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MB
- 文档页数:47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5篇【篇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根据省、市“五水共治”专项行动的整体部署有关精神,为全面推进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制订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强市名城为目标,以“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为标准,坚持全面治理与扩面改造并重,全面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标准低、自然村覆盖率低、农户受益率低、运行负荷低和设施正常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四低一不健全”问题,实现农村村庄的环境优美和生态和谐。
二、工作目标目标任务按“三年三步走”分解落实。
2023年为全面启动年,要完成所有未开展治理行政村的管网与终端设施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要求完成治理任务的60%,使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自然村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农户覆盖率提高到55%以上;2023年,完成治理任务的20%,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自然村覆盖率提高到75%以上,农户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2023年,完成治理任务的20%,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自然村覆盖率100%,农户覆盖率提高到70%。
通过3年(2023-2023年)的努力,全面完成未开展治理村的污水治理任务,改造提升已开展治理村的污水治理管网与设施,全面改造农厕和化粪池,使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象得到彻底改变,全面实现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
三、工作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包括污水接入、管网建设和终端设施建设等三个部分。
各村要对辖区内污水处理方式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摸底检查,因村制宜,各行政村根据建设规划、经济发展现状和污水排放量,制定切实可行治理方案。
镇政府将制订集镇总污管网走向图和村庄示意图,对于区位条件允许的村庄,将生活污水进厂处理。
污水处理方案(优秀7篇)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管理,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并发挥良好效益,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根据省委农办等8部门《关于印发海南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琼委农办〔20xx〕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为目标,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管理,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应有效益,减少水污染物排放,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以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建立健全农村污水治理系统化运营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全县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定期巡查、及时维修的运营管理机制建设,稳定提升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出水水质达标率,确保到20xx年,全县已建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率达95%以上、污水收集管道完好率90%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尾水达标率80%以上并逐步提升到100%,基本实现设施的标准化、智能化运营管理。
三、主要措施(一)强化建设统筹。
县生态环境局作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认真分析前阶段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县正在实施的“改水改厕工程”,研究制定统筹规划全县农村污水治理方案,提出最适合我县农村污水治理的工艺技术路线,报县政府审定后,按照建管一体化原则,原则上归口由运维单位组织统一建设和管理。
县生态环境局切实发挥行业监管作用,强化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全过程管理监督服务,并牵头工程竣工验收。
(二)推行委托运营管理。
全县所有政府投资或政府接收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资产归属县政府所有,由县政府委托县属国有企业县水务有限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系统化、专业化运营维护和资产管理。
县水务有限公司要根据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特点,抓紧制定符合实际的运行维护管理方案,结合农村供水管理工作,按照包村包点负责的原则,强化技术人员配备和业务技能培训,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做好设施运行管理台账记录,运行情况定期报县生态环境局备案。
农村集中排污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排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散,传统的分散式排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农村集中排污工程建设成为了当前解决农村排污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目标农村集中排污工程建设旨在通过集中化处理排污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排,改善农村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1. 建设农村集中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农村污水的集中收集和处理。
2. 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保证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3. 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项目内容农村集中排污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站的建设:选择适宜的地点建设农村集中污水处理站,包括进水口、初次处理设施、生物处理设施和出水口等。
2. 农村污水管网的建设:铺设农村污水管网,将农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并输送到集中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3. 农村排水系统的改建:对现有的农村分散式排水系统进行改建,将排水口与集中污水处理站相连,避免直排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4. 相关设施的建设:为了保证农村集中排污工程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建设配套设施,如进水泵站、出水泵站、储水设施等。
四、项目优势农村集中排污工程建设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保优势:农村集中排污工程能够有效减少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排,降低农村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
2. 经济效益:与传统的分散式排污方式相比,农村集中排污工程建设能够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排污处理效率,降低排污处理成本。
3. 社会效益:农村集中排污工程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技术先进:农村集中排污工程采用了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指标,适应了农村污水处理的需要。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村污水处理的需求,因此需要制定一种综合的污水处理方案,实现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以保护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二、问题分析1. 污水排放量大:农村地区污水排放量庞大,主要来自家庭生活、农田灌溉和养殖业等。
2. 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农村地区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严重污染水体。
3. 污水处理技术落后:传统的农村污水处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晾晒、沼气池等简单方式,处理效果差,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三、方案设计1. 建设污水处理厂:在农村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农村污水。
污水处理厂应包括进水口、格栅除渣、沉砂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池等处理设施。
2. 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等,以高效降解有机物质,提高处理效果。
3.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厂应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沼气发电、有机肥料生产等。
4. 水质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四、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与规划:制定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立项报告,明确项目目标、投资规模、建设周期等。
2. 设计与选址: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选择合适的选址,考虑到周边环境和运营成本等因素。
3. 建设与设备采购: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同时采购所需设备和材料。
4. 运营与管理:建设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运营与管理,包括设备维护、水质监测、污泥处理等。
5. 宣传与培训:通过宣传活动向农村居民普及污水处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对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五、预期效果1. 水环境改善:通过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案,有效减少污水直接排放,改善周边水环境质量。
乡村排水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设计依据为了解决乡村地区排水不畅的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确保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需要,设计了该乡村排水工程方案。
本设计方案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过调研和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议。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乡村排水工程设计方案2. 项目地点:某某省某某市农村地区3. 设计单位:某某设计院4. 项目规模:涉及农田排水和村庄雨污水排放5. 工程内容:包括排水渠、雨水篦子、沉淀池、泵站等建设三、设计目标1. 保证农田排水顺畅,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土壤环境。
2. 处理村庄雨污水,净化农村环境,促进农村改善。
3. 保障农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需要。
四、工程方案1. 农田排水系统设计(1) 排水渠:按照地势和田块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水渠,通向主排水渠或河流,确保农田排水畅通。
(2) 排水篦子:设置在排水渠口,用以拦截大块杂物,防止堵塞排水渠。
(3) 沉淀池:根据农田排水水质情况,设置相应规格的沉淀池,对水质进行初步处理。
(4) 泵站:对于低洼地带或者需要加压排水的地方,设置泵站进行排水。
2. 村庄雨污水处理系统设计(1) 雨水收集:规划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到地下储水池中,用于农田灌溉或者地下水补给。
(2) 雨水篦子:设置在输送雨水的管道中,用以拦截杂物和沙石,净化雨水。
(3) 沉淀池:对雨污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减少悬浮物、泥沙等对下游水体的影响。
(4) 污水处理设施:对雨污水进行二次处理,移除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五、设计特点1. 综合利用地形地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排水设计,确保排水系统高效畅通。
2. 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净化雨水和村庄雨污水,改善农村环境。
3. 节约用地,减少工程投资,提高工程效益。
4. 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六、设计实施1. 科学选择建设材料,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某村2024年度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满是资料和草图的工作台上,思绪随着咖啡的香气慢慢散开。
农村污水处理,这个话题在我脑海中回荡,仿佛已经浮现出一张张生动的画面。
下面是我为某村2024年度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制定的实施方案,希望能为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农村污水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本项目旨在解决某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实现农村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概况1.工程规模:根据某村实际情况,预计污水处理能力为500吨/天。
2.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管网铺设、污水处理站运营管理等。
3.工程地点:某村污水处理工程位于该村中心地带,便于集中处理和排放。
三、实施方案1.设计原则(1)经济合理: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2)技术先进:采用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工程稳定运行。
(3)环境友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2.工程设计(1)污水处理设施:采用A2/O工艺,实现脱氮除磷,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2)配套管网:铺设污水收集管道,将各户生活污水纳入管网。
(3)污水处理站:建设一座占地面积约为200平方米的污水处理站,用于集中处理污水。
3.工程施工(1)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理,搭建临时设施。
(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安装污水处理设施、管网等。
(3)调试运行: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4.工程验收(1)验收标准: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环保法规,对工程进行验收。
(2)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效果、设备运行状况、环保设施等。
5.运营管理(1)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确保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
(2)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3)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四、工程投资及效益分析1.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包括设备购置、土建工程、安装工程等。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1.引言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污染环境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2.设计目标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并能够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3.设计方案(1)收集系统:在农村地区,由于房屋分散,人口稀疏,传统的污水收集系统难以建设,因此我们选择采用分散式收集系统。
每户通过下水道将生活污水引入集中处理设施。
(2)预处理系统:收集到的生活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系统进行初步处理。
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格网沉淀器等,用于去除大颗粒污物、悬浮固体和沉积物。
(3)生物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二次处理。
生物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的组合。
生物滤池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附着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减少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人工湿地则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进一步净化污水。
(4)消毒系统:经过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仍然可能存在有害细菌和病毒。
因此,我们设计了消毒系统,通过紫外线或氯化等方法对污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
(5)回用系统: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还设置了回用系统,用于回收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回用系统包括二次供水系统和灌溉系统。
二次供水系统将处理后的水供给给民众,用于冲厕、洗衣等生活用水。
灌溉系统则将处理后的水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4.设施设计在具体设施设计上,我们选择了塑料制品作为主要材料,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塑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满足处理污水的要求;二是塑料制品具有较低的成本,适合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三是塑料制品具有轻便易搬运的特点,方便在农村地区施工。
在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上,我们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节约成本。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施工组织设计一、前期准备工作1.建立项目组织设立项目组织,确定项目负责人和各工作组负责人,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
2.确定项目目标和要求确定项目治理目标和要求,明确治理范围和治理程度。
3.调研与初步方案设计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污水产生和其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4.确定施工方案和工期根据调研结果和初步方案设计,确定具体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并进行工期规划。
二、人员配备和培训1.人员配备根据施工规模和要求,制定人员配备方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2.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污水治理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物资准备1.采购设备和材料根据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采购适合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材料。
2.质量检验对采购的设备和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1.工作分解与协调将施工过程分解为各个环节和任务,确定施工工序和工作流程,协调各个工作组之间的关系,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现场施工安排根据施工方案和工期,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和安排,包括人员调度、设备调配、进度控制等。
3.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方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质量控制设立质量控制点,进行质量把关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5.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包括施工人员的考勤、戴锁装备的配备、材料和设备的摆放等。
六、施工过程监管1.监督检查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和要求。
2.进度管理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管理,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
3.质量验收在施工结束后,组织专家对治理效果进行验收,确保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七、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1.环境保护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2.环境修复对施工结束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恢复工作。
八、总结与评估1.工程竣工总结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总结优点和不足。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引言】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
有效处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能够保护水资源,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本方案旨在提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包括项目选址、工程规划、设备选择、资金支持等内容,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
【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生活污水问题逐渐突出。
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如简单的分散排放或堆肥处理,已经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因此,有必要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二、项目目标】1. 建设高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 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水平,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3. 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4. 减少农村地区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循环利用。
【三、项目内容】1. 项目选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规划要求,选取具有良好地下水资源条件、排水方便、土地利用率高等优势的地点进行建设。
同时,要充分考虑村庄规模、人口密度、地势条件等因素,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工程规划根据选址情况和当地的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
包括规划设计、管网布局、处理设施选型等,并确保工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工程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3. 设备选择根据工程规划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设备应具备高效、稳定、经济的特点,能够满足农村地区的处理需求,同时要注重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
4. 建设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建设管理。
包括施工过程的监督、工程质量的检验、安全环保的保障等。
同时,要加强对项目建设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旨在解决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的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旨在合理安排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1)勘察设计:确定工程范围、施工工艺、设备选型等。
(2)准备工作:按照设备选型、施工工艺等要求,准备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设备等。
(3)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基础开挖、土方运输、基础填筑等。
(4)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敷设、连接等。
(5)设备安装: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等。
(6)工艺调试:对整个工程进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
(7)竣工验收:进行工程的竣工验收。
2.施工组织架构(1)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管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3)施工队长:负责具体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指导。
(4)施工人员: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5)监理人员: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管和质量检查。
三、安全措施1.环境保护: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防止污水外溢,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安全保护: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防火措施: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明火,必要时设置灭火器材和灭火设施,保证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四、质量控制1.强化材料检验:施工前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工艺操作监管: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施工操作,并配备专人进行现场监管。
3.定期检查:每隔一段时间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4.竣工验收:在施工结束后,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组织协调1.与农村居民的沟通:工程施工期间,与农村居民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居民的问题和意见。
2.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环保部门、农村事务局等相关部门保持合作,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六、施工时间和进度安排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进度,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XX年X月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审定:审核:项目总负责:参加人员: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XX年X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编制依据及范围11.3.设计原则21.4.村庄概况31.5.存在问题41.6.项目建设必要性51.7.项目建设场地概况6第二章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方案72.1.排水现状72.2.设计内容72.3.排水体制72.4.污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82.5.雨水管道设计方案82.6.污水管道设计方案9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33.1.污水量预测133.2.设计进、出水水质143.3.技术选择依据153.4.污水处理技术概述及比较153.5.工艺选择21第四章建筑结构设计274.1. 结构设计274.2. 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27第五章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材料285.1.主要构筑物285.2.主要设备、材料29第六章环境保护316.1.施工噪声的控制316.2.施工现场废物的处理316.3.倡导文明施工316.4.制定废弃物处置和运输计划31第七章工程投资概算327.1.工程概算327.2.编制内容327.3.编制依据327.4.概算编制原则327.5.工程项目投资概算33第八章成本分析348.1.电耗348.2. 成本分析34第九章工程效益359.1.环境效益359.2.经济效益359.3.社会效益35第十章工程总承包施工方案3710.1.工程建设及调试方案3710.2.工程建设重点分析3710.3.建设期管理组织结构概述3810.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810.5.建设期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的保证4010.6.工艺调试方案4010.7.时间安排4010.8.运营管理方案41第十一章结论42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1.2.建设单位XX市XX区环保局1.1.3.编制单位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1.4.项目地点XX市XX区XX镇XX村1.2.编制依据及范围1.2.1.设计依据(1)《XX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引》(2)XX区XX镇XX村地形测绘图资料(3)XX区XX镇XX村村委对污水处理设施用地的要求1.2.2.相关规范及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4)《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范》CJJ60-94(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7)《城市杂用水质标准》GB/T18920-200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9)《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6-87(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 68-1984(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94-94(1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DB50108-2001(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2.3.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XX镇XX村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比选论证,污水处理技术方案设计,以及项目投资概算等。
1.3.设计原则(1)认真贯彻相关方针政策农村污水处理和收集工程设计,应符合XX市的方针、政策,落实《XX 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引》的各项指标,做到污水处理和投资效益及改善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2)依据农村实际情况,采取自然生态的处理技术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少、水质单一及管理水平薄弱的特点,采用微动力,管理简单的自然生态处理技术,如氧化塘、湿地等处理技术等。
(3)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可考虑充分利用现有沟渠作为污水的收集设施,利用现有低洼地或池塘作为污水处理的设施。
(4)经济适用、操作简便的原则农村污水的收集及处理设施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材料和施工方法,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尽量做到管理方便,操作简单,能耗小等,减轻污水处理对村民带来的经济压力。
1.4.村庄概况XX村位于XX区XX镇南面,南临流溪河,广清高速公路贯穿南北。
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公顷。
辖有三元岗、XX2个自然村,13个经济合作社。
常住人口约6700人,包括流动人口高峰时达到1万人左右。
该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由于该村耕地面积较多,发展农业为主要方向。
特别是种植业及养殖业,种植业方面以蔬菜种植为主;养殖业方面,该村拥有1300多亩的鱼塘,水产养殖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该村目前尚无独立的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及雨水采用合流的形式,基本上通过村里的明沟或混凝土管排到附近的池塘,池塘的水满后自然溢流至附近河涌或灌溉渠,最后流入流溪河。
部分靠近流溪河的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流溪河。
大量的生活污水排至池塘,使池塘受到严重污染,出现富营养化状态,有些并伴有恶臭气味产生,对村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
村内大多数路面已实现硬化。
图1-1 村内小巷现状图1-2 村内水渠一角1.5.存在问题1.5.1.排污现状经对XX区XX镇XX村排污现状现场勘察,其排污系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部分新建房屋和旧房卫生设施在改造过程中,虽然建有化粪池,但却没有排放设施,造成蚊蝇孳生,污水四溢,臭气逸散,导致周边环境恶化。
(2)居民区排污系统的排放方式主要采用雨污合流的方式,每个巷子都设有排水明渠或暗渠,通过村内的排污渠旱季时收集污水,雨季时同时收集雨水,然后排至池塘内,池塘水位高时,自然溢流至附近河涌或灌溉渠,最后到达流溪河。
一到晴天气味难闻,严重污染生活环境。
(3)污水未经处理排入灌溉渠,对农业灌溉水造成了污染。
(4)村内大小明暗渠道无数,有不同程度的淤积,卫生条件较差,村中污水排至池塘及河涌,对池塘和河涌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必须尽快加以整治,将污水收集从沟渠明流改为管道暗流,引至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将雨水通过原有沟渠收集后排至池塘,从根本上解决污水横流、恶臭扑鼻、污染严重的现状。
图1-3 村内排水渠现状图1-4 村内纳污池塘1.5.2.地势地貌XX区XX镇XX村由于东部和西部各有一小山丘,整体地势呈现高低起伏,最大高差为20m。
居民居住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纳污范围大,污水管道工程量大。
1.6.项目建设必要性(1)实施本项目,是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农村的需要根据农村污染治理力度小,污染问题已显突出的情况,为加强水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确保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此,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农村,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2)实施本项目,是改善XX村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根据XX村的现状,将建设结合污水处理及生态景观于一体的设施工程。
在解决XX村水污染问题的同时,利用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美化村容村貌。
1.7.项目建设场地概况XX村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的建设场地拟充分利用村公共用地,其中部分管道工程需占用村里的内街小巷,污水处理站拟利用村口现有的一片空地作为建设用地,该处为村内公共闲置用地,地势较低,满足污水收集管道的敷设条件,占地面积约1000m2。
污水处理设施选址在公路、铁路沿线的安全保护范围以外,非基本农田保护区,现状如图1-5。
图1-5污水处理站选址现状第二章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方案2.1.排水现状XX区XX镇XX村居民区排污系统的排放方式主要采用雨污合流的方式,每个巷子都设有排水明渠或暗渠,通过村内的排污渠旱季时收集污水,雨季时同时收集雨水,然后排至池塘内,池塘水位高时,自然溢流至附近河涌或灌溉渠,最后到达流溪河。
部分靠近流溪河的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流溪河。
另外,村内大小明暗渠道无数,有不同程度的淤积,卫生条件较差,村中污水排至池塘及河涌,加上村内的内街小巷比较狭窄,给管道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2.2.设计内容(1)雨水根据XX村的地形特点及村内道路基本上已硬化的现状,村里的雨水排放系统拟利用现有的排水沟渠作为排出设施排至池塘,并对其进行清掏和修复,部分未做雨水沟渠的地方采用地面漫流的形式排放至池塘或由村里自行修建。
本设计不包含雨水的收集系统的新建或改建工程。
(2)污水污水收集将新建污水管道收集系统,主要收集各住户的生活污水,如化粪池出水、厨房出水及洗涤池出水等,污水收集采用管道连接至各家各户方式。
2.3.排水体制设计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2.4.污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1)根据村庄建设情况,该村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
(2)污水管道设计应结合的污水处理站的地理位置,以就近接入、减少投资为原则。
(3)宜近远期结合,力求做到近期可行,远期合理。
(4)污水管网布置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尽可能采用重力流,减少提升。
(5)根据污水管道现状及敷设条件,合理控制污水截污管的埋深。
(6)依据村内实际排水总量,选择合适的截污管径。
2.5.雨水管道设计方案目前,村内采用合流制的排水方式,通过巷子里的排水渠排出污水和雨水,到达池塘后再溢流至附近河涌或灌溉渠。
现拟将原有的排水渠改作雨水渠排至池塘,然后在每条内街小巷内新建一排污管道,收集各家各户所排放的生活污水,将污水集中收集至污水处理站处理。
图2-1 南岗村排水体制规划2.6.污水管道设计方案2.6.1.新建污水管道设计方案村内污水排水管道分为主管和支管两大部分,其中主管将沿村内的主要道路铺设,管径为DN300~DN400,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及《XX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引》的规定,埋深约为1米,坡度根据实际地形确定,平坦段不小于2‰;支管主要在内街小巷内铺设,管径一般采用DN150~DN200,埋深一般为0.5m,坡度沿现有内街向主管道放坡。
当巷道内有位置敷设污水管道时,将污水管紧挨现状雨水排水沟建设,并且在满足排水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埋设深度。
当巷道内没有位置敷设污水管道时,将原有合流沟渠改造为污水收集渠,雨水采用地表漫流的方式排放。
由于XX村城镇化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良好,土地资源较为紧张,村无法提供更多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作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用地,只能提供村口一面积约1000m2的空地作为处理设施的建设用地,根据村内实际的人口分布、地形地势和排水现状,拟建一个污水处理站,收集该村新1社、唐1社、2~5社、11社及新村共7个社的农村生活污水,服务人口约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