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小心陷阱,多看两眼关联词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病句辨析题如何轻松找出正确选项-2022公务员联考行测解题技巧病句辨析是行测言语理解部分的内容,在事业单位及公务员考试中都有所涉及。
那今日我们就围绕这一题型,跟大家讲讲如何从选项入手,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通过对大量真题的分析,我们会发觉其实病句辨析题的选项是有规律可循的。
它不会考察一些杂七杂八、特殊生僻的错误,通常考察的错误类型可以分为六大类:(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与赘余;(4)表意不明;(5)结构混乱;(6)不合规律同时这些常见错误类型都是有肯定标志的。
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关注这些标志词,再与选项表述进行比对,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有哪些标志词是需要关注的:1、留意关联词当句中含有关联词,可能存在这些语病:搭配不当、位置不当、重复累赘。
2、留意介词结构当句中消失介词结构,可能消失这些语病:滥用介词沉没主语导致主语残缺。
常见的此类介词有:由于、通过、对、对于、在、当等等。
3、留意两面性词语当句中有“是否、能否、好坏、得失、成败、凹凸”等词语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得当。
4、留意否定结构当句中含有“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时,要考虑句意是否表达精确。
接下来通过一道2022真题练习一下:【2022年深圳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尽管这份看法不乏突破,甚至提出有意从高空抛掷物品的,依据详细情形最高可按有意杀人罪定罪惩罚,但仍显“先天不足”。
B、只有完善疏通市民投诉和反映问题的渠道,限定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否则就依法严加问责惩罚,城市窖井盖是可以不沦为致命陷阱的。
C、虽然是公众人物,但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假如放纵自我,五毒俱全,还想着“收割流量”,怎么可能?D、对道路工程的担心并非不是无中生有,近年来,多个城市都曾发生路面坍塌事故,看似互不关联的偶然事故,其实蕴涵着某种必定。
【真题解析】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首先来看A,选项中含有关联词“尽管…但是”,通过分析句意可知,用法是恰当的,且选项规律通顺,语义顺畅,不存在语病。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01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就“关联词”的一些思考关联词在言语理解与表达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作为一名言语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在此和各位老师进行简单的交流。
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的就是五大关联词:转折、递进、条件、因果和并列,这五大关联词是重点要讲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快速便捷的做题方法,但是不得不考虑到的是,现在的题目的变化很大,反模板、反培训意识很强。
有一些题目的出题角度很新奇,用以往的方法或者说简单的运用技巧来做题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有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就关联词来说绝非是万能的、最好的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怎样能够准确的提炼文段内容要点。
避免出现有些教师将技巧摆在首位,这样会使学员很死板的掌握技巧,最终做题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适得其反。
简单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教师们讲课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的就是关联词较为“神乎其神”的用法,“但是”后面是重点,“而且”后面是重点,但是,事实上,能够符合这一理论的也只是个别题目,极少数题目,就现在的题目来看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一种情况是,“但是”等关联词后面的内容不是文段要强调的内容;一种情况是,文段中出现了多个同类关联词,比如说,文段中处出现了多个“但是”、“而且”、“实际上”等关联词,这个时候文段的重点在何处,不免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在一些短期班的授课过程中可能这样的问题并不突出,但是一些长期的高端班来看,问题很突出。
就言语而言就是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事实上,就言语这个模块,技巧性并不是很强,真正做好这一模块的题目需要从根本上掌握阅读方法,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段,而不是个别词汇入手。
2020国考行测:解答主旨观点题,小心“关联词陷阱”在国考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题中的主旨观点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每年国考行测都会有所考查。
很多考生对于主旨观点题有一招“必杀技”——通过关联词确定文段重点。
在这部分题目中,这一招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找到作者想要突出的关键句,但是如果每一道题都只看关联词,则很有可能掉入命题人设下的“关联词陷阱”。
中公教育专家结合题目为大家进行讲解。
【例1】超过半米长的碳纳米管的问世,使其朝应用方向踏出了重要一步。
碳纳米管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制造“又强又韧又轻又便宜”的材料。
在天然材料中蛛丝最强韧,而碳纳米管纤维的韧性超过了蛛丝,这样的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极其重要。
除此之外,碳纳米管还有独特的结构和导电性,可以用来做纳米尺度的电子器件,会比传统的电子器件更小、更灵敏。
但是一般的碳纳米管长度不一,结构类型和导电性不同,很难用来规模化地生产结构和性能一致的器件。
然而现在的超长碳纳米管克服了这一难题,成为一项巨大突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碳纳米管的:A. 应用前景B. 结构性强C. 物理特性D. 研究突破【答案】A【中公解析】这道题如果考生只凭关联词做题,那么很容易看见尾句前面的“然而”,从而把这段材料当作一个转折文段,转折后强调现在的超长碳纳米管是一项巨大突破,所以容易误选干扰项D。
细心研读文段,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总分文段:第一句交代了碳纳米管朝应用方向前进了一步。
第二句说明了其由于韧性强所以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第三句由“除此之外”引出,谈到了其由于其导电性所以在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和第二句构成并列。
第四句由“但是”引出,和前文转折,谈到了碳纳米管的在电子器件领域无法规模化生产不足之处。
第五句又谈到了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根据句意分析,三、四、五句都是在谈碳纳米管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而5句话中的转折是基于上一句话的转折,并非基于全文的转折,因此不是全文的关键句。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重要关联词精讲 (1重要关联词精讲 (一—并列关系中的对举关系准确掌握关联词的逻辑关系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考的关联词并不多,有几类是必须要掌握的,因为它们的逻辑关系很明显,是联系上下文分析文段主旨、观点倾向的关键点。
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常见的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关系。
平列关系我们都知道, 表示几件事或者几个方面并存, 比如“ 既…… 又”“ 一边……一边”“ 一会儿…… 一会儿”“ 同时”“ 另外”…… 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而对举关系则是前后分句意义相反或者相对, 两种情况或者两件事情对比对立, 也就是用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对照来说明情况或者表达所要肯定的意思。
这时候, 语义就有轻重之分, 主次之别了, 因此我们碰到这类关联词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定位出关键信息。
常见的关联词有“ 不是…… 而是”“ 是…… 不是”……例 1:(词汇这些瀑布不为人知,这 _____因为人们对它们不感兴趣或者它们不够迷人, ____由于它们处于边远险要之地,游客要想一睹它们的风采就显得困难重重了。
A. 不是而是B. 不但而且C. 不是就是D. 不仅而且很显然, 题目中的两个分句意在解释这些瀑布不为人知的原因所在, 所以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
且根据最后一个分句的“ 困难重重” ,可知原因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选项 A 表对举的并列关系,选项 B 、 D 表递进关系,选项 C 表选择关系,故本题选 A 。
例 2:(文段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它是无序的。
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这“ 混乱” 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协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 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 ; 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连,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
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语句衔接中的“关联词陷阱”【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语句衔接中的“关联词陷阱”。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相信很多同学对于语句衔接这样的题目都不陌生,但是敢去拍胸脯保证没问题的人应该不多,因为做题时候会发现有些题目按照通常的办法去解决,或者语感顺读并不能保证正确率,那么聪明的你有没有想过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我们先来看几道题目,从中去寻找一下他们的共性。
例题1:上世纪60到70年代,一系列医学伦理事件的发生促进了病人权利的运动。
在处理医学决定时,医生家长式作风受到批判,以“共享决定权”为原则的新的医患关系产生了。
然而,______________。
现代医学的专业性意味着医患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巨大知识壁垒,平等也就无从谈起。
病人对治疗效果的预期往往高于医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医学风险认识又远远低于医生,缺位和无效的沟通既给临床治疗制造了巨大成本,又使医患的情感遭到巨大打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医生与病人却被有史以来最为紧张的关系所羁绊B.完完全全的平等并不是拯救现代医患关系的良药C.病人们在这个时候却发现医生们越来越难以信任D.今天作为医疗行业的医学所处的关系网极为复杂这道题目整体来说不是很难,我们会发现空缺处之前有个明显的转折词“然而”,那么我们要填的句子当然是要和转折后的内容话题一致,关系更紧密了,而后文说的问题就是“平等”,所以浏览选项只有B项中谈及“平等”,故选B项。
例题2.输血本质上是一种移植,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
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
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两者一部分遗传基因相同,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导致发病。
公务员考试言语题必杀技法之三关联词法我们知道,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题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文段的中心句、重点句对于解题是最有帮助的。
那么,哪种方法应用最广,最有效果呢?无疑就是关联词法,关联词所引导的句子往往就是文段的中心句、重点句。
关联词法不但在解片段阅读的各个题型时经常用到,在做逻辑填空题时也经常用到,因此是言语理解题的基本解题方法之一。
还有就是公务员考试所用到的关联词并不太多,主要就是表因果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和必要条件关系这五种关联词,关联词法可以集中突破,不会花费我们太多的时间,所以要把这个基础打牢。
下面以几道国联考言语题为例,介绍一下关联词的用法。
1.通过遥感探测发现,每年10月到次年的3月期间,每2~3天在2公里以上的高空就有一股从西风带吹来的浮尘,当它抵达华北平原上空后,由于地势降低,风速下降以后浮尘便会往下与污染物相混合,遭遇水汽后细粒子个体便迅速增大,造成大范围高强度的污染现象。
如果遇上南边气流比较强,会形成华北地区持续多天的重污染天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现象的()。
A. 形成过程B. 发生时间C. 形成原因D. 覆盖范围这是一道2014年的国考题,有一定的难度,A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有很多考生误选了A.但如果能够留意到第二行的“由于”这一表因果关系的典型关联词,就会知道文段的意图就是讲空气污染现象的形成原因。
所以应该选C。
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典型的关联词组是“因为...所以”,但有时文段只出现“因为”“由于”等表原因的关联词,有时文段只出现“所以”“因此”“因而”“由此可见”“照此看来”等表示结论的关联词,考生要明白这都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时还会出现“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倒装因果关系,这时就是侧重解释原因了。
2.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常见关联词详解时间:2010-11-29 13:45 来源:启政教育党史公务员作者:福建启政教育【打印】【复制链接】点击: 265次准确掌握关联词的逻辑关系对于言语理解解题非常有帮助。
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常考的关联词并不多,有几类是必须要掌握的,因为它们的逻辑关系很明显,是联系上下文分析文段主旨、观点倾向的关键点。
首先我们来介绍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最常见关联词及其固定结构。
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中关联词的几种固定结构:(1)转折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但不……反而…;…尚且……何况;不仅……也;虽然……但是;非但不……却……;别说……;不但没……偏偏;不但不……相反;尽管…… 但……(2)表选择关系关联词:或者……或者……;要么……要么……;要不……要不……;不是……就是……;与其……不如……;与其……毋宁……与其……还不如……;(3)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 ;要是……就…… ;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也……;哪怕……也……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4)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还;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不但 (不仅、不光、不过、不只)……而且(并且、并、也、还);(5)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可见”、“总之”、“言而总之”、“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因而……”、“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
(6)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只要……就;凡是……都;不管……总;只有……才;除非……才;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7)并列关系的关联词① 一般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单用的“也、又、还、同样、同时”等,这些词语多用在后续分句中。
双用的“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行测备考:关联词也有逻辑的“坑”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整个模块中,阅读理解是分值占比很重的题型,主旨概括题又是整个阅读理解的基础,虽然考生在学习了寻找主旨句方法后,能寻找到主旨句,但在对主旨句理解上往往加入自我过多发散思维去选择选项。
出题人往往正是利用考生的某些主观思维去设置易错选项,而在错误答案设置方面,有一类经常出现的陷阱就是将文段中出现的两个主体词混淆成并列关系,根据考生喜欢概括全面的思想,这类并列的错误选项经常误选,针对这种陷阱,考生首先应该抱着寻找文段重点的思想去分析文段,利用行文脉络分析,以及关联词的侧重点指引作用,分清两个主体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应加入过多的自我思维,要忠于原文,不要预设答案。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类混淆选项设置的特点,例如:城市的竞争力,由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决定,但硬实力要发挥作用,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对软实力的约束与促进。
陷阱选项经常设置成城市竞争力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发挥作用。
文段的重点应该在于强调软实力的作用,选项混淆成并列关系,这就是这类选项的设置特点,做题时考生应提起警惕,下面讲解真题,进行实战!【例】(国考-行测-2010)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强调的是“经济人”角色,以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润为做事原则;而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等。
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A. 在社会活动中需要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B. 社会活动中各领域的价值观念在互相渗透C. 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D. 社会性是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共同属性【答案】C。
第一次考国家公务员,国考冲刺:言语理解与表达通杀口诀十条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公务员招考工作预告,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
公告发布后会陆续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及考试大纲。
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一、主旨概括是本意1.口诀点拨:找文段本意,即文段中的重点句。
2.判别标志:主要、主旨、主题、核心、中心、概括、强调、表明、复述等。
3.解题技巧:微观———关联词语:递进、转折、并列、因果、必要条件。
宏观———行文脉络:总分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分。
二、意图判断多主旨1.口诀点拨:意图判断题目,判断作者意图、目的的选项,答案可能是引申项,也可能是文段本意。
提醒小伙伴们,在近年来的考试中,会出现一些与主旨无关的引申项,不可选,所以很多真题最终答案依然是主旨项。
2.判别标志:意在、想、告诉等。
三、标题填入三要素1.口诀点拨:准确、简练、有吸引力。
2.解题思路:新闻优先看导语,议论文优选观点或对策,说明文全面概括。
四、态度观点四题型1.口诀点拨:明确观点、隐含观点、无观点及杂糅观点。
2.题型分类:明确观点:我认为/觉得/希望、在我看来、依我看、××认为、×× 说等。
隐含观点:观点暗含在字里行间。
无观点:单纯客观描述未进行主观性评价,或仅说明他人观点未提及提问者看法。
杂糅观点:文段涉及两个话题,解题时需分清提问中的人或事。
五、细节理解找对应1.口诀点拨:将选项与原文做一一对应,找出正确答案。
2.判别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不正确/错误、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根据上文可以/不能得出。
3.重要考点:① 偷换范围:易扩大———所有、都、全部;易缩小———没有、无、唯一。
公务员考试行测易错题解:注意逻辑填空的语义重复导语:语义重复是考试中非常容易十分的题目,主要是大部分的逻辑分析不够明确,常常会陷入语义陷阱,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例举了一篇关于如何注意陷入语义重复陷阱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用。
【例1】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因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对人的内心经验有__________的体谅,并精骛八极、__________,因此都应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同身受鞭辟入里B.设身处地深入浅出C.情真意切入木三分D.细致入微入情入理【答题心理】这个题目不是很长,看起来很简单(心理一阵窃喜)。
开始读文段,咦,“精骛八极”是什么意思?(精骛八极、精骛八极、……开始慌张……)精骛八极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完了……只好凭感觉蒙一个答案了。
【错误解答】本题不少考生都选了B项,理由是“设身处地”正好可以修饰“体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设身处地地体谅别人。
那么B项究竟对不对呢?【错解门诊】B项“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体谅”本意也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因此不需要再用“设身处地”来修饰,语义重复。
排除B项。
【正确解答】笔者在此从头为大家捋一下这道题吧。
第一空考查并列对应,“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对人的内心经验有________的体谅”,“真切”用以修饰“关心”,不能再用来修饰“体谅”,因此首先排除C项。
“细致入微”是指看问题非常全面,连细小的事情都考虑到了,常搭配体贴、关心,或者用来形容描写、表演,与“体谅”搭配不当,排除D项。
因此只能选择A项了。
再用第二空进行验证,“精骛八极”是指诗人进行艺术构思、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
正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鞭辟入里”意为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与表示“诗人进行艺术构思、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之意的“精骛八极”构成并列,共同形容人文社科类著作的优秀之处。
小心陷阱,多看两眼关联词
湖北华图胡晓倩
在主旨概括题中,我们讲了两种方法来帮助大家寻找主旨句,也就是作者在文段中所表达的重点,一种是微观的关联词法,一种是宏观的行文脉络法。
很多同学觉得关联词容易寻找,解题更加便捷,在做题时看见关联词就觉得找到了文段重点,这种做法其实是片面的。
有些题目里面,关联词很多,到底哪个关联词后才是重点,或者关联词出现在非重点的部分,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在做题时还是要把握整个文段,选出正确答案。
下面我们来看例题。
【1】每100克巧克力中含40—500毫克可可碱,可可碱能刺激平滑肌,还能加速神经传导。
但和咖啡因不同的是,可可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每100克巧克力中含70毫克咖啡因,咖啡因的作用在于提高警觉性,促使人超常发挥,提升观察力,抵抗疲劳,提高脑力活动的效率。
巧克力中还含有苯丙胺,也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能刺激下丘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巧克力具有促进神经兴奋的作用
B.巧克力和咖啡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C.可可碱比咖啡因对人体更加有益
D.咖啡因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分分结构,分别介绍了每100克巧克力中含有的三种成分(可可碱、咖啡因、苯丙胺)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都具有提神醒脑,加速神经传导。
因此,对于分分
结构应该全面概括,答案选择A。
有同学读完第一句话之后,看到第二句中有个“但”字,表转折,应是文章的重点,就选择了答案C。
这个转折只是对第一句话的对比,并不是整个文段的重点,所以还是需要把整个文段读完,全面考虑。
【2】一些人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只讲“实现自身价值”,不讲“提高自身价值”。
人当然天生就有价值,这价值应当重视,但还有待提高。
提高不能靠包装与炒作,必须要真正提高质量,具体表现无非就是德与才。
这两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克已修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克己修身,如何能成“大器”?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不经艰苦磨炼,如何能“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文字意在()。
A.澄清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
B.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C.批评某些人一味自我包装炒作的行为
D.阐明克己修身对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
【答案】D
【解析】有同学看到“但还有待提高”,认为这是对前面一些人对待自身价值有思想误区的一个转折,因此会误选A。
题目中显示陈述了这样一种存在的问题,接下来通过一个条件关联词说到了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即提高自身的价值,只有通过克己修身这样一个条件。
我们说提出一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本题的重点在于提高自身价值所需要做到的克己修身,因此答案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