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5.08 KB
- 文档页数:2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心脏电生理学基础知识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人体心脏是由心脏肌肉组织构成,心脏肌细胞具有自律兴奋性、传导性和可兴奋性。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兴奋传导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心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等。
2. 心脏电活动的来源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窦房结、房室结、His束和心室肌细胞四部分组成,并由这些组成传导系统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
二、心电图的概念和原理1. 心电图的概念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诊断方法。
通过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用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及诊断心脏疾病。
通常通过电极将心脏的电信号转化为实时的图像来显示。
2. 心电图的原理心电图的记录原理是利用一定数量的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身体表面,电极感受到的心脏电信号被放大并记录下来。
记录的信号通过一定的仪器转换为图像,并由医生来解读。
三、心电图的图形识别1. 心电图的形态心电图通常由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组成。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QRS波代表心室去极化、ST段和T波代表心室收极化。
2.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通过观察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幅度和时间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心电图的正常与异常。
3.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心室颤动等。
这些异常波形通常代表着心脏疾病的存在。
四、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诊断意义1.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节律的规律性,检测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变。
2. 心电图在急救中的应用心电图在心脏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心脏骤停的急救中,通过心电图可以及时评估心脏活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3. 心电图在心脏病患者的长期监测中的应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心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电生理异常等。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得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得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就是RFCA中得重要部分。
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与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得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与右室心尖(RV)与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 右前斜位(RAO) 前后位(AP) 与后前位(PA)一、基本操作需知ﻫ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2002射频消融指南ﻫ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ﻫ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ﻫ体表与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ﻫ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消融+消融方式:点消融、线消融ﻫ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ﻫ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ﻫ二、血管穿刺术经皮血管穿刺就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得基本操作,而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
心动过速得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得部位。
一般而言,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就是右房、右室与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得途径;股颈脉穿刺就是左室与左房得置管途径、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得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与消融导管)与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
ﻫﻫ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ﻫ根据电生理检查与RFCA需要,选择不同得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房上部,记录局部电图为HRA1,2与HRA3,4图形特点为高大A波,V波较小或不明显、希氏束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
护士心电图知识点总结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脉搏节律、传导系统以及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情况,对心脏病和其他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临床护士,了解心电图的基本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提升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护理能力。
本文将从心电图基础知识、常见的心电图波形和疾病相关的心电图特征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心电图的基础知识1. 心电图的原理心电图是通过检测心脏生成的电信号而获得的一种图形记录,这些电信号源于心脏的起搏点和传导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信号经过传导系统的传递,最终引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电图记录了心脏电信号的变化,通常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
2. 心电图的标准导联心电图包括标准导联和非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是指I、II、III、aVR、aVL和aVF六个导联,它们是以特定的方式将电信号记录在身体表面上的。
而非标准导联则包括胸导联和肢导联等,用于更具体地观察心脏的电活动变化。
3. 心电图的检查步骤心电图检查通常需要患者脱掉上身衣物,然后由技术人员在患者的胳膊、腿和胸部贴上电极,接着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以免影响心电图的准确性。
整个检查流程需要持续几分钟,待心电图记录完成后,医生可以根据记录的波形来分析患者的心脏状况。
二、常见的心电图波形1. P 波P波代表心脏的房上性除极,通常呈现为正向波,代表房性激动,其持续时间通常在0.06-0.12秒左右。
2. QRS 波群QRS波群代表心脏的心室除极,通常包括Q波、R波和S波,代表心室内的激动和除极过程。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的持续时间通常在0.06-0.10秒之间。
3. T 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通常为正向波,代表心室肌肉的复极过程。
T波通常比P波和QRS波群的持续时间更长,通常在0.10秒以上。
4. U 波(部分心电图有)U波是一种较小的波,通常出现在T波之后,代表心室肌肉的延迟复极。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1)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诊治心脏病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其相关内容。
一、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通过导管插入静脉或动脉进入心脏,通过记录心脏节律和传导速度等参数来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机制和部位。
其主要适用于对某些难以诊断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能够为射频消融手术提供重要数据信息。
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通过导管等器具放置到心脏内,传送电流作用于心脏,并利用高频电能产生的热效应摧毁心脏节律异常的起始区,达到恢复窦性心律的目的。
该手术的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之一。
三、手术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确定消融点和消融时间。
2. 术中操作:操作时需要注意导管的位置和角度,同时保持适当肌松状态,以便使导管更好地进入心脏,减小血管损伤和操作风险。
3. 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电生理参数,观察手术后的反应和排除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遵循术前和术后的严格注意事项,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就是RFCA中的重要部分。
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与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与右室心尖(RV)与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 右前斜位(RAO) 前后位(AP) 与后前位(PA)一、基本操作需知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2002射频消融指南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体表与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消融+消融方式:点消融、线消融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二、血管穿刺术经皮血管穿刺就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操作,而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
心动过速的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的部位。
一般而言,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就是右房、右室与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的途径;股颈脉穿刺就是左室与左房的置管途径。
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的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与消融导管)与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
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根据电生理检查与RFCA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房上部,记录局部电图为HRA1,2与HRA3,4图形特点为高大A波,V波较小或不明显。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及基本概念心内电生理检查(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EPS)是一种通过电生理仪器对患者的心脏电活动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心脏电生理异常和心律失常。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和基本概念。
1.麻醉:患者在检查前通常会接受局部麻醉。
麻醉师会给患者局部注射麻药,一般在手腕或腹股沟处,以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和疼痛。
2.引导导管的放置:在麻醉完成后,医生会在穿刺部位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
这个导管可以通过血管进入心脏。
导管一般通过股动脉或颈动脉插入,通常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记录心电图:将导管推进心脏后,可以记录到详细的心电图。
导管上的传感器会测量心脏的电活动并将数据传输到电生理仪器上。
4.确定电生理特征:在导管插入心脏后,医生会使用电生理仪器来确定心脏的电生理特征。
医生可以通过测量电位以及刺激心脏的特定位置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模式和功能。
5.心律失常诱发:如果患者有心律失常的病史,医生可以在检查过程中人工诱发心律失常,以确认诱发的心律失常和患者描述的症状是否一致。
6.尝试导管消融:在定位导管插入心脏后,医生可以进行导管消融治疗。
消融是通过导管传输能量(通常是高频电能)来破坏异常的心脏组织,以恢复正常的心脏电活动。
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需要了解:1.心脏电活动:心脏是由一组细胞组成的。
这些细胞负责产生和传导电位,控制心脏的跳动。
心脏电活动包括舒张和收缩期的电位变化。
2.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电导线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表示。
通过分析心电图的波形,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模式和潜在问题。
3.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是由一组电活动最强的细胞组成的,它们负责将电位传导到心脏各个部位。
传导系统可分为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组成。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节奏异常。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需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正确采集、识别和分析心电图,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下面将就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心脏是一个由心脏肌细胞组成的电生理系统,其电活动产生的电位变化可以通过皮肤表面的电极记录下来,构成心电图。
2. 心电信号的形成心脏电生理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经过传导组织传播至心脏表面,形成心房和心室除极的电流。
这些电流在体表皮肤上形成了一系列的电压变化,即心电图波形。
3. 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和T波等波形,它们反映了心脏的不同电生理活动过程。
4. 导联的概念和作用心电图是通过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产生的电压变化。
这些电极和连接线组成了心电图导联,不同的导联记录不同的心脏电活动信息。
二、心电图采集的基本要点1. 患者准备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松解衣服,暴露胸部和四肢的皮肤,以利于电极的接触和信号的采集。
严格按照医嘱停用影响心电图的药物,如洋地黄类、β受体阻断药等。
2. 电极的放置根据医嘱和临床需要放置相应数量的电极,通常包括四肢导联和胸前导联。
电极应贴紧皮肤,保证信号质量。
3. 心电图仪器的设置连接好导联电极后,设置心电图仪器,确定记录速度和增益的设定,并进行初始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4. 采集心电图信号操作者应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开始采集心电图信号,确保信号清晰可辨。
5. 心电图信号的储存和传输采集到的心电图信号应储存在指定的设备或系统中,以便医生进行后续分析和诊断。
部分系统还支持心电图信号的远程传输。
三、心电图的常见异常波形1. 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颤、室颤、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可通过心电图判断心率和节律的异常。
2.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之一,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改变、T波倒置等。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日益完善
已成为研究心律失常发病机制
及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
详尽的电生理检查
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快速
或缓慢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客观评价患者的预后
以及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如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等
心脏电生理工作者应掌握丰富的心脏电生理知识
应有电生理检查技术
导管消融和起搏器植入术训练的经历
并已掌握了这些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
对每一个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
均能根据目前心脏电生理学科发展水平做出合理的解释
了解每一项检查可能带来的益处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心脏电生理工作者应不断学习
交流和总结提高使自己成为电生理专家
而不是导管消融匠或起搏匠
临床医生可能对食管调搏较为熟悉
而对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的知识比较陌生
本文简单介绍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孔令秋
来源:孔较瘦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戳文章顶部蓝字“哈特瑞姆心脏之声”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