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除法》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98 KB
- 文档页数:3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乘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乘除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与整数的关系,能够进行小数与整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小数与整数的关系。
2.小数的乘法运算。
3.小数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数乘除法示例题、小数计算器、小数转换表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如:___去超市购买商品,计算商品价格时遇到了小数,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的内容,提醒他们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符号。
第二步:讲解小数与整数的关系1.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如:0.5、0.6、0.7与1的关系。
2.解释小数与整数的转换规则,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换。
第三步:介绍小数的乘法运算1.通过示例展示小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如:0.5 × 0.3.2.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步骤,提醒他们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第四步:实践小数的乘法运算1.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自主进行小数的乘法计算。
2.督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对齐小数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第五步:引入小数的除法运算1.展示小数的除法运算示例题,如:0.6 ÷ 0.2.2.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除法过程和计算步骤,强调除法中小数点的位置调整。
第六步:练习小数的除法运算1.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数的除法运算。
2.提醒学生注意除数不能为零,并且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
五、教学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小数与整数的关系、小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小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中相关练习题。
2.思考如何用小数进行更多实际运算,写一篇反思感悟的文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除法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除法复习》是对之前学习的小数乘除法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运算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此外,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复习小数乘除法时,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难点:特殊情况下小数乘除法的运算,以及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大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小数乘除法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特殊情况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三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乘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小数的乘法运算方法;2.了解小数乘法的应用场景,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3.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小数的乘法运算三、教学重点小数的乘法法则四、教学难点小数的乘法应用五、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老师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小数的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2.游戏式教学法:老师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3.讲授法:老师讲解小数的乘法法则,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六、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可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小数的结构和基本操作,为学习小数的乘法打好基础。
2.教学1)在黑板上绘出小数的点阵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特征和性质;2)讲解小数的乘法法则,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乘法运算法则;3)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模拟小学生去商店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小数的乘法运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巩固老师可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4.评价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分,以便发现不足和提升。
七、教学策略1.生活情境模拟策略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的乘法运算方法的实用性,帮助学生对小数乘法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2.教学差异化策略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形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
3.探究性学习策略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并根据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具:以图片、音频等方式展现小数的乘法和应用场景;2.教案资料:教学设计、练习题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的教学。
九、师生互动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密切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的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小数乘法优秀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小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一)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28×2 2.8×2 28×0.2 2.8÷225×5 2.5×5 2.5×0.5 2.5÷0.512×4 1.2×4 0.12×0.4 0.12÷0.42、思考: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
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整理: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讨论完成下表:(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
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熟练使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正确应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应用;•多步混合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导入通过引入课题,学生学过小数的加减法,这节课将重点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做好心理准备。
3.2 呈现借助PPT或黑板,呈现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基本运算原则,引导学生感知小数乘法和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3 探究•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多项实例比较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并查找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律。
•整体探究:让学生自主解决几个简单小数乘法和除法的问题,然后带领大家共同讨论解题方法,并总结出运算规律。
3.4 引申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巩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特别是那些多步混合计算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增强对小数乘法和除法运用的信心。
3.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展示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态度、听课专注度和参与度,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律。
2.课后作业:通过发放适当数量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深入掌握小数的乘除运算方法和运用规律。
3.测验考试:通过考试检测学生是否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律有了深入理解,并能够熟练应用进行实际计算。
《小数除法》教学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小数除法》教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数除法》教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1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归纳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归纳其计算法则,并用其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与归纳的方法总结计算法则,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正确结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目标解析: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里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进行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解决问题的复习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计算的知识?(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计算。
二、对比练习,归纳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1题第(1)小题。
一边计算一边思考:左右两边的算式分别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在计算时,它们有什么相通的地方?【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两组习题,给予学生独立的空间回顾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独立计算,发现自己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针对性复习提供依据。
边练习边思考两组习题的异同点,通过对比更容易总结出计算小数乘除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案设计:小数乘法与除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3.培养学生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字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学生易于混淆,需要通过示范、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过程,结合图形实例,通过讲解提高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理解。
2.游戏法:教师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数乘除法,并提高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前,通过说、讲、示例等方式,叙述小数乘法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场景。
2.教学中,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通过多次演示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记忆。
3.在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步骤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细节问题,再由学生自己来思考和解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计算能力。
4.教学后,通过游戏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情况。
5.教学前,教师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小数除法问题的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教学中,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通过多次演示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理解和记忆。
7.在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步骤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细节问题,让学生自己来思考和解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计算能力。
8.教学后,通过游戏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小数除法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1.作业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2.测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随堂测验、单元测验等方式来评估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小数乘法教案小数乘法教案一:1.小数乘法小数乘法教案二:《小数乘小数》优秀教案《小数乘小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点,也是基础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数乘小数》优秀教案,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教导的吧!《小数乘小数》优秀教案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迁移1.口算,说一说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3×4=30×40=300×40=300×4000=2.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6×3 0.46×20(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安排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与小数乘整数,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呈现例3情境图。
(1)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自己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说一说2.4×0.8与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从计算“宣传栏的面积”导入,既复习了计算面积的知识,又引出了“小数乘小数”的数学问题。
)2.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1)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先估计一下,“2.4×0.8”的积大约是多少。
把2.4和0.8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所以积大约是2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列竖式计算之前先估算,为笔算的结果确定大致范围。
)(2)猜一猜,尝试算法。
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3)试一试,体会算理。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形:①2.4米=24分米0.8米=8分米24×8=192(平方分米)192平方分米=1.92平方米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积是19.2还是1.92,为什么?学生可能有两种解释:解释一:把2.4米和0.8米分别改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92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8单元小数乘除法的复习∣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我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8单元小数乘除法的复习进行如下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复习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小数乘除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运算定律,以及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运算定律。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小数点的位置处理。
2. 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算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引出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算定律。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乘法:1. 先忽略小数点,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2. 计算出结果后,统计小数位数,从结果的末尾数出相应位数,加上小数点。
小数除法:1. 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同时将被除数也转化为整数,忽略小数点。
2. 按照整数除法进行计算,得到结果。
3. 将结果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对齐。
七、作业设计2.5 × 0.41.25 × 0.810 ÷ 2.56 ÷ 1.2答案:1. 2.5 × 0.4 = 12. 1.25 × 0.8 = 13. 10 ÷ 2.5 = 44. 6 ÷ 1.2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小数乘除法,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了相关知识。
《小数乘除法》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数乘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小数乘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
教学难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教学小数除以整数
1、学生共同研究相同的对象。
(1)、出示例5:21.5乘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1.510、100、1000的商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
21.510 =2.15
21.5100 =0.215
21.51000 =0.0215
(3)引导观察、比较:每次除得的商与被除数21.5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充实感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2-3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并在小组里交流。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才的发现的规律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数里原有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要指导学生怎样补0,弄清楚补在哪里,补几个0。
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数的小数部分缺少几位,可以在小数末尾添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数的整数部分位数不够,可以在整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前面补0。
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算法和结果。
三、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
1、教学例6
(1)、口答2000米=()千米、5000米=()千米
在这些简单的问题里体会只要除以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求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只要怎么办?
(3)提问:500米=()千米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从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要乘进率和向右移动小数点,推理出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应该除以进率和向左移动小数点。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除以1000;计算500除以1000时,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你是怎样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的?愿意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吗?
2.教学试一试
完成后说说你是怎样移动小数点的?
适当指导改写30米的写法
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两题。
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适当介绍相关的知识。
3,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根据每10吨铁矿石可以炼铁6.05吨能求出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略)
教学后记
教学中要注意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
反过来,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除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