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送温暖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7
近年来,捐赠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学会捐赠能够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会让他们更加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孩子认识到捐赠的重要性。
下面,就来分享一份让学生学会捐赠、用数学为他人传递暖的三年级教案。
一、教案背景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主题:让学生学会捐赠,用数学为他人传递温暖时长:2课时(80分钟)适用人群:三年级学生二、教案目标1.了解捐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掌握货币计算的方法和技能。
3.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合理计算捐赠金额。
4.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论一下“什么是捐赠”和“为什么要捐赠”,再由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捐赠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学习(1)教师出示捐赠的各种方式(如捐钱、捐物、捐血等),并让学生讨论这些捐赠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2)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模拟的电子商务折扣券,要求学生计算此次折扣优惠后,所需要支付的金额,并让每个小组确定捐赠金额。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掌握货币计算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合理计算捐赠金额。
对于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小组,可由学生向其他组请教,或者教师再次进行模拟演练,以达到正确的结果。
此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将自己的捐赠金额记录在学生手册上,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捐赠,如清理家里的闲置物品等。
引导学生以身作则,做出实际行动,实现所学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回顾此次的学习内容,重点总结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思考。
第二课时1.导入让学生分享上一节课所做的捐赠行为和积极的反响,引导学生会同感受到被人关注和帮助的温暖。
送温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送温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8页、79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学生在本单元的上几节课已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和不够商1时补0)的笔算除法,本节内容是在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此基础上展开的。
它是上两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深入和渐进,也是以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笔算除法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算理、掌握算法、会验算,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能力目标: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学数学和用数学的快乐。
4、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最高位。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表内除法笔算,本单元的上几节课又学过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对本课的学习,他们是有基础的。
2、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
(2)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3)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3、教法基于以上新课标的理念,我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为立足点,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主线,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性地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呈现教学内容,引导探索,交流并验证等教学方法。
4、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法引导上,我力求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交流等学习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教学流程: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探究新知、掌握算法→闯关练习、巩固新知→全课小结、体验成功。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送暖和》教课方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讲课人:板桥中心小学许静学习目标: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验算的方法。
3、联合详尽情境进行估量,逐渐培育估量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要点: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联合具2、体情境进行估量,逐渐培育估量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难点:1、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验算的方法。
2、可以联合情境,比较合理的进行估量。
教具学具:课件、多媒体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1. 口算210÷ 3=64÷2=23× 3=400÷4=400÷8=360÷ 9=12×4=300÷3=150÷3=280÷7=34× 2=420÷6=240÷8=560÷8=11×6=2.想想:(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最()位除起。
( 2)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 3) 612÷3 时,十位上 1 不够 3 除, 应当在商的十位上写上()。
3.竖式计算6 876 4 522把 6 876改成 6 576,你还会吗?今日,我们我们连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二、自主研究新知1、体现信息: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均匀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2、解决1) 列算式。
送温暖的数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 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第二课时: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第三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4. 第四课时: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5. 第五课时:应用题的解决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基本运算方法的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培养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送温暖的数学教材。
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
3. 练习题: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4. 分组讨论工具:纸张、笔、计时器等。
教学设计与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送温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分组讨论实际问题(20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
2.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第五课时:应用题的解决(续)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送温暖的数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讲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行例题演示和练习。
2. 第二课时: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讲解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进行例题演示和练习。
3. 第三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行例题演示和练习。
4. 第四课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讲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进行例题演示和练习。
5. 第五课时:应用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讲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例题演示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数学运算规则和方法。
2. 采用示例法,进行例题演示和练习。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的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练习题: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工具:纸张、笔等。
《送温暖》说课稿一、教材:1、教学内容及简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除法垫定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验算。
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教法、学法: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课本中以分故事书为情境,我以此主线,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灵活运用;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集合学生实际以送温暖为主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准确的搜集提取信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五个层次的教学: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学生在情境中搜集、提取出“576本”“6所学校”后,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分多少本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
2、自主探索,尝试解决:估算之后,暂且不做评价,采用设疑,“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你能试着算一算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3、讨论交流,优化算法: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你能把自己的算法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当然,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要重视算法的优化,接着再问:“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引导学生在算法的比较中优化。
《送温暖》说课稿大王镇中心学校郑小怡一、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送温暖〉〉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一课。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为进一步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教材创设了送温暖的情境,将教学内容自然引入,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计算类似,只是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先去除。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节课内容,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自主探究,并能自觉地在组内进行交流学习,最终将本组的成果进行大胆展示。
三、教学目标依照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立了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估算,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验算。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让学生利用导学案独学,再对学、群学,最后在班里进行展示。
整节课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新知识的一个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独学、交流、合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生生、师生互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依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再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运用了浅显易懂的儿童化语言制定了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五、说教法与学法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学习知识。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如何引导、如何点燃、唤醒、激励学生。
《送温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探究并把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结合详细情境正确估算,培育估算意识。
3 、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的算理,把握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喜爱上数学课吗?其实,只要留心观看,数学就在你身边,同学们是否记得我们学校多次组织爱心助学活动,同学们捐钱,捐物给失学儿童送去了暖和,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华夏学校是怎样献爱心、送暖和的?[ 板书:送暖和 ]二、探究体验:出示例题默读: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齐说算式,师板书。
1 、估算:引导先估量商是多少,并在小组内说估算过程,全班沟通。
2 、笔算:独立尝试,发觉问题不能解决在小组解决,汇报。
生说师板演。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
通过沟通引导同学熟悉“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的方法,并引导同学理解商 9 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3 、验算:让同学用乘法验算,指名板演运算。
4 、练习:( 1 )假如把这些书送给 4 所学校,每所学校分多少本?先估算,再计算。
问:试商时用不用看前两位数?为什么?( 2 )做课本 61 页争论题:独立计算,指名板书,全班沟通,引导同学熟悉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以闯关形式:1 、基础关:推断商是几位数?6 846 4 1567 3648 7002 、其次关:计算超级棒:计算(自由选择)并验算。
62 页 3 题选两道第三关:提高关应用题1 、王老师有 100 元,拼图每盒 8 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2 、学校召开家长会,请了 142 位家长, 8 人围一桌,需要预备多少张桌子?算完后,同桌沟通、汇报。
四、全课小结: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满足吗?反思:本课设计时,我的思路是想从生活原型中引发问题,在探究思辨中感悟算理,在多层次练习拓展中巩固、提高。
三年级数学《送温暖》说课稿
定西市安定区马泉学校王耀龙
一、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章〈〈送温暖〉〉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一课。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为一步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教材创设了送温暖的情境,将教学内容自然引入,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计算类似,只是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先去除以除数。
三、教学目标:
依照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立了以下四个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习惯。
3、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进行验算的习惯。
4、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思
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依照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六大环节:复习准备、出示目标、探究新知、当堂检测、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一)复习准备
首先进入第一环节:复习准备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准备练习,一个是常规的口算练习,复习的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随机点名口答。
另一个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练习,指两名同学板演完成。
1、口算。
300÷3= 400÷4= 24÷8= 240÷8= 360÷9=
420÷6= 560÷8= 400÷8= 350÷5= 120÷4=
(2)笔算: 876÷6 522÷4
口算完毕,让板演学生说计算思路。
进而让学生回忆计算笔算除法的方法是1、从高位算起2、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3、余数要比除数小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给学生打开新知识的钥匙,为学生接下来探究
新知识作好铺垫]
接下来我会指着黑板上876÷6这道准备题说:如果我把这道题中的被除数8改成5的话,你还会做吗?这节课,我们就借送温暖这个情境,来研究这个知识. 顺势导入课题,板书:送温暖
[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巧妙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进行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二)、出示目标。
(三)、探究新知
我将探究新知分五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出示例题,列出算式;第二个层次:探究算法;第三个层次:探究验算;第四个层次:比较、归纳;第五个层次:看书质疑。
第一个层次:出示例题并列出算式
课件出示例题并找同学完整的读题。
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接下来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576÷6=(师板)
[此环节的设计结合具体情境从读题到列出算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第二个层次:探究算法
这里分两个小步骤完成:即:学生估算;试做576÷6明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
第1步:首先让学生估算。
估算方法可能有:(1)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所以每所学校分的不够100本。
(2)6×90=540,每所学校分到的多于90本。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估算,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
第2步:学生试做.教师讲解。
找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然后板演同学说思路。
(师板竖式)
这时我会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他是先用几来除以6的?
学生会回答出:先用5除以6的。
我会接着问:百位上的5除以6不够除怎么办?
学生可能会说:用57除以6。
我会相机引导:57除以6,够不够除?等于几?商9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十位)为什么写在十位的上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所以商9写在十位的上面对不对?[此环节的设计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不但使学生知道了怎么做,而且明确了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述真正理解了知识,进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能力。
]
然后找同学完整地说思路.即: 576÷6
576除以6,先用5除以6不够除,用57除以6等于9,商9写在7的上面,6乘9等于54,57减54等于3,6落下来合成36,用36除以6等于6,商6写在6的上面,6乘6等于36,36减36等于0。
所以576÷6=96 [通过各种方式练习说思路,能够在训练学生逻辑
思维、加深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接着进入第三个层次:验算
在这个层次中,我将分为2小步进行:验算没有佘数的除法;验算有佘数的除法。
第1步:验算没有佘数的除法
指着题576÷6问:同学们,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怎么来检验一下题做的对不对呢?学生可能回答:验算。
手指例题问:那这道题应该怎么验算?
学生试着验算并引导学生说出: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和被除数是否相等的方法来验算。
然后老师板演验算的格式(师板)。
练习62页第1题。
b、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紧接着出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100÷8=(师板横、竖式)
让学生试做并说完思路后,问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说出:第一道题没有余数,第二题有余数。
那么有余数的除法怎么验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检查有余数的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结果和被除数是否相等的方法来验算。
(师板验算式)
出示小练:
计算并验算:
300÷7= 724÷9 =
[ 此环节设计的止的在于让学生在验算中加深理解竖式计算和书写的合理性以及验算的必要性,养成验算的习惯。
]
第四个层次:比较、归纳
这时候我会指着题说:我们在做这些题的时候,都是从哪一位算起的?(最高位)够不够除?不够除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最高位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师指准备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笔算除法,跟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现在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师板: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和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个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
第五个层次:看书质疑
(四)、当堂检测。
63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综合练习的设计体现了习题设计的层次性,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63页第4题,第5题。
(布置作业的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