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钱伟良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6
中职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课能力奠基作用研究开题报告语言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
作为基础教育主要课程之一的语文学科,以它特有的人文色彩、民族特性和审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受教育者社会生活所需各个层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从事基础教育的人应当树立“以人为本”、“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己任”的现代教育观,语文的教学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新世纪对人才的新需求。
学生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的。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核心的问题是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目标指出,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东北地区的中职学生目前仍存在“基础薄弱”“厌学比率高”等多方面不利因素,传统的理论教学、文学鉴赏、师授生听的教学模式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此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是为学生基本生活生存能力奠基。
新版本的中职语文教材的三大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充分显示了中职语文教学向实践活动课倾斜的走向,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实践活动课打造成为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中职语文教育的重要模块,真正使语文教育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上起到奠基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在就业形式极其严峻的今天,职业技术性人才的短缺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中职院校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应社会需求,中职院校实训课时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文化课时相应的不断缩减,一减再减之下,文化课已失掉了完成其原有教学目标的机会,加之被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淘汰的学生本身存在文化课基础偏低现象和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教学内容不受重视和授课对象的不配合双重因素产生了受教困难与传教消极的恶性循环。
南湖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学生姓名:系别:经济与管理系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老师2011 年12 月29 日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讲,信息披露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信息披露可以减少投资者之间的信息部不对称程度,提高股票的市场流动性,从而降低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另一方面,信息披露可能造成企业信息披露成本和诉讼成本的增加,公司的竞争对手可能得益于披露的有用信息,从而削弱公司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尽力在两者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此决定“披露什么信息”和“披露到什么程度”。
(二)依据和意义: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求针对上市公司仅仅进行强制性信息的披露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作为与强制性信息披露相对应的一种信息披露方式,自愿性披露能够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信息在整个证券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券人的信贷决策、政府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都离不开企业披露的信息。
从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来分,会计信息披露分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
尽管强制性披露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披露方式,但自愿性披露的重要也日益受到社会的肯定。
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已经形成以核心竞争能力信息为主,公司治理信息与环境信息为辅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体制。
本文旨在研究自愿性披露的内在动机和利益权衡,并通过分析中国近年来的年报中的自愿性披露情况,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我国国情的建议。
二、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首先对本文所研究内容做总体概况2.谈现在国内外对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动态3.了解信息披露的内容及界定范围4.说明信息披露带来的各方面问题及其意义5.自我归纳意义及看法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2.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的基本角度3.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的方法及途径4.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的意义和对各方面影响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研究的步骤:1、选题。
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流失与解决对策―――基于市红狮电梯装饰的实证研究专业工商管理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姓名徐天民学号2指导教师吴美珍教师2016 年 4 月 8 日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1.1 研究意义目前对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出现问题的原因,在界定上大多数还局限于理论分析或者是一些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是试图通过理论与家族企业环境实际情况的结合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家族企业的安康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1.2 预期目标据有关学者观察,多数企业的开展呈现出倒“U〞型的开展趋势,即企业开展到一个高度后就没有了继续向前开展的动力与活力,相反却走下坡路,直至最后停滞开展或者消亡。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资源的匾乏,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恰好可以打破这种资源上的约束。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不完善是我国企业在引入职业经理人时困难重重的原因之一。
本文在试图解决这些困难时也会提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的相关问题,从而对现实中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给与一些指导。
2.国外研究现状2.1 国研究现状(1)职业经理人制度不成熟信用稀缺从外部制约了家族企业的扩展,从部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开展。
对大多数私营企业来说,固化了它们的家族形态,企业与社会人力资本难以进展有效地融合,老板难以招聘到既有专业和管理能力,又对企业忠诚负责的职业经理人(储小平,2001)。
(2)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和文化传统问题大局部民营企业家不想聘用职业经理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等约束机制〞,同时法制的不健全也助长了职业经理人整体道德水准的低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这一观念的同时也相对弱化了家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家族成员倾向于把家庭看作是自己的财产而不愿意把财产拱手让人(红霞,2005)。
由于家庭的巨大作用,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以与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局限性所致,委托代理机制难以根植于家族企业,两权别离非常困难(康灵慧,2007)。
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探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真情实感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透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学生们对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转化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因此,通过对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进行研究,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真情实感作文写作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1.研究目的:(1)了解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探究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3)提出针对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整体情况;(2)实证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学生的真情实感作文水平和对教学内容的反应;(3)实验法:设计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课程,通过教学实验来探究有效策略和方法。
三、预期结果通过对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了解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理论依据;(2)探究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真情实感作文写作能力提供具体实践参考;(3)提出针对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可行性建议,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为实际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总体情况。
第二阶段(2020年2月-2020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学生的真情实感作文水平和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并总结存在的问题。
第三阶段(2020年7月-2021年1月):设计初中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课程,并进行教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