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13课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6.48 MB
- 文档页数:5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古建筑的价值,培养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古建筑的魅力,以及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古建筑的专业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其了解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知道古建筑在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
2.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审美情趣,提高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知道古建筑的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的保护意义,提高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古建筑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古建筑相关知识资料。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展示一些古建筑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这些建筑的看法。
b.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古建筑?古建筑有什么价值?2.呈现(10分钟)a.向学生介绍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如古建筑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b.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古建筑在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古建筑?并列出保护措施。
b.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对其进行评价、补充。
4.巩固(5分钟)a.针对古建筑保护的知识,进行随堂测验。
b.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讲解答案。
第十三课古建筑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定义、价值及保护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3. 通过对古建筑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古建筑保护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建筑的定义、价值及保护意义2. 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及问题3. 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4. 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建筑的定义、价值及保护意义,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 教学难点: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古建筑保护。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古建筑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古建筑。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古建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1. 讲解古建筑的价值及保护意义,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古建筑。
2. 分析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及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3. 讲解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掌握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古建筑模型制作、古建筑绘画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古建筑保护实践。
3. 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总结古建筑保护的经验和教训。
四、总结与反思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古建筑保护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古建筑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发言质量等。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如古建筑模型制作、古建筑绘画等。
3. 评价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和态度,如问卷调查、访谈等。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深入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
2. 邀请古建筑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古建筑保护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