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语文s版组卷,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7
4年级上册语文s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翱翔(áo xiáng)B. 踮脚(diǎn jiǎo)C. 霎时(shà shí)D. 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C. 他不仅成绩好,而且乐于助人。
D. 他虽然成绩好,但是乐于助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月亮挂在天空,像一盏明灯。
D. 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过分,反而弄巧成拙。
B.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C. 滥竽充数:比喻用假的代替真的。
D.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关键的一笔。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B.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
C.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
D.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古诗《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3.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告诉我们______。
4. 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告诉我们______。
5. 课文《小马过河》中,小马最终明白了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清脆的响声。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
1.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5分)2. 短文中的“小草”和“花儿”分别代表了什么?(5分)3. 短文中的“小河”和“小鸟”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4.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四、作文(共2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小学3年级语文s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春意昂然B. 春意盎然C. 春意盎扬D. 春意昂扬2.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 要勇于尝试B. 要谨慎行事C. 要勤奋学习D. 要团结合作4. 下列成语中,表示“说话不真实”的成语是()A. 信口开河B. 言之凿凿C. 一言九鼎D. 口若悬河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描写哪个季节的景色?()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_________()出来。
2. 我们要学会_________()别人,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其中“晓”的意思是_________()。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感。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知己”指的是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的色彩》春天来了,大地换上了新装。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纷纷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绚丽的地毯。
小溪边的柳树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1.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5分)2.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3. 文章中“五彩斑斓的花朵”指的是什么?(5分)4.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和“随风轻轻摇曳”分别描绘了柳树的什么特点?(5分)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语文s版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S版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绯红(fēi) 酝酿(niàng) 讣告(fù)B. 蹒跚(pán) 翩跹(xiān) 恣意(zì)C. 剽悍(piāo) 旖旎(nǐ) 蹊跷(qī)D. 踌躇(chóu) 箴言(zhēn) 缄默(j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他那和蔼可亲的态度,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气馁,要继续努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工作。
B.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C. 他的脸色像天空一样晴朗。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了。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
D. 那座山高耸入云,那片海波涛汹涌,那片森林郁郁葱葱。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
B. 学习需要勤奋,这是我们都知道的。
C. 他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因为他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D. 学习重要吗?当然重要。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篇。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晓》中的诗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中的诗句。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作者是________。
4年级上册语文s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霎时(shà shí)B. 踌躇(chóu chú)C. 蹒跚(pán shān)答案:B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李白B. 杜甫C. 苏轼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B. 他因为很努力,所以成绩不理想。
C. 他很努力,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C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句?A. 春天B. 夏天C. 秋天答案:A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的意思是:A. 海里有很多鱼B. 即使远在他乡,也感觉像在邻居家一样C. 海上有很多船答案:B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黄河”指的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答案:B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月怀远》C. 《月下独酌》答案:A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美女C. 远方答案:A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答案:B1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故乡”指的是:A. 出生地B. 曾经居住的地方C. 任何地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
” 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2. “______,一日看尽长安花。
” 答案:春风得意马蹄疾3. “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
” 答案:不及汪伦送我情4.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 答案:轻舟已过万重山5. “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 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6. “______,对海而唱。
” 答案:海内存知己7. “______,疑是地上霜。
小学四年级下册s版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B. 风和日历C. 风和日丽D. 明察秋毫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
A. 处处闻啼鸟B. 处处闻啼鸣C. 处处闻啼叫D. 处处闻鸟鸣3.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的《春夜喜雨》。
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苏轼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
A. 做事要讲方法B. 做事要讲规矩C. 做事要讲效率D. 做事要讲速度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快地跑。
B. 他跑得像小鸟一样快。
C. 他跑得非常快。
D. 他像小鸟一样快乐。
6.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
A. 每逢佳节倍思亲B. 每逢佳节倍思乡C. 每逢佳节倍思友D. 每逢佳节倍思家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A. 王勃B. 王之涣C. 王昌龄D. 王维8.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下一句是()。
A. 蜡炬成灰泪始干B. 蜡炬成灰泪始流C. 蜡烛成灰泪始干D. 蜡烛成灰泪始流9. “停车坐爱枫林晚”的下一句是()。
A. 霜叶红于二月花B. 霜叶红于二月春C. 枫叶红于二月花D. 枫叶红于二月春10.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下一句是()。
A. 江枫渔火对愁眠B. 江枫渔火对愁眠C. 江边渔火对愁眠D. 江边渔火对愁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是“举头望明月,______”。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感时花溅泪”。
3. 《悯农》一诗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下一句是“______,粒粒皆辛苦”。
4. 《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下一句是“______,意恐迟迟归”。
5.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是“______,决眦入归鸟”。
3年级语文s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模样(mú yàng)B. 风筝(fēng zhēng)C. 模糊(mó hu)D. 蜈蚣(wú gō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B.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来学校。
C. 同学们都去图书馆看书去了。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非常喜欢。
3.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跑B. 跳C. 笑D. 桌子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窗外的雨滴答滴答地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D. 窗外的雨滴答滴答地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春晓》,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______。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话表达了______。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马过河》小马要过河,但是不知道河水的深浅。
它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你可以放心过。
”小马又问松鼠,松鼠说:“河水很深,你千万不要过。
”小马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
1.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2. 小马问老牛和松鼠,它们分别给出了什么建议?3. 小马最后决定怎么做?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作文(30分)题目:《我的一天》要求:请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述你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语文s版六年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心旷神怡神彩奕奕B. 风和日丽风华正茂C. 金壁辉煌金碧辉煌D. 一诺千斤一诺千金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墨子》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的《春晓》。
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的作者是()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李商隐6.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操是魏国的开国皇帝。
B.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
C. 孙权是东吴的开国皇帝。
D.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
7.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词人()的《鹊桥仙》。
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秦观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的名言。
A. 范仲淹B. 王安石C. 苏轼D. 欧阳修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的《水调歌头》。
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秦观10.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贾宝玉是贾府的嫡长孙。
B.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
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
D.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
2.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村居》。
3.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______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倔强(jué jiàng)B. 应接不暇(yìng jiē bù xiá)C. 蹒跚(pán shān)D.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正确的解释是()。
A. 绿色B. 使变绿C. 绿色植物D. 绿色食品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也好。
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4. “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莺”指的是()。
A. 黄莺B. 燕子C. 麻雀D. 鸽子5.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备是蜀国的开国皇帝。
B. 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
C. 曹操是魏国的开国皇帝。
D. 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
6.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
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处处闻啼鸟,花落知多少7. “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
A. 疑是地上霜B. 疑是地上雪C. 疑是地上冰D. 疑是地上露8.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虎类犬D. 画饼充饥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韩非子》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韩非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和朝代分别是:__________。
3.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 kè)B. 恣意(zì yì)C. 徜徉(cháng yáng)D. 蹒跚(pán sh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依然很健康。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错误。
D. 同学们都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地飞来飞去。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
D.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B. 月亮挂在天空,像一盏明灯。
C. 河水静静地流淌。
D. 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勇敢、聪明、善良。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C. 他喜欢读书、听音乐、画画。
D. 他一边走,一边唱,一边跳。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出自《》。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中的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的意思是。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杜甫。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
她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们,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她不仅教会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她总是鼓励我们勇敢面对,不轻言放弃。
1. 文章中提到的“老师”具有哪些品质?(4分)2. 文章中“老师”是如何对待学生的?(4分)3. 文章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哪些?(4分)4. 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4分)5. 如果你是文中的学生,你会如何感谢你的老师?(4分)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四年级语文s版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倔强(jué jiàng)B. 迸发(bèng fā)C. 矜持(jīn chí)D. 蹒跚(pán shān)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
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春望》C. 王安石《泊船瓜洲》D. 苏轼《水调歌头》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老师耐心地教育我们。
B. 他认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C. 我们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作者是()。
A. 杜甫B. 李白C. 李商隐D. 王之涣5.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坚苦卓绝B. 坚苦卓绝C. 坚苦卓绝D. 坚苦卓绝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作者是()。
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李清照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响亮。
C. 他像风一样跑得快。
D. 她像花儿一样美丽。
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的作者是()。
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苏轼9.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勤奋与懒惰B. 诚实与虚伪C. 快乐与悲伤D. 勇敢与懦弱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的作者是()。
A. 王安石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作者是______。
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______的《静夜思》。
5.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______的诗句。
语文s版组卷,试题
:
篇一:2015最新语文S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
语文S版小学语文毕业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汉字。
(5分)
yù牢()领()犹()名()抵() xié和()要()()念威()()手
2.填空。
(4分)
(1)“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还可查____部,“秉烛夜游”的“秉”字是________的意思。
“幽”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部,再__查(画。
“幽”有以下几种解释:A、僻静,深远,昏暗;B、隐蔽的,不公开的;C、沉静;D、囚禁。
幽美()幽居()
(2)辨别下面句子中的形近字或同音字,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画“√”。
)(3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潮嘲朝)笑,(屹意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堪勘)测线路。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8分)
司空见()群()群力独出心()百炼成()莫()其妙集思广()标新立()精益求()迎()而解()塞顿开(1)从上面的成语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__()()__()
(2)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A.孙老师早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钻研,总是()一次次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B.终于,我()。
在这片绚烂的青花中,我找到了自己的青花!
C.这道难题的难点在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其他的问题就()。
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谚语。
(3分)
A.学习应该是持之以恒的事,绝不能__________。
B.他深知皇上是一个十分多疑、刚愎自用和脾气暴躁的人,很难伺候,真是俗话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
C.人家又没明确说是你,你去解释,不是_____________吗?
5.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破坏周围环境,谁见了都会痛心。
(改为双重否定句)
(2)妈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
改写句子,且保持意思不变:
(3)当你离开曾经生活六年的校园,难道你不会留恋吗?
(4)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一分钟,可以用来微笑,对他人,对自己,对生活微笑;一分钟,可以紧紧地握住他人的手,赢得一个新朋友;一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有三种解释,在正确的后面打“√”。
(2分)
①“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地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这句话的意思是:a.小草骄傲自满,看不起盆花。
()b小草的生命力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而盆花却比不上它。
()c小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