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地形成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45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一般来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70年代,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
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如果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那么它的途径主要就是殖民主义扩张(在东方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及其扩展(对东方)。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4、15世纪,意大利、尼德兰等地一些城市先后出现地球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可以视为起点;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促其最终形成。
二战之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英镑成为世界货币,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和国际储备货币,伦敦成为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
总之,英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主要的主导国家。
一战以后,英国的经济地位有些动摇。
一是英镑地位发生了动摇,英镑不再是唯一的世界货币,多数国家开始以英镑、美元、法郎等为储备货币,世界货币体系不再受单一货币——英镑的统治;二是伦敦不再是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对英国地位的有力挑战。
第24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单元概览 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末 20世纪90年代至今 内容 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建立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经济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即是全球化的产物,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弊共存,但利大于弊 主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考纲要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1.背景⎩⎪⎨⎪⎧ 1二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已经难以维系。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41944年美国等44个国家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 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建立⎩⎪⎨⎪⎧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外汇管 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提供短期贷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特征: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4.影响⎩⎪⎨⎪⎧ 1对世界: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 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 配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轻巧识记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归纳为“三个二”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必要性: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造成国际贸易进 一步萎缩,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 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全球化角度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1)概况: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大发横财。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1)概况: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并超过美国。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概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作用明显。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西社会发展的对比(一)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作用的争论(1)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总结了布雷顿森林系对稳定战后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吴晓灵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双挂钩”为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货币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功构建,也为当时各国通过合作协商的形式解决争议问题提供了典范。
(2)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充分肯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至今仍延续的重要影响。
朱光耀指出,布雷顿森体系在1973年结束,此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牙买加体系取代,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重要机构,继续发挥着全球性的影响。
就这个意义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仍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尤其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旧的世界经济格局趋于崩溃②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处于优势地位。
③美国极力规划战后“世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经过①召开时间:1944年7月②参加国家: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的近730名代表。
③会议地点: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
④会议内容:《布雷顿森林协议》: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c要求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个机构。
⑤会议结果:a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b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
(3)运营机构:(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积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2.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1)背景:美国掌握了国际金融业方面的支配地位,但美国的目标远不至此,它还要致力于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组织,以达到控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目的。
(2)过程:①二战后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贸易组织;②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成立筹备委员会;③1947年10月,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作用积极: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消极: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展经济。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2)作用: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②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线索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战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线索2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都是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2)世界经济体系化、全球化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的层面发展。
第30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金融体系)1.背景2.建立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3.内容(1)确定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一固定)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金衡制1盎司=31.1035克),美国随时向各国按官价兑换黄金。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各国确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③固定汇率(钉住汇率制)。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1%的幅度内波动,否则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决定成立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主要机构易错辨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区别(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可以协助一个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其贷款属于短期行为,目的是帮助成员国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汇率的稳定等。
8.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八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西欧国家实力的削弱背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和称霸世界的野心战后资本概况:1944年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登森林主义世界召开会议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宗旨、作用国际复兴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宗旨、作用背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宗旨作用2.重点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概况以及《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掌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通过这些经济现象,分析美国在战后是如何凭借其经济政治实力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并能够辩证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
总的来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首先明确世界经济的概念: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相互联系(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涵盖全球的经济整体。
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引言介绍了1941年美国的怀特提出了建立战后新的国际货币秩序的设想,即“怀特计划”。
引言旨在说明:美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有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野心,“怀特计划”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发挥了主导作用,《布雷顿森林协定》,就是以怀特计划为基础而制定。
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美国经济实力的空前膨胀C.美国推行国家垄断主义政策D.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2.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3.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4.1947年,美国倡议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最终目的是( )A.保持美元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B.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贸易D.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5.“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
”该材料的观点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依然牢固B.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C.美元应该与黄金保持着固定汇率D.美元的国际地位事实上得到加强6.20世纪60年代,有人谴责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这主要是针对 ( )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C.北美自由贸易区D.关贸总协定7.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战后 ( )A.逐步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B.资本主义各国加强了经济的合作与交流C.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8.对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评价不正确的是( )A.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我们要彻底否定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值得肯定C.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D.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考点4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1)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2)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3)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凭借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建立1944年,美、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3.内容(1)美元与黄金挂钩。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机构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5.影响(1)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3)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6.瓦解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以及该体系所具有的内在的不稳定性,加上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美国无力稳定美元,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这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二、关贸总协定1.背景(1)二战后初期,除美国以外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国际经济萎缩,各国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2.成立1947年,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3.宗旨削减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4.性质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5.作用(1)体现了自由贸易的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3)关贸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