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融资策略研究—以稻花香酒业为例(论文)》82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38.13 KB
- 文档页数:1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融资战略探讨内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企业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各阶段特征及其运行规律的理论。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特征以制定其融资战略是企业开展融资活动的内在要求。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及融资需求特征(一)初创期企业财务特征及融资需求分析在市场运营方面,初创期企业的资产规模小但增长速度快,内部治理简单但缺乏制度性约束,企业缺乏明晰的核心竞争力。
初创期企业尚处于产品或服务技术开发阶段,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占有率低,整体运营状况风险较高。
在财务运营方面,应收帐款周期较长,应付账款周期较短,存货周转率较慢,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进展趋势不确定性较强。
初创期企业的投资现金流及经营现金流为负,亟需大量筹资现金流弥补该缺口。
由于萌芽期的投资风险较高,融资对象在做投资决策时较为慎重,制约萌芽期企业融资的便利性。
初创企业的融资对象较为广泛,包括亲朋好友、风险投资人、银行、风险担保公司等。
鉴于初创企业与融资对象缺乏必要的相互认知基础,且双方在企业文化和企业运作理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亟待磨合,融资对象必定对初创企业的高风险投资要求较高回报率,或给定苛刻的融资条件,初创企业为生存考量通常被迫接受其苛刻条件,从而推高初创期融资成本。
(二)成长期企业财务特征及融资需求分析在市场运营方面,成长期企业的资产规模扩张迅速,内部治理步入正轨,整体运营状况趋于利好,企业开始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成长期的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日趋完善并逐渐为市场认同,产品质量有所改进,市场占有率因此快速上升,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迅速,企业销售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充。
在财务运营方面,企业应收帐款回收周期缩短,应付账款周转期拉长,流动资金周转率加快,存货周期缩短,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较为健康。
成长期企业总资产扩张速度加快,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企业迅速扩张需要,故企业需通过对外融资方式猎取企业进展所需资金,因此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生命周期中较高阶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策略研究作者:陈莉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6期摘要: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企业所处环境不同,面临的风险内涵和强度特征也不尽相同,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战略的选择。
本文首先概述了融资策略的内涵,接着分析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对融资策略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与各阶段相适宜的融资策略选择,为企业选择正确的融资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风险特征融资策略众所周知,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对于如何具体实现这一目标,美国财务学家希金斯提出可持续增长的理念,认为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力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对企业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沿着一定的生命周期轨迹运行的,而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所遭遇的风险内涵和强度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依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企业风险并确定企业的融资策略,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能够恰当的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企业所处环境不同,面临的风险内涵和强度特征也不尽相同,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战略的选择。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让企业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进而使企业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一、融资策略概述(一)融资策略的定义融资策略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组合,融资策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因此,研究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影响企业融资策略的因素,对于正确选择融资策略以提高企业的价值是具有一定的理论。
融资策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的融资策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分析融资环境,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衡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实现融资结构的最优化,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策略研究的重点。
(二)融资策略的原则1、融资效率最大化融资效率大化即企业用最低的融资费用筹集到最多的外来资金。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战略研究财务战略这一概念自出现就备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融资战略是企业三大财务战略之一,关系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投资等的资金来源。
企业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确定合适的融资战略。
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自身的发展历程划分成几个阶段,描述其在不同阶段的财务特征表现,企业在不同的财务特征表现下所需的融资战略也不同。
所以,本文将企业融资战略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拓展对传统融资理论的研究,对优化融资战略、提高融资效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融资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和相对应的融资战略。
初创期企业的经营风险高、知名度不高、融资困难,企业需要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
因此,企业初创期宜采用创业者个人投资、风险投资、政府投资等权益性融资。
企业成长期实力增强,既需要长期资金来扩大市场规模又需要短期资金用于日常营运。
企业可以拓宽自身融资渠道,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战略。
成熟期企业的经营业绩良好,自有资金较充沛,可以利用财务杠杆选择以负债筹资和内源筹资为主的低成本融资战略。
企业衰退期应降低财务风险,优先考虑内源融资,减少外部负债筹资,可以通过追加投资、内部债务等方式筹资。
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融资战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鞍钢股份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方法,将鞍钢股份划分为成长期、成熟前期和成熟后期这三个阶段。
然后,从企业融资环境、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和融资风险等方面研究分析鞍钢股份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战略。
鞍钢股份在成长期主要采用的是以股权、债券、银行借款为主的多元化快速扩张的融资战略;成熟前期选择稳健发展型融资战略,主要依赖以商业信用为主的低成本外源融资;成熟后期采取的是以外源融资为主,其中债券融资占比最多的稳健发展型融资战略。
最后,总结鞍钢股份融资战略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融资战略规划的建议。
基于生命周期的生物制药企业之融资策略研究引言生物制药是当前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不仅可以提供治疗疾病的新药物,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然而,由于研发周期长、风险较高等特点,生物制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因此,探索合适的融资策略对于生物制药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物制药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分析不同阶段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融资策略,以帮助企业在不同阶段获得资金支持,推动企业的发展。
1. 初创阶段初创阶段是生物制药企业的起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研发方向、建立研发团队,并完成基础研究工作。
在这一阶段,生物制药企业往往缺乏资本和市场认可度,融资难度较大。
融资策略: - 寻求政府支持:初创生物制药企业可以申请创业扶持资金、政府科技项目等,以获取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
- 找寻天使投资人:积极参与生物制药行业的创业大赛、项目展示会等,吸引潜在的天使投资人关注和投资。
2. 研发阶段研发阶段是生物制药企业进行新药物研发工作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等,且风险较高。
融资策略: - 寻求风险投资:与具有生物制药行业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共同承担研发风险,并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
- 关注国家政策:及时了解国家对于生物制药企业研发的相关政策,积极申请政府资金、科技创新项目等。
3. 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生物制药企业进行药物生产与上市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建设生产工厂、进行临床试验、申请药品上市许可等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融资策略:- 寻求成熟投资者:与具备生物制药行业投资经验的机构进行合作,获得生产与上市阶段所需的资金与资源支持。
- 融资并购:通过与其他生物制药企业进行合作、并购,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优势,进一步获得资金支持。
4. 市场推广阶段市场推广阶段是生物制药企业将药物推向市场并建立品牌形象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与医院、药店等合作,提升产品知名度。
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融资战略分析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现实生活中问题重重,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着手,通过分析不同阶段中小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针对融资方面提出相应的战略。
关键词:生命周期;中小企业;融资战略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供应与支持,然而现实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始终处于不利地位,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即使在市场机制灵活、资本市场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面临同样问题。
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建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战略现状及分析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企业范围界定、企业生命周期及融资(一)中国中小企业范围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标准暂定规定》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行业等制定以下标准:(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融资特点。
生命周期理论最早由Weston和Brigham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他们将企业发展分为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理论认为,处于初创期的企业为了开拓市场、研发新产品,存在经济、战略上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下降等特征,资金短缺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此时企业经营风险很高;进入成长期后,产销基本趋于稳定,销售量、利润逐渐增加。
销售额的上升使产品的单位成本快速下降,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与初创期相比经营风险降低,同时为了扩大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必然要加大资金投入;成熟期阶段销售增长缓慢,竞争转向成本效率,更注重成本和服务,行业生产能力和人员增加的速度势必下降,否则会造成生产能力过剩,但由于企业融资渠道和机会多,投资报酬率高,财务杠杆效应显著;衰退期企业走向消亡,主要表现在利润、产品种类缩减,研究开发及广告活动减少等,但衰退期经营风险仍低于成熟期。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融资策略探究作者:龚孝雅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11期摘要:融资作为企业三大财务活动之一,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以及投资等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当作是一个与生物体,分析一个企业从创立到衰亡的过程。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出发,结合相关融资理论,以阿里巴巴公司案例为背景,分析了其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融资策略;股权结构资金的供给对企业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如今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
2014 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阿里在其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都采取了适当的融资策略以支持企业经营发展,下文就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阿里巴巴的几次融资行为进行探讨,并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提出建议。
一、公司概况1999 年9 月,马云等18 位创始人于杭州建立了阿里巴巴公司(Alibaba Corporation),注册资本50 万元人民币,公司总部设在杭州和香港,如今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务交流社区。
阿里巴巴经过将近20 年的发展,旗下已经有十多家控股或参股公司。
二、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策略及分析1.初创期(1999—2003 年)(1)融资过程。
1999 年,阿里创立初期,马云等以50 万元的原始资本投入运营。
并于同年10 月接受了以高盛为首,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投资500 万美元。
三个月后阿里接受了软银等公司的2500 万美元投入。
(2)融资行为分析。
处于初创期的阿里,为了权衡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倾向于内源融资及外部融资中的股权融资。
一方面阿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仅自有资金和私人投资者借贷,远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缺乏固定资产及成型产品可供抵押,经营风险比较高,新股发行上市、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并不适用。
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投融资工作的思考1. 企业投融资工作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投融资工作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创业初期到成熟期,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投融资需求和挑战。
对企业投融资工作的思考和规划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不同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在各个阶段的投资策略、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创业初期,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等。
企业应重点关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融资渠道,以获取资金支持。
企业还需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项目的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以便在融资过程中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进入成长期后,企业面临的投融资需求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拓展市场份额等方面。
企业应充分利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手段,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企业还需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和预算,以降低投融资风险。
成熟期是企业投融资工作的重要阶段,企业在这个阶段需要关注的主要是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等高层次的投融资活动。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方式,如上市、发债等,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价值提升。
企业还需加强对投融资风险的管理,确保投融资活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投融资工作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挑战。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投融资策略和规划,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投融资的概念和作用投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的过程,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政府补贴等。
投融资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创业初期,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等。
企业通常会选择股权融资,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
股权融资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股权融资还可以帮助企业吸引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基于生命周期的生物制药企业之融资策略研究生命周期是生物制药企业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系统性研究和控制产品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从而获得最大价值和收益。
在制药行业中,产品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开发、临床试验、上市、销售和退市等不同阶段。
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生物制药企业需要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和未来增长。
一、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是生物制药企业最初的阶段,此时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试验和调查以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这一阶段,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从收益角度看,其风险回报较低,因此,将融资策略定位于风险投资等私募股权融资较为常见。
二、临床试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是制药企业最重要且最昂贵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来进行多次人体试验,以确定药物的功效和安全性。
这通常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并需要大量的支持,展现了制药行业的市场不可预期性。
在这个阶段中,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持,为此,选择以对冲基金或其他固定收益融资策略筹集大量资金。
三、上市阶段上市阶段是生物制药企业从研发到商业化产品的转型阶段,是企业实现资本化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集中精力推广和营销产品,以获得高额的市场需求。
通常,企业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证券,筹集大量资金以快速扩展业务,并进一步开拓市场。
四、销售阶段成功推广产品的企业需要创造业绩并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在这个阶段,企业通常最需要的是资本的长期稳定性,以保证业务的稳健发展。
因此,企业往往会寻找生命周期较长的证券,例如股息收益率较高的债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的证券等进行融资。
五、退市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生命周期将达到其末尾,而此时生物制药企业已经进入了产品的退市阶段。
对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将规划其实际利润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稳健的融资策略以保证流动性和资本安全。
总之,在生物制药企业中,基于生命周期的融资策略可以使企业根据阶段性需求和市场环境条件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合理地进行资本部署,有效地管理投资风险,从而获得持续的市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