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氯作物有下面几种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敌敌畏核果类、猕猴桃很敏感,禁用。
高粱、月季对敌敌畏乳油敏感,不宜使用。
玉米、豆类、瓜类幼苗及柳树也较敏感,稀释不能低于800倍。
敌敌畏对梅花、樱桃、桃子、杏子、榆叶梅、二十世纪梨、京白梨等观赏植物有明显的药害,通常情况下应改用其它种类的杀虫剂。
敌敌畏对杜鹃、馒头柳、猕猴桃、国槐、核桃及瓜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药害。
敌百虫核果类、猕猴桃很有敏感,禁用。
高粱、豆类特别敏感,不宜使用。
瓜类幼苗、玉米、苹果(曙光、元帅等品种)早期对敌百虫也易产生药害。
对樱花、梅花、苹果中的金帅品种等均有药害作用。
辛硫磷高粱敏感不宜喷施,玉米只可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黄瓜、菜豆对该药敏感,50%乳油500倍液喷雾有药害。
1000倍液时也可能有轻微药害。
甜菜对辛硫磷也较敏感,如拌闷种时,应适当降低剂量和闷种时间。
高温时对叶菜敏感,易烧叶。
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产生变色等药害的机制是,疏水性强的有机磷农药被叶绿体或其周围组织吸附,致叶绿体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阻碍电子传导反应,即希尔反应,抑制光合成,出现变色,药害越严重,其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全氮量相对增加。
①药液随配随用,勿与碱性农药混用。
②该药见光易分解,在田间喷雾时最好在傍晚进行。
乐果及氧乐果猕猴桃、人参果对乐果、氧化乐果特别敏感,禁用。
啤酒花、菊科植物、高粱的有些品种、烟草、枣、桃、梨、柑橘、杏、梅、橄榄、无花果等作物对稀释在1500倍以下的40%乐果或氧乐果乳油敏感。
花生作用次数过多,会使子叶夜间不合拢,使用前要注意使用浓度。
对梅花、樱花、花桃、榆叶梅、贴梗海棠、杏、梨等蔷薇科观赏植物,均可产生明显的药害,对爵床科的虾衣花、珊瑚花危害也很大。
石硫合剂桃、李、梅、梨、葡萄、豆类、马铃薯、番茄、葱、姜、甜瓜、黄瓜等。
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巧用。
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3月中旬,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2014年水溶肥研讨会上,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张承林教授在专题报告中分析了目前我国水溶肥行业发展的诸多限制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忌氯作物”的认识之误。
他认为,“忌氯作物”这个叫法本身就是翻译不准确造成的错误概念。
从植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看,氯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从在植物体内的含量看,氯已经达到中量至大量元素的水平。
在这么高含量时,作物是正常生长的。
所以自然界是不存在“忌氯作物“的,现在该是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他说:对“忌氯作物”这个概念他也经历了从相信到怀疑,到最终否定的漫长过程。
他说读大学时教科书上说到“忌氯作物”他是深信不疑的。
后来在科研试验及生产实践中发现,马铃薯、葡萄、柑桔、甘蔗、西瓜、浆果类(如草莓)等诸多被认为是典型“忌氯”的作物,在施用了一定数量的含氯肥料后并没有出现影响生长及品质的现象。
他开始怀疑这个概念的正确性。
在以色列考察他发现以色列田间的作物基本都用含氯肥料(温室种植的一般不用),进而发现国外是没有“忌氯作物”一说的(他们叫“氯敏感作物)。
那么这个概念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查阅了国外植物营养学的一些经典书籍,最终认为是翻译之误误导了行业数十年。
他说,自然界存在对某种元素比较敏感的作物,但“敏感”是个中性词,准确的意思是说作物对这个元素的反应更明显。
并不表明这个元素对作物是有害的,必须禁止施用的。
他举例说:“Bsensitivecrop”就翻译成“对硼敏感的作物”,而同样单词和句法的“Clsensitivecrop”则被翻译成“忌氯作物”。
将“敏感”换成“禁止、忌讳、避免”意思的“忌”,字面意思就是作物不能含氯,不能施用含氯肥料。
这是完全错误的,翻译之误贻害无穷。
首先,“敏感”的题中之义是“慎用”,而“忌用”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慎用”指的是不合理施用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必须注意正确用法。
只有对作物有毒有害的物质才要“忌用”。
“忌氯作物”认识之误通常认为,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称之为“忌氯作物”。
笔者对“忌氯作物”的概念经历了从相信到怀疑,到最终否定的漫长过程。
读大学时对教科书上说到“忌氯作物”深信不疑。
后来在科研试验及生产实践中发现,马铃薯、葡萄、柑橘、甘蔗、西瓜、浆果类(如草莓)等诸多被认为是典型“忌氯”的作物,在施用了一定数量的含氯肥料后并未出现影响生长及品质的现象。
笔者开始怀疑这个概念的正确性。
在以色列考察时,笔者发现当地田间的各种作物都在用氯化钾,只有温室中种植的作物一般用硝酸钾或硫酸钾,原因也不是氯有毒,而是担心其带来的盐害。
而在大田有水淋洗,不必担心氯致盐。
以色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300毫米降雨的地方,氯完全可以被淋洗掉,不会残留在根层。
事实上,含氯肥料本身具有溶解快、全水溶、价格低等突出优点,但“忌氯作物”概念就像无形的金箍,极大限制了国内该肥料的应用范围。
目前钾肥不敢用氯化钾,取而代之的是硫酸钾,用水溶性硫酸钾做水溶肥,生产硫酸钾型复混肥,尤其今年,硫酸钾价格飙升,一货难求。
结果造成肥料浪费,增加农民负担,给农业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
试想,若含氯肥料都不能施用于所谓的“忌氯作物”,那么等同于大部分有机肥都不能施用,因为其都含氯,这是很荒谬的。
其实,含氯肥料和其他肥料一样,重要的是施肥方法科学。
任何肥料在不合理施用时,都可能对作物、环境和用户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忌氯作物”的概念也制约了我国水溶肥的发展。
目前,氯已被“妖魔化”,很多经销商和农户谈氯色变。
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的水溶肥原料中,氯化钾是基础原料。
在低浓度的清液肥中,氯化铵也可以做氮源。
纵观全球农业发达的国家,例如以色列,几乎全部肥料都是水溶肥,美国的液体肥料也占其总肥料的50%以上。
相反弥漫在国内数十年的“忌氯作物”错误概念束缚着行业的手脚。
我国现在生产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基本无氯化钾做原料。
一方面,农用硫酸钾溶解太慢,不宜做水溶肥原料;另一方面,水溶性硫酸钾价格昂贵,只能生产高端肥。
含氯化肥使用禁忌含氯化肥主要是指含有氯离子的化肥。
氯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农田中很少出现缺氯症状,但是过量施用含氯化肥,对作物品质和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那么含氯化肥有哪些施用禁忌呢?下面就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含氯化肥使用禁忌各种作物对氯的敏感程度不同。
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
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会降低含糖量;氯离子多,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卷烟易熄火;氯离子多时,常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
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甜菜、苹果、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都是忌氯作物。
氯对茄科作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大豆、四季豆抗氯性能较弱。
对氯敏感的作物,如烟草、甘薯、马铃薯、白菜、辣椒、莴笋、苋菜、苹果、葡萄、茶、西瓜等,在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等含氯化肥时,经常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例如氯过多会降低烟草的燃烧性、气味不好,薯类作物的淀粉含量下降、品质差;降低果品的糖分,而酸度较高,使果品风味欠佳等。
因此,对氯敏感作物在选择肥料时就尽量选择含硫化肥。
相反,对氯不敏感的作物,如水稻、高粱、谷子、棉花、玉米、小麦、花生、大豆、番茄等,在施用含氯化肥时,不但可以节约购肥成本,而且对某些作物施用效果更佳。
例如棉花、大麻等纤维作物,施用氯化钾在利于增加其纤维长度和韧度;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氯化肥,效果也往往好于含硫肥料,原因是可以减少硫化氢对稻根的损害。
在这里,小编温馨提醒大家,要合理控制含氯化肥的施用量,以防盐分积累。
关于含氯化肥使用禁忌,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希望小编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忌氯作物: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桔,甘蔗、西瓜,茄科,桃树大白菜不是忌氯作物,但硫酸钾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更好。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什么叫忌氯作物: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
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会降低含糖量;氯离子多,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卷烟易熄火;氯离子多时,常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
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甜菜、苹果、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都是忌氯作物。
氯对茄科作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大豆、四季豆抗氯性能较弱。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用肥讲究 1.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
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铁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
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前者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后者的活性菌有毒害作用,会使菌肥失去肥效。
2.酸性化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
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混施,会发生中和反应,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3.含氮复合肥忌多施于豆科作物。
大豆、绿豆、花生等豆类作物都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含氮复合肥,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能力。
4.硝态氮肥忌施在稻田里。
硝酸铵、硝酸钠等会离解出硝酸根离子,在稻田易被淋失至土壤深层,产生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氮素;旱地施用硝态氮肥也忌用于大雨之前,或者施后浇水。
5.硫酸铵忌长期施用,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在同一土壤施用,会增加其酸性,破坏团粒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的铵离子被吸收,而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板结变硬。
6.碳铵不宜浅施,应深施在6厘米以下,施后立即覆土。
马铃薯属于忌氯作物,只有合理施肥才能取得丰产丰收马铃薯也叫土豆,但我们农村人习惯上叫它地豆。
由于地豆既可当饭充饥,又能炒菜下饭,所以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种植。
不过地豆是一种忌氯作物,我们种植管理时就不能施含氯化肥,多施氮、磷、钾类肥料。
那种植地豆过程中应如何合理施肥呢?我们胶东农村这边种植地豆,多是在4、5月份,当然也有种植户利用覆膜技术,提前在3月份种植地豆的。
因为地豆生长过程中不喜氯肥,所以我们就应避开含氯元素的肥料,而选择施用含氮磷钾的肥料。
土豆花开如何施好基肥基肥其实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底肥,不管种啥,这底肥都很关键。
咱不是常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嘛,所以种植地豆前,农村人喜欢用沤制的农家肥当底肥,撒施到地里。
在耕地时与土壤混合到一起,翻入土层深处,为地豆生长提供养分。
马铃薯种植有条件的也有用生物菌肥的,因为生物菌肥与农家肥一起作为底肥施用,可以改善土壤,同时又能促进地豆对农家肥的吸收利用。
像我们当地就有不少人种植地豆时用金科德生物硅肥,来促进地豆的产量。
种肥的施用农村人种植地豆前,都会将地豆种切块,选择有芽眼的茎块当种。
切好的种块晾干表面后,用平时做饭的草木灰拌种。
本身草木灰有杀菌作用,可以防止种块切口感染,同时草木灰还是一种含钾肥丰富的天然肥料,也可当作种肥施用。
草木灰地豆的追肥农村种植地豆,多是起垄种植。
起垄种植能够有效排涝,而且也有利于通风透光,利于地豆地下茎块膨大。
地豆追肥应掌握苗期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结薯期和地豆膨大期以钾肥为主,氮肥、磷肥为辅的原则合理追肥。
只有掌握好地豆生长期对于各种肥料需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追肥,就能够保证种植的地豆个大,产量高。
土豆总之,地豆种植应以氮磷钾肥料为主,可以与生物菌肥配合施用,以提高地豆的产量和质量,避免施以含氯肥料。
只有合理施用化肥,才能保证地豆丰产又丰收。
有些忌氯作物也可少量施含氯化肥
曹涤环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长期以来,含氯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等,提倡优先施用于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番茄等耐氯性强或中等耐氯作物上。
对耐氯性弱的作物如烟草、甘蔗、葡萄、马铃薯、柑橘和瓜菜等,一般不施或在施用时严格控制其用量。
但是,近些年有研究资料表明,即使是不宜施含氯化肥的一些作物,如马铃薯、甘蔗、地瓜、柑橘,在适当时期科学施用,产量和品质并不会受到影响.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曹涤环
【作者单位】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41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43
【相关文献】
1.有些忌氯作物也可少量施含氯化肥
2.含氯化肥在忌氯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3.含氯化肥在忌作物上的合理施用
4.怎样在果树等“忌氯作物”上合理施用含氯化肥
5.“忌氯作物”忌氯的原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施用含氯化肥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避免用于敏感作物和作物的敏感期
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氯的敏感性和忍耐性有很大差异。
对氯敏感的作物称为忌氯作物,有烟草、茶叶、柑橘、葡萄、西瓜、马铃薯、紫云英等,一般不施或严格控制含氯化肥施用量。
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抗氯性有差异,如水稻品种之间,以杂交稻耐氯性最强。
常规早稻耐氯性较弱,且要避开作物的氯敏感期。
一般作物的氯敏感期多在苗期,如水稻在3叶~5叶期;小麦在2叶期~5叶期;大白菜、小白菜和油菜在4叶~6叶期。
二、讲究施用方法
用含氯化肥做基肥时应提早深施并盖土,一般在播种或移苗前一个星期施用,施在种子或幼苗下侧,以距表土5厘米~7厘米处为宜。
作追肥时:采取穴施或条施,并与作物植株相距5厘米~10厘米,切忌撒施。
施用量大时,可分2次~3次追施。
追肥亦可兑水或兑稀粪尿水浇施。
三、尽量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和地区施用
在多雨的季节或降水较多的地区施用含氯化肥,氯离子可随水淋失,不易在土壤中积累,因而可避免对作物产生副作用。
而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排水不良的盐碱地和高温干旱季节以及缺水少雨地区最好不用或少用含氯化肥。
四、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磷肥
在施用含氯化肥时,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可以提高肥效,减轻氯离子对土壤的不良影响;在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中,氯离子对作物吸收磷有抑制作用。
因此,施含氯化肥时应配施适量的磷肥。
用含氯化肥与尿素、磷酸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配制而成的复(混)合肥、配方肥,不仅可以减轻氯离子的危害,而且由于氮、磷、钾得到配合使用,可起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含氯化肥的施用技术
作者:盂凡忠
来源:《吉林农业》2010年第11期
在我省的化肥用量中,钾肥的用量仅低于氮肥和磷肥,排在第3位,而我省应用的钾肥90%以上为氯化钾或含氯化钾的复合肥。
在使用含氯化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用于敏感作物和作物的敏感期
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氯的敏感性和忍耐性有很大差异。
对氯敏感的作物称为忌氯作物,有烟草、茶叶、柑橘、葡萄、西瓜、马铃薯、紫云英等,一般不施或严格控制含氯化肥施用量。
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抗氯性有差异,且要避开作物的氯敏感期。
作物的氯敏感期多在苗期,如水稻在3~5叶期,小麦在2-5叶期,大白菜、小白菜和油菜在4~6叶期。
对忌氯作物和作物的氯敏感期需要施用钾肥时,可用硫酸钾代替氯化钾使用。
2讲究施用方法
用含氯化肥做基肥时应提早深施并盖土,一般在播种或移苗前一周施用,施在种子或幼苗下侧,以距表土5~7cm处为宜。
作追肥时应采取穴施或条施,并与作物植株相距5~10cm,切忌撒施。
施用量大时,可分2~3次追施。
3尽量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和地区施用
在多雨的季节或降水较多的地区施用含氯化肥,氯离子可随水淋失,不在土壤中积累,因而可避免对作物产生副作用。
4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磷肥
在施用含氯化肥时,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可以提高肥效,减轻氯离子对土壤的不良影响;在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中,氯离子对作物吸收磷有抑制作用。
因此,施含氯化肥时应配施适量的磷肥。
用含氯化肥与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配制而成的复(混)合肥、配方肥,不仅可以减轻氯离子的危害,而且由于氮、磷、钾得到配合使用,可起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 6、21/下半年是 8、23(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种子的有效期白菜2年,黄瓜3年,茄子6年,辣椒3年,西红柿4年,豇豆3年,萝卜2年,韭菜必须是当年的新种子,芹菜5年,香菜3年。
(芹菜、香菜当年的新种子不能使用。
)有机肥的解毒功能1、对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有降解作用;2、可杀灭病原、虫卵、杂草;3、可以减少重金属元素在作物中的积累。
忌氯的农作物烟草、甜菜、茶树、甘蔗、甘薯、柑桔、马铃薯、葡萄、苹果、蚕豆、草莓等,属忌氯的农作物,不能使用高氯化肥,如氯化铵等。
有害蔬菜未熟的西红柿、生荸荠、鲜黄花菜、鲜木耳、瓜籽带苦味的苦瓜、用化肥生发的豆芽、未煮熟的豆角、久存的南瓜、发芽的马铃薯、烂姜、未腌透的咸菜等都是有害蔬菜。
大棚蔬菜施肥四要1、要适当控制施肥量,特别是氮肥的用量;2、要重视钾肥的施用;3、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4、要适时中耕,防止土壤盐渍化。
哪些化肥不可混用1、草木灰、石灰、窑灰钾等碱性肥料不可与铵态氮化肥(如硫酸铵化肥、氯化铵等)混用,混合后易引起铵的挥发,降低肥效。
2、过磷酸钙与碱性肥料混合会引起磷酸退化,降低磷肥效果。
什么叫速效性肥料施用后很快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
大多数化学肥料和少数有机肥料(如人粪尿)属于这类肥料。
化肥易溶于水,所以能很快被作物吸收;人粪尿易分解,养分也能很快被作物吸收。
施用复混肥料有什么好处一次施肥可同时满足作物对多种养分的需要,节省施肥费用。
还可根据当地土壤、作物的特点进行配方,充分利用地力,更好的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避免农户因不了解肥料、作物和土壤特点而出现盲目施肥的问题。
肥料在作物增产中的贡献有多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近30多年来在提高农业产品的因素中,世界粮食增产的总量有50%是增施化肥的结果。
忌氯作物: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桔,甘蔗、西瓜,茄科,桃树大白菜不是忌氯作物,但硫酸钾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更好。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什么叫忌氯作物: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
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会降低含糖量;氯离子多,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卷烟易熄火;氯离子多时,常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
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甜菜、苹果、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都是忌氯作物。
氯对茄科作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大豆、四季豆抗氯性能较弱。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用肥讲究 1.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
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铁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
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前者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后者的活性菌有毒害作用,会使菌肥失去肥效。
2.酸性化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
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混施,会发生中和反应,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3.含氮复合肥忌多施于豆科作物。
大豆、绿豆、花生等豆类作物都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含氮复合肥,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能力。
4.硝态氮肥忌施在稻田里。
硝酸铵、硝酸钠等会离解出硝酸根离子,在稻田易被淋失至土壤深层,产生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氮素;旱地施用硝态氮肥也忌用于大雨之前,或者施后浇水。
5.硫酸铵忌长期施用,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在同一土壤施用,会增加其酸性,破坏团粒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的铵离子被吸收,而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板结变硬。
6.碳铵不宜浅施,应深施在6厘米以下,施后立即覆土。
耐氯作物有哪些1 、耐氯强的作物类型主要是谷类作物中的水稻、高粱、谷子等,纤维作物中的棉花、麻类,以及甜菜、菠菜等。
这类作物可以在土壤氯浓度>600mg/kg 条件下正常生长。
故在土壤含氯量不高(<200mg/kg)的地区,这类作物完全可以按照其氮、钾需要量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能获得与不含氯氮、钾肥同样的优质高产效果。
2 、耐氯中等的作物类型主要是谷类作物中的大麦、小麦、玉米等,豆类作物中的蚕豆、豌豆、大豆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花生等,蔬菜作物中的萝卜、番茄、黄瓜等,以及糖料作物中的甘蔗等。
在土壤含氯量不高的地区,这类作物完全可以按常量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
但像甘蔗等耐氯力中等偏下的作物,完全可以按其需钾量施用氯化钾,最好少用或不用氯化铵。
3、耐氯弱的作物类型只能适应在土壤氯浓度<300mg/kg条件下正常生长的作物,如甘薯、烤烟、莴苣、白菜、草莓、葡萄、苹果幼树等。
这类作物一般不宜施用氯化铵。
但在土壤含氯量<50mg/kg的地区,甘薯等作物可以按其钾素需要施用氯化钾,烤烟适量施用氯化钾,也能获优质、高产效果。
莴苣是对氯最敏感、耐氯力最弱的作物,其耐氯临界值仅100~140mg/kg,因此不宜施用含氯化肥。
植物除了从土壤中吸取氯之外,也可从雨水、灌溉水以及空气中吸收氯。
因此,在大田中很难见到植物缺氯症状。
Broyer(1954)用番茄在严格去氯的水培育条件下,才确定了氯是植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番茄缺氯时,首先是叶片尖端出现凋萎,其后叶片失绿,进而叶片呈青铜色,逐渐由局部扩及全叶而坏死。
此外,缺氯植株根细而短,侧根少,不结果。
甜菜是一种喜氯作物,其缺氯的症状是叶片生长明显缓慢,叶面积变小,叶脉间失绿。
看来这是由于缺氯影响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导致叶细胞的增殖速率降低的结果。
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看,人们不是考虑植物缺氯问题,倒是普遍担心氯过多影响到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
但在大田中观察到植物因氯过多而危害生长和产量的情况是很少的。
复合肥中“硫基”与“氯基”不光是差一
个字那么简单(7)
对于氯基复合肥的使用要分清喜氯作物、耐氯作物和忌氯作物。
喜氯作物有:椰子、洋葱、菠菜、芹菜、甘蓝等;
耐氯较强的作物有:甜菜、水稻、谷子、高粱、大麦、小麦、玉米、茄子、豌豆、菊花等;耐氯中等的作物有:棉花、大豆、油菜、番茄、柑橘、葡萄、茶、葱、萝卜等;忌氯作物有:莴苣、四季豆、烟草、薯芋类等。
氯基复合肥中含有氯离子,且浓度不低,因此很多商家以此大打广告,现在很多农民朋友受广告宣传的影响,都认为硫基复合肥好,这是不正确的。
①对于经济作物,应用硫基复合肥确实效果好,因其对经济作物的品质改善有很好的作物。
氯基复合肥对麻类作物的效果比硫基复合肥好,因为氯离子是麻类作物所必需的,它能促进纤维发育,增强纤维的韧力。
②对于大田作物来讲,如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作物,两种类型的复合肥的肥效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而真正以硫酸钾为原料的复合肥,价格都很高,因为硫酸钾的价格太高了,所以在大田作物上,用硫基复合肥都是没有必要的,也不划算。
喜氯作物和忌氯作物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在复合肥(氯化钾,氯化铵)中含有一种元素叫做“氯元素”,氯是植物必须的七种微量元素之一,是植物体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以离子态存在,流动性强,茎叶中多,籽粒中少。
但有些作物“喜氯”,有些作物“忌氯”,因此不能盲目使用含氯化肥。
一般化肥包装袋上对这一点都有明确标识。
大家在购买肥料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忌氯作物
有些植物对氯离子很敏感,体内积累到一定量时会不利于生长发育,影响产量和质量,这类植物通常称为忌氯植物。
氯对许多植物具有良好的生长效应,但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这些作物通常称为忌氯作物,主要有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苹果、茶叶、白菜、辣椒等。
忌氯植物吸收过多的氯离子后表现为:块茎、块根作物的淀粉含量降低;西瓜、甜菜、葡萄等含糖量降低;造成幼苗危害;影响烟草的燃烧性能等等。
作物吸收氯主要来源于氯化钾、氯化铵或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复合肥。
在含氯高的盐土上、盐化土、渗水不好的粘土地、涝洼地、托水性强的石灰性土壤及多年棚栽条件下的土壤,不宜施含氯高的肥料。
一般肥料包装上有标明。
所以,种植忌氯作物的农民朋友对于肥料选择一定要注意这点。
喜氯作物
有些作物耐氯离子的能力较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喜氯作物,如水稻、高粱、谷子、棉花、麻类、菠菜等,对于它们可正常施用含氯化肥。
另外,对氯中等敏感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大豆、豌豆、蚕豆、油菜、花生、萝卜、番茄、黄瓜等,这些作物应少施或不施含氯化肥。
作物耐氯强弱及忌氯作物1 、耐氯强的作物类型主要是谷类作物中的水稻、高粱、谷子等,纤维作物中的棉花、麻类,以及甜菜、菠菜等。
这类作物可以在土壤氯浓度>600mg/kg条件下正常生长。
故在土壤含氯量不高(<200mg/kg)的地区,这类作物完全可以按照其氮、钾需要量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能获得与不含氯氮、钾肥同样的优质高产效果。
(萝卜、菠菜、菊花、水稻、高粱、红麻、棉花、黄瓜、油菜)2 、耐氯中等的作物类型主要是谷类作物中的大麦、小麦、玉米等,豆类作物中的蚕豆、豌豆、大豆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花生等,蔬菜作物中的萝卜、番茄、黄瓜等,以及糖料作物中的甘蔗等。
在土壤含氯量不高的地区,这类作物完全可以按常量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
但像甘蔗等耐氯力中等偏下的作物,完全可以按其需钾量施用氯化钾,最好少用或不用氯化铵。
(小麦、玉米、番茄、茄子大豆、豌豆、甘蓝、甘蔗、花椰菜、落花生、芹菜)3、耐氯弱的作物类型只能适应在土壤氯浓度<300mg/kg条件下正常生长的作物,如烟草、甘薯、莴苣、白菜、草莓、葡萄、苹果幼树等。
这类作物一般不宜施用氯化铵。
但在土壤含氯量<50mg/kg的地区,甘薯等作物可以按其钾素需要施用氯化钾,烤烟适量施用氯化钾,也能获优质、高产效果。
莴苣是对氯最敏感、耐氯力最弱的作物,其耐氯临界值仅100~140mg/kg,因此不宜施用含氯化肥。
(烟草、土豆、甘薯、苋菜、莴苣、茶)1.耐氯强的作物:水稻、高粱、谷子、棉花、红麻、菠菜、甜菜、番茄、油菜、水萝卜、黄瓜、茄子等;2.耐氯力中等的作物: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豌豆、葱、菜花、甘蓝、芹菜、草莓、甘蔗、柑桔、亚麻、葡萄幼苗、山楂幼苗等。
3.忌氯作物主要是、、马铃薯、白菜、辣椒、莴笋、苋菜、苹果、葡萄、西瓜等,这些作物通常称。
强耐氯作物耐氯临界值>600mg/kg的作物,有糖萝卜、菠菜、粟子、红麻、萝卡、菊花、稻子、高梁、草棉、油菜、黄瓜、大麦等。
怎样合理施用含氯化肥
含氯化肥是指肥料中含有氯离子的-类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农盐等。
使用含氯化肥时氯离子容易随肥料而带到土壤中,使土壤中盐浓度提高,引起作物的"氯害",甚至出现烧种烧苗。
那么,如何用好含氯化肥呢?
-、根据作物不同的耐氯性慎施。
根据作物对氯的忍耐能カ把作物分为3类:-是强耐氯作物,如水稻、棉花、大麦、高粱等。
蔬菜中的菠菜、南瓜、菜豆。
果树中的猕猴桃、山楂、桃树、香蕉。
ニ是耐氯作物,如玉米、小麦、花生、大豆、油菜。
三是耐氯差的作物,如红薯、马铃薯、西瓜、烟草、茶树及蔬菜中的莴苣等。
含氯肥料应首先施用在强耐氯作物上,其次施用在耐氯作物上,耐氯差的作物最好不施,以免产生"氯害",降低产量和影响品质。
ニ、选择适宜施用的土壤。
含氯化肥宜施用在ph值>6.5、含钙较丰富的中性或钙质土壤上。
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宜先配施石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施后土壤混匀,再覆盖深施含氯化肥。
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施用含氯化肥,氯离子可随水流失,不易被土壤吸附积累而引起作物氯害,在降雨量大的地区及水稻产区,适合施用含氯化肥。
在盐碱地土壤中,因氯离子含量较高,应禁用含氯化肥。
三、作混配肥施用。
合理地将氮、磷钾肥料混配施用,既可发挥养分间的交互效应,ㄡ可改善混合前单-肥料的某些不良性质。
实践表明,氯化钾、氯化铵与尿素、磷酸铵、普钙制成ニ元或三元复混肥施用,
1。
有些忌氯作物也可少量施含氯化肥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11期长期以来,含氯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等,提倡优先施用于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番茄等耐氯性强或中等耐氯作物上。
对耐氯性弱的作物如烟草、甘蔗、葡萄、马铃薯、柑橘和瓜菜等,一般不施或在施用时严格控制其用量。
但是,近些年有研究资料表明,即使是不宜施含氯化肥的一些作物,如马铃薯、甘蔗、地瓜、柑橘,在适当时期科学施用,产量和品质并不会受到影响。
马铃薯在土壤有效钾含量低于100毫克/千克时,施用钾肥效果最好。
钾素营养有利于糖分向地下块茎转移,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同样,氯元素是包括马铃薯在内的所有农作物都必需的中微量元素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氯营养供应,适量的氯素营养供应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浙江省农业部门研究结果表明,对马铃薯正常施用氯化钾并不影响产量和质量。
施用时可根据土壤含氯量情况决定是否施用氯化钾,如果在盐碱地和重茬种植的大棚地,或者长期施用氯化钾的地块,种植马铃薯时最好不施氯化钾,而改施硫酸钾。
而田间土壤含氯量不高,即使是种植马铃薯等忌氯作物,正常施用氯化钾也不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柑橘能否施用氯化钾,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人们常认为柑橘是忌氯作物,不能施用氯化钾,以为氯化钾中的氯离子对果实品质有不良影响,并降低其含糖量。
但据中国柑橘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柑橘属半忌氯作物,只要注意氯化钾施用量和连续施钾的时间,防止氯离子的积累,对柑橘果实品质并无不良影响,可以适当施用。
在长期未用过氯化钾的柑橘园施用,更不必担心。
但施用时须注意结果树一次施用量不宜过高,每株不宜超过250~500克,不宜连续长期施用,可施3~5年,停施1~2年,间隔施用。
地瓜并非绝对忌氯作物,合理施用氯化钾能增产。
原浙江农业大学试验,在施用等量氮磷肥的条件下,每667平方米(1亩)增施氯化钾10千克做基肥,结果比对照(不施氯化钾)增产15%~21%,比每667平方米增施草木灰150千克的增产7%~9%。
含氯化肥应根据作物区别施用
佚名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氯的忍耐性的差异很大。
根据作物对氯的忍耐能力把作物分为3类:一是强耐氯作物,如水稻、麦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红麻、萝卜、西红柿、舌什菜、
【总页数】1页(P34-3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作物施用含氯化肥效研究
2.灌漠土施用含氯化肥对作物产质量的影响
3.含氯化肥在忌作物上的合理施用
4.怎样在果树等“忌氯作物”上合理施用含氯化肥
5.含氯化肥不同施用量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后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忌氯作物有下面几种
瓜果类:西瓜、石榴、葡萄、柑橘、苹果、枇杷、芒果、草莓等。
叶菜类:莴笋、苋菜、菠菜、甜菜、番茄、油菜、水萝卜、黄瓜、茄子、豌豆、葱、大蒜、菜花、甘蓝、芹菜等。
块茎类:马铃薯、甘薯、山药、莲藕等。
药材类:麦冬、黄连、三七等。
其他类:烟草、甘蔗、茶叶等。
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苹果、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都是忌氯作物
1、大多数果树、蔬菜都是忌氯作物,其中危害较大的有: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橘、西瓜、桃树、香蕉。
含氯化肥应优先施用于水稻、小(大)麦、油菜、菠菜、萝卜、豆类、番茄等耐氯性强或中等耐氯的作物上;对耐氯
性弱的忌氯作物,如莴苣、紫云英等一般禁施含氯化肥。
2、氯对茄科作物也有一定生长影响,根据地域不同有区别。
3、白菜表面上不是忌氯作物,无不良影响表现,但是有一点我也搞不懂:施用硫酸钾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都会明显好于氯化钾(喜硫因素?不知道。
)
4、烟草吸收一定量的氯有好处,但量极微,施用过多会导致烟草质量下降,口感发涩。
5、盐碱地不论何种作物,都不建议用含氯肥料,氯化肥施入土壤中分解后日积月累会导致土壤酸化,在盐碱地上使用加重盐害。
6、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抗氯性也有差异,如水稻品种之间,以杂交稻耐氯性最强,常规早稻耐氯性较弱。
作物的氯敏感期多在苗期,如水稻在3~5 叶期,小麦在2~5 叶期,大白菜、小白菜和油菜在4~6 叶期。
因此,即使是耐氯作物,也要根据品种和生育时期对氯的忍耐性,决定是否
施用含氯肥料,尽可能规避“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