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808.50 KB
- 文档页数:7
一、选择题1.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其意在()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劳资关系C.重塑政府形象D.缓和社会矛盾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 新航路开辟以后,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欧洲的航运和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B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的比较彻底。
C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皇帝。
D 1993年欧盟成立。
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A.A B.B C.C D.D3. 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
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4. 《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
《社会保障法》规定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就业机会B.维护无产阶级利益C.缓和社会矛盾D.加强国家干预手段5.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①是广大民众长期斗争的结果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社会的稳定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④彻底增强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程的重要指标之一。
社会保障制度源于A.政府的调整B.工人的斗争C.资本家意识的提高D.凯恩斯理论的影响7. 早在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在他发起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宣言中断言这将使“法国与德国之间的任何战争”变得“不仅难以想象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统一的货币,欧盟有自己的盟旗,同时,还把贝多芬的欢乐颂序曲作为盟歌。
欧盟的主要机构有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联盟委员会和欧洲法院等。
呈现材料一、欧洲战后初期的困难“欧洲是什么?是废墟,是遗骸,是一个充满仇恨的地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已经远去,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对世界的领导权”二、“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当代西方史学家问题:战后各国为何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他们是怎么走上联合的道路的?多媒体展示:图片《欧元》和《欧盟护照》展示发展趋势: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组织规模逐步扩大;师:欧盟不仅加强了成员国内部的联系,也积极谋求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
咱们中国和欧盟就是好朋友。
(图片展示)三、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播放视频发达国家日本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进行评价。
可以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总结出答案;稍后教师再做总结思考问题观看视频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问题,指导学生以史为鉴学生反思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指导学生回顾所学到的有关美国的知识,总结归纳美国的崛起历史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能力还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2、归纳美国、欧盟、日本发展的共同原因:1、和平的环境;2、科技的推动;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小试牛刀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是哪一国家?(2)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是日本,其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3)根据上述材料,促成日本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因素有哪些?引进先进技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
教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从而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还局限于表面的现象,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特点。
2.难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2.课件: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案例: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事例。
4.讨论话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提问:“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介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国有企业的建立、福利制度的完善、经济计划的实施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的具体表现。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1.(2020·河南初三其他)法国政治家勃鲁姆说:“在一个和平稳定的欧洲中使德国不致为害”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德国结合到一个“强大的、足以对它进行再教育和加以约束的,并在必要时加以控制的国际共同体之中材料反映了他认为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A.制约德国避免新的战争B.增强实力对抗美苏C.联合自救恢复发展经济D.提高国际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使德国不致为害……的……国际共同体……”可知,鉴于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责任,法国主张制约德国、避免新的战争,故A符合题意;增强实力、制约美苏是欧共体的共同外交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联合自救恢复发展经济是欧共体的共同经济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提高国际地位是欧共体的外交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2.(2020·重庆十八中初三月考)货币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欧盟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开始使用欢元。
观察下面2欧元硬币图案,从中可以看出欧盟的发展理念是A.一体化发展,同时尊重各国历史文化B.放弃国家主权,实行一体化发展C.以德国为中心,建立欧洲防御体系D.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答案】A【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分析可知,2欧元硬币图案正面采用统一的设计方案,表明欧盟的发展理念是一体化发展。
同时2欧元硬币背面图案德国、法国、意大利都不一样,都体现了他们各国的各自特点和发展历程,这表明欧盟的发展理念是尊重各国历史文化,所以2欧元硬币图案,从中可以看出欧盟的发展理念是一体化发展,同时尊重各国历史文化,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表述不正确,排除,故选A。
3.(2020·福建漳州·初三一模)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
”该条约中的“联盟”是A.三国同盟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组织,也是一个区域性的组织,在区域内使用统一货币,符合条件的是欧盟,故C符合题意;三国同盟是一战期间的军事同盟组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对抗法西斯国家的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属于经济组织,故ABD不合题意。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二、内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沉重打击的英、法、德、日等国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西欧国家走上联合之路。
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了解欧洲联合、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日本崛起的原因和表现。
史料实证: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到经济发展于改革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战后重建,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
(二)讲授新课1.欧洲的联合(1)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和教材研读,知道欧洲国家崛起的原因和表现。
(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阅读材料,知道欧洲国家联合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法国政治家“欧洲之父"让·莫奈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4)学生活动背景:①只有联合自强才能达到提高国际地位的目的;②抗衡苏联,摆脱美国的控制。
2.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1)教师活动合作探究三: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2)学生活动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教师活动通过材料研读,知道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学生活动五、课堂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着手恢复和发展经济。
在这一过程中,西欧国家逐渐走上联合之路。
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速放缓;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美国在“新经济”的推动下,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国有企业的建立、福利国家的建设、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等。
这些变化的背景主要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重建和发展的任务,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也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和背景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背景,以及这些变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内容和背景。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和背景。
2.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背景进行讲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2.课件: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案例和相关资料3.纸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练习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和背景,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变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并进行简要的概括。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人教部编2018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2020改编)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
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打算去法国度假带上护照和欧元就OK了一国驾照各国通行哦计划去荷兰工作啦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 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C. 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D. 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2.(2019四川宜宾)下图反映了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初,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日本工业发展速度超过欧美B.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C.西欧始终占据工业主导地位D.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3.(2020改编)有关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6.7% 5.6% 5.3% 2.9% 9.6% 3.5%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B.法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C.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D.德国经济增长率居西欧诸国的首位4.(2019河南)“美同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木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度过大萧条,并且政府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材料强调美国应()A.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确保对较弱个体救助D.实行计划经济模式5.(2020改编)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
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西欧各国在战争中破坏不大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6. (2019江苏扬州)某小组围绕下列两幅历史地图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A.联合国的建立B.“冷战”的出现C.苏联的解体D.欧洲的联合7.(2020改编)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推动B.美国大力扶持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推行非军事化8. (2019四川南充)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B.资产阶级认为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C.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9.(2020改编)如表是1951-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下列选项对表中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国家美国西欧日本年份1951年48.60 20.80 1.601970年37.83 28.80 9.501991年33.30 37.00 18.20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B.美国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D.西欧所占比重不断增加10. (2019江苏徐州)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功能,富含历史文化价值。
下列漫画反映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铁幕演说”的发表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1.(2020改编)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③欧盟的成立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2019济南莱芜)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经济发展共同原因的是()A.加强区域联合,结成发展联盟B.重视培养人才,大力发展教育C.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D.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13.(2020预测)货币不仅为商品流通提供了方便,而且其精美的图案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
下列货币分别是人民币、美元、欧元和英镑,出现最晚的是()A.人民币B.美元C.欧元D.英镑14.(2020改编)二战后,日本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 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
90年代有 1/3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
这说明日本()A.日本经济比较发达B.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C.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D.十分重视教育15.(2019四川德阳)下图所示时间轴承载的史实反映出()A.西欧走向联合的历程B.西欧各国经济水平一致C.西欧国家间矛盾消失D.西欧的一体化水平最高二、材料题16.(2019四川眉山)(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7—1733年,英国在东起大西洋沿岸,西到阿帕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起13个殖民地。
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集中在北部的4个殖民地,1643年,它们被联合称为新英格兰。
这里的大商人从事黑奴贩卖活动,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造船和冶铁业是重要的工业部门。
但英国18世纪中叶以后对北美殖民地加强掠夺、控制,使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后爆发独立战争。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意义。
(4分)材料二美国独立后,领土迅速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
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1860年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1861年—1865年,美国发生内战。
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西进运动的开展,统一的美国国内市场最终形成,到19世纪80年代末,工业化完成。
美国由后进变先进再超先进,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
二战中美国损失最少、得益最大。
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国的兴起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使美国成为工业现代化的头号超级大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6.0%。
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
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对外插手全球事务,实行全球扩张。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独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和“头号超级大国”?(8分)(3)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是如何“插手全球事务,实行全球扩张”的。
(4分)17.(2019四川南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己经兴起。
……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材料二:工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也使得鲁尔区成为德国空气污染重灾区。
据统计,1961年鲁尔区共有93座发电厂和82个炼钢高炉,每年向空气中排放150万吨灰及400万吨二氧化硫。
1962年12月,鲁尔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发病率明显上升,当月死亡人数同比猛增了156人。
(1)、材料一中体现的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从材料二中找出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1分)谈谈你对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观点的认识。
(1分)材料三(2)根据村料三,概括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
(1分)造成1929---1933年美国经济下滑的直接原国是什么?(1分)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什么对策(1分)材料四: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
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
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日本占53%。
(3)根据村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经恢复并迅速增长的共同外部原因是什么?(1分)20世纪9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分)18.(2016南京)残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空前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赢的支持的;…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因为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合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1986年共同体的年民国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和约》”是那一国际会议签订的?这一会议的操纵国中有那两个欧洲国家?“大萧条”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3)对比材料一、二,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有何不同?(4)材料三中“共同体”指的是那一组织?据材料三,列举共同体的经济发展状况.(5)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19.(2019湖北黄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利用其在诸多国际组织中的特殊地位,积极加强对外经济扩张。
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材料一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不稳定,世界贸易缩减。
为适应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美国积极筹建一个受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随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正式宣告成立。
在这两大机构中,美国拥有决定性的控制权,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从此,战后经济秩序和贸易状况日渐好转。
——摘编自《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相继建立并运行,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美国经济也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