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学之归纳色彩写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色彩写生》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
3. 提高观察和表现色彩的能力。
导学内容:
1. 色彩的基本观点;
2. 色彩的分类和特点;
3. 色彩在写生中的运用;
4. 色彩搭配和调和技巧。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请学生观看一些闻名画作,让他们描述画作中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效果,引导他们思考色彩在画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进修色彩基本观点
1. 介绍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和三间色(青、黄、品红)组成的;
2. 诠释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观点;
3.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
第三步:了解色彩的分类和特点
1. 分类介绍主色、辅色、冷暖色等;
2. 诠释不同颜色的情绪和表现效果;
3. 演示不同颜色搭配的效果。
第四步:进修色彩在写生中的运用
1. 分析闻名画家的写生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技巧;
2. 指导学生如何在写生中选择合适的色彩表现主题和情感;
3. 练习应用色彩进行写生创作。
第五步:掌握色彩搭配和调和技巧
1. 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 演示色彩调和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应用不同色彩进行搭配和调和。
第六步:总结与展望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展望未来在绘画中更好地运用色彩的可能性。
导学案评判: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帮助他们全面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提高观察和表现色彩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色彩,创作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教室色彩写生总结引言色彩是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教室环境的塑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教室色彩的写生进行总结,以帮助教育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力量。
教室色彩的意义教室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而色彩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营造舒适、温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教室色彩的选择1.主色调在教室的色彩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淡雅的主色调,如浅蓝、浅绿、无彩色等,这些色彩能够给人带来轻松、宁静的感觉,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2.辅助色彩辅助色彩的选择要考虑与主色调的搭配,可以选择明亮的辅助色彩,如黄色、橙色等,这些色彩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活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寓教于乐教室的色彩选择不仅要满足学习需求,还可以在融入寓教于乐的元素。
例如,可以选择带有图形或动物图案的装饰物,用鲜艳的色彩搭配,使教室充满趣味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室色彩的布局1.前后景深在教室的色彩布局上,可以利用前后景深的原理进行设计。
将远处的墙面或区域运用浅色调,使其与前景形成明暗对比,增强空间感和立体感。
2.空间分隔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彩来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使教室空间更加清晰和有序。
例如,在教室前方设置讲台区域,可以选用深色调,使其与学生座位区域形成对比。
3.色彩的重复和对比在教室中,可以针对窗帘、桌椅等重要家具进行色彩的重复和对比。
例如,可以选择和窗帘颜色相近的椅子,或者在深色的桌子上放置明亮色彩的书籍,以增强教室整体的色彩协调性和视觉冲击力。
教室色彩的注意事项1.光线照明色彩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教室色彩时,要考虑光线的照明情况。
避免使用过于鲜艳和刺眼的色彩,以免在强光下刺激学生的眼睛。
2.个人差异不同的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喜好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教室色彩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考虑。
例如,针对喜欢暖色调的学生可以选择温暖的色彩;而对于喜欢冷色调的学生,可以选择清新的色彩。
色彩写生教案教案标题:色彩写生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色彩写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色彩,并将其应用于绘画作品中。
3.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并能够在画作中运用。
教学内容:1. 色彩写生的概念介绍:教师向学生解释色彩写生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色彩观察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颜色,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色彩的景物,例如花朵、水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
3. 色彩记录练习:学生使用素描铅笔和彩色铅笔进行色彩记录。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参考图片供学生选择,并鼓励他们用彩色铅笔按照自己的观察进行色彩记录。
4. 色彩理论基础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包括色轮、色彩对比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5. 色彩运用绘画作品:学生使用之前观察和记录的色彩作为参考,绘制一幅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绘画技巧和指导,例如色彩层叠、色彩对比等。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其中的色彩运用和效果。
2. 知识讲解:介绍色彩写生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讲解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
3. 色彩观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色彩的景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4. 色彩记录练习:学生利用素描铅笔和彩色铅笔进行色彩记录。
5. 色彩理论基础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6. 色彩运用绘画作品:学生根据之前的观察和记录,绘制一幅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
7.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和体会。
教学资源:1. 色彩丰富的图片或艺术作品素材。
2. 素描铅笔和彩色铅笔。
3. 白纸和绘画板。
扩展活动:1. 邀请一名专业艺术家来给学生讲解色彩写生的实际应用和技巧。
2. 组织艺术展览,展示学生的色彩写生作品,并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参观。
设计色彩写生的知识点设计色彩写生是指通过观察真实或虚构的场景,运用色彩表现的技巧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
色彩写生在设计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还能够传达出情感和情绪。
在设计师运用色彩写生进行创作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设计色彩写生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是指在绘画创作中,通过合理搭配不同色彩,达到表达主题、情感或氛围的目的。
在进行色彩写生时,设计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 对比原则:通过对比互补色、冷暖色等,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2. 和谐原则:色彩的互相协调和谐,使画面看起来舒适、和谐;3. 强调原则:通过色彩的亮度、饱和度等特征,将画面中的主题或重点凸显出来。
二、色彩的表现力色彩在绘画创作中,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有效地表现画面中的主题和氛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色彩表现力:1. 饱和度:高饱和度的颜色会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适用于表现积极、充满活力的主题;2. 明暗变化:通过调整明暗度,可以改变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3. 冷暖色调:冷色调给人一种冷静、沉稳的感觉,暖色调则让人感到温暖、活泼;4. 色彩对比:通过大胆运用对比色,可以增加画面的张力和对比效果。
三、光影的运用光影是色彩写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通过对光影的准确把握,设计师可以有效地表现出画面中的形状和物体的质感。
在进行色彩写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光源位置:光源对物体的照射位置和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2. 反射光:物体表面的颜色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反射光的影响,设计师需要观察好光线的反射并进行准确的表现;3. 色彩层次感:通过层次感的表现,可以让画面更具立体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物体的质感。
四、色彩的象征意义在设计创作中,不同的颜色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共鸣。
设计师可以根据画面的主题和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某种颜色来增强表达效果。
浅谈设计色彩教学之归纳色彩写生在现代美术教学中,设计色彩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重视。
她是培养人们观察色彩,了解色彩和表现色彩的重要途径,也是设计师的必修之路。
常听到一些院校的学生抱怨说:花了不少时间学习色彩写生课,到专业设计时却用不上,这道出了传统绘画色彩写生课与专业设计严重脱节的弊端。
色彩从功能上可分为写实色彩(也叫绘画色彩)和装饰色彩(包括归纳色彩)两大类。
归纳色彩写生,是指面对客观物象进行带有装饰意味的色彩写生。
就是把物体的形、色等造型要素,运用设计思维加以归纳省略,在保持物体“形”的基础上,用有限的“色”将物体的特征表现出来。
在此过程中,如何把握物体形、色的重要特征,将繁杂的细节部分省略掉,去伪存真,便是归纳画法的关键,这是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所看到的一切自然形态,或各种物品、机械、建筑物等的人工形态,都可以从各种角度去观察、研究,并将它们彼此的关系重新加以分析、归纳,概括、整理成理想的艺术造型,达到形象鲜明色彩概括、主题突出的归纳画面。
这是一种适应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的新的色彩写生方式。
归纳画法作为造型艺术,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其它造型艺术形式共存,相互依存。
现代人的思维,是建立在信息时代的国际性文化背景基础上的。
对历史与未来有着各民族宗教的神话传说痕迹的幻想,其思维随着对宏观、微观世界的了解与想象而十分活跃。
在
思维方式上更注重趣味性及怪诞意念的表达,视觉则追求快节奏、新特奇、多含意的形象刺激以满足精神上心理上的平衡需求。
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以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分扩展想象的心理空间容量,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段,创造超于现实的视觉天地。
归纳画法正是这样一种便捷的表现方式。
它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绘画表现技法,也是一些现代设计手段如摄影、电脑设计所不能替代的艺术表现形式。
归纳色彩写生与写实色彩写生、装饰色彩画既有共性又有很大的不同。
写实色彩写生强调客观地表现物象在特定光线照射下的立体形态、明暗关系、空间层次及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变化关系,要求真实地表现对象;装饰色彩画不面对实物写生,侧重研究物体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对比调和关系,研究人们对色彩的感情联想及色彩的象征性,通过运用色彩美学原理和形式法则规则,作构成般的理性化的抽象色彩训练;归纳色彩写生虽然面对客观物象进行写生,但在造型观念上却与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十分相似,它不追求表现对象的“客观实在”,而是注重表现作者对自然物象的理解,“化景物为情思”,“迁想妙得”形成“意象”。
“化景物为情思”就是情与物游,心境交融;“迁想妙得”就是发挥作者的艺术想象力,发散思维,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即内在美);“意象”就是主客观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应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
这是它与绘画色彩写生的根本区别。
在色彩组合、形态构成、形式美感和装饰趣味的体现上,即“意象”的形成上,它的灵感来源必须是
作者从客观物象中生发出来的,不是主观臆造,这是它与装饰色彩画的不同之处。
在表现方法上,归纳色彩写生可以分为“明暗归纳”、“结构归纳”、“平面归纳”、“创意归纳”四种表现方法。
前三种归纳法是基本表现技法,后一种归纳法带有创造的成分。
“明暗归纳”:色彩写生与明暗素描、写实色彩写生方法相似,要领是对物象丰富的明暗变化采用减法进行归纳。
办法是参照物象在光照下产生的“两大部”(受光部、背光部)、“三大面”(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五调子”(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的明暗变化规律,根据需要选择一项进行明暗归纳,再结合进行形态、色彩、空间的归纳、提炼和程式化地处理。
这种表现形式的画面效果,既有一定的光感、立体感和空间感,又富有一定的装饰意味,对于具有一定写实造型基础的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
“结构归纳”:色彩写生与结构素描画法同理,它抛开光线对物体照射的影响,把物体作平光处理,从形态构造、体面转折着手,抓住物体轮廓线并分出大的结构转折面,注意物体固有色及其明度形成的整体对比关系,进行构形、构色、构明度及程式化的处理。
这种方法绘出的画面,基本上是一种平面效果,物体略有一点凹凸感,装饰趣味较浓。
“平面归纳”:色彩写生与纯线条表现的素描形式相似,排除物体的光色、明暗变化和结构表现,把物体的立体形态作平面处理,将丰富的色彩变化作整色提炼,是一种类似投影、剪纸效果的表现形
式。
注意物体的外形特征、画面的骨架感,注意各物体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把握画面色调倾向和主要色块构成,抛弃透视变化,强调平面组合,这种表现形式的画面,最具平面装饰效果。
后两种归纳色彩写生,在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造型表现上,已具有装饰色彩造型的特征,开始进入设计装饰的大门,是归纳色彩写生训练的重点。
以上三种表现方法,如果变通一下,每种方法分别采用分面作色、勾线作色、点彩作色等不同技法,或局部变色、整体变调等处理手段,又能形成多种不同的画面效果和装饰趣味。
“创意归纳”:色彩写生,是指作者面对客观物象,在深入、感受、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发散思维”,摆脱习惯思维定式,变通思维方向,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使其产生多种思维轨迹,形成多个图式预像,选择最佳的图式预像,并将其较好地表现出来,形成独特的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效果。
在艺术设计色彩基础教学中,色彩写生的目的是为了使之逐步接近于色彩设计。
以归纳的方法对自然色彩加以选择,是训练我们将色彩写生技能与色彩设计技能相互沟通的重要途径。
为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归纳色彩练习就是设计色彩的重要表现方法的练习,它为我们架起了一座从写生色彩走向设计色彩之路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