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江苏版语文课件:专题六图文转换
- 格式:pdf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6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纲解读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考点阐释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的含义,二是准确运用相关的词语(包括熟语)。
即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根据语境的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临时意义。
考情观察1.从试题考查的特点看,多年来,江苏卷命题的形式多数为近义成语的辨析填空。
2014年至2016年,由单纯考查成语,转为考查成语和实词。
而2017年高考对此又做了调整,考查了近义成语辨析。
这说明江苏卷在试题考查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也意味着复习的面要扩大,对于一些重要的虚词也要有所涉及。
2.从近几年考查的具体内容看,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辨析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主要考查基本意义、适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义轻重等。
但不管是实词还是成语,都要结合语境加以辨析判断。
分析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不仅有词语(包括熟语)使用得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使用得是否恰当的问题。
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点辨别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媒体)常见而又容易用错的词语(包括熟语)。
2.词语(包括熟语)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味地靠突击强记。
可以分成三步进行:(1)熟悉历年高考(模考)中出现过的词语(包括熟语),不能局限于本省范围;(2)归类整理部分常见且自己容易出错的词语(包括熟语);(3)归纳解答词语(包括熟语)题的几个注意点,如褒贬失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谦敬错位等。
3.词语(包括熟语)积累需要多重因素并重,即意义、对象、色彩、范围、搭配等兼顾,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容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4.备考中要检查积累,纠正望文生义、偏解语素等易错点;考试中要避难就易,聚焦关键点,筛选出最有把握的选项。
命题探究答案A第一步,熟词义,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