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常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18.00 KB
- 文档页数:5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1.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2.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3.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此外,有机物一般还含有氢元素,并可能含有氧、氮、氯和硫等元素;4.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二、几种简单有机物1、甲烷:甲烷是色、味的气体,燃烧时火焰呈色.已知甲烷的化学式是CH4,据此你估计甲烷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和.讲解:(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2)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现象: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甲烷中混有氧气或空气时,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思考: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轻元素呢?观看甲烷燃烧视频.讲解: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生成,说明甲烷里含有氢元素;再把小烧杯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有机物的特征.学生填写空白.认真倾听讲解,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观看视频,倾听老师讲解,思考证明甲烷中元素组成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学生对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给学生探究物质中元素组成的方法.迅速倒转过来并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甲烷里含有碳元素。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道在煤矿矿井里作业时,要注意通风和防爆.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将稻草、麦秆、杂草和人畜粪便等,投入密闭的沼气池中,经发酵产生甲烷,形成的沼气可作燃料.2、乙醇讲解:(1)乙醇俗称酒精;(2)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易燃的液体;(3)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O22CO2+3H2O思考:(1)乙醇在酒中的存在情况;(2)工业酒精禁止配制饮用酒的原因是什么?(3)过量饮酒有哪些危害?讲解:乙醇的作用:(1)燃料—乙醇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2)溶剂—碘酒;(3)消毒剂—医用酒精;(4)化工原料—制造香料等.3、乙酸讲解:(1)乙酸俗称醋酸;(2)乙酸的物理性质: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理解甲烷在生活中的存在、用途及注意事项.倾听讲解,理解乙醇的俗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解乙醇的存在、甲醇的危害、过量饮酒的危害.认真倾听,理解乙醇的作用.倾听讲解,理解乙酸的俗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此环节,使学生认识乙醇的性质.使学生受到健康教育.使学生知道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此环节,使学生认识乙酸的刺激性气味的液体;(3)乙酸的化学性质: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食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理解乙酸的用途.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性质.巩固提高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①食盐②淀粉③蔗糖④油脂⑤蛋白质2、不属于有机物特点的是()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有机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比较慢C.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而且不易燃烧D.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3、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B.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 与沼气主要成分相同D.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4、“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每0.1m3固体“可燃冰”可以释放出 20m3的甲烷气体.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继能源B.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C.“可燃冰”是由水变成的,属于化学变化D.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可能存在丰富的“可燃冰”5、甲醛 (CH2O)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学生认真完成题目,查找不足.通过题目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对人体有害,不合格的家居用品或装修材料中常常会有甲醛,损害人体健康. 现有一瓶混合气体,它可能由甲醛、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C. 可能是甲醛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可能只有甲醛6、用工业酒精兑酒饮用会造成中毒是由于 ( )A. 工业酒精太浓B.工业酒精有消毒杀菌作用,也会伤及人体C. 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使人失明,乃至死亡D.工业酒精可作溶剂,会使人体组织受到破坏7、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回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板书设计9.1有机物的常识一、有机物的特征1、有机物的定义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2、有机物的特征二、几种简单有机物1、甲烷2、乙醇3、乙酸。
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课题1 有机物的常识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有机物的特征。
2.理解甲烷及乙醇、乙酸的性质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归纳认识有机物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有机物的概念理解甲烷及乙醇、乙酸的性质和用途。
师生活动引入:图片一、有机物的特征(1)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有的还含有氢、氧、氮、氯和硫元素。
(2)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3)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4)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有机物制品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举例:学生回答那些是有机物那些是无机物?归纳有机物的概念;通过例子让学生从化学式理解有机物的概念。
二、甲烷(CH4)视频展示甲烷燃烧及产物的检验:归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存在: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
设计意图通过对甲烷燃烧实验中产物的检验初步学会检验氢元素氧元素的方法。
[讲解]沼气的产生、发展沼气业的重要意义。
阅读265页归纳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板书]三、乙醇(C2H5 OH)俗称:酒精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且易燃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讲解]饮用酒、消毒酒精、工业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
过量饮酒的害处。
乙醇的用途。
[板书]甲醇(CH3OH):物理性质:无色易燃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讲解]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的危害。
四.乙酸(CH3COOH)俗称:醋酸物理性质: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且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食用。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讲解]乙酸的用途。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归纳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与用途拓展学生知识。
谈一谈你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一.有机物的特征二.甲烷(CH 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身边的有机物(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和特点。
2. 认识到身边的有机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内容:1. 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之外。
有机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
2. 身边的有机物:举例说明身边的有机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有机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2.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认识身边的有机物。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身边有机物的用途和作用,如食物、药物、衣物等。
作业:1. 调查身边的有机物,列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思考有机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糖类教学目标:1. 了解糖类的概念和分类。
2. 认识到糖类在身体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糖类的定义和分类:糖类是一类含有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
2. 糖类在身体中的作用: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参与代谢和细胞功能。
教学活动:1. 引入糖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糖类的特点和分类。
2.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糖类,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3. 小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类的溶解性和化学性质。
作业:1. 调查食品中的糖类,列出它们的名称和来源。
2. 思考糖类在身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三章:脂肪教学目标:1. 了解脂肪的概念和分类。
2. 认识到脂肪在身体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脂肪的定义和分类:脂肪是一类含有长链脂肪酸的有机化合物,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2. 脂肪在身体中的作用: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参与细胞结构和代谢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入脂肪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脂肪的特点和分类。
2.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脂肪,如动物脂肪和植物油等。
3. 小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脂肪的溶解性和化学性质。
作业:1. 调查食品中的脂肪,列出它们的名称和来源。
身边的有机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身边有机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物的概念及特点2. 身边的有机物实例分析3. 有机物的用途和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身边的有机物实例分析。
2. 难点:有机物的用途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身边有机物的特点和用途。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有机物的图片、实物或模型。
2. 准备案例分析资料。
3. 准备小组讨论话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有机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有机物。
2. 讲解:介绍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3. 实例分析:分析身边常见的有机物,如糖、脂肪、蛋白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机物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影响。
5.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有机物实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3. 反思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出改进措施。
九、课程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有机物的专题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企业,了解有机物的生产和应用。
3. 开展有机物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十、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生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有机物的代谢过程2. 有机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 有机物的环保意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有机物的代谢过程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2.能够掌握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
3.理解有机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有机物的定义和分类。
2.有机物的性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有机物的应用(如食品、药品、工业、高分子材料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有机物的命名和分类。
重点: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2.投影仪3.有机物的样品和模型4.教学软件: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视频或动画。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有机物的概念,引入新课。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验、案例分析。
3.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讨论分析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六、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回顾有机物的概念,引入新课。
2.讲授新课:通过投影仪展示有机物的分类和性质,结合样品和模型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有机物的应用。
3.巩固练习:让学生尝试命名一些常见的有机物,并描述其性质和应用。
4.归纳小结:总结有机物的分类、性质和应用,回顾难点和重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测试学生对有机物的分类、性质和应用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测试和报告结果,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八、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更多关于有机物的信息。
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描述其性质和应用。
3.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有机物的性质。
4.写一篇关于有机物在工业或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
化学初中教案有机物的分类与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有机物的分类和常见有机物的性质;3.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进行有机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1.有机物的分类;2.有机物的常见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进行有机物的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引起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兴趣和了解。
将一个木块和一小撮铁粉分别与火焰接触,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
询问学生是否有什么想法。
二、讲解(20分钟)1.定义和特点: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物有许多特点,如燃烧、腐烂、稳定性较差等,与无机物有明显区别。
2.分类: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有机物中含的元素不同,可以将有机物分为饱和碳氢化合物、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烃类、卤代烃、醇类、醚类、酚类、酸类、酯类、醛类、酮类、胺类等。
3.常见性质:a.燃烧性质:有机物易燃且产生大量热量,可以维持燃烧反应。
常见的有机物燃烧产生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二氧化硫等。
b.溶解性质:多数有机物能够在常用的溶剂中溶解,如甲醇、乙醇等可以在水中溶解。
c.酸碱性质:有机物中含有一些可以提供氢离子的基团,因此有机物可以有酸性。
d.反应性质:不同的有机物具有不同的反应性质,如烃类可以通过加氢反应制备醇类,醇类可以经过脱水反应制备醚类等。
三、练习与巩固(30分钟)1.结构选择题:给出一些有机物的结构式,让学生根据结构进行归类。
四、拓展与延伸(20分钟)1.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物,如醋、石油、石蜡等,让学生观察其性质和分类。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有机物,进行研究并报告其分类和性质。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进行反思,以便进一步加深对有机物分类与性质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导入-讲解-练习与巩固-拓展与延伸-总结与反思”的教学模式,通过小实验、理论讲解和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和性质。
化学教案:有机物的初步知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基本结构特征。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有机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教学难点: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及其性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物质,如食物、衣服、家具等,都含有有机物。
那么,你们知道有机物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有机物的初步知识。
2.有机物的定义与分类(1)有机物的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①烃:仅含有碳和氢的有机物。
②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有机物。
③有机酸:含有羧基的有机物。
④醛和酮:含有羰基的有机物。
⑤糖类: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有机物。
⑥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有机物。
3.有机物的特点(1)多样性:有机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2)可燃性:大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
(3)反应性: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4)生物活性:许多有机物具有生物活性,如蛋白质、糖类等。
4.有机物的结构特征(1)碳原子: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
(2)碳-碳键: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3)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特定的原子或原子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5.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1)物理性质:有机物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不易导电。
(2)化学性质:有机物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等。
(3)应用:有机物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6.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机物的定义、分类、特点、结构特征及其性质。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简述有机物的定义及分类。
(2)列举几种常见的有机物,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有机物的初步教案:从化学基础入手。
一、化学基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是研究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属性、结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有机物,也属于化学的范畴。
化学有基础而重要的三个概念,即(1)化学元素,(2)化学化合物,(3)化学反应。
其中,对有机物的初步教学,重点在第二个概念上——化合物。
化学化合物指由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有机物,顾名思义,是由碳元素(C)组成的化学化合物。
然而,碳元素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化学元素,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碳元素具有很强的亲电性,能够通过共价键在不同的碳元素之间形成大分子的复杂结构。
此外,碳元素还有能够在化学反应中参与中间合成物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称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为有机物,与无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有机物的特点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有机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样性由于碳元素亲电性强、稳定,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大量的复杂分子,因此,有机物也就拥有了非常广泛的多样性。
化学家们发现,在自然界中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了数百万种,可谓是千姿百态。
2.复杂性有机物多为大分子,化学结构复杂,因此更难于掌握和理解。
与之相对的,无机物的化学结构相对简单,化学反应也更加可控。
3.生命基础由于碳元素具有的特殊性质,故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生物体内,因此有机物也成为了生命的基础。
三、有机物的分类为了方便管理和研究,化学家们对有机物进行了分类。
有机物的分类,主要是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和物理性质为依据。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是有机分子中具有相同化学性质所含的特定原子结构,例如:OH,COOH等。
有机物可以通过官能团的种类区分。
2.按碳骨架形态分类碳骨架是指有机分子中碳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框架,例如:直链、支链、环状、螺旋状等。
有机物可以通过碳骨架的形态进行分类。
3.按烷基分子的数量分类烷基是指都是由碳-碳单键构成的烃分子,如甲烷(CH4)、乙烷(C2H6)等。
高中化学有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掌握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和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3. 理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4. 熟悉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有机物的定义和特征- 有机物的定义- 有机物的基本特征:碳元素的存在、共价键的构成和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等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烷烃(烷烃、烯烃、炔烃)的命名方法- 环烷烃的命名方法- 官能团的命名方法(醇、醛、酸、酯等)3.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易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等- 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4. 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有机物在药物、合成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 有机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 通过提问和引入实例,激发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兴趣。
2. 讲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征(约15分钟)- 介绍有机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并结合化学元素周期表进行解释。
3.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约25分钟)- 依次介绍烷烃、烯烃、炔烃和环烷烃的命名方法,包括主链、取代基和编号等内容。
- 介绍官能团的命名方法,包括醇、醛、酸、酯等。
4. 讲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约30分钟)- 介绍有机物的常见化学性质,如易燃性、不溶性和溶解性等。
- 分别讲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有机反应类型。
5. 探究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约20分钟)- 分组讨论和展示,探讨有机物在药物、合成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有机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
6. 总结与评价(约10分钟)-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简单的知识问答。
四、教学辅助手段- PowerPoint演示- 有机化合物模型(如分子模型、球棍模型等)- 化学元素周期表- 实验视频或图片资料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和知识问答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9.1 有机物的常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有机物的特征.
(2)理解甲烷及乙醇,乙酸的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1.有机物的特征。
2.甲烷、乙醇和乙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论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它们都是含碳化合物。
有机物种类非常多,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
思考: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石墨②维生素C(C6H8O6) ③甲醇④碳酸钙⑤二氧化碳⑥碳酸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衣食
住行
燃料建材
【看一看】(实验9-1)了解有机物的特征
[板 书]一.有机物的特征
(1)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有的还含有氢,氧,氮,氯和硫元素。
(2)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3)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4)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填一填]P.261 完成空白
[探究活动]【实验9-2】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想一想】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可以选择下列哪些
仪器和药品?(1)浓硫酸 (2)稀硫酸 (3)无水硫酸铜(4)烧杯
(5)澄清石灰水 (6)氢氧化钠溶液
完成课本空白
结论:甲烷的化学式是CH 4 , 它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
体,不溶于水。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板 书]二.甲烷(CH 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422222CH O CO H O
+====+点燃
存在: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
[讲 解]沼气的产生、发展沼气业的重要意义。
[板 书]三.乙醇(C 2H 5OH )
俗称:酒精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且易燃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25222323C H OH O CO H O +===+点燃
[讲 解]饮用酒、消毒酒精、工业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
过量饮酒的害处。
乙醇的用途。
[板 书]甲醇(CH 3OH ):
物理性质:无色易燃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32222324CH OH O CO H O
+===+点燃
[讲 解]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的危害。
[板 书]四.乙酸(CH 3COOH )
俗称:醋酸 物理性质: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且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食用。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讲 解]乙酸的用途。
【盘点收获】谈一谈你在能力和方法上有哪些收获?
[试一试]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食盐②蔗糖③油脂④淀粉⑤蛋白质
A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 ①④⑤
2、下列常见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
A 、果汁
B 、牛奶
C 、矿泉水
D 、啤酒
3.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B .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但不能溶解无机物
C .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
D .乙醇容易挥发
4.下列物质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是(
A .甲烷
B .乙醇
C .乙酸
D .水
6.甲烷的性质
(1)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它是______色、______味、密度比空气______的气体,______溶于水。
具有________性,燃烧时放出________的热,火焰呈____色,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7.乙醇的性质
乙醇俗称_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色、____________香味且易______的液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有机物的特征
一 、 有机物的特征
1 全称是有机化合物,都有碳元素,通常还有氢、氧等元素
2 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3 大多数不能导电,熔点、沸点较低。
4 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二、 甲烷(CH 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422222CH O CO H O
+====+点燃
存 在: 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 三 、 乙醇(C 2H 5OH )
俗 称:酒精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25222323C H OH O CO H O
+===+点燃
甲醇(CH 3OH ): 物理性质:无色易燃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32222324CH OH O CO H O +===+点燃
四 、 乙酸(CH 3COOH )
俗 称:醋酸
物理性质: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且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食用。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