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2 时间和位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33
时刻与位移一、教材分析《时刻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明白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刻和时刻。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刻、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X k 进程与方式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刻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式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试探表述适应和科学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一、时刻和时刻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位移的概念和它与路程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位移的矢量性五、教学进程(一)引入: (播放影片)通过前面的影片大家能够看到,宇宙万物都在时刻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咱们天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咱们在时刻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刻那个名词,咱们并非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刻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刻和位移.(二)新课教学:(一)时刻和时刻距离老师提出问题: 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刻和时刻的说法?2.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刻?3. 时刻和时刻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 仔细阅读“时刻和时刻距离”,彼此讨论,得出结论.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物体的运动老是伴随着时刻和空间而进行.2.在表示时刻的数轴上,时刻表示一个点,而两个点之间(即两个时刻之间)对应的线段表示时刻距离, 简称时刻.3.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刻是时刻距离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刻距离。
两个时刻的距离表示一段时刻.学生试探: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域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刻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刻,哪些又指的是时刻?参考答案: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和“16日06时23分”,别离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62分10秒”别离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刻.(二)位移和路程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那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乃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弄不清如此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线路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老师提出问题: 位置、位移、路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同窗们结合教材弄明白这几个问题.学生讨论: 四人一组,在各组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几个概念进行讨论.431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 1: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3: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学生试探: 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
第1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讨”“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组成。
教学分析本节结合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时刻和位移,为下一步学习速度奠定知识基础.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情景入手,让学生慢慢熟悉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刻距离、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本教学设计按照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采取“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创设多样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主动探讨、总结知识.对时刻、时刻距离的教学,包括对路程、位移概念的理解,采取“情景贯穿”的教学方式,要比逐个解释名词效果好.尤其对位移这一矢量的教学,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矢量,感到不适应是很自然的,所以要充分利用有向线段表示矢量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联系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在教学进程中踊跃实施“在探讨中发觉,在发觉中探讨”的方式,培育学生用多种手腕处置问题的能力,踊跃表现新课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改革理念.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明白时刻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明白标量和矢量,明白位移是矢量,时刻、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刻、位置和位移。
5.明白时刻与位置、时刻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6.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讨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刻、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置方式。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刻、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时刻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养成良好的试探表述适应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时刻和时刻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和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1.帮忙学生正确熟悉生活中的时刻与时刻。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2.时间和位移第Ⅰ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
1.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点首播B.欧洲当地时间2月16日20时57分,成功发射“哨兵-3A”卫星,可用于全球海洋和陆地高精度监测C.第三十一届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65的成绩夺得冠军D.在欧洲杯决赛中,葡萄牙队在第109分钟攻入一球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3.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A.质量B.时间C.路程D.位移4.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间间隔D.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5.从高为1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篮球,篮球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篮球在运动过程中( )A.位移为1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B.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C.位移为1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 mD.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 m6.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位移最大的时间是( )A.第1 s内 B.4 s内C.8 s内 D.第4 s内7.(★★☆)(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 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2.5 s后与距离A点5 m的竖直墙壁碰撞,若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返回,整个过程速率不变,以A点为计时起点和位移参考点,并且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小球在第 3 s内和前 3 s内的位移分别是( )A.2 m,6 mB.2 m,4 mC.0,4 mD.0,-4 m8.以下四种运动中,运动的位移最大的是( ) A.物体先向东运动了4 m,接着再向南运动了3 m B.物体先向东运动了8 m,接着再向西运动了4 mC.物体沿着半径为4 m的圆轨道运动了54圈D.物体向北运动了2 s,每秒通过3 m的路程第Ⅱ部分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