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物制品学_第七章___实验动物、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7.63 MB
- 文档页数:92
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目标】·熟悉① 兽医生物制品菌(毒)种的概念及保存;② 病毒增殖方法;③ 实验动物的分类及特点; ④ 实验动物的概念; ⑤ 实验动物的正确选择。
·理解 ① 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 ② 病毒的组织细胞培养。
·掌握① 细菌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的制备;② 禽胚培养技术;③ 掌握实验动物的捕捉、保定和采血技术。
·了解① 兽医生物制品菌种、毒种的分类及选育与鉴定;② 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要求;③ 实验动物的繁育与生产管理。
【能力目标】·能进行细菌培养、禽胚培养等操作;·能应用动物实验技术。
第一节 菌种与毒种选育技术一、菌(毒)种的概念与分类菌(毒)种是国家的重要生物资源,世界各国对这项资源都极为重视,并设置各种专业性保藏机构,现在不少国家的菌种与毒种中心都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我国于1980年成立了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设在中国兽药监察所(简称中监所),专门从事兽医微生物菌种的收集、保藏、管理、交流和供应。
(一)、菌(毒)种的概念兽医生物制品的菌种与毒种是指应用于兽医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和研究的细菌菌种、病毒毒种以及分类地位在原虫以下的生物种,主要指兽医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的菌种与毒种。
(二)、菌(毒)种的分类兽医生物制品用的菌(毒)种,按其存兽医生物制品生产、检定过程中的用途可分为四类:1.生产用的菌(毒)种(1) 直接生产用的菌(毒)种生物秀—专心做生物!www.bbioo.com易生物-领先的生物医药商务平台www.ebioe.com生物秀论坛-学术交流,资源共享,互助社区www.bbioo.com/bbs/直接用本微生物或其产物制备疫苗、类毒素、诊断抗原等生物制品,参与制品的加工与处理,如制备新城疫油佐剂火活疫苗的新城疫病毒,制造破伤风类毒素的破伤风棱菌,生产鸡白痢全血玻板凝集抗原的鸡白痢沙门氏菌等。
(2) 免疫用的菌(毒)种主要用于生产免疫血清和诊断血清,如制备小鹅瘟免疫血清的小鹅瘟病毒,制备炭疽沉淀素的炭疽杆菌。
兽医生物制品学.doc兽医生物制品学:是以防备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根底,研讨动物流行症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防备、确诊和医治用生物行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能、出产工艺、制质量量查验与操控及保藏和运用办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精确确诊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医治,避免疫病传达的综合性运用学科。
兽医生物制品:是依据免疫学原理,运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品或免疫应答产品制备的一类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确诊、医治或防备之用。
疫苗:凡接种动物后能发生主动免疫和防备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含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行疫苗。
兽医生物制品学的运用:免疫防备;确诊;医治生物制品安性质分类:疫苗、类毒素、确诊制品、抗病血清、微生物制剂、副免疫制品。
疫苗安抗原的性质和制备工艺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基因疫苗活疫苗与死疫苗的优缺点比较:活疫苗能够在免疫动物体内繁衍,能影响机体发生全面的系统免疫反响和部分免疫反响;免疫力耐久,有利于铲除部分野毒;产值高,出产成本低。
可是该类疫苗残毒在天然界动物群体内持续传递后有毒力增强和返祖风险;有不同抗原的搅扰现象;要求在低温、冷暗的条件下运送和贮存。
死疫苗不能在免疫动物体内繁衍,比较安全,不发生全身性副效果,无毒力返祖现象;有利于多价或多联等混合疫苗;制备安稳,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有利于保存和运送。
但该类疫苗出产成本高,需屡次免疫。
并且一般只能诱导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免疫回忆,故常需用佐剂或带着系统来增强其免疫效果。
灭活:指损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衍才能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
或指损坏确诊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确诊试验的干扰效果。
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
微生物致弱:是指经过各种办法使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下降或丢失,但其它生物学活性以及免疫原性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动。
灭活剂: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灭活剂的品种:1.甲醛溶液2.常用烷化剂:3.苯酚:4.结晶紫甲基青莲甲紫5.β-丙酰内酯影响灭活效果的要素(1)灭活剂特异性(2)微生物品种与特性(3)灭活剂浓度(4)灭活剂温度(5)灭活时刻(灭活时刻与灭活剂浓度和效果温度密切相关)(6)酸碱度(在微酸性时灭活速度慢,抗原性坚持较好;碱性时灭活速度快,担抗原性易受损坏( 7)有机物存在。
《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Biologicals)课程编号:学分: 2学时:36(其中:26实验时10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传染病学等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开课部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本课程属于动物医学专业方向限选课,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类生物制品的特性和用途,掌握各类生物制品的基本制造理论、生产工艺流程等,了解生物制品的制造新技术和国家对生物制品研究、生产及使用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政策。
为从事动物医学专业领域或生物制品制造与销售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知识点]1.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2.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述;3.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历史与成就;4.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重点]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
[难点]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基本要求]1.掌握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分类、应用;2.了解兽用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方向。
[实践与练习]1.基本概念:生物制品、疫苗、活疫苗与灭活疫苗、重组活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2.兽医生物制品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种类?3.简述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
第二章灭活剂、保护剂与免疫佐剂(4学时)[知识点]1.灭活剂;2.保护剂;3.免疫佐剂;4.新型免疫佐剂。
[重点]灭活剂、免疫佐剂。
[难点]新型免疫佐剂。
[基本要求]1.掌握灭活剂、佐剂、保护剂的概念、影响灭活剂作用的因素;2.理解灭活剂、佐剂、保护剂在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实践与练习]1.基本概念:灭活、灭活剂、保护剂、免疫佐剂、冻干。
2.灭活剂的灭活机理和方法?灭活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简述生物制品冻干保护剂的组成及其作用。
4.何谓佐剂?免疫佐剂有哪些种类?佐剂加强免疫反应的机理是什么。
兽医生物制品学:是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行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
疫苗:凡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含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行疫苗。
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免疫预防;诊断;治疗生物制品安性质分类:疫苗、类毒素、诊断制品、抗病血清、微生物制剂、副免疫制品。
疫苗安抗原的性质和制备工艺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基因疫苗活疫苗与死疫苗的优缺点比较:活疫苗可以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能刺激机体产生全面的系统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免疫力持久,有利于清除局部野毒;产量高,生产成本低。
但是该类疫苗残毒在自然界动物群体内持续传递后有毒力增强和返祖危险;有不同抗原的干扰现象;要求在低温、冷暗的条件下运输和储存。
死疫苗不能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比较安全,不发生全身性副作用,无毒力返祖现象;有利于多价或多联等混合疫苗;制备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有利于保存和运输。
但该类疫苗生产成本高,需多次免疫。
而且一般只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免疫记忆,故常需用佐剂或携带系统来增强其免疫效果。
灭活: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
或指破坏诊断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诊断试验的干扰作用。
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
微生物致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降低或丧失,但其它生物学活性以及免疫原性并未发生本质性改变。
灭活剂: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灭活剂的种类:1.甲醛溶液2.常用烷化剂:3.苯酚:4.结晶紫甲基青莲甲紫5.β-丙酰内酯影响灭活作用的因素(1)灭活剂特异性(2)微生物种类与特性(3)灭活剂浓度(4)灭活剂温度(5)灭活时间(灭活时间与灭活剂浓度和作用温度密切相关)(6)酸碱度(在微酸性时灭活速度慢,抗原性保持较好;碱性时灭活速度快,担抗原性易受破坏(7)有机物存在。
兽医生物制品学第一讲绪论一、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1、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logicology)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2、兽医生物制品(veterinary biologics)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免疫预防、诊断、治疗1、免疫预防:18-19世纪,牛瘟在法国和南美引起大量牛只死亡;牛肺疫曾在亚非地区包括我国广泛流行;1956年周泰冲、袁庆志等研制成功的中国系(C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口蹄疫多价灭活疫苗已被成功应用,特别是口蹄疫在欧洲的控制和扑灭、其中部分应归功于O型、A型、C型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的有效应用。
2、诊断:猪瘟、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已在普遍使用。
3、治疗:有些动物传染病的免疫血清、痊愈血清和卵黄抗体等生物制品具有帮助动物机体杀死、抑制或消除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三、生物制品的发展史(一)经验时期时间:十一世纪-1798年主要事件:1、十一世纪我国的“痘症防御法”。
2、1400年,我国甘肃牧区的“灌花”预防牛瘟。
(二)实验时期时间:1798年-1945年主要事件:1、1798年Jenner(秦纳):天花疫苗的由来及效果的研究。
2、疫苗技术研究:1881-1885Pasteur(巴斯德)培养鸡霍乱陈旧物、高温培养炭疽、兔体传代狂犬病毒,首创弱毒疫苗。
1886Salmon首创灭活技术并培育成功灭活疫苗。
1888外毒素的脱毒技术,研制成功类毒素。
1890 德国人Behring和日本人北里(Kitasato)将白喉外毒素注射给动物,发现抗毒素。
佐剂:传统讲:当一种物质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射于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其辅佐作用者,都称之为佐剂新概念:凡是可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佐剂。
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保护剂是保护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活力和免疫力及酶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还包括细菌或病毒的营养液、赋形剂和抗氧化剂。
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
异源疫苗:用不同微生物的菌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
用同一种中一种型微生物菌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元代细胞:由新鲜组织经剪碎并用胰酶消化后制备的细胞。
填空:诊断液可分为诊断抗原、诊断抗体两类。
GMP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人员、厂房设备和原料、管理制度和要求三个方面。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病毒培养方法可分为:动物接种、细胞培养、鸡胚培养。
根据微生物学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普通级动物、无菌级动物、SPF动物、清洁级动物。
灭活的方法包括:物理学灭活和化学灭活。
根据佐剂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将佐剂分为:贮存型和非贮存型。
冻干保护剂通常由三类物质组成:营养液、赋形剂、抗氧化剂。
效力检验的内容包括:免疫原性、免疫持续期、抗原的热稳定性和抗原量的测定。
口蹄疫疫苗主要包括两大类: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猪丹毒活疫苗主要包括两大类:灭活疫苗和活疫苗。
判断:1.错铝胶佐剂即能诱导体液免疫,又能明显的诱导细胞免疫。
2.对抗独特型疫苗实际上是一种免疫蛋白。
3.对弗氏佐剂属于油乳佐剂。
4.对抗病毒血清多用同种动物来制备。
5.对母原抗体对弱毒疫苗的免疫影响很大。
6.错用青霉素治疗炭疽是一种特异性治疗方法。
7.错弱毒苗和灭活苗可以混合使用。
8.错生物制品中中的抗原量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