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正)
- 格式:doc
- 大小:1.02 KB
- 文档页数:1
学习《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为贯彻落实黔南州教育局关于学习宣传文件《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全面推动未成年学生法制宣传工作保护,营造学习宣传的良好氛围。
2021年12月27日,道坪中心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在阶梯教室学习《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道坪中心小学文豪老师带领学习文件,对《条例》进行逐条学习,并且对重点条例做着重强调。
各位教师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提出问题。
学习气氛浓烈。
通过学习《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增加了全体教师的法律意识,提高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重要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确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特制定《小吉场镇教育管理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
一、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全体教职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
二、每学期要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发一封公开信,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明确家长(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
三、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
四、各班级每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教育。
五、要按规定开展好防“六灾一渗透”安全教育,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坚持开展隐患排查与整改,协调配合综治、安监、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扎实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六、要千方百计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
七、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落实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措施。
八、要按照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保证未成人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
九、每学期至少要出一期“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宣传专板。
十、要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及有关法律和部门规章制度规范教职工从教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将师德师风建设考核落到实处,执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
十一、教职工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主动制止侵害行为,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领导,各校点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教管中心。
十二、全体教职工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心得体会。
十三、严禁教职工在非公共场所或非在校学习时间辅导学生、安排事务、处理教育教学等问题。
十四、严禁午间及下午放学后滞留学生进入教师办公室。
十五、全体班主任教师每学期对班级所有学生要至少完成一次以上家访或电访,科任教师每学期对相应班级留守儿童至少完成一次家访或电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4.26•【文号】•【施行日期】2024.04.26•【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根据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网络保护第六章政府保护第七章司法保护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贵州未成年保护两项制度内容Guizhou has implemented two key policies aimed at protecting minors in recent years. The first is the "Minors' Protection Regulation," which outlines measures to safeguard the well-being and rights of children in the region. This includes provisions for education, healthcare, and social services that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ensure a safe environment for minors. The second policy is the "Minors' Internet Protection Regulation," which addresses issues related to online safety and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贵州最近几年实施了两项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
第一项是《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保障该地区儿童福祉和权利的措施。
其中包括促进健康发展和确保未成年人安全环境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条款。
第二项政策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解决了与青少年在线安全和网络欺凌相关的问题。
These regulations are essential in addressing the unique challenges faced by minors in today's society, particularly in a rapidly evolving digital landscape. With the rise of technology and social media,young people are more vulnerable than ever to online threats and exploitation. The "Minors' Internet Protection Regul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mbatting these risks and ensuring a safer online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in Guizhou.这些法规对应对当今社会未成年人面临的独特挑战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迅速发展的数字领域中。
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9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4.07.28•【字号】•【施行日期】1994.07.28•【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护正文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正)(1988年11月23日贵州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7月28日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居住和进入贵州省境内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村)民委员会和家庭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共青团、妇联、工会组织有责任参与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反映未成年人的合理要求;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提出建议、参与决策;为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和申诉提供帮助。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它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社会舆论要谴责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四条未成年人有依法自我保护的权利和自我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坚持培养、教育、引导的原则,运用经济、行政、教育、文化、法律等手段,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二章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确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特制定《小吉场镇教育管理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
一、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全体教职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
二、每学期要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发一封公开信,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明确家长(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
三、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
四、各班级每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教育。
五、要按规定开展好防“六灾一渗透”安全教育,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坚持开展隐患排查与整改,协调配合综治、安监、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扎实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六、要千方百计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
七、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落实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措施。
八、要按照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保证未成人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
九、每学期至少要出一期“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宣传专板。
十、要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及有关法律和部门规章制度规范教职工从教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将师德师风建设考核落到实处,执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
十一、教职工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主动制止侵害行为,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领导,各校点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教管中心。
十二、全体教职工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心得体会。
十三、严禁教职工在非公共场所或非在校学习时间辅导学生、安排事务、处理教育教学等问题。
十四、严禁午间及下午放学后滞留学生进入教师办公室。
十五、全体班主任教师每学期对班级所有学生要至少完成一次以上家访或电访,科任教师每学期对相应班级留守儿童至少完成一次家访或电访。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29•【字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1第23号)•【施行日期】2021.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1第23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已于2021年9月29日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9月29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21年9月29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作如下修改:一、第四条修改为:“实行计划生育,采取综合措施,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第五条第一款中的“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修改为“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人的重要内容”,第二款中的“贫困地区”修改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
第七条第三款修改为:“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司法行政、财政、农业农村、科技、民宗、医保、市场监管、税务、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内容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计划生育协会及个体劳动者协会等人民团体、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内容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应当规定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加强母婴保健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家庭发展的措施。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4.21•【字号】黔府办发[2008]38号•【施行日期】2008.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黔府办发[2008]38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省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组成人员。
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现将调整后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主任委员:刘晓凯(副省长)副主任委员:丁济康(省委副秘书长)王建富(省政府副秘书长)罗光彪(省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王东方(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温杰(省高法院副院长)叶亚玲(省检察院副检察长)XXX(省公安厅副厅长)邹杨(省司法厅副厅长)李克君(省财政厅机关党委书记)滕红(团省委副书记)委员:杨兴举(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碧海(省教育厅副厅长)孟武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晖(省民委副主任)覃祖祥(省民政厅副厅长)郭智文(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罗运琪(省文化厅机关党委书记)XXX(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康振(省地税局副局长)李维娜(省广电局机关党委书记)姚元君(省体育局机关党委书记)蔡东(省工商局机关党委书记)邓兆梅(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黄中敬(省质监局机关党委书记)曹云平(省监狱局局长)何川(省劳教局副局长)杨清源(省总工会副主席)李朝卉(省妇联副主席)归然(省残联副理事长)霍邢平(贵州日报副总编)江兰(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顾青松(省烟草专卖局巡视员)谭论(贵州保监局局长)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省委,滕红兼任办公室主任,余薇薇任办公室副主任。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课时和作业保证未成年人学生的课
《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阐述各项措施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基础上,明确了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课时和作业事项,来保证未成年人学生的学习。
首先,学校应当遵守《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为未成年学生安排合理合理的课时和作业负责。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级、身体素质以及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去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课堂讲解和作业,制定适合未成年学生的教学安排,充分体现关爱和保护的态度。
其次,为保证未成年学生的学习,学校还应当严格执行课程安排;校外安排学生参加课外社团活动要加强安全监管;确保该有的学习设施,使学生有完整的课外生活空间。
再第三,学校还应当把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家庭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受到父母温暖引领,尊重孩子的安排,在适当的情况下给孩子回家时间,允许和激励孩子参加室外体育活动,多参加课外活动等,使孩子的心理得到放松。
最后,学校为未成年学生安排学习的关键有三,一是坚守教育观念,做到精耕细作、科学指导;二是营造学习氛围,丰富学习课外文体活动;三是强化父母家庭参与学习,在加强未成年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维护和实施,未成年学生也将受到有效的社会保护和学习保护,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贵州省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规定,对实现未成年人受到全面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未成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21•【字号】黔府办发〔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黔府办发〔2024〕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3月21日贵州省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贵州省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聚力推动《贵州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落地落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全面提高政府依法履职能力1.推动政府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调整优化政府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完善权责清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并及时动态调整。
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实现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
(责任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务服务中心、省有关单位、各市〔州〕政府)2.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严格公平竞争审查。
持续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州〕政府)3.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情节较重或拒不改正的,由行为人所在单位给予行政纪律处分;违反本条例规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因违反本条例而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一条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除依法设收有关物品外,对经教育不改的,由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罚款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对依照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十章附则第六十三条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