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车间职业危害种类及安全防护(一)
- 格式:docx
- 大小:17.37 KB
- 文档页数:2
焊接作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在安全技术中,将影响生产安全(如触电、易燃易爆等)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将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焊接过程中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可分为物理有害因素和化学有害因素两大类:物理有害因素有电焊弧光、电磁波、热辐射及放射线等;化学有害因素有电焊烟尘和有害气体等。
本文论述这些有害因素造成的焊接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
一、贯彻《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推动焊接安全卫生防护工作走上法制化的道路我国从2002年5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从2002年1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现已形成以此两法为主体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体系。
1.严格执行两法,推动焊接职业防护工作走上法制化道路《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规定从业人员享有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享有工伤保险和获得伤亡赔偿的权利。
《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规定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规定职业病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2002年由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公布的我国法定职业病目录中,正式列入了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等焊接职业病,还列入了对焊接职业可能产生危害的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电光性皮炎及金属烟热等职业病。
因此,应明确“焊接职业”是存在产生职业病的职业,为此焊接用人单位必须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对有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规定:“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职业病危害行业分类11、宝石加工业在宝石加工过程中,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等、其中以粉尘的危害更加突出。
在吸入粉尘的早期阶段,主要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可引起鼻炎、咽炎:长期吸入粉尘则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宝石加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特点是粉尘浓度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最较高,因此其所致的矽肺表现为肺组织纤维化商变严重、进展最快,危害大。
2、电镀作业在电镀加工各种工序中,工件的除锈、脱脂和酸洗需要使用硫酸、盐酸或硝酸等无机酸及碱性溶液,其产生的各种酸雾与有害蒸气,对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以氰化物作为电镀液时,可产生氢氰酸气体,吸入可发生急性中毒,引起细胞内窒息而致命。
镀铬生产中操作者因接触六价铬盐和铬酸酐而引起溃疡、接触性皮炎等职业损害。
3、电焊作业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1、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一是金属烟尘的危害。
二是有毒气体的危害(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等)。
三是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2、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一是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二是改善作业志气的通风状况。
三是加强个人防护。
四是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3、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电子行业电子行业主要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生产与装配,常见的职业危害包括有毒化学物质,常见的有四氯化碳、苯类、三氯乙烯、酸类、环己酮、丙酮、铅等,此外还存在噪声、金属粉尘、高频、电离辐射等有害因素。
电子行业是职业病高发行业,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子行业的统计,由于相当多的工厂没有依法提供有效的职业安全保护及培训,以及工人缺乏渠道去了解所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使得许多人身受其害却浑然不觉。
电弧焊接作业污染的职业病危害及安全防护范本电弧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通过电流引起的电弧来熔化焊接材料并连接工作件。
然而,电弧焊接作业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包括噪声、气溶胶、光辐射和电磁辐射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如下:一、噪声电弧焊接作业中,焊机、风扇、压缩机等设备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控制噪音来源:选择质量好、噪音小的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2. 隔离噪音源:将焊接设备与工作人员隔离开来,或者使用声学隔离屏障。
3. 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为工人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并提供必要的培训。
二、气溶胶焊接过程中,焊丝和焊剂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包括金属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
这些气溶胶对人体有害,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以下是防护措施:1. 通风设施:确保焊接车间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
2. 佩戴防护面具:工人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面具,并定期更换滤芯。
3.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为工人提供防尘衣、手套和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三、光辐射电弧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强光辐射,包括紫外线和红外线。
长时间暴露在强光辐射下,会损伤眼睛和皮肤。
以下是防护措施:1. 搭建遮挡屏障: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透明的防护屏障,以防止光辐射的直接照射。
2. 使用防护面具:为工人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面具,包括防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护目镜。
3. 培训和宣传: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人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四、电磁辐射电弧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会产生电磁辐射。
长期暴露在强电磁场中,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伤害。
以下是防护措施:1. 保持安全距离:工人和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减少暴露在电磁辐射中的时间。
2. 屏蔽电磁辐射:使用金属网或金属板来屏蔽电磁辐射。
3.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防辐射服或铅背心等个人防护装备。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生产劳动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就是要把人体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和有毒因素隔离开来,创造安全、卫生和舒适的劳动环境,以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即预防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和机械伤害等事故;二是要预防职业病的危害,防尘、防毒;防射线和噪声等。
前面已阐述了第一方面的内容,本节讲述对有害因素的防护内容。
1.通风防护措施电气焊接过程中只要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就能保证电气焊工只会吸人微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
通过人体的解毒作用和排泄作用,就能把毒害减到最少程度,从而避免发生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中毒现象。
通风技术措施是消除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力措施。
2.通风措施的种类和适应范围按通风范围,通风措施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曲于全面通风费用高,不能立即降低局部区域的烟雾浓度,且排烟效果不理想,因此除大型焊接车间外,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局部通风措施。
3 机械通风措施机械通风指利用通风机械送风和排风进行换气和排毒。
焊接所采用的机械排气通风措施,以局部机械排气应用最广泛,使用效果好、方便,设备费用较少。
局部机械排气装置有固定、移动和随机式三种。
(1)固定式通风装置①全面通风在专门的焊接车间或焊接量大、焊机集中的工作地点,应考虑全面机械通风,可集中安装数台轴流式风机向外排风,使车间内经常更换新鲜空气。
全面的机械通风排烟的方法分为三种:上抽排烟、下抽排烟、横向排烟。
②局部通风分为送风和排气两种;’局部送风只是暂时地将焊接区域附近作业地带的有害物质吹走,虽对作业地带的空气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但可能污染整个车间,起不到排除粉尘与有毒气体的,目舶。
局部排气是目前采用的通风措施中使用效果良好、方便灵活、设备费用较少的有效措施。
固定式排烟罩适用于焊接地点固定、工件较小的情况。
设置这种通风装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使排气途径合理,即有毒气体、粉尘等不经过操作者的呼吸地带,排出口的风速以1m/s为宜;风量应该自行调节,排出管的出口高度必须高出作业厂房顶部1~2m。
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人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范文设备管道内焊接工是一项具有高风险性的职业,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职业危害。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劳动保护措施必不可少。
本文将就设备管道内焊接工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设备管道内焊接工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是高温和火焰。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火焰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损害。
工人在接触高温和火焰时,容易受到烫伤和烧伤的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工人免受高温和火焰的伤害。
首先,工人应该穿戴防护服和阻燃衣物,以保护身体免受火焰的侵害。
其次,工人应该戴上防护面罩和手套,以防止高温和火焰对面部和手部的损害。
最后,工人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因高温和火焰而引起的损伤。
其次,设备管道内焊接工在工作过程中还面临着有害气体的威胁。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
工人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中会引发一系列职业病,如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工人受到有害气体的威胁。
首先,工作场所应该配备空气净化设备,以确保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及时去除。
其次,工人应该佩戴防毒面具,以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呼吸系统。
最后,工人在工作结束后应该彻底清洗和更换工作服,以防止有害气体残留对他们的影响。
此外,设备管道内焊接工在工作过程中还面临象征的物理刺激。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长期暴露在噪音和振动中会对工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工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
首先,工作场所应该做好防噪音处理,如安装隔音设备,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其次,工人应该佩戴耳塞或耳罩,以防止噪音对听力造成损害。
最后,工人在工作中应该减少手部的振动,可以通过使用减振装置来减少手部振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之,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作面临着高温和火焰、有害气体和物理刺激等多种职业危害。
劳动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焊工安全风险风险告知书
标题:焊工安全风险风险告知书
引言概述:
焊工作为一项高风险职业,需要面对诸多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焊工的安全,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本文将详细阐述焊工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关风险告知。
正文内容:
1. 火焰与高温风险:
1.1 火焰风险: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明火和火花可能引发火灾。
1.2 高温风险: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会导致烫伤、热失控等危险。
2. 电击与电流风险:
2.1 电击风险:焊接设备的高电压可能导致电击伤害。
2.2 电流风险:焊接电流过大或电弧不稳定可能导致电流过载、短路等危险。
3. 有害物质风险:
3.1 电焊烟尘: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含有有害物质,如铅、镉等,长期吸入可能导致中毒。
3.2 气体风险: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可能引发中毒或窒息。
4. 机械与物体风险:
4.1 机械伤害:使用焊接设备时,可能发生机械故障或工具失控,导致伤害。
4.2 物体伤害: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飞溅物、热溅物等,可能导致眼睛、皮肤等部位受伤。
5. 个人防护与培训风险:
5.1 个人防护:焊工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以减少伤害风险。
5.2 培训风险:缺乏焊接技能和安全知识的焊工可能无法正确应对安全风险。
总结:
综上所述,焊工面临诸多安全风险,如火焰与高温风险、电击与电流风险、有害物质风险、机械与物体风险以及个人防护与培训风险。
为了保障焊工的安全,必须加强相关风险告知和培训,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焊工安全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焊接作业中的安全防护范文焊接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保护焊工的安全,同时也能降低因焊接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风险。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焊接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安全防护意识提升首先,要加强焊工的安全意识培养。
焊工应通过培训和教育了解焊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并且要不断提醒自己在作业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
其次,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向焊工灌输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并且要营造出安全的工作环境,让焊工们能够时刻感受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二、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焊工在作业时应佩戴护目镜、焊手套和护耳器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眼睛、手部和听觉免受伤害。
2.穿戴合适的工作服。
焊工要穿戴防火、防静电的工作服,以防止火花或静电引起火灾或爆炸。
3.确保良好的通风设施。
焊接作业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焊烟、焊渣等,对焊工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在作业现场要确保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及时排除废气和有害物质。
4.避免操作过程中的过度疲劳。
长时间的焊接作业容易导致焊工疲劳,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增加操作不慎发生事故的风险。
因此,在作业过程中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三、设备安全1.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要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如电路是否完好,接地是否良好等。
并且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以确保其工作安全可靠。
2.合理安排焊接设备的摆放位置。
焊工在作业现场要合理布置焊接设备,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防止发生交叉干扰和设备损坏。
3.确保焊接区域的安全。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确保焊接区域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和易爆物品,并保持整洁。
另外,焊接时要注意避开水源和电源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
四、应急准备1.熟悉应急通道和逃生路线。
在焊接作业现场,要设立明确的应急通道和逃生路线,并告知焊工。
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焊工能快速逃离现场。
焊工岗位危险因素、事故防范及事故应急措
施
平安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
1、项目的基本状况和施工特点以及平安生产的重要性
2、从业人员在平安生产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3、公司、项目平安生产相关的规章制度
4、劳动纪律和劳动平安卫生的基本学问
5、本工种平安技术操作规程
6、劳动爱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焊工)岗位危急因素、事故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
一、焊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急因素
1、触电
2、烫伤
3、电辐射
4、高处坠落
二、焊工作业过程中的平安防护措施
1、焊工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从事焊工作业的人员,必需是由通过平安部门特地培训,取得合格上岗证的人员作业。
禁止无证作业。
2、焊工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需穿戴与工作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必需根据平安操作规程作业。
3、焊工严禁酒后作业、疲惫作业。
4、焊工严禁不听指挥、冒险作业、违规作业。
5、焊工作业时,在作业点的下方禁止有易燃易爆物品。
作业场所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地点。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生产劳动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就是要把人体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和有毒因素隔离开来,创造安全、卫生和舒适的劳动环境,以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尸是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即预防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和机械伤害等事故;二是要预防职业病的危害,防尘、防毒;防射线和噪声等。
前面已阐述了第一方面的内容;本节讲述对有害因素的防护内容。
1. 通风防护措施电气焊接过程中只要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就能保证电气焊工只会吸人微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
通过人体的解毒作用和排泄作用,就能把毒害减到最少程度,从而避免发生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中毒现象。
通风技术措施是消除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力措施。
2.通风措施的种类和适应范围按通风范围,通风措施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由于全面通风费用高,不能立即降低局部区域的烟雾浓度,且排烟效果不理想;因此除大型焊接车间外,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局部通风措施。
3. 机械通风措施机械通风指利用通风机械送风和排风进行换气和排毒。
焊接所采用的机械排气通风措施,以局部机械排气应用最广泛,使用效果好、方便,设备费用较少。
局部机械排气装置有固定、移动和随机式三种。
(1)固定式通风装置①全面通风在专汀的焊接车间或焊接量大、焊机集中的工作地点,应考虑全面机械通风,可集中安装数台轴流式风机向外排风,使车间内经常更换新鲜空气。
全面的机械通风排烟的方法分为三种:上抽排烟、下抽排烟、横向排烟。
②局部通风分为送风和排气两种。
局部送风只是暂时地将焊接区域附近作业地带的有害物质吹走,虽对作业地带的空气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但可能污染整个车间,起不到排除粉尘与有毒气体的目的。
局部排气是目前采用的通风措施中使用效果良好、方便灵活、设备费用较少的有效措施。
固定式排烟罩适用于焊接地点:固定、工件较小的情况。
设置这种通风装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使排气途径合理,即有毒气体、粉尘等不经过操的呼吸地带,排出口的风速以1m/s为宜;风量应该自行调节,排出管的出口高度必须高出作业厂房顶部1~2m。
焊接工程危险工作危害分析(JHA)与控制
措施
1.雨、雪天或空气湿度过大时严禁进入容器、设备内部进行焊接操作。
2.进入金属容器内作业前办理《作业许可证》,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按时做含氧量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检测,落实相应的平安措施,外面有监护人。
3.进入金属容器内进行作业,照明灯具电压不得大于12V。
4.进入容器、设备内部的焊接电缆必需认真检查,不得有破损、暴露点,与设备、容器接触部位要有绝缘材料隔离。
5.在容器、设备内部焊接时肯定要安装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要依据实际状况正确选择/安装。
6.为焊接操作人员配备完善的防护用品,在有条件的状况下配备先进的焊接送风面罩。
- 1 -。
焊接车间职业危害种类及安全防护(一)
焊接车间的污染按不同的形成形式,可以分为化学有害污染和物理有害污染2大类。
1、化学有害污染化学有害污染是指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
(1)焊接烟尘烟尘是由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
焊接车间的污染按不同的形成形式,可以分为化学有害污染和物理有害污染2大类。
1、化学有害污染
化学有害污染是指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
(1)焊接烟尘
烟尘是由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热条件下产生的蒸气经氧化和冷凝而形成的。
因此电焊烟尘的化学成分,取决于焊接材料(焊丝、焊条、焊剂等)和被焊接材料成分及其蒸发的难易。
不同成分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接材料,在焊接时将产生不同的焊接烟尘。
并且焊接烟尘粒子小,烟尘呈碎片状,烟尘的粘性大,烟尘的温度较高,发尘量较大。
(2)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是焊接高温电弧下产生的,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及氯化物等。
2、物理有害污染
物理有害污染包括:噪声、高频电磁辐射和光辐射。
(1)焊接车间的噪声主要是等离子喷涂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
它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气体流量、气体性质、场地情况及焊接喷
嘴的口径。
这类噪声大多数都在100dB以上。
(2)高频电磁辐射
高频电磁辐射是伴随着氩弧焊接和等离子焊接的扩大应用产生的。
当氩弧焊接和等离子焊采用高频振荡器引弧时,振荡器要产生强烈的高频振荡,击穿钍钨极与喷嘴之间的空气隙,引燃等离子弧。
另外,有一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形成了高频电磁场,对局部环境造成污染。
高频电磁辐射强度取决于高频设备的输出功率、高频设备的工作频率、高频振荡器的距离、设备以及传输线路有无屏蔽。
(3)光辐射
在各种焊接工艺中,特别是各种明弧焊、保护不好的隐弧焊以及处于造渣阶段的电渣焊,都要产生外露电弧,形成光辐射。
光辐射的强度取决于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方法,距施焊点的距离以及相对位置,防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