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养生系列之一_两手托天理三焦
- 格式:pdf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2
八段锦标准口令八段锦是一套传统的健身气功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养生保健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效果显著而闻名于世,受到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然而,想要练好八段锦,除了姿势要标准外,口令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是八段锦的标准口令,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口令,两手托天理三焦,意味着双手向上托举,手心朝上,手指稍微分开,手臂微微弯曲。
同时,心中默念“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段,五劳七伤往后瞧。
口令,五劳七伤往后瞧,意味着身体向后仰望,头部微微仰起,目光注视头顶。
同时,心中默念“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三段,左右转头舒五脏。
口令,左右转头舒五脏,意味着头部向左右两侧转动,颈部要保持舒展。
同时,心中默念“左右转头舒五脏”。
第四段,虚实分清气血流。
口令,虚实分清气血流,意味着在进行动作时,要分清虚实,让气血畅通流动。
同时,心中默念“虚实分清气血流”。
第五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口令,背后七颠百病消,意味着进行背后七颠的动作,有助于消除百病。
同时,心中默念“背后七颠百病消”。
第六段,左右搓揉胃腑宽。
口令,左右搓揉胃腑宽,意味着进行左右搓揉动作,有助于舒缓胃腑。
同时,心中默念“左右搓揉胃腑宽”。
第七段,上下承露洗肝胆。
口令,上下承露洗肝胆,意味着进行上下承露的动作,有助于洗涤肝胆。
同时,心中默念“上下承露洗肝胆”。
第八段,金刚捣碓肾脏全。
口令,金刚捣碓肾脏全,意味着进行金刚捣碓的动作,有助于调理肾脏。
同时,心中默念“金刚捣碓肾脏全”。
以上就是八段锦的标准口令,希望大家在练习八段锦时能够严格按照口令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效果。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将八段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保持健康的一种习惯。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中医养生《八段锦》解说词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第三段: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第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第二种解说词:八段锦具有完整精美的医疗保健功效,总结来说有疏通血脉、健脾胃、益心肺、去心火、强肝、固肾、疗劳伤、防治百病的作用,据现代医学研究有调整免疫、清除疲劳、强化体能、抗老防病的功效,是现今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最佳选择。
(《八段锦》四段作用:治病)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调节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延展脊柱,改善弯腰驼背等姿势,降低内脏神经的压迫,促进各脏腑之新陈代谢。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1.两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
3.调理脾胃须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
5.摇头摆尾去心火
6.两手攀足固肾腰
7.攒拳怒目增气力
8.背后七颠百病消步骤/方法
1.预备势
两脚平行与肩宽,双手侧摆抱腹前。
屈膝身正心平静,调整呼吸守丹田。
2.两手托天理三焦
叉指上托抬头看,平视上撑意通天。
两臂下落沉肩肘,松腕舒指捧腹前。
3.左右开弓似射雕
跨步直立搭手腕,马步下蹲拉弓弦。
变掌外推臂伸展,并步起身往前看。
4.调理脾胃须单举
外旋上穿经面前,一掌上撑一掌按。
掌根用力肘微屈,舒胸拔脊全身展。
5.五劳七伤往后瞧
起身松腕臂外旋,转头双目往后看。
身体调正膝微屈,掌指向前往下按。
6.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下蹲臀收敛,先倾后旋向足看。
颈尾伸拉头上顶,头摇尾摆对称转。
7.两手攀足固肾腰
以臂带身上抻展,转掌下按膻中前。
指顺腋下向后插,摩运脊背将足攀。
8.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下蹲握固拳,单臂前冲瞪双眼。
拧腰顺肩趾抓地,旋腕握拳收腰间。
9.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脚并拢要沉肩,呼吸均匀把足颠。
脚跟抬起稍停顿,下落震地全身安。
10.收势
体态安详身自然,均匀呼吸鼻内旋。
两手相叠小腹处,将气收归下丹田。
.;.八段锦动作口诀预备式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第一节:两手托天理三焦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第二节:左右开弓似射雕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第三节:调理脾胃单臂举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第四节:五劳七伤往后瞧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第五节: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第六节:两手攀足固肾腰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第七节: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第八节: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八段锦口诀及动作说明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
动作:两脚并立,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平行站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上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十指相对,拇指放平,两手指间距约10公分。
八段锦功用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
这一式中,左右上肢松紧配合的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伤害。
这一式,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同时挺胸,刺激胸腺,改善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
要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症候。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式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肝主筋,开窍于目。
这一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颠足而立,拔伸脊柱,下落振身,按摩五脏六腑,下落振荡导致全身的抖动,有利于消除百病。
八段锦养生系列之一——两手托天理三焦保健机理从中医角度来看双手托天的动作可以拉开手三阴经,即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经络与脏腑相通,心、肺二脏之气通过这种松紧交替的经络按摩,逐渐松融畅通,从而调理上焦心肺。
动作中的呼吸配合可使膈肌上下有序地运动.腹肌也随之松紧交替,这种外在运动可诱导位于中焦的脏腑及脾胃的气血运行,久之自然气沉丹田,中焦之气得到贯通与滋生。
运动中足跟随着的上下起落,尤其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的深长,足跟抬起下落的速度放慢(同时又需要维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这种局部缓慢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却非同小可,维持该动作所动用的主要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经筋,脏腑通于经络,下焦肝肾由此得到稳固与强壮。
因此,该动作使上焦通.中焦活、下焦稳,使五脏六腑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同时得到锻炼调理,久之则元气滋生,功效甚深。
所以将该动作放在第一位,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也是一种暖身预备运动,其保健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西医角度来看该动作可以对脊柱起到对拉拔长的功效,调整脊柱的生理位置和两侧的肌肉。
脊柱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由于脊柱两侧分布着支配肢体脏器的全部神经根。
因此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
八段锦通过该动作以及之后的七个动作,拉伸旋转脊柱,刺激内脏神经,从而使内脏到了整体调节的锻炼效果。
该动作的双手上托动作,使整条手臂的肌肉也得到了锻炼,同时配合吸气,扩展了胸廓,增加了肺通气量和心脏的血液灌注量,从而增强心肺功能。
足跟的起落也使血液流通量增大,促进四肢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
练习时,手脚很快就会感到温热舒适,这对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莫大的好处。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说明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因简而言之是由于阴精不足,大体分为上、中、下三消,即上焦肺、中焦脾、下焦肾之精气不足。
该动作顾名思义,有很好的调理三焦的功能,起初可以通畅经络,继而脏腑气血运行融通。
古人云:“气血流通即是补”,三焦元真通畅,精气自然慢慢滋生、蓄积,该动作看似简单,然而效果却十分卓著。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图解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第2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
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
原。
第3式调理脾胃单臂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
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
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
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
田。
第4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
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
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
天,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
田。
第5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
边,
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
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第7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 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第8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 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 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八段锦解析如下:1.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要求双手从两侧上举至头顶,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
这个动作可以调理三焦,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
2.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要求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
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3.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个动作要求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
这个动作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4.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要求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双手自然下垂身侧,然后头慢慢向左后转,眼睛看向左后方。
接着头慢慢向右后转,眼睛看向右后方。
如此反复多遍。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颈肩部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5.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个动作要求马步站立,双手叉腰。
头部和身体先向左侧摆动,再向右侧摆动。
如此反复多遍。
这个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6.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动作要求两手反按于腰背之上,上体后仰并做前屈后伸的团身运动。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7.攒拳怒目增气力:这个动作要求马步站立,双手握拳放在腰间。
然后右拳向前方击出,同时左拳变掌前伸收回。
如此反复多遍。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8.背后搓揉肾经穴:这个动作要求两手手掌放在背后腰部两侧的肾俞穴处(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缘旁开1.5寸处),然后用力上下搓揉该穴位处36次左右。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肾经穴位,增强肾功能。
八段锦口令词简短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分解解析预备式: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六次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
衔接: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二、左右开弓似射雕:三次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
衔接: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三、调理脾胃须单举:三次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
衔接: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平放于髋旁,指尖朝前,手掌朝下四、五劳七伤往后瞧:三次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
衔接: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五、摇头摆尾去心火:三次上托、下按;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上举。
衔接: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小腹前六、两手攀足固肾腰:六次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
衔接:屈膝下蹲,双手平放于膝关节上方,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七、攒拳怒目增气力:三次抱拳;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
衔接:身体直立,双手下垂八、背后七颠百病消:七次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
衔接:收式:两手合于腹前;体态安详;周身放松;呼吸均匀;气沉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