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81.00 KB
- 文档页数:5
升华和凝华专项练习(难)含答案升华和凝华能力提高题1.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看到,固态的碘___没有了______,而直接变成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升华___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凝华________.2.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当火箭运载卫星在大气层里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为保护火箭,防止烧毁,科学家们在外壳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变成气态,对火箭起到保护作用.3.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液化________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凝华________而成的.4.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冰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升华________现象.5.霜、雪、雾、露、雾凇的形成,属于液化的是________,属于凝华的是________.6.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其中②、③、⑤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自气”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连线题1.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熔化浇铸成工件液化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凝华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升华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汽化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凝固2.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冰冻的衣服变干冬天早晨看到草叶上的霜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的细升华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雪的形成过程窗玻璃上的冰花用干冰获得低温凝华北方秋、冬季节树上的“雾凇”冰箱冷冻室内食品上的“白粉”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A.水结成冰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水结成冰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3.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蒸发C.沸腾D.升华4.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B.用喷雾方法来加快蒸发吸热C.用大功率电风扇吹风散热D.用“干冰”升华吸热5.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早晨有浓雾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6.(多选)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B.冰花结在玻璃上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7.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9.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的食品,拿出后常常会出现有一层“白粉”,这是( )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C.凝固现象D.汽化现象10.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 A.凝华B.汽化C.熔化D.升华11.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12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1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100 ℃时一定沸腾B.冰在0℃时一定熔化C.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14.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钨丝会变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升华了B.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熔化了C.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了D.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液化了15.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16.下列几组物态变化都是放热的是( ) A.熔化、升华B.升华、液化C.凝固、凝华D.汽化、凝华17.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看到水龙头开着及时关上B.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C.洗手时不要开着水龙头D.喝污染的水,会使人生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18.小明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于是,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了一只冰棒.小明发觉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冒“白气”.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解释上述三个现象的形成原因.19.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在电冰箱局冷冻室,被压缩的制冷剂在蒸发管中突然体积膨胀、压强减小,制冷剂迅速汽化,可使冷冻室温度降到零度以下(通常要求是-18℃).在蒸发管以及室壁上一般会结有一些像“雾凇”一样的霜花,时间长了以后,松软的霜花逐渐会结成厚实的冰块.冰块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阻碍制冷剂的吸热,影响制冷的效果,因而为了提高电冰箱的制冷效率,需对电冰箱进行定期除霜.为了提高电冰箱的能效,当冰箱内的温度降到或升到指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地开机或关机,冰箱中储藏的物品不多时,若多冻一些冰块可延长冰箱停机的时间,达到节电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冷冻室的蒸发管以及室壁上凝结霜花对应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物态变化过程?经常开关冷冻室的柜门,凝结的霜花就会较多,这说明凝结霜花的水主要来自于哪里?(2)短文中“冰块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阻碍制冷剂的吸热,影响制冷的效果”,这里所指的制冷剂的吸热,是从哪里吸热?(3)为什么在冰箱中多冻一些冰块可延长冰箱停机的时间?20.(2007·辽宁)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冬天的早晨会看到窗户的玻璃结有一层霜,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1.(2007·宜昌)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 A.肉中的水会结冰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参考答案1.升华,吸收,下降,凝华,熔化2.升华,吸热3.雾、露,霜、雪、雾凇4.液化,凝华5.③,④,放热6.7.B 解析:A低,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或凝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因而空气变得干燥.9.B 10.C11.D 解析:碘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现象.12.C 13.C 1”是冰箱冷冻室内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茶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茶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7.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18.液化,熔化19.(1)凝华(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空气时候,低温物体多,升高相同的温度需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不容易升温(或“冷冻物体多,温度不容易升高”等).20.液化,放热,凝华21.B。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7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科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晶体。
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合适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A.汽化吸热、液化放热B.熔化吸热、凝固放热C.升华吸热、凝华放热D.熔化吸热、液化放热2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B.冬天玻璃窗户上结“冰花”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逸出D.把糖水放在冰箱里冷藏,杯底出现了晶体3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4 . 春季,深圳会出现“回南天”现象,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
这里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升华C.汽化D.凝华5 . 如图所示是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射线将某种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此过程中液体吸收射线的能量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升华C.液化D.汽化6 .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凝固现象7 . 夏天,打开棒冰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棒冰在冒“白气”,下面关于”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棒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B.“白气”是棒冰升华而形成的C.“白气”是周围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D.“白气”是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水滴8 . 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熔化形成的是()A.B.C.D.9 . 下列事例不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的是()A.露置的饼干潮了B.下雨下雪C.空调管有水流出D.河水结冰了10 . 人工降雨是用飞机把固态干冰撒在高空,使空中结云,再降雨,其形成原因是()A.干冰能形成云,再降雨B.干冰熔化就成为雨滴C.干冰汽化吸热,先降温后,形成云,再降雨D.干冰升华吸热,先降温后,形成云,再降雨11 . 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二、填空题12 . 水结冰,体积会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分子间的空隙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3.(2012•咸宁)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春天里冰雪消融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初冬的早晨霜打枝.雾的形成是液化现露的形成是熔化现霜的形成是凝华现雪的形成是凝固现10.(2012•贵阳)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B...12.(2011•天津)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拭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13.(2011•南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14.(2011•合川区)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16.(2010•肇庆)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17.(2010•济宁)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18.(2010•桂林)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19.(2010•广西)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20.(2010•广安)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二.填空题(共7小题)21.(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吸热.22.(2012•沈阳)如图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图乙中的物质为液态.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升华,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①(填序号).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看到有“白气”冒出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23.(2012•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凝华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放热(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内侧(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24.(2011•山西)2011年1月8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折射形成的.25.(2010•镇江)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熔化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6.(2010•河池)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汽化;(2)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液化;(3)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消失升华.27.(2009•柳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 升华(填一种物态变化)后凝华的结果.三.解答题(共3小题)29.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30.(2012•南平)2012年春晚舞台上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形成的原因.。
3.4《升华和凝华》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 干冰熔化吸热B. 干冰液化放热C. 干冰升华吸热D. 干冰凝华放热2.如图所示,在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碘锤”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主要原因是(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7℃、沸点是184.4℃)()A. 使“碘锤”中的碘受热均匀B. 使实验中产生的碘蒸气更多C.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D.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汽化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C.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4.如图,用电吹风机向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吹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吹风机对玻璃容器吹的是冷风B. 吹风时容器内物质被升华C. 吹风时容器内物质内能减小D. 撤去吹风机容器内物质凝固了5.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冰花主要是水凝固而成的;②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而成;③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内侧;④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外侧。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厨房蒸屉的“白气”B. 冬天树叶上的“霜”C. 夏天草上的“露珠”D. 蜡烛燃烧的“烛泪”7.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的四幅图片,下列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 霜的形成B. 冰凌的形成C. 冰冻的衣服晾干D. 露珠的形成8.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A. 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 金属液化到玻璃镜头上的C.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9.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10.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A. B. C. D.11.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B. 图乙中草叶上“露珠”是汽化现象C. 图丙中“飘渺的雾”是液化现象D. 图丁中树枝上的“白霜”是升华现象1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影响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落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二、填空题13.物理课堂上,小金老师让学生观察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奇特现象。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下列物态変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山间形成浓雾B.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C.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D.初冬的早晨,草叶上形成白霜2、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C以下的室外也会直接変干,俗称“冻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液化D、汽化3、将少量粉未状的樟脑球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后,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
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
雪景消失发生的物态変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4、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A、凝华B、汽化C、升华D、熔化5、关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工增雨可以用抛射干冰的方法B、人工增雨可以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高空C、人工增雨中抛射干冰是利用干冰凝华放热D、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6、小鸣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他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変黑了一些。
他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
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固C、先汽化,后液化D、先熔化,后凝固7、物理课上,老师先让同学们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发现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让甲同学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霜是凝固现象B、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C、白雾是由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白雾是干冰升华后,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成的小液滴8、下列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现象;(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很多“白气”,这是现象;(3)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现象;(4)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现象;(5)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鏡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现象;(6)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変成钢锭,这是现象;(7)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了,这是现象。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冬天,屋顶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 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 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3.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薄雾缥缈C. 秋天,露珠晶莹D. 冬天,雾凇簇簇4.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A. 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 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5.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固的是()A. 冰封的河面解冻B. 钢水浇铸成车轮C. 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 冰雕展上,冰雕会慢慢变小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B. 通常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C.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 可乐中的冰块会在常温下液化成水7.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8.如图为摄影师在冬天拍摄的“钻石尘”奇观。
据了解,在极寒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极小的冰晶悬浮在空中,一般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
待太阳出来以后,这些小冰晶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像钻石一样,故名“钻石尘”。
由于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因此极为罕见。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练习题一、单选题1.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 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2.下面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A. 熔化、液化、升华都要吸收热量。
B. 汽化、凝固、凝华都要放出热量。
C. 霜、露、雪都是凝华现象。
D. 白炽灯内壁上的黑色粉末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3.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升华、凝华、熔化B. 升华、凝固、熔化C. 升华、熔化、凝华D. 凝华、液化、升华4.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 景区喷雾B. 人造雪景C. 撒盐融雪D. 人工降雨5.夏天,人们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冰棒纸外面有“白霜”,这是由于()A. “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 “白气”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 “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6.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B.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蒸发的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C.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千姿百态的云D. 云里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积累合并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其中小冰晶下降过程中发生液化,形成了降雨。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培优训练及详解1.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2.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3.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4.(2018襄阳)晾晒的湿衣服变干了,这种现象属于下面哪种物态变化()A.液化B.升华C.汽化D.凝固5.舞台表演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7.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8.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
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正确、全面的是()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10.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1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B.夏天,吃冰棒凉快C.冬天出现的浓雾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12.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1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4.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草叶上形成“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15.如图。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雕作品日久变细小这是升华现象B.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C.棒棒糖放进嘴里后会慢慢消失这是升华现象D.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2.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3.物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大型舞台表演,常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干冰发生的变化和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升华和汽化B.升华和液化C.液化和升华D.升华和凝华4.岳麓山是5级风景名胜区,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季,草地上露珠晶莹剔透;夏季,树木郁郁葱葱十分凉爽;秋季,薄雾冥冥;冬季,雾凇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露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夏天凉爽是因为树木蒸发时要放热C.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5.常温下用液态氮沸腾可以降低奶浆的温度来制作冰淇淋。
盛有液态氮的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液态氮沸腾时,不断放出热量B.奶浆从沸腾的液态氮吸收热量的C.液态氮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D.乙为液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二、填空题7.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
升华和凝华训练案训练目标:1.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 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3. 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用2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检测题,结束后对该纠错。
1.湿衣服挂在-20℃的室外,结冰后会逐渐变干,原因是发生了( )A.蒸发B.升华C.凝固D.凝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华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B.冰冻的衣服必须先熔化后才能变干C.气体要变成固体,必须先液化再凝固D、升华有致冷作用3.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4.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5、下列现象中,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水结成冰B、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C、铁矿石变成了铁水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了6、冰花出现的自然环境可能是( )A.夏天的早晨B.梅雨季节傍晚C,寒冬的清晨D.雷雨过后7.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都放出热量的是( )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华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8.下列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放出热量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质量,质量越大,蒸发越快C.夏天挂在室内的湿衣服晾干,属于汽化现象D.蒸发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9.在春天会看到冰棒冒出白色的气,,这是因为()A.冰棒蒸发产生的水蒸气B.冰棒升华产生的小冰晶C.冰棒熔化成小冰晶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10、下列现象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1)冬天,河内冰层的形成;(2)寒冷的冬天,室内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3)用久的日光灯两端管壁发黑.(4)严寒的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5)炎热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11.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放在火炉边的一小块冰一会儿不见了B、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了C、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内表面出现的冰花D、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了12.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接正确的是( )A、水壶中的水沸腾——液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升华C.冰箱冷冻室内壁上出现冰霜——凝固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13.下列四组物态变化中,均吸热的一组是()A、熔化、汽化、凝华B.熔化、液化、升华C.熔化、汽化、升华D,熔化、液化、凝华14.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A、生产中用“干冰”防止食物变质B、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汗”C.烧开水的壶中冒的“白气”D、冰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矮15.实验室要制造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的( )A.用大量冰块熔化来降温B.用喷大量水蒸汽来降温C.用大功率电风扇吹走热量D.用干冰升华来降温16.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这是( )A、冷冻室里的冰升华产生的水蒸气B.冷冻室里的冷空气遇热凝华形成的小水滴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水滴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水滴17.(2006·宿迁)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18.(2006·潍坊)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9.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20.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的小液滴B.干冰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21.炎热的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支冰棒,发现包装纸上附有——些小冰晶,打开包装纸后,看到冰棒在冒“白气”,一会儿,冰棒变成了冰水.根据该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关于物态变化的问题并回答.例如:问题:冰棒变成冰水是什么物态变化过程?简答:是熔化吸热过程.22、在西行的列车上,“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欢快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1)天山上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冰雪熔化时的温度是℃,熔化过程中冰雪需要热量,(2)天山雪水灌溉农田时,为了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常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和;(3)新疆是远离大海的内陆地区,遇到干旱时节,当天空乌云密布时,人们用飞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向天空,实施人工降雨,这是通过干冰为气体,而热量来实现的.我的收获:组长意见:。
《升华和凝华》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升华,升华是_______ (填“吸”或“放”)热过程。
2.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要_________热。
3._________叫做凝固,凝固是_________热过程;_________叫做液化,液化是_________热过程;_________叫做凝华,凝华是_________热过程。
4.填写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_________;夏日炎炎,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就不见了_________;冬天大雪纷飞_________。
1.钨的熔点是3 410 ℃,那么在3 410 ℃时钨处于下面哪种状态()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2.(2010江苏苏州模拟)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霜的形成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冰的形成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B.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C.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D.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4.(2010黑龙江模拟)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早春的江面上皑皑白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形成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5.在烧杯中加入液态氮,常温下急剧沸腾(液态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96 ℃ ),这时将会看到在烧杯壁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凝固成冰B.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水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D.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凝华成冰晶6.下列措施同保护水资源无关的是()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C.用含碘食盐代替普通食盐D.加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1.下面几组物态变化过程都放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B.熔化、液化、凝华C.凝固、液化、凝华D.凝固、汽化、升华2.在实验室里常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A.升华来获得高温B.凝华来获得高温C.凝华来获得低温D.升华来获得低温3.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夏天自来水管上“出汗”B.吃冰棒的过程C.冬天瓦上出现的霜D.冬天的早晨出现的雾4.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的CO)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2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a、cB.a、d、fC.b、cD.e5.(2010山东威海模拟)封闭的烧瓶中插有小树枝。
烧瓶的底部放了一些樟脑球粉末,用酒精灯给烧瓶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冷却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
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熔化和液化D.汽化和液化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10 ℃的冰拿到10 ℃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凝固而造成的C.把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D.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汽”,这是一种液化现象7.(2010黑龙江模拟)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汽”,这是_________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__现象。
8.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 (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现象,它要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9.两块大小一样的鲜肉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天平平衡。
将其中的一块放入冷冻室内速冻后取出,再放到天平的托盘上,这时天平还能平衡吗?为什么?一、选择题1.下面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哪个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早晨有浓雾 D.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2.南极气温常低于-20℃,至少半年无阳光.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 ( )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蒸发现象 D.凝华现象3.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房间内出现冰花,其形成原因是( )A.水在玻璃窗上结冰而成 B.空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固态C.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先液化成水,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冰4.下列物态变化都需要吸热的是 ( )A.升华、汽化、凝华 B.凝固、液化、升华C.熔化、汽化、升华 D.凝固、凝华、液化5.火箭在飞行时,外壳会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高温,因此在火箭外壳上涂有一层特殊材料,以防止火箭外壳温度过高,其原理是( )A.材料升华吸热使外壳的温度降低 B.材料不传热使温度不升高C.材料升华放热使外壳的温度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实验室要制造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的A.用大量冰块融化来降温 B.用喷水方法加快蒸发来降温C.用大功率电风扇来吹散热降温 D.用干冰升华来降温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①干冰迅速吸热升华;②干冰吸热熔化;③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④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⑤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⑥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融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 )A.①③ B.①④⑥ C.②③ D.⑤二、填空题8.物质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在做碘的升华的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说明升华时要______热量,由此可以推断出凝华时要______热量.9冰棍表面的“白粉”、冰箱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热量.1()在舞台上为了云雾效果,经常喷洒干冰粉末.这是利用干冰______时______热,使空气中的______放热而______成______.11人工降雨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固体干冰,使用干冰的目的是通过它的______而______热量,达到使云层急剧降温的目的.三、简答题l2.如果我们能闻到某种固态物质的气味,说明这一固态物质有什么特点? 13.用久了的灯泡的内壁会变黑,这是为什么?14.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糕.小林发觉硬邦邦的冰糕上黏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糕上就冒“烟”;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请用物态变化原理解释上面三种现象.一、综合题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变成______,而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变成______,而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2.分析下列物态变化,并请完成填空:(1)冰棍化了是______现象;(2)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3)夏天,湿衣服很快被晾干是______现象:(4)早晨看见的雾是______现象;(5)几个月后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是______现象;(6)在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针状的雾凇是______现象.3.图4-3-1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___.升华和凝华练习题一、选择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A. 蒸发B. 升华C. 凝华D. 凝固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固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二、填空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热;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3、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侧(填“内”或“外”).4、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来使食品降温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