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八段锦做法是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17.49 KB
- 文档页数:4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1. 预备势(1)动作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吸),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间距10公分,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嘴唇微闭,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立敛臀,上体重症,意守丹田。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是注意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2. 两手托天理三焦(1)动作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目视前方,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抬头目视两掌(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下颚内收,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目视前方;身体重心缓缓下降膝关节微屈,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是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颚尖先向上助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立在掌根。
功效: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在练两手攀足时,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呼吸要平稳自然。
该动作的功效是可以固肾腰,从而预防和缓解腰痛等问题。
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易犯错误:功效:说明: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易犯错误:一些人在冲拳时上体前俯、端肩、先肘。
在回收时,他们悬腕不明显,抓握无力。
代金刚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常设医学嘉宾2014健康中国年度风尚人物中医导引疗法倡导者首届援助非洲中医志愿者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如今,全国上下正与新冠肺炎疫情 做着斗争,这是一场需要全民上下共同 参与的狙击战。
广大群众响应国家号召,在家自我隔离,最大程度地防止交叉感 染。
但是宅家久了,确实会烦躁、无聊、焦虑,怎么办呢?在多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医院士、心理学专家都推荐大家习练八段锦。
能得到卫健委高级专家的推荐,八段锦有何来头呢?八段锦源于宋朝,流传至今,已近 千年,央视《健康之路》曾冠之“千年 长寿操”的美誉。
八段锦由八节组成,八个动作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每 一段锻炼侧重点不同,三焦、肝肺、脾胃、心肾等脏腑都得到了相应的调理,综合 起来则可以对人体五脏六腑、气血经络 进行整体调节,同时对头项、五官、躯 干、肩腰、胸腹等全身各部位也进行锻炼, 是机体内外全面调养的健身功法;就八 段锦的作用功效论之,坚持习练八段锦 可缓解疲劳、放松身心,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机能,还能辅助一些慢病康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 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大力普 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 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 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 方式。
八段锦作为中国传统优秀导引法 的代表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黄帝内经•刺法论》对于疫病的记 载:“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 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大家宅在家里,属于避其毒气,但 同时也要提升正气,八段锦便是提升大 家正气的好方法,从口诀可见一斑:“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 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 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 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八段锦—中医养生经典2015-04-07健康天天读八段锦—中医养生经典武术八段锦备受许多武术大家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它在中医养生方面源远流长,一起来看看它的一些主要练法和调养脏腑的作用。
在我国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武术大家对八段锦特别偏爱,都或多或少练习过。
这其中,讲究内在修为的武术内家流派尤其重视八段锦,其主要练法和社会上流行的有所不同。
一、左右开弓似射雕含胸拔背,马步站立做到“三平”。
“三平”,即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与小腿连成直角,身背又与大腿垂直,做到“三平”很难,年老与体虚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适当站立即可,不可强求。
好后,左手虎口张开,食指上指,其它四指如握弓背状,右手如拉弓弦,从胸前用暗劲左右拉开。
左手向左一直伸展,同时目视左前方,如欲射大雕状。
左手完全伸展后,左右手依旧用暗劲一个伸,一个拉,左手向左再顶八次,然后自然松开、收回,同时全身放松,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后,再换向右方做一遍,也顶八次。
如此左右各做八遍。
注意向左右用暗劲顶时,伸直的手臂不能弯曲或来回收缩,始终用的是暗劲,从外表上看不出来。
二、双手托天理三焦含胸拔背,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分开,中指尖相向,从胸腹前如“托天”状慢慢向上托起。
要真如“托天”一样用暗劲,做到“力从脚跟起,贯到泥丸宫”。
托到顶门后,掌自然向外、向上翻转,中指尖始终相向,如此继续向上托起,托到不能再高时,用暗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向上顶八次。
注意须用意、用暗劲向上顶,胳膊不可上下弯曲、晃动,臂肘始终是直的。
做完八个动作后,手臂自然向两边松垂下来,同时全身放松,自然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后,再做下一遍运动,共做八遍六十四个暗劲动作。
“泥丸宫”,俗称顶门,即婴儿头骨未合处。
三、调理脾胃单举手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继而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
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同时引气血下行,全身随之放松,恢复自然站立。
八段锦标准口令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健身养生功法之一,被誉为“宝盖头”、“宝盖头八段锦”、“八段锦”等。
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效果显著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宝盖头”、“宝盖头八段锦”、“八段锦”等。
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效果显著而闻名于世,是一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健身养生功法。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手平举,掌心向上,手臂自然下垂,双眼平视前方。
吸气,同时两手缓缓向上提起至头顶,掌心相对,手指微微分开,感觉两手掌心有一股力量向上提拉。
保持数秒,然后呼气,两手缓缓放下至腰际,再慢慢放下。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左手向左伸直,同时右手向右揽弓,掌心向外,手指微微分开。
保持数秒,然后呼气,左手缓缓回收至身前,右手也缓缓回收至身前。
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右手向上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分开。
保持数秒,然后呼气,右手缓缓放下至身前。
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双手握拳,掌心向外,向后伸直,同时头部向后仰望,保持数秒。
然后呼气,双手缓缓放下至身前,头部也缓缓回正。
第五式,搂膝固肾献功勋。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双手交替向膝盖方向抱拳,保持数秒。
然后呼气,双手缓缓放下至身前。
第六式,左右搬拦防心神。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右手向上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分开,同时左手向下伸直,掌心向下,手指微微分开。
保持数秒,然后呼气,双手缓缓放下至身前。
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第七式,转头摇头摆柳腰。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头部向左转动,同时上身稍微跟随转动,保持数秒。
然后呼气,头部回正,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第八式,虚实开合任自如。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双手向身体两侧分开,同时脚尖向外扩开,保持数秒。
然后呼气,双手和脚慢慢回收至身体中心。
以上就是八段锦标准口令的具体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且坚持练习,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收获健康和快乐。
八段锦的中医原理说起八段锦,那可真是个宝贝,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秘籍,简单几招,就能让人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八段锦背后的中医原理,用大白话给您说道说道。
您想啊,咱们人活一世,全靠这一身气血在支撑着。
气血足了,身体自然就好,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气血充盈,百病不生”。
八段锦呢,它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套全方位的按摩,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给调理得舒舒服服的。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您想象一下,双手往上一托,好像要把天都给举起来似的,这一托啊,不仅胳膊腿儿都舒展了,连带着胸腹里的五脏六腑也跟着打了个滚儿,舒服极了。
这其实就是在调理咱们的三焦,让气血在身体里畅通无阻,跟高速公路似的,一路畅通。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这一招啊,看着就像是在拉弓射箭,其实是在锻炼咱们的胸肺。
您想啊,这胸肺就像是咱们身体的鼓风机,得不停地吸进新鲜空气,排出废气。
左右一开弓,胸肺就得到了充分的拉伸,呼吸也就更顺畅了。
而且啊,这还能帮您消除胸闷,让您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脾胃可是咱们身体的“粮仓”,吃进去的东西都得靠它们来消化吸收。
这一式啊,就是专门来调理脾胃的。
您一手往上举,一手往下按,这一上一下之间,脾胃就被按摩得舒舒服服的,消化也就更好了。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这“五劳七伤”啊,说的是咱们身体容易出现的各种劳损和情志上的伤害。
往后一瞧,这动作看似简单,其实是在疏通咱们的经络,调节脏腑的功能。
经常做做啊,就能帮您缓解疲劳,预防亚健康。
接下来的几式啊,也是各有各的妙处。
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一招能帮您去除心里的烦躁;两手攀足固肾腰,则是在锻炼咱们的腰部和肾脏;攒拳怒目增气力,让您力气大增;背后七颠百病消,则是在通过全身的抖动来疏通经络,消除百病。
您看这八段锦啊,每一式都是在跟咱们的身体对话,在帮咱们调理身体。
而且啊,它还不挑人,不管您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是身体硬朗的还是有点小毛病的,都能练。
只要您坚持练下去啊,这身体啊就会越来越棒!说起来啊,这八段锦还真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之一,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功法。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着特定的要领和练习方法。
以下是对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的描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调整呼吸和疏通经络。
要领是双手向上举过头顶,呼吸吸气的时候略微用力往上提,呼气时慢慢放下。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锻炼背部肌肉和增强上肢力量。
要领是左手向左边伸直,右手向右边伸直,如同拉开弓箭一样。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经常换手练习。
第三段:调理脾胃消食疗烽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促进脾胃消化功能和调理内脏。
要领是两手抓住脚尖,然后往上举直至腹部,重点是呼吸要自然顺畅。
第四段:左右擦膝益腰肾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锻炼腰部和腿部肌肉,增强腰肾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抓住对侧脚踝,另一只手伸直向上,上身向对侧弯曲。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动作要轻柔流畅。
第五段:左右扣脚提肾腰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刺激肾脏和腰部,增强腰肾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抬起和身体同侧的脚踝,另一只手伸直向上,上身向同侧弯曲。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呼吸要自然顺畅。
第六段:五劳七伤向后瞧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增强脊柱和腰部的灵活性,预防劳损和疲劳。
要领是双手置于腰后,然后上身向后仰望天空。
重点是视线要凝视天空,腰部和脊柱要保持放松状态。
第七段:携左右益肝膈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刺激膈肌和肝脏,增强呼吸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伸直向上,另一只手放在小腹处,上身微微向前倾斜。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呼吸要深入腹部。
第八段:前后左右增气力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增强全身力量和灵活性。
要领是身体直立,上身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倾斜,然后回到原位。
重点是动作要流畅自然,身体要放松。
总结:八段锦是一种综合性的健身方法,对调理身体和增强体质有着很好的效果。
在练习时需要注意动作要领和呼吸配合,同时要注意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状态。
建议每天练习一段时间,早晨和晚上是比较合适的时间段。
八段锦标准教学版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被誉为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瑰宝之一。
它起源于古代的太极拳谱,是一套以动作缓慢、柔和为特点的练习方法,具有调理身体、强健筋骨的作用。
下面是八段锦标准教学版。
第一段:双手攀龙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均匀呼吸。
双臂慢慢举过头顶,手掌心向上。
慢慢弯曲腰背,让双手尽量向下延伸。
同时用力缩腹,保持10秒,然后慢慢恢复原位。
第二段:巧立鸟两脚并拢站立,两手置于体侧。
慢慢抬脚,尽量使脚尖离地,保持平衡。
同时将两臂向前伸直,手掌心向下。
保持10秒,慢慢恢复原位。
第三段:回马枪两脚分开,稍宽于肩。
两手自然放在体侧,手心向内。
右腿向右侧腾空,同时将双臂呈X字形伸直,并尽量往后弯曲。
保持10秒,慢慢回到初始姿势,左右侧各做一次。
第四段:回头望月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放在体侧。
慢慢转头向右,同时右手慢慢向上伸直。
保持10秒,然后慢慢回到初始姿势。
再向左侧转头,左手向上伸直,保持10秒。
第五段:扭转脊柱两脚分开,稍宽于肩。
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手心向内。
慢慢右转上身,同时右手放至左门齿,左手放于右后腰。
保持10秒,慢慢恢复原位,再向左转身,右手放至右门齿,左手放于左后腰,保持10秒。
第六段:倒拨浪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弯。
两臂尽量伸直,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
慢慢向前伸直身体,胸部前倾,同时双臂向下低至膝盖。
保持10秒,慢慢恢复原位。
第七段:罗汉劈两脚分开,稍宽于肩。
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手心向内。
慢慢屈膝下蹲,双手放在大腿上。
向两侧分别旋转上身,同时伸直手臂。
保持10秒,慢慢恢复原位,分别向两侧做一次。
第八段:双手倒船两脚并拢站立,两手自然放在体侧。
慢慢向右身体侧弯曲,同时右手往身体右侧伸直。
保持10秒,慢慢恢复原位,再向左侧身体侧弯曲,左手向左侧伸直,保持10秒。
以上是八段锦标准教学版,希望能够帮助您学习和掌握这项养生功法。
记住,练习时要保持缓慢、柔和的动作,并注意呼吸的平稳。
持之以恒,享受养生之道的益处。
中医八段锦训练方法
1.坐定心神: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闭目静坐,调整呼吸,放松身心,集中精神,做好练习的准备。
2. 平衡步:两手自然下垂,腹部收缩,呼吸自然,缓慢移动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臂向前举至肩平,右手手掌向下,左手手掌向上,保持5秒钟,然后换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样保持5秒钟。
3. 揉腹功:双手交叉握拳,放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揉至微热感为宜,可调节肠胃功能,缓解便秘等问题。
4. 推手功:双手合十,向前推出,再缓慢收回,保持舒适的呼吸,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肩颈疼痛等问题。
5. 摇头摆尾功:两手自然下垂,头向左右摆动10次,然后向前后摆动10次,最后左右转动颈部10次,可缓解颈椎不适。
6. 五禽戏:模仿鹿、虎、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锻炼全身肌肉,增强体质,调理内脏。
7. 静坐养神:合目静坐,调整呼吸,放松肌肉,集中意念,可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8. 拍打功:用掌心或拳头拍打身体各部位,特别是背部、肩部、腰部等,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
这些练习可以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选择,持之以恒,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 1 -。
教你足不出户的养生保健操——八段锦随着疫情影响范围的扩大,不少人都因为封控被关在家里,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
在人们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有这样一套名为“八段锦”的养生功法能够有效的起到保健的效果,大家快来试一试吧!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托天理三焦是八段锦的第一式,也是伸展人体全身的重要动作,能够使人的三焦得到有效的调理。
所谓的三焦,指的是中医学对人体以上膈和肚脐为分界线对不同部位的简称,而这个动作可以使人们全身的各个部位都得到有效的调理。
在此过程当中,人们首先需要双腿分开略宽于肩的站立,双臂放松下垂,之后指尖向上指尖相对抱起,并在到达膻中穴时向外翻掌,最后掌心向下,松肩屈膝,双手极力上推做托天状,最后双手自然下垂恢复起势即可,每重复三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的动作重点在上焦,能够有效的增强人体胸肋与肩臂的肌肉,促进上肾的血液循环。
人们需要以预备式开始,将重心向左腿移动并抬起右脚跟,同时上半身向左侧旋转,双手剑指交叉形成搭弓状,高度与额头平行;之后,将重心向右腿移动,右腿呈屈膝姿势,左腿挺直,右手后拉,左手前推,保持双手平行且与地面呈45度角,最后重心回收,双手打开并自然下落恢复预备式,在按相反方向动作进行一遍,左右各做三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动作中“拉弓”的环节需要保持闭气,而且身体一定要保持中正。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式主要针对的是人的中焦,能够使人们的内脏器官如肝、胆、脾、胃等受到有效的牵拉,进而起到防治肠胃疾病、增强消化功能的效果。
在做好预备式之后,人们需要屏息凝神,将右手向斜前方托起,后按于胸前,左手自下向上托动并外旋掌心朝上逐渐推起,同时右手向下按动,头部抬起看左手指尖,双手发力上下相争,最后左手下落缓缓呼气,直至恢复预备式,之后按反方向动作再来一遍,左右各做三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五劳七伤”中的“五劳”指的是“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这五种因过度劳累、活动失调导致的损伤,而“七伤”则指的是人的七情六欲对人气血脏腑的损伤,这些损伤通过这一式通知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
八段锦的正确方法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如锦缎般优美舒展,又因其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练习八段锦对于强身健体、调节身心有着显著的效果。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八段锦的正确方法。
一、预备式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身体保持正直,放松全身,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眼睛平视前方。
呼吸要自然平稳,通过几次深呼吸来调整身心状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双手托天理三焦1、两手上举:两腿微屈,两手掌心向上,从身体两侧慢慢上举,至头顶上方,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
同时,两脚跟尽量向上提起,抬头,眼看手背。
2、保持托举:保持托举姿势片刻,感受身体被拉伸,尤其是手臂、肩部、腰部和腿部的拉伸感。
3、下落还原:两手掌心向下,沿体前慢慢下落,同时两脚跟轻轻落地,恢复到起始姿势。
这个动作通过双手上托,充分伸展了四肢和躯干,调理了三焦(三焦是中医对人体上、中、下三焦的统称,分别对应心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气机,促进了全身气血的流通。
三、左右开弓似射雕1、左开弓: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两腿屈膝成马步。
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右掌在内。
左手向左推出,掌心向左,成侧立掌;同时右手向右拉至右肩前,掌心向右,成拉弓状。
眼看左手食指尖。
2、右开弓:身体重心右移,右脚向右横跨一步,成马步。
两掌交叉于胸前,右掌在外,左掌在内。
右手向右推出,掌心向右,成侧立掌;同时左手向左拉至左肩前,掌心向左,成拉弓状。
眼看右手食指尖。
3、收势:身体重心移至两腿中间,左脚收回,双脚并拢,两掌下落,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这个动作通过左右开弓,有效地扩展了胸部,加强了呼吸功能,同时也锻炼了四肢和肩背的肌肉。
四、调理脾胃须单举1、左单举:左手掌根上撑,上举至头左上方,掌心向上;右手掌根下按,下按至右髋旁,掌心向下。
同时,上举的左手尽力伸展,下按的右手尽力压缩,保持片刻。
中华传统养生八段锦动作呼吸练习详解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久负盛名的养生之道,是一套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类传统养生方法一般都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其中最著名的之一便是八段锦动作呼吸法。
八段锦动作呼吸法又称八段锦练习,是一种有效的深呼吸练习,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气血循环,增强体能,维持与调节机体的自身平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来维护人体健康。
古人把八段锦动作呼吸法描述为八个相互环绕的运动,其具体进行方法如下:第一步:息山站着将两脚分开,把重心放在右脚上,两膝略弯,把左膝稍微向左边屈曲,让右膝向右边屈曲,这样体式就形成了“息山”。
第二步:呼吸将你的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放在右肩上,以尽可能深的呼吸使右肩往上抬,左肩也依次上抬;几秒钟后,放松,呼气,让你的肩膀随着气的源源而下垂,缓慢而深地呼吸。
第三步:连环然后将双臂抬起,把右臂向前抬高,其角度达到90度,把左臂抬至肩部,双手掌心朝外面,双手指尖用力,右手放在右肩上,左手放在左肩上;再缓慢深呼吸,把空气吸入双肩,再缓慢放松,呼气推双肩下垂,双手缓慢放松。
第四步:翻腕把右手放在左肩上,右手掌心朝外,右肘稍微向前伸直;然后把左臂向外展开,左肘伸直,手掌朝下,同时用右手指尖把左手拇指圈起大圈,也可以小圈;朝着右肩上的力度,缓慢的反复圈,这样动作反复翻转几次,再放松,缓慢深呼吸,吸气将双肩抬起,呼气推双肩下垂。
以上是八段锦动作的基本运动方法,若想获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尝试加入适当的国术或是其它外加运动来完成整个动作。
虽然古代养生法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可以给人们带来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八段锦动作呼吸法是中华传统养生的经典动作,无论是老少适用,只要坚持练习,就可以获得预期的健康效果。
练习八段锦动作呼吸法有极大的好处,但也要注意在练习中注意安全,如果体质明显不足者,建议可以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指导,以免误伤身体。
总之,中华传统养生八段锦动作呼吸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养生方法,通过此类传统文化保持健康,可以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也继承着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
八段锦的技术动作要领八段锦,又称八段锦功,是一种古老的健身功法,起源于中国。
它是以腰为轴,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增强体内的气血运行,并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下面是关于八段锦的技术动作要领。
1.开合功: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吸气,沿身体前方向上抬至额头的位置。
手心朝下,背伸直,保持呼吸平稳,然后慢慢将双手放下,同时呼气。
重复10次。
2.托天理三焦:两手抱拳,按于胸前,手心向上,深深吸气,同时将拳头推向上方,手心向上,伸直手臂,然后慢慢吐气,同时将拳头放松,手臂自然下落。
重复10次。
3.两手攀足:两手分别攀住同侧脚踝,身体稍微前倾,保持稳定呼吸,同时吸气,将身体往上拉伸,然后慢慢呼气,让身体自然放松回到原位。
重复10次。
4.理发式:两手自然下垂,十指交叉,手心向下,深深吸气,同时双臂向上伸直,然后慢慢呼气,让双臂放松自然下落。
重复10次。
5.弓步托天:站立时左腿向前迈一大步,右腿向后一小步,两腿弯曲,同时吸气,用双手从后方向上伸直,手心朝上,然后慢慢呼气,保持10秒。
换腿重复动作。
6.玉女穿梭:双手放在腰肋处,拇指交叉,其余四指并拢,呼气时用腰部力量向左上臂方向伸直,然后慢慢收回呼气。
重复10次,然后换另一侧重复动作。
7.五劳七伤:两手置于小腹位置,手指合拢,同时吸气,用力上提,然后慢慢呼气,让手自然下落到小腹位置。
重复10次。
8.挥舞翻身: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同时用腰力右转身体,同时吸气,然后慢慢用腰力左转身体,同时呼气。
重复10次。
以上便是八段锦的技术动作要领,通过这些动作的练习,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活动身体,达到调节气血、强身健体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在练习八段锦时,要保持呼吸平稳有节奏,动作要缓慢而流畅,注意掌握好动作的幅度,切勿过度做动作。
最后,练习八段锦需要坚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 1 页
中医养生八段锦做法是什么
在养生的方面大家更注重的是中医养生法,中医养生讲求的
是养气血调养身体,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身体健康,关于中医养生
的妙方也是有很多的,不同的人可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尤其是
对许多老年朋友们来说,养生是最关键的,那么中医养生八段起
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
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
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
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
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二、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
第 2 页
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
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
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
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
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
对策。
四、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
腰部、活动关节、松弛脊柱的自我锻炼。
五、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
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
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
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第 3 页
六、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
肛门的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
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
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七、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
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
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八、提高睡眠质量—四大宝
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
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
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
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
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第 4 页
真正的中医养生法,还是要从中医的基本知识开始学起,以
上给大家介绍的这一套中医养生八段锦,让大家更正确的了解到
了中医如何正确的养生,如何正确养生对身体有帮助,希望大家
能够认真的学会这一套这种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