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技术规范2022年版
- 格式:docx
- 大小:36.49 KB
- 文档页数:1
▲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 2003第二版《上海市医院消毒灭菌实用手册》。
▲ 2022版《上海市护理质控手册》。
▲2022年《压力蒸汽灭菌》。
▲ 2022年上海市CDC消毒科供稿《上海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消毒隔离要求》(试行)▲ 2022年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22版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22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22年国卫办医发《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所有物品均应随时保持清洁、干燥、完好。
★ 若有污染应即时消毒、灭菌。
★ 一次性物品按说明使用。
★ 本原则适合各部门,请参照执行。
Ⅲ类环境供应室无菌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各类普通病房细菌总数≤4.0cfu/皿细菌总数≤10cfu/c m21.紫外线照射 30 分钟,每天 1 次2.开窗通风 30 分钟,每天 2 次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Ⅳ类环境传染病科门诊门急诊及其检查室、治疗室细菌总数≤10cfu/cm2细菌总数≤10cfu/cm21.紫外线照射 30 分钟,每天 2 次2.开窗通风 30 分钟,每天 2 次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环境类别范围空气物体表面常规空气消毒方法污染物体表面消毒方法1、紫外线照射:安装紫外线灯管的数量为≥1.5w / m3 ,距离 1.8~2.2m ,时间≥30min。
2、紫外线使用寿命:( 1 )由新灯管的强度降低到70 μw/ cm2 的时间(功率≥30w),或者降低到原来新灯管强度的 70% (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 小时,因此,紫外线灯累计使用超过 1000 小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 2 )每半年检测一次,<70μw/ cm2 应及时更换灯管。
3、注意事项:1 )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紫外线灯管每周一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专人负责,如发现灯管有灰尘时应及时擦拭。
2 )室内保持清洁干燥,电压为 220v ,环境适宜温度在 20-40℃,相对湿度为 60%。
2022年消毒技术规范3.7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2022-04-05发布2022-08-01正式施行3.术语和定义3.1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清洗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清洁剂detergent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消毒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消毒剂disinfectant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请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3.8低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置惩罚。
3.10灭菌剂sterilant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程度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置惩罚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1968年E.H.Spaulding按照医疗器械污染后利用所致熏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利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请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criticalitems)。
屠宰场消毒技术规范2022年版本规范由中国肉类协会组织制定。
张艳艳编著。
标准编号: JT/T 753-201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2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动物疫病方案(2019年)和(国务院)切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9〕24号)文件精神,规范屠宰环节疫病防控工作,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对屠宰厂(场)进行监督管理。
屠宰厂(场)应具备健全的屠宰场卫生管理制度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消毒设施和装置配备齐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好、运转正常;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健全;记录完整。
本规范中还包括了消毒对象的确定(见附表1)。
该规范要求可参考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
本规范由生猪屠宰管理部门发布或认可。
于2021年12月30日由中国肉类协会修订发布,并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适用于屠宰场(场)进行日常管理和卫生管理中消毒工作时所使用的消毒方法与相关技术规范(2008年版)、《屠宰场消毒技术规范》(GB 3838-2018)技术规范》(GB18485-2012)等相一致。
对本规范实施后尚有其他有关要求根据本规范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后予以发布或修订时确定。
该规范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修订后发布实施新版标准。
本规范中关于屠宰场消毒技术规范内容有两个版本:(1) JT/T 3556-2020 《屠宰场消毒技术规范》;(2) JT/T352—2022 《屠宰厂(场)消毒技术规范》(TM 10一、屠宰环节疫病防控屠宰环节疫病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为基本原则。
屠宰环节疫病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防堵结合,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屠宰环节疫病防控能力水平,努力实现“五个不发生”的目标。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2022版口腔消毒技术是口腔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口腔医学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也能够保障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安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口腔消毒技术规范2022版的相关内容。
一、口腔消毒的重要性口腔消毒是口腔医学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口腔中的病原微生物,预防口腔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主要涉及口腔医疗设备、口腔手术室、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等方面。
只有做到规范消毒,才能确保口腔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二、口腔消毒技术规范2022版的主要内容1.口腔医疗设备的消毒要求•手术室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堆放;•使用专门的消毒剂对口腔医疗设备进行消毒,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定期对口腔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2.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使用高效的消毒剂对口腔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确保杀菌效果;•采用蒸汽灭菌或高温消毒的方法对口腔医疗器械进行灭菌处理;•严格按照消毒和灭菌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口腔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进行口腔医疗操作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对口腔医疗工作区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对口腔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正确处置,避免污染环境。
三、口腔消毒技术规范的执行口腔消毒技术规范2022版是口腔医疗工作的重要标准,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应严格执行规范的要求,保证口腔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口腔消毒技术规范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也需要各方经验的积累和探索,以适应口腔医疗工作的实际需要。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2022版的制定是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将对口腔医学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信在口腔医疗工作的各方共同努力下,口腔消毒技术规范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口腔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消毒技术规范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 受控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术语和定义 (4)2、基本要求 (5)3、消毒时机 (5)4、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6)4.1 压力蒸汽灭菌 (6)4.2 干热灭菌 (10)4.3 去污 (11)4.4 紫外线消毒 (13)4.5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15)4.6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16)4.7 臭氧 (19)4.8 液体化学消毒剂使用规范 (20)4.8.1 含氯消毒剂 (20)4.8.2 二氧化氯 (22)4.8.3 乙醇 (23)4.8.4 碘伏 (23)4.8.5 戊二醛 (24)4.8.6 过氧乙酸 (25)4.8.7 过氧化氢 (26)4.8.8 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 (27)4.8.9 胍类消毒剂 (28)4.8.10 季胺盐类消毒剂 (28)4.8.11 酸性氧化电位水 (29)4.8.12 煮沸消毒 (30)4.8.13 流动蒸汽消毒 (30)4.8.14 其他消毒灭菌方法 (31)4.8.14.1 过滤除菌 (31)4.8.14.2 微波消毒 (31)4.8.14.3 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 (31)5、消毒对象 (31)5.1 空气 (31)5.2 环境物表 (31)5.3 手(手套) (32)5.4 防护用品 (32)5.5 生物安全柜 (32)5.6 高效空气过滤器 (32)5.7 其它设施设备 (33)6、消毒质量控制 (33)7、注意事项 (34)1、术语和定义关于消毒和灭菌有许多不同的术语,下面是生物安全中较常用的:清洁:将有活的生物因子减少到安全水平。
消毒: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手段,但不一定杀死其孢子。
1:疫情防控适用园地消毒消杀标准指南各属地各行业治理部门依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参照本指南,监督指导各领域开展消毒消杀工作。
一、诊治机构内消毒由诊治单位组织消毒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按照WS/T367-2022(诊治机构消毒技术标准)、WS/T368-2022(医院空气净化治理标准)等要求,开展消毒工作。
二、方舱医院消毒方舱医院内消毒参照诊治机构消毒要求。
1.方舱医院运行前,做好环境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2.运行过程中,一般应做好方舱内诊疗设施设备外表以及床围栏、床头柜、门把手、地面等的随时消毒,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3.方舱医院内使用的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在人员离开后,务必按照终末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或按诊治废物处理。
4.加强粪便、污水的卫生治理,做好排放至市政管网前的监测工作,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6.5mg/L-10mg/L.5.严格标准垃圾治理,方舱医院内生活垃圾按诊治垃圾治理。
三、集中隔离点消毒集中隔离点消毒应按照(诊治机构消毒技术标准)〔WS/T367-2022〕、(医院空气净化治理标准)〔WS/T368-2022〕等要求组织开展。
每天对隔离房间、卫生间、走道、楼梯等园地至少进行1次消毒1.消毒前:确保消毒人员参加了穿戴防护用品的培训和消毒剂配制等知识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保证配制消毒剂浓度精确,并且要现用现配。
2.消毒中:消毒剂喷洒量应足够,到达重点部位足量全覆盖。
消毒过程中确保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严格防护,切不可中途暴露。
3.消毒后:脱防护用品要标准,注意手卫生。
及时、标准填写好消毒过程记录并归档。
4.不应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体进行喷洒消毒;有人在室内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或其它化学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
5.对于核酸检测阳性的房间,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并开展消毒过程评价。
6.应当建设污水消毒设施,对于临时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在室内抽水马桶水箱中投加消毒剂(片)进行了消毒后,在化粪池、应急池、污水管网集水井进行自动加药泵或定期连续投加药剂消杀,确保消毒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到达污水消杀标准。
医疗技术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合同编号:__________地址:联系电话:地址:联系电话:鉴于甲方为提供医疗服务,乙方为提供消毒技术服务,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乙方为甲方提供医疗技术消毒技术服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服务内容1.1 乙方根据甲方的要求,为甲方提供医疗技术消毒技术服务,确保甲方医疗设备、器械及环境的消毒质量,防止交叉感染。
1.2 乙方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为甲方制定消毒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1.3 乙方应定期对甲方的医疗设备、器械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并向甲方提供检测报告。
二、服务期限2.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2.2 除非一方提前终止本协议,否则本协议到期后自动续约____年。
三、服务费用3.1 乙方提供的医疗技术消毒技术服务费用为人民币(大写):____元整(小写):_____元。
3.2 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的付款方式,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
四、付款方式4.1 甲方在本协议签订后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的____%。
4.2 乙方在提供完服务后,向甲方提供相应的服务报告,甲方在报告确认无误后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的剩余____%。
五、违约责任5.1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导致协议无法履行或者造成对方损失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本协议服务费用的____%。
5.2 若乙方提供的消毒服务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导致甲方受到处罚或者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争议解决6.1 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6.2 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约定7.1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7.2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消毒管理办法最新版2022全文消毒是一种重要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进行消毒管理,制定了本办法,以规范消毒工作,保障人员健康。
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单位和个人进行消毒的管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本办法的目的是规范消毒管理行为,保障人员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单位和个人进行消毒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卫生单位、学校、公共场所等。
第二章消毒管理第三条消毒人员1.消毒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消毒人员应遵守消毒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消毒药剂和设备。
第四条消毒设备1.消毒设备应具备消毒效果验证和记录功能。
2.消毒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第五条消毒药剂1.消毒药剂应符合卫生标准,具有明确的消毒范围和方法。
2.消毒药剂使用前应进行充分摇匀,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第三章消毒措施第六条消毒对象1.感染源和传染源应首先进行强制性消毒。
2.食品、饮用水等易受污染物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第七条消毒频率1.消毒频率应根据不同场所和对象的特点确定,一般应定期进行消毒。
2.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应加大消毒频率。
第八条消毒方法1.常用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和生物消毒。
2.消毒方法应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药剂。
第四章消毒记录和效果评价第九条消毒记录1.所有消毒活动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消毒时间、药剂使用量等信息。
2.消毒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上。
第十条消毒效果评价1.消毒后应进行效果评价,确保消毒达到预期效果。
2.消毒效果评价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定期检测。
第五章复核和整改第十一条消毒复核1.定期组织消毒活动复核,检查消毒活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消毒复核应及时反馈,确认问题整改措施。
第十二条整改要求1.发现消毒问题应立即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和结果。
2.严重消毒失误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配合卫生部门进行处理。
第六章处罚和激励第十三条处罚1.违反本办法规定,给他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消毒管理办法2022最新修订通知
一、修订背景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防控疾病传播和保障公众健康,我国消毒管理办法的相关政策和规定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为此,经过相关部门专家的研讨和论证,制定了《消毒管理办法2022最新修订通知》。
二、主要内容
1. 消毒人员培训要求
根据新修订通知,从2022年起,所有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规范的培训并持有效证书。
培训内容将包括消毒原理、消毒剂选择与使用、消毒设备操作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消毒工作的专业水平。
2. 消毒设备管理规定
针对消毒设备的管理,新修订通知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的设备清洗、消毒和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消毒效果稳定。
3. 消毒药剂使用规范
新修订通知严格规范了消毒药剂的选择、使用和储存,要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药剂浪费和误用,同时强调药剂的储存要安全可靠,防止污染和泄漏。
4. 消毒记录管理要求
为了加强消毒过程的监督和追溯,新修订通知规定对所有消毒活动必须做好记录,包括消毒时间、地点、方法、药剂浓度等信息,并保存一定时期以备查阅。
三、落实措施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指导意见,加强对各单位消毒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新修订通知的落实到位。
四、总结
通过《消毒管理办法2022最新修订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我国各级单位的消毒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希望广大消毒工作者和管理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努力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出贡献。
以上就是《消毒管理办法2022最新修订通知》的相关内容,希望各位相关人员认真阅读并按要求执行。
消毒管理办法2022版最新消毒是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疫情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消毒管理办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2022年最新的消毒管理办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1. 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是指通过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达到清洁、无菌的状态,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
在当前疫情背景下,消毒更加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在环境表面的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2. 消毒管理原则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漂白水、酒精、过氧化氢等,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并符合环保要求。
2.2 确定适当的浓度和接触时间不同的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取决于浓度和接触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2.3 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方法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水质消毒等,要结合具体场所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确保全面覆盖、彻底杀菌。
3. 消毒管理措施3.1 制定消毒计划针对不同场所和设备制定相应的消毒计划,包括消毒频次、消毒剂选择、操作流程等内容,确保消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3.2 加强员工培训对从事消毒工作的员工进行消毒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水平,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检查消毒剂的保存和使用情况,评估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 结语消毒管理是一项重要的防疫工作,2022年最新的消毒管理办法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消毒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实施消毒管理办法。
消毒从你我做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抵御疾病。
202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概述:
本规范旨在规范消毒技术方面的质量要求,为使用消毒剂提供依据,保证消毒过程质量。
一、用药剂量:应根据消毒物质的复杂性、种类及其他条件选择合理的消毒剂量,该用量不应低于标准要求,避免出现消毒不充分的情况;二、消毒方法:应根据消毒物质的性质,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三、消毒时间:消毒过程中,应确保消毒物质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被消毒,使消毒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四、消毒温度:消毒时应控制温度,确保温度有利于消毒剂的效果,防止温度过高带来的消毒不充分的情况;
五、消毒操作:消毒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确保消毒行为严格规范;
六、消毒监控:消毒过程中,应严格监控消毒操作,以确保消毒质量;
七、消毒后处理:消毒过程完成后,应根据消毒剂和物质的性质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