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腰椎骨折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196.50 KB
- 文档页数:3
老年骨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风险管理论文-管理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为了对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我院特进行了一次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来我院骨科老年患者60例,按照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32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45±2.25)岁,住院时间为15天~30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21.48±4.65)天;观察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41±2.16)岁,住院时间为10天~25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20.98±5.32)天。
患者均符合相关的标准。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基本一致,只在管理方面存在不同。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在护理工作人员中成立风险小组,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的强化教育,普及相关的思想观念,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②由掌握风险相关知识的工作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对风险管理进行简单的介绍,突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依从性,使治疗更加顺利;③对深静脉栓塞情况、脂肪栓晒情况、跌倒情况、坠床情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并且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好准备措施,以免发生异常情况时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④在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监督,另外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预防教育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对患者实行保护;⑤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按照相关的要求严格执行,充分保证患者的安全[1]。
风险管理对高龄腰椎骨折护理效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5-09-29T16:16:51.52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作者:遇伟君1 张俊丽2[导读] 1.营口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辽宁营口 115003;2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辽宁沈阳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腰椎骨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老年人因骨骼退化、骨质疏松,是腰椎骨折的好发人群。
遇伟君1 张俊丽2*1.营口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辽宁营口 115003;2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辽宁沈阳 11084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高龄腰椎骨折护理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方法:分析自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 例高龄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n = 50)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n = 50)风险管理护理。
结果: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4.00%(7/50),护理文书规范率为94.00%(47/50),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78.00%(39/50);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1/50),护理文书规范率为94.00%(47/50),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2.00%(46/50)。
组间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采取风险管理办法护理患者,能有效减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高龄腰椎骨折;满意度;护理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腰椎骨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老年人因骨骼退化、骨质疏松,是腰椎骨折的好发人群。
腰椎骨折主要集中在L1和L2 段,目前主要认为该节段是脊柱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和关键链(1)。
腰椎骨折多并发多节段、复合伤或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相对于与保守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但效果并不显著(2)。
无论何种方法治疗腰椎骨折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需要悉心护理,护理影响着治疗的质量。
风险管理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护理的运用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2月~7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风险管理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风险管理;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折疾病,致伤原因主要为暴力作用,临床表现主要为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1]。
目前,临床中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若没有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则可能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影响手术疗效。
风险管理是一种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预防风险事件为目的的管理手段,本研究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患者中实施了这一管理手段,现将最终的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7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
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5.33±6.72)岁,车祸伤30例,高处坠落伤1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5.47±6.59)岁,车祸伤32例,高处坠落伤1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巡房、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
(1)护理风险因素评估:①腰椎爆裂性骨折大多事发突然,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因而很容易出现忧郁、恐惧等不良心理。
②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程度比较严重,疼痛强烈,长期卧床休养,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2]。
高龄腰椎骨折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探究前言高龄腰椎骨折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因素,受到骨折的风险较高。
在护理高龄腰椎骨折的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探究高龄腰椎骨折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高龄腰椎骨折护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疾病情况和治疗计划等多个因素,可以确定病人的风险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骨折类型、病人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饮食、心理、社会支持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初步确定病人的风险程度,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高龄腰椎骨折护理中的重要阶段。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在病人康复中防范不同的风险。
以下是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1. 预防感染在高龄腰椎骨折的护理过程中,感染是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要确保病人没有感染和发热。
此外,要按照消毒标准对护理环境进行消毒,对护理用具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2. 控制疼痛高龄腰椎骨折病人常常会有疼痛的感觉,这会对其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护理中要及时对病人的疼痛进行控制。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不同的方法,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3. 避免跌倒老年人骨质疏松,其骨骼容易受损。
为了避免病人再次受到骨折的风险,要对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比如,可以给病人提供带有扶手的拐杖,避免行走中的摔倒。
4. 有效翻身高龄病人常常需要在床上进行翻身,以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其他问题。
在进行翻身时,要遵循正确的姿势,并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将床栏升高等。
风险管理的确认和监测在进行高龄腰椎骨折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风险和康复情况进行确认和监测。
这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掌控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在医院的康复护理管理探析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在医院的康复护理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患者的护理需求、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探析。
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在医院的康复护理管理中,需重点关注患者的护理需求。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生理机能下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可以采取定期转身,减少患者长时间压力均匀,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期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疼痛管理也是康复护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手术会带来一定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还可以采用非药物干预,如冰敷、按摩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营养支持对于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年龄增长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营养的评估和监测,尽可能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饮食。
如果患者不能正常饮食,还可以通过静脉或胃管等方式进行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感染等。
护理人员可通过做好手术切口的清洁、帮助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提醒患者及时进行拔管等方式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也是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康复护理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年龄增长、疼痛的存在以及术后恢复的不确定性会给患者的心理状态带来一定的不适。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安慰,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并适时引导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增强信心。
高龄腰椎骨折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探究
作者:贾素珍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06期
【摘要】目的:研究对高龄FLV患者实施NRM的有效性。
方法:将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FLV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NRM和RTM护理,对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NRM组患者不良情绪15(28.84%)例、导管脱落2(3.84%)例、血栓0(0.00%)例、肠梗阻1(1.92%)例、褥疮2(3.84%)例,与RTM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关键词】FLV;NRM;护理有效性
高龄腰椎骨折(Fracture of LumbarVertebra,FLV)患者由于高龄因素,在医院救治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危害因素,容易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损害和伤残。
护理风险管理(Nursing RiskManagement,NRM)即通过建立和维护FLV患者医疗安全保障机制,以期达到降低严重事故发生几率和减少损失的目的。
本文研究了上述问题,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问我科收治的100例FLV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男女比例77:23,平均年龄(69.12±7.9)岁。
损伤皆有直接暴力引发,其中车祸伤33例,运动伤54例,跌打伤11例。
按照单盲法将两组患者均分为NRM组,52例;常规管理(RoutineManagement,RTM)组,48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J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风险分析
高龄FLV患者的主要护理风险有:1.心理风险,腰椎骨折一般发生较为突然,患者一时难以接受长期卧床甚至的残疾和瘫痪的结果;2.手术风险,术后患者容易出现骨折端刺伤和气胸等并发症;3.伤病风险,高龄FLV患者预后差,恢复慢,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此外长期卧床还易增加褥疮、肠梗阻和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1.2.2 风险管理
单纯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视压缩情况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两座法过仰复位;爆裂型骨折患者给予双踝悬吊法复位;屈曲一牵拉型损伤及腰柱移动性骨折一脱位者,经前后路复位内装固定器。
FLV组患者从心理干预、手术护理和术后预防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NRM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观察前后之间的比较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
2 结果
统计组间风险发生情况,由表1见,NRM组与同期RTM组比较,不良情绪(X2=8.96,P=0.02)、导管脱落(X2=8.74,P=0.02)、血栓(X2=9.34,P=0.01)、肠梗阻(X2=9.14,
P=0.01)和褥疮(X2=8.87,P=0.02)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NRM作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原则,旨在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预防来达到控制和转移风险的目的,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本研究将FLV患者的风险来源归结为心理风险、手术风险和伤病风险三大类,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有:
3.1 风险预防
首先对参与观察的医护人员实施NRM教育,评估医护人员的知识盲区及支持需求。
以问题为导向,介绍FLV治疗中常见风险的原理和治疗要点,以患者为主体制定应急医护康复计划,根据教育理论和医护人员的学习特点以及每位患者的背景和病因病况制定应急风险干预方案。
3.2 心理干预
高龄FLV患者在确诊后都容易产生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
本次观察对52例NRM组患者积极实施心理干预,鼓励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尤其是子女的照顾和关怀。
还提前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以期减少患者心里应激,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预防不良情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