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物理】
- 格式:docx
- 大小:16.63 KB
- 文档页数:5
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
xx搜集的《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一】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前预习1.米M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06 刻度尺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靠紧平行正对刻度线数值单位改良测量方法课堂练习1.2.5*1032.5*1064.30s0.2s15min0.5min217.5s(或3分37.5秒)课后稳固1.2.5*10 m3.6*10 cm9*10 um100s1.6min1min30s8.bdac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509.(1)停表(2)1、4、5(3)sl(4)测量小球往返屡次所需的时间,再算出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篇二】练习一:1、B4、人、河岸5、运动6、地面、地面、椅背、车7、A8、c9、C10、C11、A12、D13、B14、B练习二:1、长、短2、每秒行驶5米4、2505/35、路程、时间、V=s/t7、100min8、路程、时间、速度11、86大于【篇三】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根底知识1米。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纳米。
2、1mm。
0.68。
3测量值。
真实值。
屡次测量求平均值。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那么。
读书粗心。
4A。
5B。
6D。
7D。
8D。
9C。
10D。
11B。
能力提升12偏小。
13A。
14B。
15A。
探索研究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根底知识1运动。
静止。
2江岸。
竹排。
3船。
江岸。
4位置。
参照物。
八年级上册物理配套作业本答案人教版【导语:】这篇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配套作业本答案人教版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前预习1.米M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0^310^9刻度尺2.秒S小时分钟hmin603600停表3.选择不同的刻度尺量程分度值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靠紧平行正对刻度线数值单位4.测量值真实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课堂练习1.2.5*10^-32.5*10^-62.左0-10CM1mm3.1cm2.41mm2.404.30s0.2s15min0.5min217.5s(或3分37.5秒)5.C6.B课后巩固1.2.5*10^5m3.6*10^6cm9*10^9um100s1.6min1min30s2.17.28cm17.82cm3.1mm2.850.894.c5.D6.D7.C8.bdac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509.(1)停表(2)1、4、5(3)sl(4)测量小球往返多次所需的时间,再算出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课前预习1.运动静止物体位置的变化2.标准参照物3.参照物不一定4.相对地面课堂练习1.云2.静止晓明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3.自动扶梯地面4.地面位置5.汽车相反6.D课后巩固1.运动静止相对性2.地面(或河岸)地面(或河岸)3.静止运动长途汽车4.C5.C6.B7.B8.D9.A10.C11.能追上以窃贼为参照物能够看出警车离他们越来越近了,说明警车的速度比窃贼的车速度大。
初二上学期物理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真题及答案初二上学期物理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已知绳子吊放于 A、B两点处,若从 A点拉动绳子,则()A. 绳子在B点趋于定势B. B点上绳子趋于定势C. 在A点绳子处施加作用力D. B点处绳子力矩不变答案:A2. 质点的放射线型轨迹,如右图所示。
若该质点的动量和能量都保持定值,则 ( )A. 运动轨迹无限收敛B. 运动轨迹围绕原点不动C. 运动轨迹为圆D. 运动轨迹定向收敛答案:B3. 将砝码放置在轻载面上,尾角为α,下角为β,尾端(也即α端)施力 F,则 ( )A. β端获得砝码物体膨胀力B. β端获得砝码物体拉伸力C. α端获得砝码物体膨胀力D. α端获得砝码物体拉伸力答案:B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为零的直线运动的体的动量守恒B. 动量守恒原理用于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是同一守恒定律D. 动能守恒原理用于分析物体的位置变化答案:A5. 已知 A、B两点之间的矢量和,则()A. 首尾相接的线段也为矢量和B. 线段 AB的长度和矢量和的大小有关C. 线段 AB的长度与矢量和的方向有关D. 线段 AB长度与矢量和相关性为:越长,矢量和越大答案:C6. 从垂直至水平面的滑道上,球体降落,若其运动中对应的势能为 E 和 K,分别为垂直至水平面分割点处的总能量,则()A. E < KB. E = KC. E > KD. E 和 K不可得出结论答案:A7. 有下列假设:动量守恒在实验中是有效的;动量守恒使得能量守恒,则其中的正确结论有()A. 动量守恒使得能量守恒B. 能量守恒意味着动量守恒C. 动量可以转换成能量D. 动量守恒实验有效答案:D8. 某人站在山坡上,将铅球向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万有引力,球体会绕山坡滚动B. 铅球可以不受重力影响而直线行进C. 重力作用力未变,铅球的动量会随时间而变D. 重力对铅球的运动造成阻力答案:C9. 一台垂直于水平面的弹簧的上端安装有一物体,当从物体上施加有限的力,使其弹跳时,该弹簧( )A. 无需施加力就可承受物体的力B. 随物体位移而增大其力C. 无任何变化仍能承受物体的力D. 随物体位移而减小其力答案:B10. 请问力学是物理学的那个部分?( )A. 无穷小法B. 牛顿公式C. 能量守恒定律D. 动量定理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1. 动量定理可用来表示_______ 。
物理作业本八年级上册答案2021【四篇】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凸透镜远近倒立缩小实2.凸透镜近远倒立放大实3.改变光的传播方向4.凸透镜非常近正立放大虚5.是由实际光线能不是由实际光线不能6.凸会聚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答案合理即可)7.凸倒立缩小实8.B9.B10.B11.D12.正立放大虚凸透镜13.凸透倒着放大实14.D15.A16.D17.A 18.金属环慢慢从水中取出后,环内蒙上一层水,且水面呈凹面,这就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所以用它观察报纸上的字,字变小了;当慢慢向环内滴水时,环内的水面会凸起,成了凸透镜,所以用它观察报纸,字放大了。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1.凸透镜成像不同可能与物距大小有关物体距照相机镜头远,所成像小;物体距幻灯机镜头近,所成像大2.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光具座凸透镜的光心、蜡烛的烛焰、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焦距3.尽量远光屏清晰大小正倒物体(蜡烛)凸透镜像(光屏)凸透镜4.eaa或bc或d5.B6.C7.光具座焦距同一高度上光屏8.同一高度上倒立缩小实照相机9.A10.C11.C12.C13.D第4节眼睛和眼镜1.凸透镜薄弱厚强2.厚强长前凹透发散作用凹透镜3.薄弱短后凸透会聚作用凸透镜4.透镜焦距的倒数短强5.25cm6.甲凸7.A8.B9.0.5m0.25m10.前凹11.远视凸透BA12.拉紧眼皮,使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使像出现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字13.C14.C15.C16.放在阳光下,对光会聚的是老花镜,发散的是近视镜靠近课本,看课本上的字,看到放大的是老花镜,看到缩小的是近视镜(答案合理即可)17.(1)凹靠近(2)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晶状体变厚;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晶状体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强;等等(答案合理即可)18.(1)靠近靠近(2)ACBD19.注意用眼卫生,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坐姿和休息;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等。
八年级物理启东中学作业本答案
一、选择题
1.A. 动量定理
2.B. 动量
3.C. 动能
4.A. 动量定理
5.D. 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
1. 动量
2. 动能
3. 动量守恒定律
4. 动量定理
5. 动量守恒
三、计算题
1. 设物体A的质量为m,速度为v,则物体A的动量P=mv。
2. 设物体A的质量为m,速度为v,则物体A的动能
E=mv2/2。
3. 设物体A的质量为m,速度为v1,物体B的质量为M,速度为v2,则物体A和物体B的总动量P=mv1+Mv2。
4. 设物体A的质量为m,速度为v1,物体B的质量为M,速度为v2,则物体A和物体B的总动能E=mv12/2+Mv22/2。
四、简答题
1. 动量定理是指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的定律。
它指出,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的速度等于外力的大小。
2. 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动量不发生变化的定律。
它指出,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动量不发生变化,即物体的总动量在任何时刻都是恒定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作业本答案沪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1米。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纳米。
2、1mm。
0.68。
3测量值。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书粗心。
4A。
5B。
6D。
7D。
8D。
9C。
10D。
11B。
能力提升12偏小。
13A。
14B。
15A。
探索研究 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1运动。
静止。
2江岸。
竹排。
3船。
江岸。
4位置。
参照物。
5A。
6B。
7B。
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
能力提升 9地球。
24。
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车的速度)。
11C.探索研究12C。
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
(2)能。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知识1、运动快慢。
v=s/t。
m/s。
km/h。
3.6。
2B。
3A。
4C。
5C。
6D。
7、4m/s 能力提升 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9、3。
15。
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
(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速度为40km/h。
12。
11C。
探索研究12(1)大(2)匀速。
13、(44*25m)/50s =22m/s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知识 1、v=s/t。
路程。
时间。
卷尺。
停表2略。
3(1)匀速。
6。
(2)1.2。
(3)小于。
能力提升4(1)5min(2)72km/h。
5、80km/h。
200km 。
探索研究6(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测出长为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
(2)t = Lt1/L1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dm。
cm。
min。
s。
2、20。
18。
3、1.2米每秒。
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初二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参考[1]〕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参考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9.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秒的路程为40米,那么在第8秒时的速度是A.5m/s B.10m/s C.12.5m/s D.62.5m/s10.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A.7m B.70m C.700m D.7000m11.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
以汽车为参照物行人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2.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A.所成的都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B.所成的都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C.所成的―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D.所成的―个是虚像、一个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3.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cm;(2)图(b)中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_示数是℃;14.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 Hz;阳光下,白雾渐渐消失,这是 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5.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玻璃泡会发黑,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___ __,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泡又__ 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16.百元面值的人民币上有用荧光物质印的“100”字样,在线的照射下会显示出来.我们在家使用遥控器观看电视节目时,通过遥控器发出的线对电视机进行控制.17.一束太阳光与水面成40o入射,反射角为.当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反射角为1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这个像是 (实/虚)像19.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相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
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外, 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本篇文章是 【认识运动答案】 基础训练 1、机械;运动;运动;位置 2、分子;运动 3、原子;原子核;行星绕太阳运动 4、固态;液态;气态 5、固态;液态;气态;增大 6、烟分子;请勿吸烟 7、过山车、行星运动;下落的小球 8、 9、 10、略 拓展提高 11、 12、 13、固态木头 液态有体积,没有形状 气态空气 【运动的描述答案】基础训练 1、运动;静止 2、运动;静止;运动 3、相同路程比时间;② 4、运动 5、90;25 6、7、8、9、10、 拓展提高 11、静止;小桥 12、30;运动 13、 14、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答案】 基础训练 1、运动;=;;;028 2、不变;不变 3、1 2 4、16;625 5、190 6、30 7、80;058、9、10、 拓展提高 11、30;450 12、384002;19201 13、140;25 2小 3 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中下半程的时间 【能量答案】 基础训练 1、电 2、生物 3、热能 4、动能;能量;能量;能量 5、能量 6、光;热 7、核能;核 8、 拓展提高 9、 【认识声现象答案】 基础训练 1、振动;介质2、固体、液体、气体;340 3、振动;;50 4、真空不能传声 5、琴弦;鼓膜 6、振动 7、1 变小 2 介质 8、9、10、11、 12、解==340×02×60=4080 因声音有反射,所以河面宽为=2=2240 拓展提高 13、015 14、这个成绩不正确,因为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也需要时间。
百米赛跑场上, 正确的计时是裁判从看到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录,而不是听到 枪声时计时。
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样就少了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的那些 时间,实际成绩应比 125 多一些 15、1 声音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2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16、1 声音可以在细棉线中传播 2 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细棉线更好3 声音在传播中被阻断了 4 不能 【乐音的三个特征答案】 基础训练 1、频率;频率;频率 2、密;高 3、振幅;振幅;振幅;远近;远 4、特色;音色;音色 5、音色;响度 6、响度;音色 7、8、9、10、11、 拓展提高 12、 13、不同;音色;响度 14、1 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2 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15、13 2 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3 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 摆动产生的 【噪声答案】 基础训练1、①②③④ 2、音调;空气 3、噪声;振动 4、声源处 5、振动;声源处;声;电 6、;传播过程中 7、8、9、10、 拓展提高 11、 12、从减弱噪音的三种途径上考虑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 声源处减弱噪声,植树造林; 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即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 了噪音的传播 13、1 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2 表面粗糙、多孔 3 隔音效果还可能跟填充物的厚度、填充的松紧程度有关 【声与现代科技答案】 基础训练 1、回声;大 2、超声波;声呐 3、能量;振动 4、5、6、7、8、9、10、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 2018】。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上册物理答案沪科版选择题:1. 物体在水中浸没,它所受浮力大小等于()A. 物体的重量B. 水的重量C. 物体和水的重量之和D. 物体和水受力平衡时的水的重量2. 弹簧的弹性形变量S与受力F成()A. 正比B. 反比C. S^2=FD. 没有关系3. 催化剂可以()A. 改变反应后的物质的状态B. 加速化学反应C. 阻止化学反应D. 使性质不发生变化4. 物体做匀速运动的要素是()A. 时间B. 路程C. 加速度D. 速度5. 下列物理量中,是不矢量量的()A. 功B. 能C. 时间D. 动量答案:1.A 2.A 3.B 4.D 5.C填空题:1. 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是v = ________ t + _________2. 如果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它所受合力为 F,那么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3. 重力是一种 __________ 力.4. 冲量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5.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 _______________.答案:1. a t 2. Fs 3. 引力 4. 牛·秒 5. 反应活化能计算题:1. 现有一锅开水,锅内水量为500mL,温度为76℃,若加入一块温度为4℃,质量为100g的冰块,求最终体系的温度。
(热容:水为4.18J/(g℃),冰为2.06J/(g℃))2. 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140公里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同时出发时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3倍,两车相遇时乙车已行驶1小时,求甲车速度。
3. 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分别从5m/s和15m/s的速度开始作匀加速运动,经过5秒的时间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2m/s和36m/s,请分别求出它们的加速度。
4. 汽车质量为1000kg,刚开始在平地上以26.8m/s的初速度前进,然后受到18000N的刹车力作用,使车速降低到18.8m/s,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了多少米?5. 在垂直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离开手时速度为5m/s,离地面的最高高度为25m,求物体离开手的高度。
八上物理人教版全品作业本答案一、第一章物理基础知识1、测量物质和能量:a) 测量物质:物质指实体对象,可以用重量和体积等可测量的指标来测量。
b) 测量能量:能量是指事物拥有或可以产生的动力,可以用功、热、电压等来测量。
2、物理学的分类:a) 一般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它的形式和结构;b) 力学: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的力,以及由此导致的运动规律;c) 热力学:研究物质运动的能量变化,以及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d) 电磁学: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
3、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模拟方法:是指从实际现象中发现规律,通过模型提出假设,进行检验和验证;b) 实验方法:是通过实验来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与理论做比较;c) 数值方法:是指采用数值的方式解决物理问题的计算机模拟,可大大减少经费和时间。
二、第二章力与运动力是指某种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能够使其改变状态或位置的作用力。
2、力之间的关系:a) 力向量:力向量指由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所组成的矢量。
b) 弹簧力:弹簧力是某种物质受拉伸后所产生的力,它与拉伸力的大小成正比。
c)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规定: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其运动受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分量所决定。
3、运动的定义:运动是以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连续变化位置的过程。
它包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周期运动和回转运动等。
三、第三章电学1、电荷的构成:电荷是指在量子层面上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粒子,它们构成了电场的基本个体,是电磁现象的本质。
2、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由电荷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它是指一定时刻内通过特定物体的电荷的移动量。
电能是指电荷在特定系统中传输的能量,也称为电动势,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电路的有效电流的能量。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物理课堂作业本八年级上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1.折射会聚发散
2.中间边缘边缘中间
3.不变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两
5.④⑤⑥①②
③
6.会聚焦距
7.凸透会聚
8.
9.B 10.D
11.会聚主光轴折射焦点 12.短强
13.图略表面弯曲程度大的凸透镜,焦距较短
14.叶子上的水滴相当于小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灼伤了
植物叶片,于是出现了枯点
15.大小 16.A 17.如图
18.如图
19.红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第1页共2页
20.(1)凸透镜、白纸、刻度尺、手电筒 (2)手电筒发出平行
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用白纸在另一侧找到一个最亮(最清晰)
的点,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光心的距离 (3)手电筒发出的光
不够平行,凸透镜的光心位置不准确等
21.(1)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
22。
物理作业本八上答案2020(人教版)11、B、2.452、28.2 25.13、2.54、人、河岸5、运动6、地面、地面、椅背、车7、A8、c9、C 10、C 11、A 12、D、13、B 14、B21、长、短2、每秒行驶5米3、6.25 22.54、250 5/35、路程、时间、V=s/t6、0.4 便于测量时间7、100min8、路程、时间、速度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km/h(3)t =t1—t2 =5h—2.5h =2.5h3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2、不能、能3、快4、不相同、空气、耳朵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6、C7、C8、C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41、A2、C3、A4、A5、A6、C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8、(1)能量 (2)音色、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5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3、甲、38.5 38.5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5、放、低6、B7、B8、D9、C 10、C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探究性学习1、真空中不能传声2、B3、D4、50 5*100005、D6、折射、虚、火车、地面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物理作业本八上答案2020(人教版)11、B、2.452、28.2 25.13、2.54、人、河岸5、运动6、地面、地面、椅背、车7、A8、c9、C 10、C 11、A 12、D、13、B 14、B21、长、短2、每秒行驶5米3、6.25 22.54、250 5/35、路程、时间、V=s/t6、0.4 便于测量时间7、100min8、路程、时间、速度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km/h(3)t =t1—t2 =5h—2.5h =2.5h3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2、不能、能3、快4、不相同、空气、耳朵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6、C7、C8、C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41、A2、C3、A4、A5、A6、C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8、(1)能量 (2)音色、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5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3、甲、38.5 38.5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5、放、低6、B7、B8、D9、C 10、C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探究性学习1、真空中不能传声2、B3、D4、50 5*100005、D6、折射、虚、火车、地面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物理作业本八上答案2020(人教版)物理作业本八上答案2020(人教版)11、B、2.452、28.2 25.13、2.54、人、河岸5、运动6、地面、地面、椅背、车7、A8、c9、C 10、C 11、A 12、D、13、B 14、B21、长、短2、每秒行驶5米3、6.25 22.54、250 5/35、路程、时间、V=s/t6、0.4 便于测量时间7、100min8、路程、时间、速度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3)t =t1—t2 =5h—2.5h =2.5h3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2、不能、能4、不相同、空气、耳朵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6、C7、C8、C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41、A2、C3、A4、A5、A6、C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8、(1)能量 (2)音色、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5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3、甲、38.5 38.5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5、放、低6、B7、B9、C 10、C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探究性学习1、真空中不能传声2、B3、D4、50 5*100005、D6、折射、虚、火车、地面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