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生物制品学

兽医生物制品学

兽医生物制品学
兽医生物制品学

结核疫苗相关研究现状与展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流传广、危害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流通的增加,结核杆菌耐药株的不断增加、卡介苗(BCG)免疫效果欠佳、以及人们对结核杆菌研究的忽视等,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它又一次严重地威胁人畜健康与公共卫生。这些都给此病的防御与治疗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人们不可不对它再次提高警惕。至今,卡介苗仍是预防结核病唯一可用疫苗,但其免疫保护效果极不稳定。过去20年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型候选疫苗大量涌现,其中重组BCG疫苗和DNA疫苗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候选疫苗。但所有疫苗共同的致命缺点是免疫保护力低。佐剂的研究将大大改观这一现状。因此,结核疫苗研究的努力方向还是在研究分支杆菌免疫机制和免疫失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现有候选疫苗的免疫效力或研制更为有效的新型疫苗。

一.结核疫苗相关领域的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不仅重新掀起了结合疫苗的研究热潮,而且极大地加快了结核病的全面研究工作。通过深入研究结核杆菌的生物学及生物化学、致病机制、及其感染与免疫过程,得到许多关于结核致病性及抗结核免疫保护的新假说,用来指导新疫苗的研制。在机体抗结核免疫方面,一般认为,免疫保护作用归功于细胞介导的免疫,其中CD4+T 细胞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CD8+Tc细胞也是机体必要的免疫保护成分,同时*δT细胞以及CD1限制性T细胞免疫也是重要的抗结核免疫保护成分,而体液免疫应答不起作用[1]。这就引发人们考虑,结核免疫设计的靶位应集中在动员结核特异性T细胞免疫方面,理想的疫苗应能激活全面的T细胞亚群,以诱导机体多方位的抗结核免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也有一些研究对这个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认为一些抗体也能减轻结核感染的不同方面[2]。也许对发展结合疫苗最大的促进来自于结核杆菌H37Rv株全基因测序的完成,以及结核杆菌后基因组(包括比较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使人们更深入了解结核杆菌的毒力因子及其他关键性蛋白,通过比较分支杆菌各菌株之间基因组及蛋白质的差异,为设计开发新抗结核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免疫相关细胞与因子研究

2. I L - 4 / I L - 17 / I L - 23

ROOK等[3]发现过量表达的白细胞介素4(IL-4)通过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表达与巨噬细胞的调亡来削弱Th1介导的效应机制。有MTB潜伏于体内的健康人并不表达IL-4δ2 ( I L - 4的一种拮抗剪接变体),因此对于潜伏的MTB的长期有效控制就需要抑制I L - 4的活性[4]。

LANGRISH等[5]研究发现I L - 17主要作用是诱导炎症前介导因子的分泌。急性感染过程中,这种介导因子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迅速募集来参与感染的控制。HAPPEL等[6]将IL- 23的基因克隆到有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中,其表达产物能够促进肺部组织中干扰素γ与IL-17的表达,可以作为肺结核疫苗研究的又一新靶点。

1.调节性T细胞

一个有效的结核疫苗应该能够诱导长期持续的Ⅰ类T辅助细胞( Th1)介导的免疫反应,但从更长远的意义上讲应该抑制或者下调Ⅱ类T辅助细胞( Th2)介导的效应反应。调节T 细胞控制Th1与Th2细胞的成熟与其功能的发挥。R I BEI RO - RODR IGUES等[7]研究的CD25+的T细胞证明记忆性T细胞(Tm)与调节T细胞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方式与逃逸机制研究

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MTB)与多数细菌耐药方式相似。但与其他人类致病菌最显著差别在于MTB不存在质粒,即无法通过质粒的介导从其他细菌或分支杆苗

获得耐药性。因此,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是MTB产生耐药的主要形式。多重耐药MTB的研究揭示染色体多个相互独立基因自发突变的逐步累加是其耐药的分子基础。各国学者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结核杆菌耐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定位了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的位置和基因突变位点,从而促进了第一代快速鉴定耐药突变菌株方法的建立和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开发。此外,MTB发展了复杂的机制逃逸免疫系统的清除。MTB可以在寄主巨噬细胞吞噬后仍然生存,并通过外排的分泌蛋白与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导致病理反应,不易杀灭,且少量的MTB可形成潜伏期病灶,以休眠状态或L型菌形式存在的MTB能够在宿主体内长期生存。MTB利用其耐酸性细胞壁保护自己,并抑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来保证自身在宿主细胞内存活。RUSSELL等[8]发现它能够将其细胞壁表面的脂释放到宿主细胞中,诱导肉芽瘤的形成,通过控制自身增殖速度与感染速度来阻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HAN等[9]研究表明肉芽瘤在有免疫活性宿主中可以维持数年,并成功地保持MTB处于休眠状态。

四.各类疫苗研究现状

1.DNA疫苗:此疫苗能够很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清除病菌,并且对经一段时期的化学疗法后再接受DNA疫苗的患者,那些潜伏于体内并对免疫系统或者许多抗菌治疗药物有特别耐受性的病毒也能够被清除。DNA疫苗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增强以细胞毒作用为特征的Ⅰ型细胞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菌量。但目前还没有在小鼠/豚鼠模型中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类疫苗能有效地降低结核模型小鼠的细菌负载量。张海等[10]构建的MTB ES2AT6-CFP10融合蛋白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能够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诱导的IFN-γ与BCG相比也无明显差距,表明该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可在TB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同的实验室利用不同的动物模型检测其效果却得到千差万别的结论,其效果不能重复,且导致了严重的肺坏死。NEIGH等[11]提供更多的证据表明目前模型动物饲养的条件并不有利于刺激正常免疫反应。将表达单一抗原的疫苗或者将多个抗原基因插入到一个载体上而成的嵌合DNA疫苗表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DERRICK等[12]研究证明此类嵌合DNA疫苗在表现CD4 ( - / - )的鼠中表现更好的保护性。在重重矛盾结论中,我们也能看到新的希望,SILVA等[13]提出DNA疫苗可以更有效清除病毒并能够阻止结核病的复发,可以考虑DNA疫苗与传统的药物治疗联合应用来治疗和防止疾病的再发作。DNA疫苗的这些优点曾使许多研究者认为,DNA疫苗可以取代其他一切疫苗。但是,随后人们也发现,在小鼠、豚鼠等小型动物试验中非常成功的DNA疫苗一旦应用到牛等大型动物或人身上就失去了原有的神奇。因此,我们还要想办法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力。

2.亚单位疫苗:此类疫苗建立在假说“一种或者几种保护性抗原能够激发有效的免疫反应”的基础上。蛋白亚单位疫苗是由一种或多种MT B蛋白组分与免疫佐剂联合应用而成的疫苗。主要有培养滤液蛋白(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CFP)混合物疫苗、单一蛋白亚单位疫苗、复合蛋白亚单位疫苗、嵌合蛋白亚单位疫苗以及表位亚单位疫苗。MTB培养滤液中包含约200种蛋白,目前已经鉴定多种可以用做疫苗开发的蛋白组分,其中Ag85和ESAT的保护力最强,并验证了约40种此类疫苗均有免疫保护力,与强烈的Th1反应诱导佐剂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人们希望将此类疫苗开发成能够加强BCG疫苗保护性免疫反应且不引起病理反应的疫苗。但BAS ARABA等[14]发现连续三次用BCG免疫会引起器官的严重衰竭。两种重组亚单位疫苗即将进入人体临床实验,分别由SKEIKY等[15]研究的基于Mtb32/Mtb39 融合蛋白疫苗与LANGERMANS等[16]研究的基于ES AT6 /Ag85B两个抗原的疫苗。后者已在动物模型中证明其保护效力[17]。

3.细菌或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疫苗:据报道,将MT B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引入减毒的沙门氏菌或病毒内制成疫苗,其保护力与BCG相当。由GOONETI LLEKE等[18]构建的表达Ag85A蛋白且有复制缺陷的减毒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能够增强BCG的免疫保护反应。孙海峰等[19]构建含MTB Ag85A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对于防止MTB

感染,尤其是作为结核病的治疗性疫苗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减毒活疫苗:此类疫苗利用其能够同时表达多种MTB抗原的特点来刺激不同T细胞群体,从而激发强烈的免疫刺激反应。对此疫苗的研究还处于早期实验阶段,但人们希望找到能够取代BCG的减毒活疫苗。这就必然要求其有效性与安全性都要更高。目前,NASSER EDD I NE等[20]研究的MTB基因敲除突变体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希望在保留诱导免疫保护的作用下减少毒性或抗性。K AMA TH等[21]发现的两个非回复独立突变体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5. 重组BCG疫苗:此类疫苗研究出发点是为了弥补BCG疫苗的缺陷,对BCG疫苗本身进行改造,使其能够表达MTB的某些重要抗原来增强BCG的免疫原性。由GRODE等[22]研究的典型的重组疫苗rBCG ureC:hly:表达李斯特菌细胞溶解素( listeriolysinO, LLO)增强免疫原性。LLO是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2genes, LM) hly基因表达的一种结合胆固醇、活化巯基的细胞溶解素,是LM的主要致病因素,它通过溶解细胞吞噬体膜而使LM逃离吞噬体。所以,该重组BCG疫苗能够在细胞外部逃逸吞噬体的吞噬而进入到细胞溶质中。此疫苗对实验室保藏的H37Rv菌株和临床分离的MTB菌株都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并计划在2007年进行一期临床试验。培养滤液蛋白10 (CFP10)也是免疫优势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强烈免疫应答。陈全等[23]构建了重组rBCG-ES2A T-6-CFP10疫苗,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血清以及兔抗ESAT-6血清均可识别该菌体蛋白。由HORWITZ等[24]研究的通过一期临床试验的重组BCG疫苗(rBCG30):过量表达Ag85B蛋白增强抗原性。rB2CG30是惟一的保护力超过BCG的候选疫苗,但环境分支杆菌会不会导致这类疫苗免疫失败还是一个疑问。

五.佐剂的研究

一类主要诱导Th1细胞和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新型佐剂正在研究过程中。细菌DNA 中含有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CpG)基序(CpG模体)的某些寡核苷酸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它可激活多种免疫细胞、诱导其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激发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Th1免疫应答并抑制Th2免疫应答等,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安全的、有效的佐剂。将人工合成的多聚L -精氨酸与含有CpG模体的多聚脱氧核苷酸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25]。

普遍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体中,由12~50个氨基酸组成的带正电荷的抗微生物肽,在防御微生物方面与抗体、免疫细胞、吞噬细胞相同。这些短肽的作用对象广泛,且选择性地作用于微生物而非真核细胞,能杀死或中和革兰阳/阴性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细胞及病毒。免疫佐剂IC31就是由一带正电荷的短肽和一多聚脱氧核苷酸组成。此佐剂与表达融合抗原Ag85B-ES AT6亚单位疫苗的联合应用,正在临床实验中。

新型的免疫辅剂——单磷酰脂A(MLA)可以被添加到疫苗中,达到加速免疫应答,缩短疫苗起效的时间的目的。SKEIKY等[15]在MLA基础上构建的佐剂也在一期临床实验中。

泛素(ubiqutin,Ub)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通过调节蛋白的周转而参与细胞的热休克反应、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生命过程,它与蛋白质连接后,可促进内源性合成蛋白在蛋白酶体中的降解,从而增强蛋白特异的Th1免疫应答。王庆敏等[26]构建的Ub基因与ESAT6抗原基因融合的DNA疫苗能诱导更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对于防治结核病可能比单基因DNA疫苗更为有效。

I L-12是Th1型细胞分化的重要细胞因子,与各种基因疫苗联合应用,可发挥其良好的分子佐剂效应,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向着具有保护性的Th1型免疫应答发展,预防各种病原体尤其是胞内病原体感染。李晖等[27]构建的Mtb8.4 /hIL-12嵌合基因疫苗免疫小鼠,作用较BCG和Mtb8.4基因疫苗强。

六.结论与展望

虽然人们在抗结核新疫苗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对于结核病这个困扰人类多年的疾病,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研究的候选疫苗中仅有少数在实验动物中能达到与BCG差不多的免疫保护效果,当然也有一些被证明有比BCG更好的效果。不过这些仅在动物模型中短期研究的候选疫苗能提供给人类的信息是有限的,其真正效果必须像BCG一样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方可定论。但随着对结核杆菌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阐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终能找到控制这一顽疾的理想疫苗。

七.参考文献

[1].Reinout van Crevel,Tom H.M.Ottenhoff,and Jos W.M.van der Neer.Innate Immunity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Clin.Microbiol.Rev.2002,15:294-309

[2].A Glatman-Freedman.Advances in antibody-mediatedimmunity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implications 佛如啊novel vaccine strategy[J].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Oct 2003,39:9-16

[3].ROOKGA, DHEDAK, ZUMLAA. Immune responses to tuberculosis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implications for new vaccines[J].NatRev Immmunol,2005,5:661-667.

[4]DEM ISSIEA, ABEBEM,ASEFFA A, etal . Healthy individualsthat control a latentinfection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express high levels of Th1 cytokines and the I L - 4 antagonist I L - 4

delta 2 [J]. J Immunol, 2004, 172: 6938-6943.

[5]LANGR ISHCL, CHENY, BLUMENSCHEINWM, etal. IL -23 drives a pathogenic T cell population that induces autoimmune inflammation[J]. JExp Med, 2005, 201: 233- 240.

[6]HAPPELKI,LOCKHARTEA, MASONCM, etal . Pulmonary interleukin - 23 gene delivery increases local T-cell immunity and controls growth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the lungs[J]. Infect Immun, 2005, 73:5782-5788.

[7].RIBEIRO RODR IGUESR, RESENDECOT, etal. Arole for CD4+CD25+T cells in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during human tuberculosis [ J ]. Clin Exp Immunol, 2006, 144:25-34.

[8].RUSSELLDG . Highlighting the parallels between human and bovine tuberculosis[J]. J VetMed Educ, 2003,30: 140-142.

[9].CHANJ, FL YNNJ. The immunological aspects of latency in tuberculosis[J]. Clin Immunol, 2004, 110 (1) : 2-12.

[10] 张海, 师长宏, 王丽梅.等.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 T6-CFP10融合蛋白DNA疫苗免疫原性[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 28 (6) : 489 - 492.

[11] NEIGHGN, BOWERSSL, KORMANB, etal . Housing environment alters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and corticosterone concentrations of individually housed male C57BL /6 mice [ J ].Anim Welf, 2005, 14 (3) : 249 - 257.

[12] DERRICKSC, REPIQUEC, SNOYP, etal. Immunizati on with a DNA vaccine cocktail

Protects mice lacking CD4 cells against anaerogenic infection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J]. Infect Immun, 2004, 72 (3) : 1685-1692.

[13] SILVACL, BONATOVL, COELHO CASTELOAA, etal. Immunotherapy with plasmid DNA encoding mycobacterial hsp65 in association with chemotherapy is a more rapid and efficient form of treatment for tuberculosis in mice[ J ]. Gene Ther, 2005, 12 (3):281-287.

[14]BASARABARJ, IZZOAA, BRANDTL, etal . Decreased survival of guinea pigs 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fter multiple BCG vaccinations[J].

Vaccine,2006,24:280- 286.

[15]SKEIKYYA, ALDERSONMR, OVENDALEP J, etal. Differential immune responses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induced by components of a tuberculosis poly protein vaccine,Mtb72F, delivered asnaked DNA or recombinant protein [J]. J Immunol, 2004, 172(12) : 7 618 - 7 628.

[16] LANGERMANSJA, DOHERTYTM, VERVENNERA, etal .Protection of macaques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by a subunit vaccine based on a fusion protein of antigen 85B and ESAT - 6 [J]. Vaccine, 2005, 23 (21) : 2 740 - 2 750.

[17] OLSENAW, WILLIAMSA, OKKELSLM, etal . Protective effect of a tuberculosis subunit vaccine based on a fusion of antigen 85B and ESAT-6 in the aerosol guinea pig model[J]. Infect Immun, 2004, 72: 6148 - 6150.

[18] GOONETI LLEKENP, MCSHANEH, HANNANCM, etal .Enhanced immune 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of bacillie Cal mette- Guerin vaccine using mucosal administration and boosting with a recombinant modified vaccine a virus Ankara[J]. J Immunol, 2003, 171: 1 602 - 1 609.

[19] 孙海峰, 俞守义, 欧程山等. 含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和免疫原性[J]. 热带医学杂志, 2007, 7 (3) : 222 - 225.

[20] NASSER EDDI NEA, KAUFMANN SH. Improved protection by recombinant BCG[J]. Microbes Infect, 2005, 7: 939 - 946.

[21] KAMATHA T, FRUTHU, BRENNANMJ, etal . New live mycobacterial vaccines: the Geneva consensus on essential steps towards clinical development[J] . Vaccine, 2005, 23: 3753 - 3761 .

[22] GRODEL, SEILERP, BAUMANNS, etal. Increased vaccine efficacy against tuberculosis of recombinant 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e Calmette - Guerin mutants that secrete listeriolysin [J]. JClin Invest, 2005, 115: 2472-2479.

[23] 陈全,朱道银,骆旭东等. 结核分枝杆菌lhp- esat6融合基因穿梭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BCG中的表达[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 20 (2) : 105 - 108.

[24] HORW ITZMA. Recombinant BCG express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ajor extracellular proteins [J]. Microbes Infect,2005, 7: 947 - 954.

[25] LINGNAUK, EGYEDA, SCHELLACKC, etal . SchmidtW:Poly-L-arginine synergizes with oligodeoxy nucleotides containing CpG - motifs (CpG-ODN) for enhanced and prolonged immune responses and prevents the CpG-ODN- induced systemic releas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J]. Vaccine, 2002, 20:3 498 - 3 508.

[26] 王庆敏, 殷明, 章建程等. 泛素-结核抗原融合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 28 (3) : 261 - 265.

[27] 李晖, 李榕, 钟森等. 结核病Mtb8.4 /hIL - 12嵌合基因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J]. 免疫学杂志, 2007, 23 (2) : 139 - 143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24分) 1、测量细菌的大小以为um单位,测量病毒的大小以nm 为单位。 2、球菌的排列方式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3、微生物除细菌、病毒和真菌之外,还包括霉形体、衣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5个中填其中任何两个即可) 4、真菌菌落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酵母型、酵母样型、丝状菌落。 5、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的主要条件是适宜温度、酸碱度、合适的营养、一定的气体环境。 6、细菌生长曲线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迟缓期、对数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在对数期生长期,细菌的生理特性最典型;在稳定期,总菌数最多。 7、葡萄球菌接触酶试验为+ 性反应;链球菌呈—性反应。 8、细菌的特殊构造有芽胞、鞭毛、荚膜、菌毛。 9、吲哚试验又叫靛基质试验,该试验是检查细菌能不能利用色氨酸;过氧化氢酶试验又叫接触酶试验。 10、细菌的肽聚糖是由多糖支架、四肽侧链、五肽桥组成,多糖支架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组成。 11、普通固体培养基的基本组成是琼脂、蛋白胨、肉水、NaCl 。 12、填写下列细菌的生化特性 菌名乳糖发酵H2S产生试验吲哚产生试验M.R试验 大肠杆菌+ - + + 沙门氏菌- +/- - + 巴氏杆菌- + + - 以上各空,每错一空扣0.5分 二、单项选择题(24分) 1.细菌变异最易出现在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 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A.鞭毛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以上均可 3.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B.菌落变异C.鞭毛变异D.形态变异E.耐药性变异4.哪种实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A.糖发酵试验B.鞭毛染色C.VP试验 D. 靛基质生化试验 E. 甲基红试验5.用普通显微镜的油镜头观察细菌的总放大倍数为: A. 100倍B.900-1000倍C.400倍D.10000倍E.40000倍 6.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总菌数计数 A浊度计比浊法B.计数器测定法C.光电比色计测定法D.平板计数法 7.下列哪些物质不是细菌的合成产物 A热原质B.抗毒素C.热D.光 8.在正常机体中下列哪些部位不含任何细菌 A咽喉部B气管C.泌尿生殖道D.肾脏 9..下列各种孢子除哪个孢子外,其余均属真菌的无性孢子 A分生孢子B.孢子节C孢子囊孢子D.子囊孢子 10.下列哪种营养物质属细菌的生长因子 A蛋白胨B.NaCl C.血清D.琼脂E肉水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重点

兽医生物制品: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作为诊断、治疗、预防特定传染病或其它疾病的制剂。 普通制品:利用一般生产方法制备的,未经浓缩、纯化处理所制成的。 精制品:将原材料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无效成分,并进行适当浓缩所制成的。 单价制剂:只利用一种微生物的单一血清型 多价制剂:利用一种微生物的若干血清型 多联苗:一次注射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 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 传统疫苗:利用微生物或寄生虫或代谢产物等完整个体制成的疫苗。 死疫苗又称灭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丧失感染性保持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疫苗。弱毒苗: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学方法,使其对原宿主动物致病力丧失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存良好抗原性;以此人工致弱的毒株制备的疫苗。 类毒素:是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去除毒性作用,保留抗原性后精制而成。 亚单位疫苗:是指提取微生物有效抗原部分,利用一种或几种亚单位结构成分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它只含有病原体的一种或几种抗原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转入适当的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以获得的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活疫苗: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删除其致病基因或部分片段从而获得毒力丧失或降低的毒株而制成的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致病的病原体基因组中某个或某些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或非必要糖蛋白缺失构建而成。 重组载体疫苗:将目的病原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序列插入到另一种微生物的无毒株或弱毒株基因组中,并让插入的外源性基因正常表达,构建成重组载体疫苗株。 核酸疫苗:是将一种或多种抗原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上,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入到体内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合成肽疫苗: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然后与载体蛋白连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基因导入植物,并在植物中表达出活性蛋白。 抗独特型疫苗:以抗病原体的中和抗体为免疫原,制备针对该中和抗体独特型表位的抗体。 标准菌株或参考菌株:在研究或特殊问题检定方面必要、必须的参考菌种和毒种,并不直接用于生产。 杂交减毒:将两种遗传性状不同的毒株,在传代培育中进行杂交,从而育成有使用价值的弱毒株。 表面培养:将细菌种子液均匀地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平放静置培养,然后收集菌苔。 深层培养:将细菌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透析培养:根据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扩散,而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原理设计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进行细菌培养。 原代细胞:由新鲜组织经过剪碎、胰酶消化制备的细胞。原代细胞传代1次后的细胞称为次代细胞 细胞株:自继代培养的细胞中选育的具有特殊生物学性质和标记的细胞。 细胞系:能在体外无限传代,多数来源于癌细胞。 静置培养:将细胞悬液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置于恒温箱内静置培养,细胞生长繁殖成单层。转瓶培养:将细胞悬液接入转瓶后放在恒温箱的转鼓上,转速多为10~20转/h,使贴壁细胞不总是浸于培养液中,有利于细胞呼吸和物质交流 悬浮培养:通过振荡或转动装置使细胞始终分散悬浮于培养液内的培养方法,主要用于一些在振荡或搅拌下能生长繁殖的细胞。 微载体培养:用细小的颗粒作为细胞载体,通过搅拌悬浮在培养液内,使细胞在载体表面繁殖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24分) 1、测量细菌的大小以为um单位,测量病毒的大小以nm 为单位。 2、球菌的排列方式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3、微生物除细菌、病毒和真菌之外,还包括霉形体、衣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 克次氏体。(5个中填其中任何两个即可) 4、真菌菌落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酵母型、酵母样型、丝状菌落。 5、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的主要条件是适宜温度、酸碱度、合适的营养、一定的气体 环境。 6、细菌生长曲线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迟缓期、对数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在对数期生长期,细菌的生理特性最典型;在稳定期,总菌数最多。 7、葡萄球菌接触酶试验为+ 性反应;链球菌呈—性反应。 8、细菌的特殊构造有芽胞、鞭毛、荚膜、菌毛。 9、吲哚试验又叫靛基质试验,该试验是检查细菌能不能利用色氨酸; 过氧化氢酶试验又叫接触酶试验。 10、细菌的肽聚糖是由多糖支架、四肽侧链、五肽桥组成,多糖支架是由 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组成。 11、普通固体培养基的基本组成是琼脂、蛋白胨、肉水、NaCl 。 以上各空,每错一空扣0.5分 二、单项选择题(24分) 1.细菌变异最易出现在 A.迟缓期B.对数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 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3.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4.哪种实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A.糖发酵试验 C.VP试验 D. 靛基质生化试验 E. 甲基红试验5.用普通显微镜的油镜头观察细菌的总放大倍数为: A.100900-1000倍C.400倍D.10000倍E.40000倍 6.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总菌数计数 B.计数器测定法 C.光电比色计测定法 D.平板计数法 7.下列哪些物质不是细菌的合成产物 A热原质C.热D.光 8.在正常机体中下列哪些部位不含任何细菌 A咽喉部B气管C 9..下列各种孢子除哪个孢子外,其余均属真菌的无性孢子 A分生孢子B.孢子节C孢子囊孢子

兽医生物制品学

结核疫苗相关研究现状与展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流传广、危害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流通的增加,结核杆菌耐药株的不断增加、卡介苗(BCG)免疫效果欠佳、以及人们对结核杆菌研究的忽视等,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它又一次严重地威胁人畜健康与公共卫生。这些都给此病的防御与治疗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人们不可不对它再次提高警惕。至今,卡介苗仍是预防结核病唯一可用疫苗,但其免疫保护效果极不稳定。过去20年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型候选疫苗大量涌现,其中重组BCG疫苗和DNA疫苗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候选疫苗。但所有疫苗共同的致命缺点是免疫保护力低。佐剂的研究将大大改观这一现状。因此,结核疫苗研究的努力方向还是在研究分支杆菌免疫机制和免疫失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现有候选疫苗的免疫效力或研制更为有效的新型疫苗。 一.结核疫苗相关领域的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不仅重新掀起了结合疫苗的研究热潮,而且极大地加快了结核病的全面研究工作。通过深入研究结核杆菌的生物学及生物化学、致病机制、及其感染与免疫过程,得到许多关于结核致病性及抗结核免疫保护的新假说,用来指导新疫苗的研制。在机体抗结核免疫方面,一般认为,免疫保护作用归功于细胞介导的免疫,其中CD4+T 细胞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CD8+Tc细胞也是机体必要的免疫保护成分,同时*δT细胞以及CD1限制性T细胞免疫也是重要的抗结核免疫保护成分,而体液免疫应答不起作用[1]。这就引发人们考虑,结核免疫设计的靶位应集中在动员结核特异性T细胞免疫方面,理想的疫苗应能激活全面的T细胞亚群,以诱导机体多方位的抗结核免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也有一些研究对这个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认为一些抗体也能减轻结核感染的不同方面[2]。也许对发展结合疫苗最大的促进来自于结核杆菌H37Rv株全基因测序的完成,以及结核杆菌后基因组(包括比较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使人们更深入了解结核杆菌的毒力因子及其他关键性蛋白,通过比较分支杆菌各菌株之间基因组及蛋白质的差异,为设计开发新抗结核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免疫相关细胞与因子研究 2. I L - 4 / I L - 17 / I L - 23 ROOK等[3]发现过量表达的白细胞介素4(IL-4)通过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表达与巨噬细胞的调亡来削弱Th1介导的效应机制。有MTB潜伏于体内的健康人并不表达IL-4δ2 ( I L - 4的一种拮抗剪接变体),因此对于潜伏的MTB的长期有效控制就需要抑制I L - 4的活性[4]。 LANGRISH等[5]研究发现I L - 17主要作用是诱导炎症前介导因子的分泌。急性感染过程中,这种介导因子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迅速募集来参与感染的控制。HAPPEL等[6]将IL- 23的基因克隆到有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中,其表达产物能够促进肺部组织中干扰素γ与IL-17的表达,可以作为肺结核疫苗研究的又一新靶点。 1.调节性T细胞 一个有效的结核疫苗应该能够诱导长期持续的Ⅰ类T辅助细胞( Th1)介导的免疫反应,但从更长远的意义上讲应该抑制或者下调Ⅱ类T辅助细胞( Th2)介导的效应反应。调节T 细胞控制Th1与Th2细胞的成熟与其功能的发挥。R I BEI RO - RODR IGUES等[7]研究的CD25+的T细胞证明记忆性T细胞(Tm)与调节T细胞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方式与逃逸机制研究 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MTB)与多数细菌耐药方式相似。但与其他人类致病菌最显著差别在于MTB不存在质粒,即无法通过质粒的介导从其他细菌或分支杆苗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第1、2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2.微生物学 3.兽医微生物学 4.菌苔 5.细胞壁 6.肽聚糖或粘肽 7.脂多糖8.质粒9.荚膜 10.鞭毛11.菌毛12.芽胞 13.细菌L型14.磷壁酸15.细菌素16.水活度17.热原质18.纯培养 19.生长曲线 20.培养基21.菌落 二、填空题: 1. 兽医微生物包括细菌学、免疫学和病毒学三大部分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宿主体内才能增殖,为寄生型微生物。 4.正常菌群对动物具有免疫、、和等作用. 5.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 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7.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核体和质粒两种,其中质粒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8.细菌的菌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前者与细菌定植有关,后者具有作用。 9.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革兰氏阳菌,被染成红色的是革兰氏阴菌。 10.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质粒和性菌毛。11.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包括类脂 A 、特异多糖和侧链多糖3种成分。 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脂蛋白、多糖构成。1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肽聚糖,是由多糖、壁磷酸和脂蛋白构成。 14.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当加入时,即 成半固体培养基。 1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等分裂法。绝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而结核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 16.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鞭毛。 17.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和菌苔。 18.SS琼脂培养基含有胆盐、枸橼酸、煌绿,可抑制革兰阳性菌和的生长,常用于沙门氏菌的分离和培养。 19.细菌色素分为和两种。 20.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的菌体成分的细菌称为自养型菌,只能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 体成分及获得能量的细菌称为异养型菌。 2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合适的酸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22.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7.0 ,最适温度为37‘C ,而结核杆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霍乱弧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23.细菌群体生长的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老期 四个时期,细菌的形态、染色、生理等性状均较典型的是对数生长期期。 24.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普通培养基、、。 三.单项型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

2020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886]《兽医生物制品学》平时作业辅导标准指导资料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886 学年学季:2020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的是:() .弱毒苗 .亚单位疫苗 .多肽疫苗 .灭活苗 2、大肠杆菌菌毛亚单位苗是利用大肠杆菌的哪种抗原结构制造的疫苗。( ) .菌体抗原 .鞭毛抗原 .表面抗原 .黏附素 3、 下列关于强菌(毒)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可直接用于诊断制品、抗病血清、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的制造。 .用作人工弱毒株的原始毒种 .用于微生物、免疫学及动物传染学等研究 .常从疾病流行地区的典型患病动物体内分离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制品有效性的范畴() .用于预防疾病应有效 .用于治疗疾病应有效 .用于诊断和监测应准确 .用于畜禽副反应低 5、 在进行疫苗安全检验时,安检剂量通常高于免疫剂量的( ),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性。.1~5倍 .5~10倍 .10~15倍 .5~20倍 6、用下列哪种成份制成的疫苗不属于亚单位疫苗。()

.荚膜 .鞭毛 .DNA或RNA .衣壳蛋白 .囊膜 7、下列不能用于增殖病毒的是( ) .动物 .禽胚 .细胞 .培养基 8、 下列哪项属于被动免疫制品() .弱毒苗 .灭活苗 .基因工程苗 .高免血清 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检验的内容。() .检验外源性污染 .检查杀菌、灭菌和脱毒情况 .检查残余毒力或毒性物质 .检查抗原的热稳定性 .检查对胚胎的毒性 10、我国规定,生物制品按灭活疫苗及血清批量在500L以下者每批抽样( ) .1瓶 .5瓶 .10瓶 11、 根据新城疫病毒对鸡胚的平均致死时间,对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和对6周龄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和速发型,不经传代选育即可用来制备弱毒疫苗的是() .缓发型和速发型 .缓发型和中发型 .中发型和速发型 .缓发型、中发型、速发型均可 12、 下列关于类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菌落?了解菌落有何实际意义? 2.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图。 3.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 4.试述脂多糖及外膜蛋白的组成及功能。 5.叙述细菌核体与真核细胞核的异同。 6.解释荚膜的概念及其功能。 7.S层是什么样的结构? 8.试述鞭毛的结构和功用。 9.菌毛的本质、分类及功能如何? 10.叙述芽胞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 11.根据鞭毛、芽胞为何能鉴别细菌? 12.什么是革兰染色?有何意义?其染色机制如何? 13.试述应用电镜观察细菌有哪些特点和限制? 第二章 1.细菌菌体分裂为什么只需较短时间? 2.细菌的生长曲线如何确定?有何意义? 3.试述细菌生长的各个期的特点。 4.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 6.生物被膜有何特点? 7.何谓密度感应系统调控?举例说明其作用。 8.试述益生菌及益生元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9.何谓菌群失调?保持动物正常菌群有何重要意义? 10.试述悉生生物学和悉生动物的概念、实验动物分类(包括定义)以及培育实验动物的意义。 第三章 1.何谓灭菌、消毒、防腐?举例比较它们的异同。 2.试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其实用价值。

3.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主要用途。 4.根据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可分为哪些类型?列举常用的辐射方法及其杀菌原理和应用。5.试述滤过除菌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四章 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 2.试述致病菌侵入宿主细胞的主要过程。 3.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 4.什么是细菌外毒素?其基本特性及组成如何? 5.什么是类毒素?有何用途? 6.试述内毒素的来源、组成、致病意义及检测方法。 7.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异同点。 第五章 1.何谓细菌遗传?细菌变异? 2.概述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质粒有哪些主要特点及类型? 4.试述毒力岛的概念及特点。 5.在自然条件下细菌的基因转移重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6.什么叫转化?试述转化的一般过程。 7.何谓转导?转导有哪些类型? 第六章 1.什么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什么指标来确定? 2.举例说明细菌的拉丁文名的命名规则及中文译名特点。 3.简述世界公认的细菌分类体系。 4.试述动物致病菌的鉴定程序。 第七章

全国兽医生物制品企业简介

全国兽医生物制品企业 山东省(8):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澳兰百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泰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滨州华宏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6):乾元浩南京生物药厂、扬州优邦生物制剂有限公司(金宇)、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金宇)、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北京市(4):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乾元浩北京生物药厂、北京信得威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翎羽禽病防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市(4):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上海佳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申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四川省(4):中牧成都药械厂、成都精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华神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吉林省(4):吉林省五星动物保健药厂、吉林鲸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吉林正业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吉林中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3):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河南省(3):乾元浩郑州生物药厂、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宝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黑龙江(3):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黑龙江化血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3):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湖北精牧兽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江西省(3):中牧江西生物药厂、南昌梅里亚有限公司、九江博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甘肃省(2):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牧兰州生物药厂 浙江省(2):浙江荐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省(2):云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乾元浩保山生物药厂 河北省(1):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1):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1):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制品厂 辽宁省(1):辽宁益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福建省(1):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9秋季西南大学网教-[0886]《兽医生物制品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886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的是:() .弱毒苗 .亚单位疫苗 .多肽疫苗 .灭活苗 2、 下列关于强菌(毒)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可直接用于诊断制品、抗病血清、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的制造。 .用作人工弱毒株的原始毒种 .用于微生物、免疫学及动物传染学等研究 .常从疾病流行地区的典型患病动物体内分离 3、用下列哪种成份制成的疫苗不属于亚单位疫苗。() .荚膜 .鞭毛 . DNA或RNA .衣壳蛋白 .囊膜 4、下列不能用于增殖病毒的是( ) .动物 .禽胚 .细胞 .培养基 5、 下列哪项属于被动免疫制品() .弱毒苗 .灭活苗

.基因工程苗 .高免血清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检验的内容。() .检验外源性污染 .检查杀菌、灭菌和脱毒情况 .检查残余毒力或毒性物质 .检查抗原的热稳定性 .检查对胚胎的毒性 7、 根据新城疫病毒对鸡胚的平均致死时间,对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和对6周龄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缓发型和速发型 .缓发型和中发型 .中发型和速发型 .缓发型、中发型、速发型均可 8、 下列关于类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 .可用于制备抗毒素血清 .是细菌的内毒素灭活后的产物 .具有免疫原性 9、 下列不属于异源疫苗的是() .猪瘟兔化弱毒兔体组织活疫苗(预防猪瘟) .麻疹疫苗(预防犬瘟热) .猪型布鲁氏菌弱毒苗(预防牛型布鲁氏菌病) .牛痘疫苗(预防天花) 10、 下列不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物质是( ) .抗猪瘟血清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问答题标准答案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问答题标准答案 回答问题(30分) 1、简述炭疽杆菌形态(在病料中和培养物中)及培养特性(5分) 1)形态 革兰氏阳性,大杆菌1分 病料:排列为短链状,有荚膜,无芽胞。1分 培养物:排列为长链状,无荚膜,有芽胞。1分 2)培养特征:R型菌落,边缘呈卷发状。,明胶穿刺培养呈倒立的松树状2分2、鉴定葡萄球菌的致病性需要做哪些试验?(5) 1)颜色:金黄色多为致病性

2)溶血情况:溶血者多为致病性 3)血浆凝固酶试验:凝血为致病性 4)甘露醇发酵试验:厌氧条件下发酵者为致病性 5)动物试验或核酸酶试验 以上每一条各1分 3、厌氧芽胞梭菌属在形态和致病性上有哪些共同之处(6) 1)形态: 革兰氏阳性,大杆菌,有芽胞,芽胞大于菌体,位于菌体的中央、近端或顶端,致使菌体呈梭形。3分 2)致病性: 均能产生外毒素,多数是外伤感染,所以在微生物学诊断上一方面分离细菌,另一方面检测毒素的存在。3分

4、简述丹毒杆菌和李氏杆菌的微生物学在生化特性和培养特征的区别(4分)培养特性:丹毒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为α溶血;李氏杆菌为β溶血1分 生化区别:丹毒杆菌李氏杆菌 过氧化氢酶-+ 蔗糖发酵-+ 甘露糖发酵-+ 麦芽糖发酵-+ 鼠李糖发酵-+ 以上生化特性答出3项即可3分 5、指出下列疾病的病原(5分) (1)鸡白痢(沙门氏菌)(2)仔猪黄痢(大肠杆菌)(3)羊肠毒血症(魏氏梭菌)(4)禽霍乱(巴氏杆菌)(5)恶性水肿(腐败梭菌)各1分

5、简述布氏杆菌微生物学的主要检查方法?(5分) 细菌学诊断2分;血清学诊断(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2分;变态反应性诊断1分 名词解释 1、菌落: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2、化能异养菌:利用有机碳才能合成菌体的有机碳化合物,从化学物质的转化中获得能量 3、诱导酶:菌体为了适应环境,由环境中存在的诱导物诱导菌体产生分解该物质的酶类。当诱导物消除,该酶也消失。 4、传染: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居、生长、繁殖并产生病理过程 5、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均可生长

兽医生物制品复习资料(朱善元版)

生物制品复习题 第一章兽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 1. 抗原的定义: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反应过程 3.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和最终效应是一个相当复杂,但又规律有序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人为地分成三个阶段。抗原识别阶段(antigen-recognitingphase)是抗原通过某一途径进入机体,并被免疫细胞识别,递呈和诱导细胞活化的开始时期,又称感应阶段。一般,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局部的单核-巨噬细胞或其他辅佐细胞吞噬和处理,然后以有效的方式(与MHCⅡ类分子结合)递呈给TH细胞;B细胞可以利用其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直接与抗原结合, 并且可将抗原递呈给TH细胞。T细胞与B细胞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抗原,所以不同的抗原可以选择性地诱导细胞免疫应答或抗体免疫应答,或者同时诱导两种类型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一种抗原颗粒或分子片段可能含有多种抗原表位,因此可被不同克隆的细胞所识别,诱导多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淋巴细胞活化阶段是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时期,又可称为活化阶段。仅仅抗原刺激不足以使淋巴细胞活化,还需要另外的信号;TH细胞接受协同刺激后,B细胞接受辅助因子后才能活化;活化后的淋巴细胞迅速分化增殖,变成较大的细胞克隆。分化增殖后的TH细胞可产生IL-2,IL-4,IL-5和IFN等细胞因子,促进自身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生成大量的免疫效应细胞。B细胞分化增殖变为可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进入血循环,.这时机体已进入免疫应激状态,也称为致敏状态。抗原清除阶段是免疫效应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将抗原灭活并从体内清除的时期,也称效应阶段.这时如果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还没有消失,或者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效应细胞和抗体就会与抗原发生一系列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复合物,将抗原灭活及清除;T效应细胞与抗原接触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诱发免疫炎症;CTL直接杀伤靶细胞.通过以上机制,达到清除抗原的目的。 4.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抗体产生有何特点? 初次应答(primaryresponse)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抗原,也就是某种抗原首次进人体内引起的抗体产生过程称为初次应答。抗原首次进入体内后,B细胞克隆被选择性活化,随之进行增殖分化,大约经过10次分裂,形成一群浆细胞克隆,导致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初次应答有以下特点①第一具有潜伏期。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在一定时期内体内查不到抗体或抗体产生很少,这一时期为潜伏期,又称为诱导期。潜伏期的长短视抗原的种类而异,如细菌抗原一般经5~7d 血液中才出现抗体,病毒抗原为3—4d,而毒素则需2—3周才出现抗体。潜伏期之后为抗体的对数上升期,抗体含量直线上升,然后为高峰持续期,抗体产生和排出相对平衡,最后为下降期。 ②初次应答最早产生的抗体为IgM,可在几天内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接着才产生IgG,即IgG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比IgM长。如果抗原剂量少,可能仅产生IgM,lgA产生最迟,常在IgG产生后2周至1—2个月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题答案2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题 细菌总论 一、解释概念 菌落: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合适条件下,分裂繁殖出数量巨大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群体。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中可在细胞壁的外周形成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地粘液样物质 黏液层:有些细菌分泌一层很疏松、与周围边界不明显、易与菌体脱离的黏液样物质,称为黏液层 鞭毛: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个别球菌的菌体表面长有一至数十根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 杀菌作用:是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抑菌作用:是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抗菌作用:某些药物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统称为抗菌作用 灭菌:消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霉菌孢子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仅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防腐:阻止或抑制物品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不一定死亡 无菌操作: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的进行的操作称为无菌操作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称为抗生素植物杀菌素:某些植物中存在有杀菌物质,这种杀菌物质一般称为植物杀菌素 细菌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能作用于与它同种不同菌种的细菌以及与它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 噬菌体: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真菌、螺旋体、放线菌等的一类病毒,也称细菌病毒 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病原菌: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 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半数感染量: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感染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侵袭力: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 细菌的遗传:是指亲代细菌与子代细菌的相似性,它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菌存在的依据 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多为环状双螺旋DNA分子。 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称为转导 接合:是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细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细菌

兽医生物制品学讲稿

第一章 第一节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 一、概念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 (二)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概念与内容 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是在动物微生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兽用生物制品,用以解决动物疫病防治的一门新兴应用技术。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制品生物学和生物制品工艺学。生物制品生物学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疫病病原理化特性、培养特点,治病机理及免疫机理,获得合乎生物制品质量要求,适于防治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液和生物治疗剂。 生物制品工艺学主要研究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工艺、保藏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并保证生产优良制品,不断提高制品的质量,防止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例如:疫苗的质量;种类使用不当;疫苗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经生物制品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 (一)免疫预防 防治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人兽健康的必要条件。许多国家借助生物制品控制或消灭了很多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如牛瘟、猪瘟。 疫苗一方面可用于有效防治动物疫病,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有些疫苗本身就是许多感染性病原体的培养基,如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液等,它们就有可能因污染对免疫动物构成危险水平。(二)用于动物疫病的诊断

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材料,运用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制造而成用于诊断各种畜禽传染病的兽医生物制品。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之所以能蟹起到诊断袄病的作用,就是用已知的抗原检出未知的抗体,或用已知的抗体检出未知的抗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力越强,则反应越清楚。一般来说,特异性越高越好,而非特异性越低越好,但是,由于目前的生产水平还不能使抗原或抗体达到绝对纯化舶程度,在使用中常常会影嗬诊断的准确性或者出现误诊,所以在使用诊断制品时应结台其它情况综合制定,不宜以诊断制品的反应结果作为唯一的制定依据。 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各种抗原:是以经挑选鉴定台格的 微生物或其它生物材料,经繁育、传种或精制提纯加工处理等步骤制造而成。(如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全乳环状反应抗原,布氏杆菌三用抗原,布氏杆菌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鼻疽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梳产凝集反应抗原,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牛肺蜓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锥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传贫琼脂扩散反应抗原,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钓端螺旋体补体合反应抗原,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抗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相菌抗原等)。 2.免疫标记抗体:是以已知的合格抗原或采取含有该抗体的动物血清制造而成 如猪瘟荧光抗体,猪瘟酶标记 抗体等等。 3.变态反应原:某些细胞内寄生菌如如鼻疽菌素,结核菌素、布氏杆菌水解素等o 4.诊断血清:是利用体外抗原抗体来诊断疾病或鉴别微生物的生物制剂

兽医生物制品学复习思考题

《生物制品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概念 兽医生物制品疫苗诊断液益生素类毒素副免疫制品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多肽疫苗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多联疫苗同源疫苗异源疫苗抗病血清卵黄抗体单克隆抗体 二、思考题 1.兽医生物制品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分类? 2.生物制品制造中抗原灭活和致弱的含义是什么?抗原灭活的方法有哪 些?影响灭活的因素应哪些?说出几种常用灭活剂及其使用浓度。 3.冻干保护剂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说出几种兽医生物制品保护剂。 4.免疫佐剂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免疫佐剂?说出3~4种常 用免疫佐剂; 5.兽医生物制品用菌(毒)种的标准是什么? 6.强菌(毒)种筛选的程序和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使用强菌(毒)种? 7.弱毒(菌)株选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8.细菌规模化培养的方法有那些?影响因素有哪些? 9.病毒增殖技术有哪几种?影响因素有哪些? 10.病毒接种鸡胚的途径有哪几种?影响鸡胚增殖病毒的因素有哪些? 11.细胞培养方法有哪些?细胞培养要素有哪些? 12.细胞培养常见的污染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和控制这些污染? 13.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的制备过程;

14.高免血清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15.细菌疫苗、类毒素的制备工艺流程; 16.病毒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流程; 17.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8.生物制品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9.什么叫诊断用生物制品?对诊断用生物制品的要求是什么? 20.基因工程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何优点?

兽医微生物学作业习题库

兽医微生物学作业习题库:选择题答案 1.下列描述中不是微生物特点的是(D)。 A.个体微小B.种类繁多C.分布广泛D.无变异性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微生物的是(B)。 A.细菌B.酵母 C.病毒D.霉形体 3.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B)。 A.肽聚糖 B.磷壁酸C.脂多糖D.蛋白质 4.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C)。 A.肽聚糖 B.磷壁酸 C.脂多糖D.蛋白质 5.肉毒毒素的化学本质是(A)。 A.蛋白质 B.糖类C.脂类D.脂多糖 6.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B)。 A.DNA B.蛋白质C.RNA D.脂多糖 7.致病性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疖、痈,是一种(A)。 A.局部传染B.全身传染 C.毒血症D.败血症 8.微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但与其他个体遗传物质的转移无关,称为(A)。 A.突变B.转化 C.转导D.接合 9.接合是以(A)为媒介的。 A.细菌菌毛B.细菌荚膜C.噬菌体D.细菌鞭毛 10.转导是基因转移的一种形式,其所用媒介是(A)。 A.噬菌体B.性菌毛 C.其他细菌D.孢子

11.转导是以(C)为媒介的。 A.细菌菌毛B.细菌性纤毛 C.噬菌体D.细菌鞭毛 12.以温和性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中的部分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中,从而使受体菌获得了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称为(C)。 A.突变B.转化 C.转导D.接合 13.光滑型菌落的菌落性状为(B)。 A.光滑、湿润、边缘不整齐 B.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C.粗糙、湿润、边缘不整齐 D.粗糙、枯干、边缘不整齐 14.关于细菌细胞核描述正确的是(A)。 A.没有核膜B.有核仁 C.有核膜D.真核 15.细菌的主要繁殖式是(B)。 A.出芽生殖B.二等分裂C.孢子生殖D.孤雌生殖 16.细菌的主要繁殖式是(C)。 A.芽殖B.裂殖C.二等分裂D.孤雌生殖 17.细菌主要以(C)方式进行繁殖。 A.孢子B.芽胞C.二等分裂D.出芽 18.质粒是一种编码特定性状的(A)。 A.DNA B.蛋白质C.RNA D.糖类 19.质粒和细菌染色体的复制是(C)的。 A.同步连锁 B.有一定的复制数量比例 C.分别独立复制 D.相互依存 20.细菌的运动器官是(A)。

《兽医微生物学》思考题

《兽医微生物学》思考题 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和兽医微生物学? 2、简述微生物的种类特点 3、微生物的主要发展主要分为几个阶段,每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 1、概念:细菌、菌落、原生质体、原生质球、细菌L型、质粒、荚膜、芽孢、LPS 2、细菌的测量单位;形态以及根据形态将细菌分为几种类型? 3、革兰阴性与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构造有何区别?这些构造与生物学特性有何关系? 4、G+和G-细菌细胞壁各特有成分是什么?各有何生物学作用? 5、细菌的特殊构造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6、芽孢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 7、革兰染色的机制及意义。 8、可做为细菌分类和/或鉴别依据的形态与构造有哪些? 第二章细菌生理 1、概念: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细菌生长曲线、细菌培养基、细菌 生化试验、热源质 2、细菌细胞物质交换方式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3、在新陈代谢方面,细菌与真核生物有何区别?(细菌细胞的代谢特点) 4、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营养要求) 5、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特征(为了方便对细菌生长规律的研究,人为的把细菌生长繁殖分 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对实践有何参考价值?) 6、细菌的营养类型有哪些?致病菌属哪类营养类型? 7、细菌呼吸的类型 8、简述细菌培养基的分类? 9、细菌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产物有哪些?有何鉴别意义?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1、概念:杀菌作用、抑菌作用、抗菌作用、灭菌、消毒、防腐、无菌法、巴氏消毒法、光 感作用、光复活作用、抗生素、细菌素、生物安全 2、何为无菌、无菌法,无菌法(或无菌操作)有何实践意义? 3、列举常用的消毒方法(分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4、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效果哪一种好?为什么? 5、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方法的特点、用途和方法。 6、试述消毒剂的杀菌机制及影响消毒剂杀菌作用的因素。 7、BSL-1、BSL-2、BSL-3、BSL-4的含义;生物安全的标记 8、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要点 9、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第四章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 1、概念:病原菌(pathogen)、条件致病菌、感染(infection)、发病、菌群失调、细菌致病性、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组分或免疫应答治疗的生物制剂。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括常规疫苗与新型疫苗。 用所预防的病原体本身或其弱毒苗或无毒变种所制成的疫苗叫做同源疫苗。利用具有类属保护性抗原的非同种微生物所制成的疫苗叫做异源疫苗。 类毒素:将有关细菌长生的外毒素,用适当的浓度的甲醛溶液使之脱毒而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类毒素。 诊断制品:诊断疾病、群体检验、免疫检测和病原鉴定的一类生物制品。 抗病血清:又称高免血清,为含有高效价特异性抗体的动物血清制剂,能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相应病原体所致的疾病。 抗毒素:用类毒素和毒素为抗原制备的血清称为抗毒素。 按照生物制品的性质可分为疫苗、诊断制品、抗病血清、微生态制剂和副免疫制品5大类。免疫应答:是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各类异物,并将其杀死、降解和排除的过程。 负责体液免疫的是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的过程分为1.感应阶段、2.反应阶段和3.效应阶段。常用的灭活剂:1.甲醛(其中36%~40%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甲醛的灭活浓度不同,需氧菌一般为0.1%~0.2%,厌氧菌一般为0.4%~0.5,%,病毒灭活的浓度常为0.05%~0.4%,) 烷化剂(浓度为0.05%)或0.02% 结晶紫 影响灭活效果的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灭火剂的种类及特性,灭火剂的浓度,温度,PH值,时间,有机物质。 冻干保护剂的组成:低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抗氧化剂。 影响冻干保护剂效能的因素:保护剂种类,保护剂组分浓度,保护剂配制方法,保护剂PH值. 佐剂:凡是可以增强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佐剂。 佐剂选择的标准: 佐剂物质应安全、无毒、无致癌性,也不应是辅助致癌物,不能诱导、促进肿瘤形成。 佐剂物质应有较高的纯度,有一定的吸附力,最好吸附性强 佐剂物质应该具有在动物内降解吸收的性质,不宜长时间留存而诱发组织损伤 佐剂物质不应诱发动物自身超敏性,不含有与动物有交叉反应的抗原物质 佐剂应易于保存并且稳定,当与疫苗共同保存时不应发生变质,并且不出现可引起不良反应的物质。 佐剂的作用原理 对抗原的作用 (增加抗原分子表面积 (增强T细胞和B细胞的协同作用 (延长抗原在组织内的贮存时间 对抗体的作用 (引起细胞浸润 (加速淋巴细胞的转化 (膜和胞浆的变化 细胞功能的改变 常用的兽医免疫佐剂 (氢氧化铝胶佐剂

兽医生物制品(黄淑坚).

绪论 一、生物制品与兽医生物制品 1、生物制品: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动物毒素→抗毒素、人或动物的组织、血液等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用于人或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制剂。 2、兽医生物制品:专用于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制剂。 二、生物制品的发展史 三、生物制品在生产中的应用 1、诊断; 2、预防;3治疗 第一章常用兽医生物制品的种类 (一)预防用兽医生物制品 1、灭活苗(灭能苗):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灭活使其丧失致病性和毒性加入佐剂制成; 2、弱毒苗:利用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方法处理或传代微生物,使其失去致病性或仅造成隐性感染,大量繁殖后加入冻干保护剂制成; 3、类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脱毒后免疫原性基本保持不变,加入佐剂制成(例:破伤风明矾沉降类毒素); 4、亚单位疫苗: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提取病原微生物表面保护性抗原,加入佐剂制成; 5、合成肽疫苗:根据病原性微生物表面保护性Ag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体外合成后加入佐剂制成; 6、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根据免疫网络学说原理,利用第一抗体分子中的独特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所制备的具有抗原的“内影像”结构的第二抗体。该抗体具有模拟抗原的特性,故称之为抗独特型疫苗; 7、基因工程苗:包括基因缺失苗(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基因表达疫苗; 8、多联苗:利用多种微生物制成疫苗; 9、多价苗:利用一种微生物多种血清型(或者血清亚型)制成疫苗; 10、同源疫苗:一种微生物制成疫苗免疫动物后,用于预防该微生物强毒的感染与攻击,这种疫苗称为同源疫苗; 11、异源疫苗: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②用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例:NDIV→PEG流行性腹泻;HTV→MDV鸡马立克病毒;猪瘟兔化弱毒苗→牛病毒性腹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