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什么是.家庭?:(p5)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类型有哪些?:核心家庭、单亲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怎样理解我们与父母关系?(p6)⑴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⑵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⑶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5.什么是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含义: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原因:⑴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的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⑵我国有孝的传统。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⑶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6.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⑴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⑵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p20-21)⑴有矛盾: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家长唠叨,罗嗦,所以与父母就产生了矛盾。
⑵有代沟:与父母的生活经验、社会地位,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⑶有冲突: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也是一种爱。
2.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⑴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
⑵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
⑶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3.怎样正确认识逆反心理?(p21)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危害:⑴结果都是惩罚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
⑵这种结果是伤害父母——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一、价值观与人生选择
1.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价值观
2.价值观对个体的影响
3.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人生选择与价值观的关系
二、法律与社会
1.法律的定义与特征
2.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4.法律对社会的影响
三、法治与个人权益
1.个人权益的含义
2.个人权益的保护与法治
3.法治对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4.违法行为对个人权益的损害
四、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权利
1.公民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公民的法律权利及其保障方式
3.公民的法律义务及其履行方式
4.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五、社会主义法制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法治的要求
4.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法治保障
六、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与处理
1.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知识
2.常见的法律问题与处理方法
3.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与法律后果
4.学生如何防范和解决法律问题
七、良好的人际关系与道德行为
1.什么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意义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4.遵循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八、独立、自主与法治
1.独立、自主对个人的重要性
2.独立、自主与法治的关系
3.独立、自主与个人权益的保护
4.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期末复习提纲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精选3篇)学校八班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篇1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家庭的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部分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赐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转变。
5、为什么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6、几个重要熟悉:(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假如做出不道德的事,要勇于批判与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假如他们触犯法律,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a间接的有了我b他们为社会家庭做出贡献c甚至比父母倾注了更大的关爱和爱惜。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a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怀父母;b行动上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c努力学习、乐观上进,让父母兴奋。
(4)怎样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a亲情的既然流露b传统美德的彰显与发扬c 当今道德法律的要求。
其次课我与父母交伴侣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冲突的缘由是什么?(1)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备,于是冲突产生了。
2、如何正确熟悉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严要求、高期盼。
这种苛刻的严,反映父母对我们的爱。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3、代沟、逆反心理(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缘由,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全部事都与父母对着干。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不同点:一般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没有触犯刑法。
民政违法行为要受到民政制裁,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
刑事违法行为又称为犯罪。
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直接违反刑法规定,要受刑罚处罚(即刑事制裁)的行为。
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这种联系对青少年有什么启示?(注:小错误到违法犯罪要学会辨析)联系: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已属违法行为,离犯罪仅有一步之遥。
有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改正,极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启示:(注:根据材料选择适合的要点来回答。
)人的堕落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因此(1)我们青少年要知法守法学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2)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自制力,谨慎交友;(3)要从小事做起,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防微杜淅,防患于未然。
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
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这也是对待错误的错误)(4)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3、导致盲目从众的原因:(1)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是盲目从众的主要原因之一。
(2)青少年知识少,阅历浅,经验少,自信心低,独立性弱(3)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是从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缺乏抵御非正式团体和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4、怎样克服盲目从众现象?(1)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对人对事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2)努力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
(3)全面发展自我,特别是增强自主做出合理的,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的能力(4)在做出某一个选择和行动前,要独立思考,认真分析,自主做出合理决定,准备为后果承担责任。
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塑造自我1.1 自尊自信(课本P5-7)1、自尊的含义(什么是自尊?)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自己、侮辱自己。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为什么?)人总是倾向于肯定自己,并且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
获得肯定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自我否定和别人的否定则会使我们情绪低落,心灵受伤。
为此,我们会努力做某些事情,使自尊得到满足;避免做某些事情,以免自尊受到伤害。
3、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①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②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③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人格。
④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4、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自尊与知耻的关系)(1)自尊始于知耻。
(2)自尊心和羞耻心是互为表里的。
(3)①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着;②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③有了羞耻心,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④有了羞耻心,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5、辨析: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正确)①因为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着;②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③有了羞耻心,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④有了羞耻心,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6、走出自卑,树立自信(1)自卑的表现:当我们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就可能陷入自卑,就会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2)自卑的危害:①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②自卑是一个心理牢笼。
③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
(3)如何走出自卑的心理?(方法)①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树立自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宝贵的生命个体。
八年级(初二)上思想品德期末总复习提纲八年级(初二)上思想品德期末总复习提纲八年级〔初二〕上册思想品德期末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家庭的含义:P5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3、家庭关系确实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5、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6、几个重要认识:〔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1〕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3、代沟、逆反心理〔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
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低输赢不可。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补充有关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③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⑤人的身份是在社会中确定的。
(3)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命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4)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5)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养成亲社会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可拓展举例:安慰、捐赠、合作等)(7)为什么说同一个人身份不同?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8)如何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1.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是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人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青少年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途径: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具体要求:①主动了解和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8年级上册思想政治复习提纲一、政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00字)•政治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国家和政权的概念•政治权力和政治组织的关系二、国家与国家制度(200字)•国家的概念和性质•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国家的组成和基本职能•中国的国家制度和特点三、政治权力和政治组织(300字)•权力的概念和类型•权力与国家的关系•政治组织的概念和种类•中国的政治组织结构和运行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00字)•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内涵•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实现途径•共产主义的追求和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和实现五、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400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和未来展望六、法律和国家治理(300字)•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和内容•中国的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200字)•公民的权利和基本自由•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公民的参与和公民道德要求•培养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八、国际社会与和平发展(200字)•国际社会的概念和主要成员•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的作用•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和未来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以上是8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的复习提纲,包含了政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国家与国家制度、政治权力和政治组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法律和国家治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国际社会与和平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思想政治的基本原理,培养正确的政治理念和思维方式。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纲要第一课:1、你与父亲母亲产生隔膜的客观原由是什么?(为何会感觉父亲母亲的爱跟从前不一样?)①有时候父亲母亲成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和儿女。
②、作为拥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成员,父亲母亲不行能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
③我们盼望父亲母亲的爱,但有时或许我们太看重形式了。
④、跟着我们不停成长,父亲母亲赐予我们爱的方式和从前有所不一样。
⑤、我们已经长大,有了更多的理性判断,对父亲母亲的要求也更高了2,为何要孝顺父亲母亲?①父亲母亲不只给予了我们生命,并且为家庭做出了诸多贡献②孝顺父亲母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③孝亲敬长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④孝顺父亲母亲收获的是甜蜜。
3、孝顺父亲母亲的详细表现?①要落实到详细行动之中,从小事做起。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②多与父亲母亲交流交流,多征采他们的建议。
③肩负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④内心想着父亲母亲,理解关怀父亲母亲;行动上帮助父亲母亲,为父亲母亲分忧;努力学习,踊跃长进,让父亲母亲快乐。
”⑤而要表此刻平时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第二课:家庭剧场1、防止与父亲母亲矛盾的方法有哪些?①自己的性情要平易,不行太情绪化②多与父亲母亲亲沟通交流③创建时机;常常做事。
④不用僵硬的语言或作出过激的行为。
2、解决与父亲母亲间矛盾的方法有哪些?①仔细聆听②擅长谅解。
③主动交流④主动致歉⑤创建时机⑥控制情绪⑦肩负责任⑧完成协议3、与父亲母亲发生矛盾的主要原由是什么?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亲母亲发生矛盾是不免的,一方面,我们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应当拥有独立自主的权益;另一方面,父亲母亲还不习惯我们的“长大”不适应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梦想和行为。
这是一对矛盾,办理不好,就会发生矛盾。
第三课:闲话“家”常1、家是我们全家人共同的地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爱惜,成立和睦家庭 A 、需要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 B 、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C、为家庭的前程共同努力2、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家文化?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髓,使我们今日应当继承和弘扬的。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导语】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课感受青春律动1、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哪些发展时期?从人类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八个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即: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2、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人的生理有哪些变化?(1)性性能发育成熟,第一、第二性征开始显现。
(2)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3)体内性能迅速健全,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
3、为何说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1)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2)青春期也是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3)青春期还是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4)青春期的情感、情绪十分丰富。
(5)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4、青春期有哪些心理特点?(1)困惑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
(2)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是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点。
(3)尝试接触社会、知道社会是青春期的行动特点。
5、青春期的三个主要心理矛盾是什么?(1)期望独立与现实依靠的矛盾。
(2)心里闭锁与求得知道的矛盾。
(3)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稚嫩的矛盾。
6、怎样度过我们的青春期?(1)我们要主动适应生活中的变化。
(2)我们要积极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案。
(3)我们要学会设计自己的青春之路。
第二课共享花季友谊1、男女生之间有何差别?女性的感知觉、注意力一样优于男性;女性善于形象记忆、情感记忆、机械记忆;男性比较善于逻辑记忆和知道记忆;思维发展方面,女性的形象思维胜于男性,男性的抽象思维超出女性;意志发展方面,男性在坚持性、果断性等方面普遍优于女性;在个人爱好方面,男性的爱好要比女性更广泛、更持久、更具有效能。
等等2、为何说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必要的?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不仅能够扩大我们的生活交往范畴,增强我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能使不同的个体相互影响,彼此在性情上相互渗透,增进我们的身心发展。
能使我们的性情更为豁达,情感更为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在学习与生活中共同成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大纲第一单元个人品德1.1 人生的航船- 了解什么是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人生- 理解“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掌握在困难面前如何坚定信心和勇气- 掌握合理利用时间、拥有自我期许、刻苦钻研的方法,建立正确人生观1.2 留得青山在- 理解环境对人的影响,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掌握知识、技能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关注自身的成长,增强适应挫折的能力1.3 品德与成功- 了解什么是正义、勇敢、谦虚、宽容、诚实等品德的含义- 掌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 对比品德与成功的关系,认识品德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第二单元法律与生活2.1 有法治才能有幸福生活- 认识到法律的普遍性、规范性、公正性、强制性、保障性的特征- 了解法律对个人的约束和保护,以及自己在生活中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2.2 生活中的消费- 掌握正确的消费观- 理解消费者权益,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保护自身的消费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3 生活中的交往- 掌握良好的交往方式,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权利及人格尊严- 了解恶意中伤和网络欺凌的危害,增强预防和抵制的意识- 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推行文明交往,构建和谐社会2.4 法治中国有我执法- 了解我国法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 掌握研究法律的方法- 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做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第三单元社会公德3.1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了解红绿灯交通规则、队列文明、公共场合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 掌握尊重规则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3.2 和谐社区从我做起- 了解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责任- 培养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会与邻里和睦相处,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纷争3.3 学会爱护公共财物- 掌握公共设施保护的方法,讲究环保、文明消费、文明出行- 了解抢修公共财物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培养保护公共财物的意识3.4 共建和谐社会- 掌握公共安全知识,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培养对弱势群体、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了解公民应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参与志愿者活动,传唤正能量,共建和谐社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的特点:(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一、道德与人生1. 道德的定义和特征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3. 道德与个人幸福的关系4. 道德与社会公德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 公民权利的定义和种类2. 公民义务的定义和履行3. 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平衡三、宪法与法律1. 宪法的作用和地位2. 法律的种类和层级3.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四、法治与社会1. 法治的概念和本质2. 法治社会的特征和优势3. 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路径五、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1. 法律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2. 法治素养的涵义和培养途径3. 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实践方法六、我国的法律体系1. 我国法律的特点和组成部分2. 我国的刑法与民法3. 我国的行政法与宪法七、未成年人法律保护1. 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权益保护2. 未成年人违法与法律教育3. 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措施和推进八、网络法律与安全1. 网络法律的定义和适用2. 网络法律保障的范围和原则3.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九、消费者权益保护1. 消费者权益的概念和种类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途径和机构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和效果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目标2. 公民环境责任与环境保护法律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十一、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抉择1. 道德困境与法律抉择的冲突情况2. 道德与法律的权衡和抉择原则3. 道德与法律的应对策略和思考以上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涵盖了道德与人生、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宪法与法律、法治与社会、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我国的法律体系、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网络法律与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抉择等内容。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与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法治素质,为未来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教材P2-P4)
2.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练习册P1)
3.“代沟”出现的原因。
(练习册P3)
4.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教材P11-P13)
5.为什么要尊重老师?教材P16)
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材P21-P22)第二单元
1.为什么青春期我们更重视同学的友谊?(练习册P14)
2.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练习册P22)第三单元
1.从众的积极作用和消
极影响。
(练习册P27)2.如何克服从众心理?(练习册P30)
3.追星的利与弊。
(练习册P33)
4.怎样正确对待明星崇拜现象?(练习册P35)第四单元
1.面对身边的不良诱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练习册P43)
2.一般违法和违法犯罪的联系。
(教材P90)
3.如果成长过程中有了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办?(练习册P49)
4.“黄”、“赌”、“毒”的危害分别是什么?(教材P77-P79)
第五单元
1.顺境的积极作用与消
极影响。
(练习册
P54)
2.逆境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练习册P57)
3.战胜挫折的方法。
(练习册P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