渴望源自一种仰人鼻息的自卑,而不屑是因为有掌控一切的自信。
他们更不可能知道,这种自信凝结了多少代乒乓英雄们的汗水!【文章结尾处再次强调观点,并指出部分国人扭曲心理的实质(结】
这是一篇标杆范文。
文章之所以被定为标杆范文,除见解独到、议论深刻外,考生运用层进式结构行文,使得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给阅卷老师以审美愉悦。
主体并列式(“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结论”式
所谓“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结论”式,即在引述材料、分析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文章的主体部分用三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去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或再次强调观点。
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中心论点的提出应紧扣所给材料的意旨,不能偏离材料;三个分论点的确立,
要围绕中心论点且各有侧重,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但前后不能发生冲突;另外,分论点的议题绝对不能大过中心论点。
例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要求考生以“回到原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一考生在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回到原点”之后,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个分论点——回到人性善良的原点、回到灵魂无瑕的原点、回到心灵单纯的原点,在就三个分论点讲道理和举实例相结合分别进行分析论证后,结尾处再次强调观点:回到原点吧,去聆听我们生命最初的声音。
这种“主体并列式”结构能让文章层次十分清晰,且较容易掌握,因此颇得考生青睐。
但要注意的是,正是因为结构的相似性,要拼的就是素材和论证语言了,所以,同学们还得在这两方面多下工夫。
三三三式
所谓“三三三”式,即用三个精美的语句构成排比开篇,再用三段文字举典型事例、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观点或揭示文章中心,结尾处再用三个精美句子构成排比强调观点或点明中心。
运用这种文章结构形式,要在语句的锤炼上多下工夫,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借助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打造凤头豹尾,使得文章开篇耀眼夺目,结尾耐人品味。
另外,主体部分举例论证观点时,语句要高度凝练,一语中的。
【示例二】
谈意气(湖南一考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和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玛道夫么?有谁能想象一个曾经身患小儿麻痹症,连走路都很艰难的小女孩如今却站在辉煌的奥运颁奖台上享受着王者的荣光?然而她的确做到了,她用一次次的跌倒和一次次的努力艰辛地铺下了自己走向成功的路。
这路上的障碍和荆棘,多到无法想象。
可是,充满着意气的她,何曾有过丝毫的退却?意气成就了她,也向世人宣告,坚韧的生命是如此伟大。
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无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在生命中奏出壮烈,奏出辉煌。
人人都无法忘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当日寇的铁蹄在神州大地上肆虐时,到处都是悲伤,遍地都是苦难,然后就在一个叫蕴藻滨的不起眼的小村庄,八百抗日勇士身捆炸药,全身浇满煤油冲入了敌营。
随着一声声巨响传来,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养育他们的土地。
那一场战役没有一人生还,然而他们走得如此壮烈。
历史不会把他们遗忘,因此这场战役被世界称为“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我们不会将他们遗忘,因此当我们追忆他们时仍会热泪盈眶。
这群充满意气的可敬的英雄,勇敢地唱响了生命的华章。
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
人生几多风雨,几多阴霾,他人只见乌云蔽日,他们却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的阳光。
我不禁想起了林肯,八次竞选八次失败,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其间还精
神崩溃过一次。
似乎在这几十年中,他一直在失败中度过。
然而充满意气的人面对命运的玩笑始终不会放弃心中坚守的信念,于是最后一次,他成功了。
一个分裂的国家在他的手中合二为一,美国的经济再次起飞。
坚定信念,厚积薄发,方能九天揽月,深海寻珠。
林肯的意气给了他一颗坚定乐观的心,于是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千古传诵。
意气,成就生命的坚韧和不屈;意气,谱写生命的华丽和壮美;意气,铸就心灵的自信和乐观。
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将意气之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将意气之剑,在生命中磨亮,披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
文章开篇引用诗句从三个角度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何谓“意气”,三句话构成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给阅卷老师以赏心悦目之感;接着亮明观点——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文章主体部分举鲁尔?玛道夫、八百抗日勇士、林肯等三个典型事例,围绕观点进行具体分析论证,事理结合,增强了论证力量,且三个事例分别独立成段,突出醒目,也使得文章层次十分清晰;结尾处三句话独立成段,构成排比,阐明意气在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收束有力,激人奋进。
该考生采用“三三三”式结构行文,给阅卷老师以建筑美感,作文得高分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
考场作文要想脱颖而出,给阅卷老师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审美愉悦,就要有亮点。
以上所谈议论文写作的三种模式,也许可以帮助同学们在结构方面打造文章的亮点,只要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写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就不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