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直驱电机转台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657.50 KB
- 文档页数:3
低成本直驱振动旋转实验台设计与实现在科学实验中,实验设备的选择和构造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对于许多实验室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因此,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设计一个低成本的实验设备,能够满足一定的实验需求,对于节约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低成本的直驱振动旋转实验台的设计与实现。
该实验台可以通过控制程序实现旋转和振动两种动作,同时具有微调手轮和角度显示等辅助功能。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实验设备,并能够满足多种实验的需求。
一、设计思路实验台的设计主要分为底座、转台、电机驱动控制等三个部分。
底座:底座是一个框架结构,主要用于支撑转台和控制电路等组件。
底座设计时考虑到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建议采用钢材结构。
为了加强底座的稳定性,可增加重量或者采用三脚设计。
同时,底座应该保证易于拆装和安装,以便在需要时进行维修和升级。
转台:转台是实验台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电机和转盘组成。
电机是实现转盘旋转的驱动力源,需要选择高扭矩、低速度的电机,以保证转盘的稳定旋转。
转盘的材质可以选择高强度的石墨材料,既可保证稳定性,又可减少杂音。
另外,为了增加实验的多样性,转盘可以设计成一定的倾斜角度。
电机驱动控制:电机驱动控制部分是实验台的核心。
其中,驱动控制部分需要设计一个低成本高性能的电机控制板,以便实现精确的驱动控制和参数调节。
控制板可以采用51单片机、DSP或FPGA等芯片进行设计,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实验场景。
二、主要设计参数1. 旋转角度:转台的旋转角度应保证准确、稳定和可调节。
旋转角度可以设置在0~360度之间,可以准确到0.1度。
2. 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是实验台另外一项重要的参数。
振动频率需要保持稳定以及精确可调节,建议设置在10Hz~100Hz之间,精度可达到0.1Hz。
3. 控制方式:为了保证实验台的灵活性和易用性,建议采用多种控制方式。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直驱电机因其高效、节能、噪音低等优点,在工业、医疗、家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直驱电机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等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针对直驱电机解决方案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二、直驱电机概述1. 直驱电机定义直驱电机,又称直接驱动电机,是指电机轴直接与负载轴相连,无需通过齿轮、皮带等传动装置进行动力传递的电机。
直驱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噪音低、维护方便等优点。
2. 直驱电机分类根据电机类型,直驱电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交流直驱电机:包括异步直驱电机和同步直驱电机。
(2)直流直驱电机:包括永磁直流直驱电机和脉冲宽度调制(PWM)直流直驱电机。
三、直驱电机解决方案1. 电机本体优化(1)提高电机效率:通过优化电机设计,提高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
例如,采用高性能永磁材料、优化电机结构、减小电机损耗等。
(2)降低噪音:通过优化电机设计,降低电机噪音。
例如,采用低噪音电机设计、采用隔音材料等。
(3)提高电机寿命:通过优化电机设计,提高电机寿命。
例如,采用耐磨材料、提高电机绝缘等级等。
2. 控制系统优化(1)高性能控制算法: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提高电机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2)电机参数辨识:对电机参数进行实时辨识,确保电机运行在最佳状态。
(3)故障诊断与保护:通过实时监测电机运行状态,实现对电机故障的早期诊断和保护。
3. 电机驱动器优化(1)提高驱动器效率:采用高效能驱动器,降低驱动器损耗,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2)降低驱动器噪音:采用低噪音驱动器设计,降低系统噪音。
(3)提高驱动器可靠性:采用高可靠性元件,提高驱动器使用寿命。
4. 系统集成与优化(1)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系统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优化系统布局:优化电机、驱动器、控制系统等设备布局,降低系统空间占用。
直驱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直驱电机是一种采用直接驱动方式的电机,即电机转子直接连接到负载,无需传递装置或齿轮箱。
这种构造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和噪音,并提高驱动系统的效率和动态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驱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一、直驱电机的构造直驱电机的主要构造包括转子、定子、磁场系统和传感器系统。
1. 转子:直驱电机的转子通常采用永磁材料制成,具有高磁导率和高磁能积,以实现高效能的转换和传递。
2. 定子:直驱电机的定子是由绕组和铁芯组成的。
绕组是由导电材料绕成的线圈,通常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与转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
铁芯的作用是引导磁场,提高磁场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磁场系统:直驱电机的磁场系统提供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电机产生旋转力矩。
磁场系统通常由永磁体和定子绕组或永磁体组成。
4. 传感器系统:直驱电机的传感器系统用于检测电机的位置和转速,以提供精确的电机控制和调节。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光电编码器和磁性编码器等。
二、直驱电机的工作原理直驱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洛伦兹力的相互作用。
1. 电磁感应:当定子绕组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转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感应力。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流在闭合线路中产生的磁场会引起电压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2. 洛伦兹力:当电流通过定子绕组时,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定子绕组所受的磁场力将产生一个转矩,使得转子开始转动。
转子的转动会引发磁场变化,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导致电流变化,使得磁场力作用在转矩上。
直驱电机的工作原理可用下面的三个步骤来表示:(1)电流通过定子绕组产生磁场力;(2)磁场力导致转子开始转动;(3)转子的转动引发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进一步加强磁场力。
三、直驱电机的优势和应用直驱电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能:直驱电机采用直接传动方式,无需传动装置或齿轮箱,避免了能量转化的损耗,提高了动力的传递效率。
2. 高精度:直驱电机的转矩和转速可以直接由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可实现高精度定位和运动控制。
关于直驱电机的文献综述 直驱电机,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你要是像我一样对电机有点兴趣,就会发现直驱电机在好多地方都露脸呢。
直驱电机,简单说就是直接驱动负载的电机。这就好比人直接用手去推动一个东西,中间没有其他七七八八的转换环节。传统的电机呢,可能就像用工具去推东西,还得经过一些转换才能把力作用到要推的东西上。直驱电机省了那些麻烦的中间环节,这就像你出门直接走到目的地,而不是先坐公交再换地铁最后还得走路,多省事啊。
咱先聊聊直驱电机在工业上的应用吧。在一些大型的机械制造工厂里,那些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就特别喜欢用直驱电机。为啥呢?因为它的精度高啊。就像一个雕刻大师,要雕刻一件非常精细的作品,他肯定希望自己的手能精准地控制每一个动作,直驱电机就有这种本事。它可以把能量几乎没有损耗地传递到负载上,这样加工出来的零件就更符合要求。你想啊,如果是那种间接驱动的电机,中间环节就像隔了一层纱,总会有点偏差,这在高精度的加工里可不行。这是不是就像你要画一幅特别精细的画,用一支很精准的笔和一支有点歪歪扭扭的笔的区别呢?
再看看直驱电机在家庭电器里的表现。现在有些高端的洗衣机就用直驱电机。普通洗衣机的电机带动洗衣桶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晃悠,就像一个人走路不稳似的。直驱电机呢,它直接驱动洗衣桶,转起来稳稳当当的。这不仅对洗衣机的寿命有好处,而且洗起衣服来也更轻柔、更干净。就好比一个人温柔地搓洗衣服,而不是乱搅和一通。还有空调,有了直驱电机,风扇转动得更顺畅,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就更好。这就像给房子里的空气请了一个特别高效的搬运工。 直驱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很有一套。电动汽车不是得让车轮转起来吗?直驱电机直接给车轮动力,没有那些复杂的传动装置。这就像你给汽车的脚穿上了一双直接就能发力的鞋,没有鞋带、鞋垫之类的东西来捣乱。这样一来,汽车的动力传输更直接,效率更高。而且因为没有那么多传动部件,出故障的概率也小了很多。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结构简单,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东西,就不容易生病一样。
直驱风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驱风机发电机是一种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1.风能的捕获:风机叶片的设计使其能够捕获并转化风的动能。
当风吹过叶片时,风压差将导致叶片发生旋转。
2.转动轴:通过叶片的旋转,动能被传递到轴上。
3.发电机:轴的旋转将带动直驱发电机转子的旋转。
发电机由
定子和转子组成,转子的旋转将在固定感应线圈中创建一个旋转磁场。
4.感应电流:由于转子磁场的旋转,感应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大小和频率取决于风速和发电机的设计。
5.电能输出:感应电流经过线圈后,将产生电压和电流。
这些
电能将通过电缆输送到电网或储存设备,转化为有用的电能。
整个过程是通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的。
这种直驱风机发电机的优点是转换效率较高,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较高。
直驱永磁同步式发电机原理
直驱永磁同步式发电机是一种利用永磁材料和直驱技术的发电机,其原理基于电磁学和磁学的基本原理。
以下是直驱永磁同步式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永磁同步发电机结构:直驱永磁同步式发电机通常由转子和定
子两部分组成。
转子上嵌有永磁体,这些永磁体通常是稀土磁体,如钕
铁硼(NdFeB)。
定子上则布置有线圈。
2.永磁场产生:当转子旋转时,永磁体在转子上产生一个稳定的
磁场。
这个永磁场是由永磁体的磁性质所提供的,它可以保持在整个转
子旋转过程中不变。
3.电磁感应:定子上的线圈被永磁体的磁场穿过,根据法拉第电
磁感应定律,感应出电动势。
线圈上的导体通过这个感应电动势产生电
流。
4.直驱技术:直驱指的是发电机的转子直接与风力发电机的转子
(通常是风力涡轮机)相连接,而不需要传统的齿轮箱。
这减少了机械
部件,提高了传动效率,并减少了维护成本。
5.输出电能:通过调节定子上的电流,可以获得所需的输出电
能。
输出电流的交流特性可以通过逆变器进行转换,以匹配电网或存储
系统的要求。
直驱永磁同步式发电机的主要优点包括效率高、维护成本低、启动转矩大等特点。
这种发电机常用于风力发电系统,其中直驱技术可以提高整个风力涡轮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美的直驱电机工作原理详解
美的直驱电机是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 结构:美的直驱电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
转子是由永磁体制成,定子则包含绕组和负载。
2. 磁场生成:通过输入电流,绕组在定子上产生磁场。
定子磁场的方向与转子上的永磁体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旋转力矩。
3. 力矩产生:当输入电流改变时,绕组的磁场也随之改变,导致定子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会导致转子上的永磁体同磁场相互作用的方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扭矩。
通过改变输入电流来控制转子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4. 无刷设计:美的直驱电机采用无刷设计,意味着电机没有传统直流电机中的刷子和电火花。
相反,该电机使用电子控制器来改变绕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这种设计减少了电机的摩擦和耗损,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寿命。
5. 直驱优势:与传统的带传动装置的电机相比,直驱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量损耗和更小的体积。
由于没有传动带和齿轮,直驱电机的噪音和振动也更低。
此外,直驱电机的转矩响应更快,控制更精确,适用于高精度的工业自动化和机械应用。
综上所述,美的直驱电机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
能。
其无刷设计和直驱特性使其具有高效率、低噪音和更精确的控制能力。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家用设备中。
直驱电机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一) 直驱电机是当前电动汽车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热点技术之一,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直驱电机行业也面临着各种技术风险。本文将从技术领域的不同角度,对直驱电机行业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一、磁性材料技术风险 直驱电机的核心部件是永磁体,而目前市场上的永磁体主要分为钕铁硼和永磁铁。然而,钕铁硼永磁体受到了稀土资源供应短缺和价格波动的影响,而永磁铁永磁体则受到其矫顽力较小和热稳定性差的限制。因此,磁性材料的技术研究是直驱电机行业必须攻克的难题。
二、结构设计技术风险 直驱电机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电机的效率和性能,而直驱电机的复杂性、高效率和高转矩等要求使得其结构设计更具挑战性。目前的研发重点在于降低电机的转子惯量和提高磁场分量,然而这些措施会增加电机的制造成本和工艺复杂度,从而增加结构设计的技术风险。
三、控制技术风险 直驱电机的控制技术也是行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电机控制需要解决磁场控制、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等问题。目前,广泛应用的控制方法是矢量控制和感应控制,然而这些控制方法对于动态性能、速度响应和电流控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控制算法的复杂度和实时性也给直驱电机控制带来了挑战。
四、热管理技术风险 直驱电机转换的电能对于电机的发热量和散热需要精细控制,否则会对电机的效率、寿命和性能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直驱电机行业需要对电机的散热结构、制冷系统和材料等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热管理需求。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机与其他系统的协同工作,这也是热管理技术的一大难点。
综上所述,直驱电机行业面临的技术风险多方面,需要从磁性材料、结构设计、控制技术和热管理等方面进行攻克。面对这些技术挑战,直驱电机行业需要加强科研创新,提高技术水平,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推动电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直驱电机原理
直驱电机原理是指电机的转子直接连接到负载上,而不是通过传动装置(如齿轮、皮带等)来传递动力。
这种电机结构简单、效率高、噪音小、维护方便,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直驱电机的转子通常由永磁体或电磁线圈组成,它们与定子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从而驱动转子旋转。
由于直接连接到负载上,直驱电机的转矩和速度响应非常快,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控制。
直驱电机的优点在于它们可以减少传动装置的损耗,提高系统效率。
传统的电机系统通常需要通过齿轮、皮带等传动装置来传递动力,这些传动装置会产生摩擦和磨损,从而降低系统效率。
而直驱电机可以直接将动力传递给负载,减少了传动装置的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
直驱电机的噪音也比传统电机系统低。
传统电机系统中,传动装置会产生噪音和振动,而直驱电机没有传动装置,因此噪音和振动也相应减少。
直驱电机的维护也比传统电机系统更方便。
传统电机系统中,传动装置需要定期更换,而直驱电机没有传动装置,因此维护更加简单。
直驱电机原理是一种高效、低噪音、易维护的电机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直驱电机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低速大扭矩永磁直驱电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机,它结合了永磁同步电机和直驱技术。
其原理如下:
1. 永磁同步电机原理: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将永磁体放置在转子上,与定子中的电磁绕组形成磁场耦合的电机。
当定子绕组通电时,会产生旋转磁场,而永磁体的磁场则与之同步,从而产生转矩。
2. 直驱技术原理:传统电机通常通过减速装置将高速低扭矩的转动转换成低速高扭矩的输出。
而直驱技术则省略了减速装置,直接将电机的输出轴与负载相连,从而实现高效率和高控制性能。
低速大扭矩永磁直驱电机结合了以上两种原理,其特点如下:
1. 永磁同步电机的优势:由于采用永磁体作为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响应迅速等特点。
同时,永磁体的磁场强度较大,可以产生较大的转矩。
2. 直驱技术的优势:由于省略了减速装置,直接将电机输出与负载相连,可以避免传统电机中传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和故
障。
同时,直接驱动负载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综上所述,低速大扭矩永磁直驱电机通过结合永磁同步电机和直驱技术,实现了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控制性能。
它在一些需要低速大扭矩输出的应用领域,如工业机械、电动汽车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直驱电机系统的控制与优化导言直驱电机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率、高性能的驱动系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与传统的间接驱动电机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噪音、更快的响应速度等优势。
然而,直驱电机系统的控制与优化依然是一个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直驱电机系统的控制算法和优化方法。
一、直驱电机系统的基本原理直驱电机系统由电机、传感器、控制器和强大的电力供应器组成。
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电机,它直接与负载连接,没有传统的齿轮装置和传动机构。
这种直接连接的方式不仅简化了传动链路,还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二、直驱电机系统的控制策略直驱电机系统的控制策略可以分为驱动控制和位置控制两个方面。
1. 驱动控制驱动控制是指如何将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电机的运动。
常用的驱动控制方法包括电流控制、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等。
其中,电流控制是最基本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电机的运动。
速度控制是在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对电机的转速进行闭环控制,以达到预期的速度要求。
转矩控制则是在速度控制的基础上,对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行闭环控制,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
2. 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是指如何将电机的运动准确地控制到预定的位置。
常用的位置控制方法有位置伺服控制和矢量控制等。
位置伺服控制是通过测量负载位置和电机转子位置的差异来控制电机的转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
矢量控制则是在位置伺服控制的基础上,采用反馈线性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三、直驱电机系统的优化方法直驱电机系统的优化方法可以包括参数调整、控制算法优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
1. 参数调整直驱电机系统的优化首先需要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
这包括电机的参数、传感器的参数和控制器的参数等。
通过合理的参数调整,可以使系统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2. 控制算法优化控制算法优化是直驱电机系统优化的核心内容。
通过改进控制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鲁棒性和稳定性。
摇篮式五轴转台设计分析摘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力矩电机直驱型摇篮式五轴转台的设计方案,在说明该摇篮式五轴转台的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从力矩电机的选定、关键零件B轴连接底座的设计这两方面入手,针对该力矩电机直驱型摇篮式五轴转台的具体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
同时,展开了静力学仿真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理想,满足实际使用运行需求。
关键词:力矩电机直驱;摇篮式五轴转台;设计方案引言:摇篮式五轴转台是数控机床中的重要构件,会对数控机床的实际运行效率、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持续落实优化设计。
一、摇篮式五轴转台的总体设计相比于蜗轮蜗杆驱动型摇篮式五轴转台而言,力矩电机直驱型摇篮式五轴转台在定位精度、转速方面均能够显现出更为理想的状态,因此在本次设计中,主要落实对力矩电机直驱型摇篮式五轴转台的设计。
整个力矩电机直驱型摇篮式五轴转台内包含着的构件包括:B轴刹车结构、B轴力矩电机、B轴底座、B轴主支撑端轴承的组合密封结构、B轴轴承底座、C轴力矩电机、C轴刹车结构、转台的旋转接头、转台台面、C轴支撑轴、C轴轴承组合密封结构、B周连接底座、辅助支撑端轴承的组合密封结构、辅助支撑端支撑轴承、辅助支撑底座等等。
其中,选定支撑组合辅助支撑的形式完成对B轴结构的设计,以此促使其实际所具备的支撑刚性有所提升,避免发生严重的转台变形问题,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
在力矩电机的支持下,完成对B轴(摇摆轴)以及C轴(旋转轴)的直接性驱动,由于相应驱动形式为零间隙传动,因此可以达到对中间传动所引发的反向间隙、摩擦、弹性变形等、噪声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规避,实现五轴转台实际传动精度、传动刚性的提升,也可以达到五轴转台加工效率的效果[1]。
使用集成钢栅尺的YRT系列轴承,完成对C轴的支撑以及对B轴的主支撑;使用精密交叉滚子轴承,完成对B轴的辅助支撑,以此促使五轴转台支撑刚性有所提高。
选定环抱式刹车结构完成对B轴以及C轴的刹车结构设计,以此促使其实际所具备的刹车效果更高、刹车扭矩增大。
外转子盘式永磁直驱绞车电机的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01-20T09:15:50.60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9期作者:张帆[导读] 为了降低勘探和开发成本,世界各国不断地采用新技术开发石油装备。
油田钻井平台用绞车是一部钻机的核心设备,绞车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钻井的质量,效率以及成本。
传统的电驱绞车基本都采用电机加减速机的驱动方式,其结构主要由滚筒轴、齿轮减速箱、转盘传动箱、绞车架及润滑、气控、水冷却系统等组成。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山西永济 044502摘要:油田钻井平台用绞车电机,大多还采用的是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
外转子电机是将滚筒做成外转子,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度高等优势。
盘式电机的结构,具有直径大,轴向尺寸薄等特点。
外转子盘式永磁直驱绞车电机将外转子和盘式电机的双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绞车系统运行更平稳、振动更小、噪音更低、可靠性更高、重量更轻、效率更高。
关键字:永磁直驱盘式电机绞车外转子1引言为了降低勘探和开发成本,世界各国不断地采用新技术开发石油装备。
油田钻井平台用绞车是一部钻机的核心设备,绞车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钻井的质量,效率以及成本。
传统的电驱绞车基本都采用电机加减速机的驱动方式,其结构主要由滚筒轴、齿轮减速箱、转盘传动箱、绞车架及润滑、气控、水冷却系统等组成。
油田钻井平台现场施工过程中,对绞车电机的要求是反应迅速位置精准,低转速可输出较大转矩,短时过载能力强。
针对目前油田钻井平台用绞车驱动系统传动结构复杂,旋转精度低,效率低等缺点,设计采用外转子永磁直驱电机进行直接驱动的绞车驱动系统,并根据旋转精度低特性从永磁电机本体设计和电机变频控制系统优化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绞车的带载能力和控制精度从而不断提高油田钻井平台用绞车性能。
2 外转子永磁电机运行的可行性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围绕绿色化、智能化需求,对钻井装备与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不断满足油气勘探装备与技术升级的需求,我公司以核心动力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为目标,瞄准市场不断创新。
解析直驱电机转台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机咨询:解析直驱电机转台技术
直驱电机,即直接驱动式电机的简称,主要指电机在驱动负载时,不需经过传动装置(如传动皮带等)。
与生活相关的最常见的应用是洗衣机,即洗衣机滚动与驱动电机之间不使用皮带连接。
由于电机结构的特殊性,可实现低速大扭矩输出,满足加工中心机床用转台切削进给的需要。
电机具有很好的伺服刚性和动态性,可使转台加速度增大,回转速度大幅度提高。
由于直驱电机直接与转动负载相连,因此在电机和负载之间实现了“零”传动。
基于此,直驱转台应用于加工中心将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直驱电机转台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机定子及转子,轴承,编码器,转台及旋转部分,基座、外套及固定部分,直驱电机转台所需要的密封和防尘结构,循环冷却结构。
在转台结构设计中,为了保持电机的性能,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密封防尘结构
直接驱动电机转子具有永磁性,如果工作台加工区的金属灰尘进入转台内部,会被吸附到转子上,影响到电机的性能甚至会导致其失效,所以通常在设计中,需要采取迷宫结构和气密封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吹入干净干燥的气体,以保证电机安全可靠的运转。
在密封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如果电机遭遇冷却液入侵,将引起其绝缘性的降低或退化。
此外,转台上所采用的州承和编码器皆为精密运动件和检测元件,使用中必须保证其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第二,制动
转台作为机床的工作台,需要有分度及准确定位的功能。
直驱电机换台安装的直接驱动电机与通常伺服电机相同,当接到停止指令时由其动态制动电路来制动电机。
但由于直驱电机转台电机与转台之间没有减速和传动机构,转速
很高的电机,急停时会发生很小角度的过转,因而在直驱电机转台中需要有另外的机械或者液压锁紧机构以保证准确定位。
在重切削情况下,也需要锁紧转台轴。
如果转台倾斜或垂直使用,制动机构的作用将更为突出。
第三,循环冷却
转台内部的电机运转时会产生热量,处理得不好,会影响转台和机床的精度稳定性。
为此,需要在转台电机定子套上开槽用于循环冷却,工作时通入循环冷却水或油带走量。
电机扭矩的获得与电机的冷却相关联,只有电机得到有效冷却才能达到其标定扭矩。
但是过度冷却又会产生冷凝现象,从而降低电机的绝缘性,因此推荐采用室温跟踪式冷却系统。
相对而言,水冷却的效果比油冷却的效果要好,油冷却情况下电机的连续扭矩最大将会损失20%。
但是水冷却的情况下,须考虑防锈问题,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来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