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绩归属模型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23.52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衡量基金的择时能力何为基金的择时能力所谓择时能力是指基金经理对于市场整体走势的预测能力,即基金经理能否正确预测市场走势并相机调整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以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收益的能力。
具体而言,择时能力的衡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现金比例变化法使用现金比例变化法时,成功的择时能力表现为在牛市中基金的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小,而熊市中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大。
择时损益=(股票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股票指数收益率+(现金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现金收益率例如,某季度上证指数上涨20%,现金收益率为1%,基金契约规定股票投资比例为85%,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15%,但基金的实际股票投资比例为70%,实际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30%,那么基金的择时损益=(70%-85%)*20%+(30%-15%)*1%=-2.85%。
结果为负,可见该基金因为其错误的择时活动导致了投资的损失。
成功概率法成功概率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基金预测牛熊市的成功概率来对基金择时能力进行衡量的方法。
成功概率=(正确预测到牛市的概率+正确预测到熊市的概率-1)*100%举例来讲,30个季度里有20个季度市场上涨,10个季度市场下跌。
在市场上涨的季度中,某只基金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15个;在市场下跌的季度中,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8个。
那么成功概率=(15/20+8/10-1)*100%=55%,结果明显大于0,可见这只基金具有较强的择时能力。
二次项法二次项法,即T-M模型,具体模型如下:成功的市场选择者能够在上涨市场中提高其组合的贝塔值,而在市场处于下跌状态时降低组合贝塔值。
如果 >0,表明基金经理具有成功的市场选择能力。
双贝塔方法双贝塔方法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具有择时能力的情况下,组合的贝塔值只取两个值,即牛市贝塔取较大的值,熊市取较小的值。
如果为正,则说明存在择时能力。
C-L模型C.L.指标反映的是基金经理能否正确预测市场收益与无风险收益之间的正负差异(即能否正确预测多头或空头市场),而后相机调整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从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收益。
基金业绩评估指标的选取与修订方法基金业绩评估是投资者衡量基金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选择和修订基金业绩评估指标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和决策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基金业绩评估指标,并探讨其选取和修订方法。
一、基金业绩评估指标的选取1. 基准收益率基准收益率是衡量基金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投资者可以通过将基金的收益率与其所属市场指数或行业平均收益率进行比较,来评估基金的相对表现。
常用的基准包括股票基金对比股票市场指数,债券基金对比债券市场指数等。
选择基准应考虑基金投资策略和市场参照物的一致性。
2.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用于衡量基金单位承担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回报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基金年化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基金年化波动率。
夏普比率越高,说明基金单位承担风险获得的超额回报越多。
投资者应选择夏普比率较高的基金。
3. 信息比率信息比率是评估基金经理超越基准收益率的能力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基金年化收益率-基准年化收益率)/基金相对指数的年化波动率。
信息比率体现了基金经理通过选股和择时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投资者可选择信息比率较高的基金。
4. 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基金净值从峰值下跌到最低点的幅度。
最大回撤反映了基金在市场下行时的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基金的最大回撤情况来评估其风险特点。
二、基金业绩评估指标的修订方法1. 根据市场变化修订基准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原有基准无法准确衡量基金的表现。
投资者和基金公司应不断关注市场情况,并及时修订基准,以保持衡量指标的准确性。
2. 考虑基金特点修订指标不同类型的基金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基金所处的市场环境、投资策略等考虑修订评估指标。
例如,对于指数基金,可以采用基准收益率作为主要评估指标;对于主动管理的基金,可以重点关注信息比率和最大回撤等指标。
3. 结合投资者需求修订指标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的需求各不相同,基金公司应根据投资者的需求修订评估指标。
开放基金业绩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分析引言开放基金是一种投资工具,由专业的基金经理负责管理、投资和操作,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作为投资人,了解基金经理的择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很重要。
本文将对开放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择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分析。
1. 开放基金业绩持续性分析开放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方面之一。
通过分析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和波动性,可以评估基金的业绩表现及其持续性。
1.1 年化收益率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衡量基金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高的年化收益率意味着基金具有较好的投资表现。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看基金过去几年的年化收益率,判断基金的业绩持续性。
1.2 波动性波动性是基金的风险指标,也是评估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较低的波动性意味着基金具有较稳定的投资表现。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看基金的波动性指标,如标准差和贝塔系数,评估基金的风险水平和业绩持续性。
2. 开放基金择股能力分析择股能力是基金经理判断和选择个股的能力,对于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影响很大。
通过分析基金经理的择股能力,可以评估其对个股的研究和选择能力。
2.1 个股持仓情况通过查看基金的持仓情况,可以了解基金经理对哪些个股有较高的看好程度。
若基金经理能够持续地选择优质个股,说明其有较好的择股能力。
2.2 相对指数表现相对指数表现是评估基金经理择股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比较基金的投资组合与业绩基准指数的表现,可以判断基金经理是否能够跑赢市场,并体现出其择股能力。
3. 开放基金择时能力分析择时能力是基金经理判断市场行情,并选择合适时机进行交易的能力,对基金的业绩持续性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可以评估其对市场走势的判断能力。
3.1 买入时机基金经理的买入时机决定了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通过观察基金买入股票的时机,可以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
3.2 卖出时机基金经理的卖出时机决定了投资的利润和风险。
通过观察基金卖出股票的时机,可以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
开放基金业绩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分析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基金行业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其核心作用就是通过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债券等资产,获得更高的收益。
基金的业绩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开放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都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点。
开放基金是一种资产规模较大、投资范围较广、投资人数较多的集合投资工具,其所投资的证券产品一般为股票、债券、货币市场证券等。
由于开放基金的规模较大,其业绩的持续性、择股能力及择时能力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首先,开放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是评价基金的重要指标。
基金的业绩往往是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但在此基础上,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自身的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和有效策略的实现,使基金的表现超越市场平均水平。
基于长期持续的业绩表现,开放基金有可能在同业中获得更高的评级和排名。
一般来说,基金的持续性表现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基金的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的经验与技术水平、基金策略的运用和基金的管理机构等。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开放基金进行投资时应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以及基金管理机构的综合实力。
其次,择股能力是开放基金经理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择股能力体现在开放基金的投资决策上,主要包括股票选取和相应的分散化投资组合。
好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深入分析企业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同时根据市场与行业情况的变化调整股票选取和组合,提升基金的表现。
基于择股能力,开放基金经理可以选择低估股票,并在价格合理时买入,随后在高位时减仓卖出,从而取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择股能力对于基金的业绩表现和长期持续的成长十分重要。
最后,择时能力也是开放基金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择时能力体现在基金经理决策的时机上,主要包括了预测市场的涨跌态势、判断市场趋势、标的股票生命周期等方面。
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好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控制风险、抓住投资机遇,提升基金的收益表现。
基金的绩效评估-—-----基于博时基金的案例分析2009118238 注册会计摘要:本文从普通投资者常用的基金评价指标开始,逐步深入到经过风险调整的评价指标。
经典的评价体系里面包涵了詹森指数、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信息比率;而TM、HM模型和TM、HM多因素模型则进一步拓展了衡量的空间,通过把基金的业绩分解成承担系统风险所必要的收益和选择性收益,引入二次项去评价基金的择时能力,同时模型也给出了选股能力的测度.我们选取了博时旗下3只类似的基金,用以上方法去评价,并检测这些指标的一致性,最后给出评价.一、研究的标的。
我们选取了博时基金旗下的3只基金,分别是博时新兴成长、博时创业成长、博时精选股票。
前两只基金旨在精选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公司,以期待获得较好的收益。
博时精选则奉行价值投资的理念,精选股票,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
从他们对基金的描述可以看书,公司运作这三只基金的成功关键因素是个股的选择。
投资者会期待这些精选的个股能战胜市场.二、对3只基金表现的一般描述。
我们站在普通投资者的角度,对这3只基金的历史业绩和其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我们能初步判断精选股票是一只相对保守的基金,因为它抗跌同时上涨行情中表现不如市场。
另外两只基金则不是那么明显,为了进一步考察更长的期间的表现,我们把市场在2010.4.6到2012。
4。
6划分为不同的波段,并且在每个波段中去考察每只基金的表现。
1本文以80%的沪深300指数加上20%的国债指数作为市场组合,无风险利率为一年期存款利率。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能得到如下的信息:1.这3只基金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市场下跌的时候,他们能够战胜市场,相对跌幅小一些;但是在市场上涨的时候,这些基金则无法战胜市场,上涨幅度不如指数.2.新兴成长和精选股票具有良好的抗跌性和滞涨性,创业成长和市场走势差别不明显。
三、经典指标衡量。
我们主要使用以下4种指标分别衡量:β1.詹森指数:这是基于CAPM模型的评价方式,α=(Rp—Rf)-(Rf+β(Rm—Rf),也就是组合相对于市场必要报酬的超额收益,当α〉0时,说明基金战胜了市场。
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基金经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角色,其选股与择时能力对基金的投资回报至关重要。
选股能力指的是基金经理在众多个股中挑选出具有较高收益潜力的标的,而择时能力则是指基金经理能够准确判断市场的走势,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买入或者卖出操作。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
一、选股能力的重要性选股是基金经理的核心职责之一,良好的选股能力能够在市场中获取超额回报。
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基金经理需要综合考量公司基本面、行业前景、估值水平等因素。
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找到具有较高增长潜力和较低风险的个股,从而为基金的业绩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择时能力的重要性择时是投资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涉及到买入或者卖出的时机选择。
市场行情的涨跌波动时刻变幻,基金经理需要通过对市场的走势有准确的预判,以求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调仓操作。
择时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投资回报的高低。
不同的市场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灵活把握市场机会,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三、如何评估评估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重要依据。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参考:1. 基金的长期表现:通过分析基金的长期业绩,了解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
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可以证明基金经理具有出色的能力。
2. 投资理念与策略:深入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策略,看是否与个人的投资风格相契合。
基金经理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投资思路,并能够在市场中实际操作。
3. 个股持仓情况:观察基金经理的个股持仓,了解其对不同个股的判断与选择。
高质量的持仓会反映出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4. 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基金经理应该具备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能力,能够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
四、优秀基金经理的典型案例1. 彼得·林奇(Peter Lynch):林奇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基金经理之一,管理过的基金在其任期内取得了惊人的回报。
他注重个股研究,通过深入行业调研和个股挖掘,成功捕捉到了许多成长性股票,以其高超的选股与择时能力闻名。
基于CAPM模型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分析实证金融课程论文题目:基于CAPM模型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分析专业: 金融学姓名:学号:基于CAPM模型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分析【摘要】本文结合CAPM理论下的单因素绩效评价模型,以及T-M择时选股能力评价模型,以804个交易日的高频数据,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实证分析。
模型分析发现,所选基金中绝大部分未能战胜基准市场,基金盈利能力亟待提高,无论选股还是择时能力,均有待加强。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单因素模型;T-M模型一、引言自1998年我国设立证券投资基金以来,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大众理财工具发展迅速。
截至2014年6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共有2356只。
而且中外合资基金公司陆续面世,债券基金、指数基金、保本增值型基金、伞形基金之类的基金层出不穷。
对投资者而言,基金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金融工具。
然而,面对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证券投资基金,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如何在众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中选择自己的理财专家值得我们的思考。
本文将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实证研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取得的收益是否超过了市场基准组合的收益;基金经理是否具有选股择时能力。
二、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基金绩效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随着现代投资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建立,基金业绩评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Treynor(1966)首先提出一种考虑风险因素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数—“特雷诺指数”,认为基金管理者通过投资组合应消除所有的非系统性风险[1]。
随后Sharpe(1966)提出了“夏普指数”,并对美国1945-1963年间34只开放式基金的年收益率进行了绩效的实证分析[2]。
Jensen在1968年提出的“詹森指数”[3]。
而Treynor、Mazuy1966年提出T-M模型首次对基金经理时机选择能力进行了计量分析[4]。
我国封闭式基金业绩与择时能力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张伟[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夏普比率、特雷诺比率、詹森α、T-M 模型、H-M 模型对我国开元等10只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和择时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表明,无论从牛市、熊市还是从整个样本期看,这些基金经风险调整后的业绩均不理想。
而且,普遍看来,它们并不具有择时能力。
因此,无论从业绩,还是从择时能力而言,这些基金都不具有优势。
这说明,中国的基金业还很稚嫩,业绩并不理想,甚至不如存银行。
[关 键 词]封闭式基金,经风险调整后的业绩,择时能力市场有效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因此积极投资是徒劳的,从而论证基金不可能战胜市场。
坚持这种看法的投资者,一般采取被动投资策略。
指数基金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表现。
许多实证分析也表明,基金战胜市场的情形是很少见的。
然而,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改变了这种看法。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市场是无效的,市场本身存在摩擦,投资者受到心理情绪的干扰,从而通过研究市场和投资者的行为,采取一定的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胜过市场的业绩。
坚持这种看法的投资者,一般采取积极投资策略。
我国封闭式基金发展已经有五年,目前总基金份额已经超过1200亿,包括开放式基金在内,基金总数量达到78只。
那么,如何评价我国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它们的业绩表现如何?具有“专家理财”特点的基金是否具有择时能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研究方法1、夏普比率(Sharp Ratio )夏普比率(i SR )指每单位风险的超额收益率。
它用样本期间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i σ)度量风险,用样本期间基金的平均收益i R 与无风险利率的平均值f R 的差度量超额收益率,则第i 只基金的夏普比率用公式表示为:i fi i R R SR σ-=该比率越大,说明基金i 经风险调整后的业绩越好。
2、特雷诺指标(Treynor Measure )特雷诺指标(i T )指每单位系统性风险的超额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