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精制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3.17 KB
- 文档页数:4
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该工艺的反应条件一般为:压力4-8MPa,温度320-400℃。
(绝大多数的加氢过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中。
反应完成后,氢气在分离器中分出,并经压缩机循环使用。
产品则在稳定塔中分出硫化氢、氨、水以及在反应过程中少量分解而产生的气态氢。
也称[加氢处理,石油产品最重要的精制方法之一。
指在氢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油品中的硫、氧、氮等有害杂质转变为相应的硫化氢、水、氨而除去,并使烯烃和二烯烃加氢饱和、芳烃部分加氢饱和,以改善油品的质量。
有时,加氢精制指轻质油品的精制改质,而加氢处理指重质油品的精制脱硫。
20世纪50年代,加氢方法在石油炼制工业中得到应用和发展,60年代因催化重整装置增多,石油炼厂可以得到廉价的副产氢气,加氢精制应用日益广泛。
据80年代初统计,主要工业国家的加氢精制占原油加工能力的38.8%~63.6%。
加氢精制可用于各种来源的汽油、煤油、柴油的精制、催化重整原料的精制,润滑油、石油蜡的精制(见彩图),喷气燃料中芳烃的部分加氢饱和,燃料油的加氢脱硫,渣油脱重金属及脱沥青预处理等。
氢分压一般分1~10MPa,温度300~450℃。
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组分常为钼、钨、钴、镍中的两种(称为二元金属组分),催化剂载体主要为氧化铝、或加入少量的氧化硅、分子筛和氧化硼,有时还加入磷作为助催化剂。
喷气燃料中的芳烃部分加氢则选用镍、铂等金属。
双烯烃选择加氢多选用钯。
加氢改质反应,则是提高十六烷指数,十六烷值是柴油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柴油馏分中,链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环烷烃次之,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低。
同类烃中,同碳数异构程度低的烃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十六烷值,芳环数多的烃类具有较低的十六烷值。
因此,环状烃含量低,链状烃含量多的柴油具有较高的十六烷值。
催化柴油(LCO)中双环和三环芳烃,在MCI过程中,双环以上的芳烃只进行芳环饱和和环烷开环,其分子碳数不变。
由于双环和三环芳烃转化为烷基苯,柴油中的高十六烷值组分增加,故柴油的十六烷值可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加氢精制装置技术问答引用1. 加氢精制的基础知识1.1 什么是加氢精制?嘿,想象一下,你的汽车跑了一段时间,油箱里的油变得脏兮兮的,没劲儿了。
加氢精制就像给油加个“营养补充剂”,让油变得更干净、更强大。
这一过程是通过将氢气和油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去除杂质,提升油的质量。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1.2 为什么需要加氢精制?为了让我们的车能跑得更远,更省油,当然咯!同时,环境保护也是个大问题,精制后产生的油品排放更少的有害物质,简直是对地球的一个“减负”啊。
而且,市场上对高质量燃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满足这些需求可不是小事儿。
2. 加氢精制的过程2.1 加氢反应这一步就像是化学课堂的实验,反应器里,氢气和油品混在一起,经过催化剂的“助攻”,发生一系列反应,杂质纷纷被清除。
这就好比把油品里的“坏小子”全都赶走,让好油品展现出它的“真本事”。
2.2 操作条件说到高温高压,那可不是随便的数值,温度通常在250到450度之间,压力也得有几十个大气压,这样才能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要是没有这些条件,反应可能就像春天的花儿,开得慢得多。
3. 加氢精制的设备3.1 反应器反应器就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里头的设备得好,才能让反应高效进行。
想象一下,一个好厨师需要一个好的锅,才能做出美味的饭菜,反应器同样重要。
3.2 催化剂催化剂就像是反应中的“魔法师”,能降低反应的“难度”,让过程更加顺利。
常见的催化剂有镍、铂等,它们的作用可大了,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4. 常见问题解答4.1 加氢精制有什么副作用?老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每个技术都有其不足之处。
加氢精制虽然好,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催化剂失活,甚至产生副产物。
处理这些问题可得小心翼翼。
4.2 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加氢精制技术会更加高效、环保。
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新的催化剂、新的设备层出不穷,能让这一过程更加顺畅。
希望能看到更清洁的能源,呵护我们的地球!总结总之,加氢精制就像是给油品做了一次“美容”,把那些“缺点”全都去掉,让油品焕然一新。
加氢催化剂、加氢反应器基础知识概述加氢精制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组成的。
其作用是加氢脱除硫、氮、氧和重金属以及多环芳烃加氢饱和。
该过程原料的分子结构变化不大,,根据各种需要,伴随有加氢裂化反应,但转化深度不深,转化率一般在10%左右。
加氢精制催化剂需要加氢和氢解双功能,而氢解所需的酸度要求不高。
工作原理催化加氢的机理(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氢分子生成活泼的氢原子与被催化剂削弱了键的烯、炔加成。
(1)双键碳原子上烷基越多,氢化热越低,烯烃越稳定:R2C=CR2 > R2C=CHR > R2C=CH2 > RCH=CH2 > CH2=CH2(2)反式异构体比顺式稳定(3)乙炔氢化热为-313.8kJ·mol-1,比乙烯的两倍(-274.4kJ·mol-1)大,故乙炔稳定性小于乙烯。
应用在Pt、Pd、Ni等催化剂存在下,烯烃和炔烃与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并放出热量,称为氢化热(heat of hydrogenation,1mol不饱和烃氢化时放出热量)。
催化加氢的机理(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氢分子生成活泼的氢原子与被催化剂削弱了键的烯、炔加成。
分类1、加氢裂化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hydrocracking catalyst)是石油炼制过程中,重油在360~450℃高温,15~18MPa高压下进行加氢裂化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喷气燃料、柴油等产品的加氢裂化过程使用的催化剂。
加氢裂化过程在石油炼制过程属于二次加工过程,加工原料为重质馏分油,也可以是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加氢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灵活性大,产品的分布可由操作条件来控制,可以生产汽油、低凝固点的喷气燃料和柴油,也可以大量生产尾油用作裂解原料或生产润滑油。
所得的产品稳定性好,但汽油的辛烷值不高,。
由于操作条件苛刻,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应用不如催化裂化广泛。
汽油的加氢精制技术一、石脑油加氢精制技术石脑油做为重整进料时,由于其含有的S、N、As等杂质远远高于重整装置进料要求,因此需要对石脑油进行预加氢处理。
石脑油预加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低压预加氢技术我国重整装置开始时采用的是单铂催化剂,后来发展为双(多)金属催化剂,操作压力较低,在反应压力较低的情况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高活性的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在压力低、空速高的的操作条件下可以得到合格的重整进料。
2、掺炼二次加工石脑油,扩大重整原料来源面对直馏石脑油作为重整原料越来越紧张的形势,各炼厂不得不在重整装置进料中掺入部分比例的的二次加工石脑油,这种石脑油的硫、氮及其它杂质含量均较高。
面对性质越来越差的重整进料,就需要开发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二、石脑油加氢脱砷技术砷化物是石油加工过程中的有害毒物,极少量的砷化物即可造成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甚至引起催化剂永久性失活。
石油加工各工艺也都对其进料砷含量做了严格规定,比如重整进料砷含量要求<1ppb,乙烯裂解原料要求砷含量<20ppb。
普通的加氢催化剂作为脱砷剂时,催化剂砷容量较低,而且使用寿命短,使用后的砷废弃物不易处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系列加氢脱砷催化剂系列:RAs-2B、RAs-3、RAs-10、RAs-20,这些催化剂具有脱砷活性高、砷容量大的优点。
三、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脱硫和加氢异构脱硫降烯烃技术汽油中硫含量高低决定着汽车尾气硫化物排放的多少,同时烯烃含量高容易引起汽油燃烧不完全,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随汽车尾气排至大气,引起大气污染。
因此降低汽油中硫含量及烯烃含量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1、OCTGAIN技术Mobil公司开发的OCTGAIN技术分为两段:加氢精制+辛烷值恢复。
其特点是脱除硫,饱和烯烃的同时,辛烷值不降低。
2、ISAL技术UOP公司开发的ISAL技术与OCTGAIN技术具有相似之处,即其工艺也是分为加氢精制和辛烷值恢复两段。
目录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预加氢基础知识 (6)第一节预加氢反应 (6)1.1 脱硫 (6)1.2 脱氮 (7)1.3 脱氧 (8)1.4 烯烃的饱和 (8)1.5 脱金属和脱砷 (8)1.6 脱汞 (9)1.7 脱卤化物 (9)第二节加氢精制催化剂 (9)2.1 加氢精制催化剂组成 (9)2.2 重整预加氢催化剂的选择 (10)2.3 催化剂特点 (10)2.4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再生 (10)2.5 催化剂的再生及再生方法 (11)2.6 再生的防腐 (12)2.7 再生后的活性恢复 (12)第三节影响加氢精制的操作参数 (13)3.1 温度 (13)3.2 压力 (14)3.3 氢烃比 (15)3.4 空速 (15)第三章开停工操作 (17)第一节开车准备 (17)1.1 设备和单元检查 (17)第二节运行准备 (19)2.1 定义 (19)2.2 单元试运 (19)2.3 最初的泄露试验 (19)2.4 进行泄露试验的部分 (20)2.5 单元干燥 (20)2.6 催化剂装填 (21)2.7 催化剂的干燥 (23)2.8 二次试漏 (24)2.9 高密度填料 (24)第三节首次开车 (24)3.1 开车的情况 (24)3.2 开车操作规程 (25)3.3 完全氮气置换 (25)3.4 与重整单元协调 (26)3.5 开车预处理的准备工作 (26)第四节单元的停车与开车 (31)4.1 正常停车 (31)4.2 短时间停车 (32)4.3 长时间持续停车 (32)4.4 停催化剂再生系统或者需检修的设备 (33)4.5 单元重启 (33)4.6紧急停车操作 (34)4.7 自动应急停车 (37)第四章设备简介 (38)第一节预加氢循环压缩机 (38)1.1 机组的作用 (38)1.2 压缩机的气量调节有两种方式: (38)第二节汽提塔 (38)2.1 汽提塔的操作参数 (38)第五章常见事故分析 (40)第一节精制油杂质不合格 (40)1.1 分析问题 (40)1.2仪表测量问题 (40)1.3 原料油性质变化问题 (40)1.4 换热器漏的问题 (40)1.5 物料偏流问题 (40)第二节压降增大 (40)2.1 预加氢反应器产生压降 (40)2.2 脱氯罐产生压降 (41)2.3 冷换设备产生压降 (41)第三节设备故障 (41)3.1 进料泵故障 (41)3.2 压缩机故障 (42)3.3 进料泵与压缩机同时出现故障 (42)3.4 加热炉管破裂故障 (42)第一章概述预加氢单元是为催化重整提供精制石脑油的预处理单元。
加氢精制1、加氢(也称氢化)是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某种化学物质与氢的加和反应,即称之为加氢反应。
2、加氢技术主要是在炼厂加工过程中以石油馏分为原料的加氢反应,其又可分为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两个领域。
3、“加氢裂化”的概念是指通过加氢反应,使原料油中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分子变小的一些加氢过程。
如典型的高压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和中压加氢改质等反应。
4“加氢处理”属于加氢精制的范畴,它所指的是某些反应仍以加氢精制为主,允许有轻度的裂解,可以为下游工艺过程提供优质进料为主的反应。
显然可以广义地称之为加氢精制,但为了与定义的加氢精制有所区别,将此过程成为“加氢处理”,也可以把加氢处理理解为稍有些加氢裂化的加氢精制过程。
5、“加氢精制”过程则是在保持原油分子骨架结构不发生变化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将杂质脱除,以达到改善油品质量为目的的加氢反应。
即“在有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将石油馏分中含硫、氮、氧及金属的非烃类组分加氢脱除以及烯烃、芳烃发生加氢饱和反应”。
加氢精制是改善和提高石油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加氢精制的主要目的是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原子以及油品中的金属。
加氢精制主要用于油品的精制,通过精制来改善油品的性能;此外,加氢精制还用来处理性能较差的馏分油、重油和渣油等,以使其满足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工艺对原料的要求。
(1) 加氢精制的化学反应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有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氧、加氢脱金属和烯烃饱和等。
①加氢脱硫。
在加氢精制条件下,石油馏分中的硫化物进行氢解,转化成相应的烃和H2S,从而使硫杂原子脱除。
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等链状硫化物宜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而噻吩、苯并噻吩等环状硫化物加氢脱硫比较困难,需要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
②加氢脱氮。
石油馏分中的氮化物可分为三类:脂肪胺及芳香胺,吡啶、喹啉类型的碱性杂环化合物,吡咯、茚及咔唑类型的非碱性杂环化合物。
其中,脂肪胺类的反应能力最强,芳香胺(烷基苯胺)比较难反应。
加氢精制基础知识加氢精制1、加氢(也称氢化)是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某种化学物质与氢的加和反应,即称之为加氢反应。
2、加氢技术主要是在炼厂加工过程中以石油馏分为原料的加氢反应,其又可分为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两个领域。
3、“加氢裂化”的概念是指通过加氢反应,使原料油中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分子变小的一些加氢过程。
如典型的高压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和中压加氢改质等反应。
4“加氢处理”属于加氢精制的范畴,它所指的是某些反应仍以加氢精制为主,允许有轻度的裂解,可以为下游工艺过程提供优质进料为主的反应。
显然可以广义地称之为加氢精制,但为了与定义的加氢精制有所区别,将此过程成为“加氢处理”,也可以把加氢处理理解为稍有些加氢裂化的加氢精制过程。
5、“加氢精制”过程则是在保持原油分子骨架结构不发生变化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将杂质脱除,以达到改善油品质量为目的的加氢反应。
即“在有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将石油馏分中含硫、氮、氧及金属的非烃类组分加氢脱除以及烯烃、芳烃发生加氢饱和反应”。
加氢精制是改善和提高石油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加氢精制的主要目的是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原子以及油品中的金属。
加氢精制主要用于油品的精制,通过精制来改善油品的性能;此外,加氢精制还用来处理性能较差的馏分油、重油和渣油等,以使其满足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工艺对原料的要求。
(1) 加氢精制的化学反应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有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氧、加氢脱金属和烯烃饱和等。
①加氢脱硫。
在加氢精制条件下,石油馏分中的硫化物进行氢解,转化成相应的烃和H2S,从而使硫杂原子脱除。
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等链状硫化物宜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而噻吩、苯并噻吩等环状硫化物加氢脱硫比较困难,需要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
②加氢脱氮。
石油馏分中的氮化物可分为三类:脂肪胺及芳香胺,吡啶、喹啉类型的碱性杂环化合物,吡咯、茚及咔唑类型的非碱性杂环化合物。
其中,脂肪胺类的反应能力最强,芳香胺(烷基苯胺)比较难反应。
第2章加氢精制的工艺原理2.1 加氢精制工艺原理加氢精制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氢油比和空速条件下,原料油、氢气通过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在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作用下,把油品中所含的硫、氮、氧等非烃类化合物转化成为相应的烃类与易于除去的硫化氢、氨和水。
加氢精制的优点是:原料油的围宽,产品灵活性大,液体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好。
无论是加工高硫原油的炼油厂,还是加工低硫原油的炼油厂,都广泛采用这种方法改善油品的质量。
通过加氢精制可以改善油品的颜色、安定性等特性,生产出高质量的油品。
轻柴油加氢精制,主要是脱硫和脱氮,从而改善油品的气味、颜色和安定性。
也有一些直馏煤油和轻柴油进行深度加氢,使芳烃变成环烷烃,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改善燃烧性能。
二次加工轻柴油除了经加氢精制脱除硫、氮、氧化物外,由于柴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烯烃和胶质,它们很不安定,容易变色,生成沉渣,经过加氢精制可以改善其安定性。
直馏煤油馏分加氢精制生产喷气燃料主要是脱硫醇,从而改善油品的色度、酸值,提高喷气燃料的烟点。
某些品种的原油得到的催化裂化原料会含有较多的重芳烃和重金属,它们易使催化剂中毒,碱性氮化物能抑制催化剂活性,并使结焦速度加快,经加氢精制处理后可提高装置的处理能力,改善产品质量。
加氢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
2.2 加氢精制的化学反应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有加氢脱硫、脱氮、脱氧、脱金属以与不饱和烃的加氢饱和反应。
2.2.1 脱硫反应所有的原油都含有一定量的硫,但不同原油的含硫量相差很大,从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
从目前世界石油产量来看,含硫和高硫原油约占75%。
石油中的硫分布是不均匀的,它的含量随着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呈增多的趋势。
其中汽油馏分的硫含量最低,而减压渣油的硫含量则最高,对我国原油来说,约有50%的硫集中在减压渣油中。
由于部分含硫化合物对热不稳定,在蒸馏过程中易于分解,因此测得的各馏分的硫含量并不能完全表示原油中硫分布的原始状况,其中间馏分的硫含量有可能偏高,而重馏分的含硫量有可能偏低。
加氢精制基础知识加氢精制1、加氢(也称氢化)是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某种化学物质与氢的加和反应,即称之为加氢反应。
2、加氢技术主要是在炼厂加工过程中以石油馏分为原料的加氢反应,其又可分为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两个领域。
3、“加氢裂化”的概念是指通过加氢反应,使原料油中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分子变小的一些加氢过程。
如典型的高压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和中压加氢改质等反应。
4“加氢处理”属于加氢精制的范畴,它所指的是某些反应仍以加氢精制为主,允许有轻度的裂解,可以为下游工艺过程提供优质进料为主的反应。
显然可以广义地称之为加氢精制,但为了与定义的加氢精制有所区别,将此过程成为“加氢处理”,也可以把加氢处理理解为稍有些加氢裂化的加氢精制过程。
5、“加氢精制”过程则是在保持原油分子骨架结构不发生变化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将杂质脱除,以达到改善油品质量为目的的加氢反应。
即“在有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将石油馏分中含硫、氮、氧及金属的非烃类组分加氢脱除以及烯烃、芳烃发生加氢饱和反应”。
加氢精制是改善和提高石油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加氢精制的主要目的是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原子以及油品中的金属。
加氢精制主要用于油品的精制,通过精制来改善油品的性能;此外,加氢精制还用来处理性能较差的馏分油、重油和渣油等,以使其满足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工艺对原料的要求。
(1)加氢精制的化学反应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有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氧、加氢脱金属和烯烃饱和等。
①加氢脱硫。
在加氢精制条件下,石油馏分中的硫化物进行氢解,转化成相应的烃和H2S,从而使硫杂原子脱除。
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等链状硫化物宜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而噻吩、苯并噻吩等环状硫化物加氢脱硫比较困难,需要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
② 加氢脱氮。
石油馏分中的氮化物可分为三类:脂肪胺及芳香胺,吡啶、喳啉类型的碱性杂环化合物,吡咯、茚及咔唑类型的非碱性杂环化合物。
其中,脂肪胺类的反应能力最强,芳香胺(烷基苯胺)比较难反应。
碱性和非碱性氮化物都不活泼,多环氮化物更是如此。
③加氢脱氧。
石油馏分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以及少量的脂肪酸、酯、醚和酚等,这些含氧化合物在石油馏分中的含量都非常低。
在加氢精制条件下,石油馏分中的氧化物进行氢解,转化成相应的烃和水。
④加氢脱金属。
在加氢精制过程中,石油馏分中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会发生氢解,生成的金属都沉积在催化剂的表面。
⑤烯烃饱和。
在加氢精制过程中,石油馏分中的大部分烯烃会与氢气发生反应生产烷烃。
(2)加氢精制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以Y一氧化铝为载体的钥酸钻、钥酸镍、钻钥镍,和以Y一氧化铝一氧化硅为载体的钥酸镍。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主要有WB族和伽族中的几种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其中活性较好的有W、Mo、Co和Ni,还有贵金属Pt和Pd,这些活性金属都具有立方晶格或者六角晶格。
另外,在加氢精制催化剂中还添加有增大催化剂表面积的结构型助剂和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结构、表面性质或者晶型结构的调变性助剂。
一、催化剂载体的作用1、提高催化剂活性:载体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将催化剂的活性物质,即活性金属物质变成微细粒子,使之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上,以增加容易成活性中心的晶格缺陷,这样就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
通常认为表面晶格缺陷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此外,载体同活性金属之间的固相反应也可能形成活性中心。
2、提高选择性:活性中心强度均匀化:将催化剂制成高度分散的微粒时,可以增加比表面,与此同时。
表面能及晶格缺陷相应增加,从而使得催化剂微粒的粒度分布及活性中心强度变得不均匀,进而导致催化剂选择性降低。
因此,用载体担承活性金属组分来控制活性组分微粒大小、分散度及粒子分布的方法,来达到提高催化剂选择性的目的。
调整适于反应的孔径:在合成载体时,应充分考虑欲加工原料的沸程、族组成及结构等特性,将催化剂载体孔径及孔径分布调整到与反应分子大小相适应的孔径结构,以达到提高催化剂选择性的目的。
例如为适应渣油加氢处理过程需要,可将加氢脱金属催化剂载体制成具有10-14nm的粗孔,为容纳平均分子量大、拥有三维结构的沥青和具有多种杂质的渣油,提供适于内扩散的通道及反应场,以有效地提高加氢脱金属的选择性。
3、延长催化剂寿命:提高耐热性:由于活性金属对热不稳定,常常诱发金属熔融导致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
借助于载体的微粒化及其高度分散性和耐热性,可达到抑制熔融并延长催化剂寿命的目的。
也可以借助选择和提高载体的导热性来延长催化剂寿命。
加氢精制和加氢处理均属于放热反应。
积蓄的热量会引起活性金属熔融。
由于载体在催化剂组成中的份额最多,载体可以增加散热面积,它具有稀释和分散活性金属的作用。
例如,加氢催化剂应用最多的活性氧化铝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散热效率,防止或减缓因催化剂床层过热而引发的活性衰退。
4、提供酸性中心在加氢精制催化剂中,一般要求催化剂载体不需要明显的酸性,因为酸性中心将导致增加裂解活性,降低加氢精制的选择性和液体收率。
然而对于加氢处理催化剂来说,要求并允许有适度的加氢裂化反应发生,如加氢裂化和催化裂化过程中原料油的预加氢;在对总体反应不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加氢处理催化剂可以有适当的裂解活性,类似这样的载体即需要一定的固体酸性,此作用的发挥必然要来自于载体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的调整。
5、节省活性组分活性组分的成本占催化剂总成本的比例较大,因此,如何做到保证催化剂具有足够的活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活性组分的用量。
借助于先进的制备方法、选择最佳的工艺条件、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载体,可以使得活性组分的粒子高度分散和最大限度的表面化,尽量使其呈单分子层分布。
也就是说,一个理想的催化剂载体,可以是有限的活性组分能够形成最合理的粒子分布,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催化剂加氢活性,这就是节省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有效途径。
6、提高机械强度:固定床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是工业催化剂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为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将要承受来自以下全部或部分的作用力:装填和卸出时有可能引起的破损;自身静压和反应器物流的冲击力,运转过程中的骤冷或骤热带来的热(冷)冲击而诱发的催化剂破碎;局部过热引起的熔融而导致催化剂颗粒收缩等等。
因此,要求催化剂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载体的机械强度是催化剂强度的基础和提供者。
催化剂强度的大小选择依据,要根据原料油的性质、工艺特点和催化剂自身性质等多种因素而确定。
催化剂强度做的过高,往往会给催化剂活性带来损害,反之满足不了工艺要求。
因此通常把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制作成在不损害或损害较少活性的前提下,只要能满足工艺过程要求就可以了。
二、活性金属组分1、活性金属组分分类:一般分为两类:贵金属和非贵金属;贵金属:大多数属于伽簇过度簇金属,如Pd、Pt等。
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加氢(或脱氢)活性,一般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显示出很高的加氢活性。
贵金属催化剂对有机硫化合物、氮化合物和硫化氢等非常敏感,容易引起中毒而失活,故多半用于含硫量很低或不含硫的原料油加氢过程。
贵金属价格昂贵,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只能在特殊临氢催化过程中使用。
非贵金属:价格较低,如WB簇的Cr、Mo、W和伽簇的Fe、Co、Ni等,都是加氢催化剂常用的活性金属组分。
2、活性组分的选择:目前广为使用的双组份金属有Mo-Co系、Mo-Ni系、W-Ni系,还有选用三组分的,如W-Mo-Ni系和Mo-Co-Ni系,甚至还有W-Mo-Ni-Co系四组分的。
选用那种组合要根据原料油性质、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是脱硫、脱氮还是脱芳(芳烃加氢饱和)等而加以选择。
通常认为Mo-Co型催化剂低温下脱硫性能显著。
对于直馏馏分油的加氢脱硫而言,最好选择Mo-Co系金属组分。
因为Mo-Co型催化剂对C-S键断裂具有高活性,对C-N、C-O键断裂虽然也有活性,但对C-C键断裂作用弱。
因此采用Mo-Co型催化剂加氢,具有液体收率高、氢耗低、结焦缓慢等优点。
对轻质馏分油,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氢脱硫时,Mo-Co型催化剂的脱硫率为91.0%-93.0%,而Mo-Ni型催化剂的脱硫率为89.0%左右。
对于为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提供优质进料、以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及芳烃饱和为主要目的,当原料油含氮量及芳烃量都高时,通常选用Mo-Ni型催化剂。
因为在有硫存在下,Mo-Ni 型比Mo-Co型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活性高2.0-2, 5倍,而且原料中含有的硫化物多半是噻吩类,尤其是烷基苯并噻吩类(如4, 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难以脱除,必须经过先行加氢脱硫的反应历程,具有较高加氢活性的Mo-Ni 型催化剂更为有利。
因此,在很多加氢处理催化剂中,大多数选用Mo-Ni型作为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3、助催化剂:助催化剂的定义是“在催化剂中加入很少(一般为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却能明显改变(或改善)催化剂某一性能或几种性能的物质”统称之为助催化剂。
助催化剂也称助剂。
引入助剂之后的催化剂,在化学组成、化学结构、离子价态、酸碱性质、结晶构造、表面性质、粒子分散状态、机械强度等方面均有可能发生变化,或引起部分内容发生变化,所有这些都将进一步影响或提高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机械强度等,助剂的加入可以只加一种,也可以加入几种。
加氢催化剂经常使用的助剂有金属Co、Ni、Ti、Zr、K、Na等;也有的是非金属,如P、B、F、Si等。
助剂的作用:调节载体的表面性质(孔体积、孔径、孔结构)固体酸碱性质、表面电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