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高效思维达标测试练
- 格式:docx
- 大小:76.08 KB
- 文档页数:3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吴承恩塑造的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是()A.唐三藏B.孙悟空 C.猪八戒D.沙和尚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3.《三国演义》的取材反映了哪些历史时期的复杂政治与军事斗争()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C.三国时期D.西晋时期4.明代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A.《唐明皇游月宫》B.《牡丹亭》C.《西厢记》D.《长生殿》5.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施耐庵创作了《西游记》B.徐渭是“杨州八怪”之一C.郑板桥代表作有《兰竹图》D.曹雪芹是著名的书法家6.下列哪部小说成书是在明朝以后的()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二、填空题7.成书于______________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小说。
作者罗贯中根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创作而成。
8.《水浒传》中描写了北宋末年___________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___________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9.清朝__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10.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而成。
11.明代的绘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居统治地位。
明末画家___________善于泼墨。
清朝的“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众多。
三、填表题12.明清古典小说表参考答案1.B2.A3.B4.B5.C6.D7.元末明初,长篇历史,历史记载,民间传说8.宋江,逼上梁山9.曹学芹《红楼梦》10.徽剧,汉调11.山水,花鸟,徐渭,扬州八怪12.。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明朝李时珍所著的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药物学巨著是(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2.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应阅读 (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3.明朝时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巨著是(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4.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灵渠5.我国明朝时营建的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A.赵州桥B.兵马俑C.紫禁城D.长城6.下列我国明代科技、文学著作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 )A.《西游记》—施耐庵B.《水浒传》—罗贯中C.《本草纲目》—宋应星D.《农政全书》—徐光启7.明朝后期的著名戏剧作品《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它的作者是( )A.罗贯中B.关汉卿C.汤显祖D.施耐庵8.2011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你认为《本草纲目》入选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该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是珍贵的医学参考书目B.该书当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刊发后广为流传C.它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D.这部书约190万字9.董家口长城遗址距秦皇岛市区38千米,是中国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段。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修建的B.规模最大,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C.处于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D.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10.北京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
如果你要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②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③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④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图片,它们取材于( )A.《三国志通俗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牡丹亭》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测试+导学案【知识梳理】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1明朝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明朝的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著了《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长城1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侵扰。
2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1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2朱棣“靖难之役”胜利后,1421年迁都北京。
技、建筑与文学》10、明朝书法名家,绘画名家。
11、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同步测试】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明朝时期,收集了1800多种药物,11000多个药方的“医学巨典”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3、明长城蜿蜒六千余千米,气势宏伟。
明朝修建长城主要是为了()A.军事防御B.旅游观光C.交通运输D.防沙挡水4、下列关于我国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B.《水浒传》——施耐庵C.《西游记》——徐光启D.《牡丹亭》——汤显祖5、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A.制成“麻沸散”B.编写《伤寒杂病论》C.编写《千金方》D.编写《本草纲目》6、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
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
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故宫B.莫高窟C.颐和园D.万里长城2.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独创性的象征。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3.一位外国朋友希望能游览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他应该去()A.沈阳故宫B.北京故宫C.万里长城D.避暑山庄4.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写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存的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修建于()A.秦朝B.战国C.明朝D.清朝5.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大唐西域记》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水浒传》6.明清之际,我国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有()A.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B.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C.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D.苏轼、柳永、李清照7.这部书涉及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多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A.《资治通鉴》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8.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E.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9.某古书的提要写道:“明,徐光启撰……总括农家诸书。
”据此可知,该古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0.下列不属于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的是()A.贾宝玉B.林黛玉C.王熙凤D.孙悟空1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C.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汤显祖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2.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与开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达标训练题一、选择题:1.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①皇城②宫城③京城。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2.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农书》D.《农政全书》3.以下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4.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性资料。
以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5.以下著作中,被称为“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 B. C. D.6.如图的明朝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7.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局部是明朝修建的。
明长城的起止点应是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B.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C.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D.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8.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水经注》D.《本草纲目》9.以下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二、综合探究题:11.2021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外乡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杂病论》C.写成《千金方》 D.撰写成《本草纲目》2.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请问明朝时期,北京是在______基础上建立的()A.辽上京B.金上都C.元大都D.秦咸阳3.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B.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C.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D.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4.《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下列故事情节出自该著作的是( )A.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B.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C.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D.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5.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下列文学形式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6.假如你是一位戏剧迷,想要欣赏著名戏剧《牡丹亭》,那你生活的最早时代应该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7.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是一部()A.长篇历史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长篇神话小说D.短篇小说选集8.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取材于()A.秦末陈胜、吴广起义B.北宋末年宋江起义C.秦末刘邦、项羽起义D.明末的李自成起义9.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10.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956年郭沫若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明长城(如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B.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2.北京的紫禁城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4.“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A.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B.宋代著名女词人是李清照的代表作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C.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D.清朝吴承恩所著《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5.它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朝时形成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它是()A.紫禁城B.长城C.滇池D.赤嵌楼6.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7.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今天她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慕名来中国学习中医。
下列关联中,属明朝卓越医药学家及其药物学著作的是()A.华佗《千金方》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李时珍《黄帝内经》D.李时珍《本草纲目》8.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古代建筑,你会选择的内容是()A.赵州桥B.大雁塔C.大明宫D.故宫9.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绝密★启用前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
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
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故宫B.圆明园C.布达拉宫D.万里长城2.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下列哪一部医书()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方》3.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宋应星﹣﹣《本草纲目》B.明朝皇城﹣﹣紫禁城C.徐光启﹣﹣《农政全书》D.董其昌﹣﹣《牡丹亭》4.家喻户晓的“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红孩儿”等故事来自明朝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A.《大唐西域记》B.《水浒传》C.《西游记》D.《牡丹亭》5.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A.万里长城B.故宫D.大明宫6.下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A.《西游记》B.《红楼梦》C.《三国演义》D.《水浒传》7.如果准备撰写关于明代药物学的历史小论文,你主要查阅的著作是()A. B. C. D.8.北京王麻子剪子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书籍中有详细记载。
这本书应该是()A.《牡丹亭》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9.明朝著名小说有()①《西游记》②《本草纲目》③《三国志通俗演义》④《水浒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
明朝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A.山海关B.居庸关D.雁门关11.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
如下图插图最有可能出自()农作物加工图陶瓷制作图煤炭采掘图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12.下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B.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C.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D.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辨析作答(1)材料如上图,指出图中明朝长城的东、西起点分别是哪里?(2)历史课堂上小史同学说:“明朝修建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水浒传》是以梁山泊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2.何满子在参观某历史名人的陵园后,曾赋诗一首:“身具澹台志,文存史记魂。
于今水浒传,流荡饰乾坤。
”请你推测一下,这位历史名人是( )A.罗贯中B.吴承恩C.施耐庵D.曹雪芹3.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 )A.战国与明朝B.秦朝与明朝C.战国与秦朝D.明朝与清朝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中,两个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缀术》和《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5.由西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丛书是我国最大的藏医药学古籍抢救类出版项目。
被称为“东方药学宝典”的是( )A.宋应星的《天工开物》B.司马迁的《史记》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D.苏轼的《东坡集》6.明清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是指( )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主流B.传统科技在当时世界上是一流的C.通过戏剧形式,鞭挞吃人的封建礼教D.具有反封建的思想7.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8.小说《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共同点是( )A.都是神话小说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C.都成书于元末明初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9.下列有关四大名著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一-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红楼梦》一-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水浒传》一-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D.《西游记》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10.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人人心。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聊斋志异》D.《红楼梦》2、小刚同学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一生潜心研究中医药方。
下列对他的研究帮助最大的是( )A.《天工开物》B.《史记》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3、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他是哪部古典小说中人物的原型(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4、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查阅( ) A .《伤寒杂病论》B .《齐民要术》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6、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即紫禁城,最为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这一“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所体现出的明朝鲜明时代特点是( )A.中轴线对称的均衡布局B.以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为特征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布局严整,金碧辉煌,气象万千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A .天工开物B .农政全书C .几何原本十五问D .本草纲目8、《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 明朝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C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吴承恩2.明朝时修建的哪个伟大工程保护了中原王朝(B )A.都江堰 B.长城 C.秦长城 D.北京故宫3.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 (C )①辽②金③元④明⑤清A.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栏目以弘扬创新精神为己任,启发人的思维,提高人们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以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为出发点,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事件和人物。
”这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天工开物》栏目的宗旨。
这个栏目的命名与下列哪一位科学家有关(D )A.李时珍B.毕昇C.徐光启D.宋应星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6.“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伟大工程是(D )A.都江堰B.大运河C.明清皇宫D.长城7.“醉打蒋门神”的故事出自(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8. 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 (C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9.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医学材料一长城,以其宏伟气势,浩大规模,深携民族精神,一直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象征。
材料二某游客来到位于北京郊外的八达岭长城,看到与雄伟的长城、潮涌的人群相呼应的是遍布于长城墙面上游客留下的伤痕。
在墙面的砖上,游客用各种工具刻字。
材料三目前,国务院正在制定关于保护长城的新法规,对各种破坏方式基本上有了细致的处罚规定。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现存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宋朝时期D.明朝时期2.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这一古代建筑是()A.赵州桥B.天坛C.都江堰D.长城3.下列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4.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C.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D.都提示了封建社会的必然崩溃5.如图是某著作的局部,它反映了()A.西方宗教在中国的传播B.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C.明末出现西学东渐现象D.欧洲出现东学西渐现象6.小王是2008年中国奥运会期间的志愿服务者,他在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主办城市﹣﹣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A.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B.明清时代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帝居住地紫禁城C.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D.可以游览秦长城,实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愿望7.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A.罗贯中﹣﹣《三国演义》B.徐渭﹣﹣《牡丹亭》C.曹雪芹﹣﹣《红楼梦》D.施耐庵﹣﹣《水浒传》8.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A.大闹天宫《西游记》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C.黛玉葬花《西厢记》D.武松打虎《水浒传》9.书中强调:“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代科技巨著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10.“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 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
这部“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2.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3.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
下图反映了明朝农业生产技术的面貌,它最有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4.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这部书的作者是( )A.贾思勰B.宋应星C.徐光启D.徐霞客5.中国古代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下列著作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A.《伤寒杂病论》——张仲景B.《本草纲目》——李时珍C.《天工开物》——贾思勰D.《农政全书》——徐光启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7.“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紫禁城D.长城8.绵阳市平武县城内的报恩寺,距今已有500 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当地土司在北京紫禁城完工后不久,仿照其样式而修建。
请判断它修建的时代应该是( )A.唐朝B.北宋C.元朝D.明朝9.北京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如果你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正确的有( )①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②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③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今称故宫④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在一部电视剧中,黑旋风李逵上梁山后说过这样一句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训练1.将下图片命名为()A.秦朝长城示意图B.明朝长城示意图C.唐朝长安城平面图D.明朝北京城平面图2.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故宫()A.为抵御北方蒙古侵扰而建B.是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C.文化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D.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设计理念3.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毛泽东主席曾亲笔写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下列有关明长城说法不正确的是()A.修筑目的是防御匈奴贵族的侵扰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C.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D.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4.下面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幻灯片的内容,据此判断学习的主题应该是()C.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朝科技D.繁荣的宋代城市文化5.明朝江南市镇在浓重的商品风气中,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
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能展现自身财力和成就,也能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
材料旨在说明明朝江南市镇()A.出现了专业化的行业分工B.因工商业自然聚集而形成C.商业气息与文化气息结合D.富有浓厚的市民生活气息6.北京城左右对称,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故宫三大殿以及后三宫、()A.天人合一B.皇权至高无上C.国家大一统D.民族的凝聚力7.1871 年,科学巨匠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曾引用《本草纲目》中金鱼颜色形成的史料说明动物的人工选择。
由此可见,《本草纲目》A.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B.属于近代自然科学C.为进化论形成奠定基础D.是一部生物学著作8.1722年,乾隆下令纂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收录的标准十分明确;凡儒家学说的书籍,优先收录;凡官吏之著作,大多收录;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诗文与著作优先收录。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杂病论》C.写成《千金方》 D.撰写成《本草纲目》2.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请问明朝时期,北京是在______基础上建立的()A.辽上京B.金上都C.元大都D.秦咸阳3.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B.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C.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D.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4.《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下列故事情节出自该著作的是( )A.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B.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C.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D.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5.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下列文学形式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6.假如你是一位戏剧迷,想要欣赏著名戏剧《牡丹亭》,那你生活的最早时代应该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7.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是一部()A.长篇历史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长篇神话小说D.短篇小说选集8.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取材于()A.秦末陈胜、吴广起义B.北宋末年宋江起义C.秦末刘邦、项羽起义D.明末的李自成起义9.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10.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956年郭沫若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C.详细介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D.17世纪末传入日本和朝鲜2、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3.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三国演义》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5.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①皇城②宫城③京城。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6.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
图中的长城应是()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清长城7、下图是《西游记》的插图《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是()A.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8、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吴承恩9、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②八股取士的实行③社会生产力发提高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科学家的努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10、下列语句中能够准确概括出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的是()A.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B.科技发展,成就辉煌C.科技发展达到顶峰D.科技持续稳定发展二、材料解析题11、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非常鲜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座城市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高效思维达标测试练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选择题
1.在参观某历史人物的陵墓后,有人曾赋诗首:“身具澹台志,文存史记魂。
于今水浒传,流荡饰乾坤。
”据此,该“历史人物”是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施耐庵
D.曹雪芹
2.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故宫独特建筑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②皇城居全城中央,汴河穿城而过,坊市不再截然分开
③主要建筑左右对称分布两边,构成多种庭院组合形式
④总体建筑呈棋盘式布局,有东市和西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亲、善、诚、信、中、和”的丰富内涵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
要了解关于中医药物学的相关知识,可以阅读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史记》
4.下列选项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三国演义》
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6.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7.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土称它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日本学者薮内清也认为它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
它是
A.《伤寒杂病论》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8.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
它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9.我国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是
A.秦长城B.山海关C.明长城D.嘉峪关
10.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罗贯中B.吴承恩
C.施耐庵D.曹雪芹
二、材料分析题
1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朝代?编写了哪部药物学巨著?
(2)图二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后人对此书有怎样的赞誉?
(3)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C 6.C 7.D 8.D 9.C 10.B 11.(1)李时珍;明代;《本草纲目》。
(2)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徐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