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与稀土有关部分的思考_稀土发光材料部分
- 格式:pdf
- 大小:231.47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及战略安全的几点建议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稀土已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子、磁性材料、光学玻璃、军工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占全球稀土资源储量的90%以上,但该行业存在一些问题,如稀土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稀土产业结构不合理、科研与产业应用脱节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中国的稀土战略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推进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保障中国的稀土战略安全。
一、加强稀土资源保护为了保障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加强稀土资源的保护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管理,实行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双重制度,严格控制稀土生产企业的排放和废弃物处理。
二、优化稀土产业结构当前,中国稀土产业发展不平衡,应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稀土的过度依赖,加强稀土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稀土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应抓紧发展中高端稀土产品,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对稀土的消耗。
三、加强科研与产业应用的结合当前,中国的稀土科研水平相对较高,但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
应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研与产业应用的深度结合,加快中高端稀土产品的开发,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力提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低。
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同时,要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稀土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总之,中国稀土产业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
我们应加强稀土资源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研与产业应用的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稀土产业发展思路
稀土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对于现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是全球稀土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的管理,导致稀土资源的开采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发展稀土产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稀土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
在稀土产业中,高端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2.加强稀土资源保护和管理。
稀土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建立更加严格的稀土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和监管。
3.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开发。
稀土产业是全球产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同时,我国需要加强对稀土市场的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的市场开发策略。
4.促进稀土产业绿色发展。
稀土的开采和加工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该采取科学的环保措施,促进稀土产业的绿色发展。
总之,稀土产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性产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保护和管理、国际合作和市场开发、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1 -。
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化,稀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部署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要求,为科学指导稀土行业发展,推动稀土产业整体迈入中高端,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行业现状2011年,《若干意见》颁布以来,稀土行业在资源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应用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行业发展质量迈上了新台阶。
1.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一是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从99家压缩到59家,6家稀土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整合了全国23家稀土矿山中的22家、5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的54家,扭转了“多、小、散”的局面,冶炼分离产能从40万吨压缩到30万吨。
二是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以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向以中高端材料和应用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80%以上的初级加工品被用于制造磁性、催化、储氢、发光、抛光等功能材料。
三是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围绕资源地建成包头、赣州、凉山、龙岩等稀土资源开采和冶炼分离基地,产能分别占全国90%、60%以上;围绕消费市场建成宁波、厦门、成都、包头等稀土应用产业基地,稀土磁性、催化、发光材料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70%、50%、45%以上。
2.应用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一是应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稀土磁性、催化材料产量年均增幅超过15%,稀土磁性、发光、储氢等主要功能材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70%以上。
二是产品性能大幅提升。
稀土磁性材料综合性能(磁能积+矫顽力)由60提高到70以上,基本满足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等需要,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器达到国V标准,国产石油裂化催化剂自给率超过90%,LED器件发光效率由90流明/瓦提高到150流明/瓦以上。
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稀土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长期习惯性依赖使美日等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的管制变得异常敏感。
一方面,这些稀土进口大国迅速调整本国的稀土战略;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通过外交渠道、国际组织等不断向中国施压。
然而,中国的稀土控制政策有其自身的政治经济考虑,并不是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无视。
虽然中国稀土案以败诉告终,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管制稀土依旧具有政策的正当性及应对策略的适合性。
关键词:稀土案;出口配额;政治经济学分析1 中国稀土行业的现状1.1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国内稀土企业无序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对内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对外则是低价倾销和稀土定价权的丧失。
政府控制生产总量、力图实现可持续开发的宏观调控并未收到预期成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计划在实践中裹足不前。
中国顶着世界最大稀土供应国和消费国的大帽子,却始终行走在稀土产业链的中上游微利领域,在高端技术领域的成果乏善可陈,专利技术往往受制于人。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中国在国家层面逐步加大对稀土的规范管理力度,尤其是2010年以来,一系列强力政策接连出台,如2011年1月24日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2年6月2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12年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等,稀土业整合重组工作渐趋推进。
不过要成为真正的稀土强国,中国依旧任重道远。
1.2 中国稀土行业出口现状1990年以前,整个稀土国际市场被美国、欧洲、俄罗斯所垄断;90年代初,随着中国出口放开,大量企业开始从事稀土出口贸易。
随着出口竞争的加剧,中国稀土开始成为国际稀土市场“老大”。
到2011年底,中国稀土供应量超过世界需求的90%。
但稀土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直接导致未来资源总量的减少,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
稀土资源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稀土是指具有一定稀有度和特殊用途的金属元素的总称,由于其在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稀土资源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科技和国家安全三个方面阐述稀土资源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稀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磁性材料、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材料。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80%以上。
稀土产业链覆盖了从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到稀土材料加工应用的整个过程,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稀土资源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稀土元素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比如稀土磁体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电动汽车等领域;稀土永磁材料是制造高效能电机的关键材料;稀土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如汽车尾气净化、工业废气处理等。
稀土元素还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稀土资源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稀土元素在军事装备、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对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稀土元素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其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竞争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一些国家对稀土资源的垄断控制和限制出口,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稀土供应。
因此,加强稀土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提高稀土资源的自给率和综合利用率,是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稀土资源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稀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我国应加强稀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稀土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确保我国稀土资源的供应和稳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撑。
稀土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1. 简介稀土材料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元素,共包括17种元素,由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较为稀少,故称之为稀土。
这些元素在许多重要的技术和应用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电子、光电、磁性、生物医药等领域。
稀土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高磁性、高导电性、高热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发展趋势稀土材料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趋势:2.1 材料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稀土材料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稀土材料主要应用于磁性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而随着新材料的涌现,稀土材料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例如,稀土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利用等方面。
2.2 高性能化稀土材料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提高其性能,包括磁性、导电性、光电性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稀土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人员将继续努力提高稀土材料的性能。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提高稀土材料的磁性,以满足更高精度的磁存储设备的需求。
2.3 环保可持续发展稀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在稀土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方向。
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会有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减少稀土材料的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稀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方面。
3. 前景展望稀土材料的前景展望非常广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前景:3.1 新能源应用稀土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稀土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可以用作光吸收层和电池反应层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此外,稀土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利用,例如用于印刷电池、燃料电池等。
3.2 信息技术稀土材料在信息技术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稀土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和光电性能,可以应用于磁存储器件、光纤通信器件等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稀土材料性能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稀土材料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信息光学重点总结____学工学院光学试题____年0____月____日23:03:44我把所有能收集到的题目就乱乱的都贴在一起了~版本1:1.写出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的内容及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2.写出光栅的结构因子和单元因子。
与投射式光栅相比,反射式闪耀光栅的优点是:3.写出abbe干涉成像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4.泽尼克相衬显微镜(1)研究对象是什么(2)用4f系统和矢量图解法画出工作原理(ps:这个是他上课讲了但是书上和____上都没有的东西……)(3)写出步骤(4)能否将零级谱光强完全去除,____。
5.波带片如图所示(只露出第2、____条半波带)。
(1)写出各焦点的位置(2)为何会有多个焦点。
(3)用螺旋式曲线求主焦点和左侧第一次焦点的光强(4)为何对于圆孔在轴线上会有亮暗分布,而圆屏则轴线上各点均是亮点。
6.apple公司新出的iphone4,分辨率为326像素/英寸(____mm),据负责人steven说已超过了人眼的分辨率,请问是否事实如此。
人眼的极限分辨率是多少。
瞳孔直径2~____mm,接受的波长范围400~750nm(ps:可能具体数字不准确……)。
将该iphone4放到多远处可看清每个像素。
7.用波长为λ的平行光和球面光全息照相得到余弦光栅底片,其透过率函数为t(____,y)____t0+t1____cosk(____^2+y^2)/2z.现用与水平面夹角为θ向右下入射的波长为2λ的平行光照射该余弦光栅,问衍射场的组成及特点。
8.写出透镜的空间极限频率与仪器分辨本领的关系,物放在焦面f处。
9.一台光栅光谱仪,两个凹面镜的焦距均为30cm,接收用ccd宽度为2cm,分____个像素。
接收的波长范围是650~750nm,问光栅应如何选取。
若入射光的宽度为1cm,应怎样选择透镜以符合其分辨率。
10.根据惠更斯原理,画出平行光正入射到负晶体上,晶体内和晶体外的o光e光传播方向、偏振方向和波前。
2016-2017稀土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一、引言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近年来,我国稀土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分析2016-2017年稀土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探讨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策略。
二、稀土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1.稀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稀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稀土矿开采、选矿、冶炼等方面,我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全球稀土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资源。
2.稀土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稀土新材料研究是稀土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在稀土永磁、磁悬浮、磁性材料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等产业。
3.稀土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稀土元素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稀土催化剂在机动车尾气净化、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4.稀土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随着稀土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我国在稀土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不断加强,积极参与全球稀土科技治理,推动国际稀土科技发展。
三、稀土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趋势1.稀土资源的开采与冶炼技术未来,稀土资源的开采与冶炼技术将向绿色、环保、高效方向发展。
新型开采工艺和冶炼方法将不断涌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2.稀土功能材料的创新与研发稀土功能材料将继续向高性能、高附加值、多功能方向发展。
新型稀土永磁、发光、磁悬浮等材料将不断涌现,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3.稀土在新能源、节能减排和环保领域的应用随着新能源、节能减排和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稀土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稀土元素将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
4.稀土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创新未来,稀土科学技术研究将更加注重方法与技术创新。
一、前言 稀土元素(15个镧系元素、钇、钪共17个元素的总称)因其独特的电子层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磁、光、电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与照明、工业机器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
以稀土功能材料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之一。
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将稀土元素列入“21世纪的战略元素”,进行战略储备和重点研究。
美国能源部制定的“关键材料 稀土是我国具有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战略资源和优势领域,已具有完整独立的稀土产业化体系,涵盖从上游的选矿,中游的冶炼分离、氧化物和稀土金属生产,下游的稀土新材料以及应用的全部产业链。
稀土功能材料作为我国最具有资源特色的关键战略材料之一,是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与现代武器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领域的核心材料。
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刊发《稀土功能材料2035发展战略研究》,介绍了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新材料强国2035发展战略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发展方向,从强化稀土领域的战略预判和政策保障、加强稀土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稀土优势团队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文章指出,着眼于2035的稀土功能材料发展,应更加注重全球化视角下的稀土功能材料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包括核心技术的掌控、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和融合,以及稀土功能产业优势的坚守和做大做强,实现我国从稀土大国向稀土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引领未来稀土科技和产业发展,为实现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提供材料支撑。
稀土信息·4·2021年第03期·5·Rare Earth InformationRare Earth Information 2021.No.03专题Special 战略”、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元素战略计划”、欧盟制定的“欧盟危急原材料计划”均将稀土元素列为重点研究领域。
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展望稀土元素是指具有一定重要性,但在自然界分布较为稀少且难以提取的元素。
它们主要分布在矿物中,含量很低,而且不容易被提炼。
稀土元素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涵盖了电子、高科技、军工等多个领域。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全球的稀土资源日益紧缺,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资源和技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当前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的稀土占世界储量的80%以上。
受了中国的管制政策影响,全球稀土市场价格极不稳定,稀土供应缺口加大,制约了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
而在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之一,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一、稀土开发利用的背景稀土元素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诸多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稀土产品包括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光学玻璃、催化剂、稀土金属和陶瓷制品等等,这些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电子、航天、轨道交通、医药等高技术领域。
稀土元素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科学、可持续、低碳的路线,尤其是要注重稀土资源的储量、可开发量、环保和安全问题。
但是,由于其长期被忽视,导致全球稀土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居高不下,这不仅影响了能源全球化和环境可持续性,同时制约了人类对可再生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深度发展。
二、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国有着丰富的稀土资源,这些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年来,我国一直在稀土矿山的勘探和治理方面进行着广泛的探究和实践。
例如,我国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含稀土废弃物回收技术,提高了稀土矿山资源的利用率,为将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稀土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相应的,我国稀土市场也越来越壮大,为全球市场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例如,永磁材料是稀土的重要应用,它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力和超导等领域。
中国稀土生产商已经在低磁滞、高矫顽力的永磁铁氧体市场上占据着高地位。
稀土功能材料2035发展战略研究一、发展目标:1.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功能材料产业体系,成为全球领先的稀土功能材料生产国家。
2.实现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稀土功能材料技术水平和市场影响力。
3.发展稀土功能材料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国家经济增长点。
4.保障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提高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二、发展策略:1.加大稀土功能材料科研投入,提高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对于稀土功能材料研发的投入,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衔接。
2.建立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创新平台,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施联合攻关,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突破。
3.支持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补贴、贷款等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稀土功能材料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
4.完善稀土功能材料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产业标准和监管体系,提升稀土功能材料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5.加强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国际合作交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吸引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提高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可行性分析:1.稀土功能材料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稀土功能材料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
2.我国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具有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国是稀土资源的重要供应国,稀土功能材料的生产具有优势。
3.受益于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35年发展战略制定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
新型稀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稀土元素是地球上存在量相对较少的17种元素之一,它们具有综合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因此在高科技、工业和环保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稀土材料因其特殊的光、磁、电和导热性能等,被视为当今世界上最应用潜力最大的材料之一。
未来,稀土材料将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一、稀土材料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在稀土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开发了许多新型的稀土材料。
其中,纳米稀土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例如,纳米氧化铈被广泛考虑作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催化剂和储氧材料,纳米氧化镧被广泛用于光学透过性窗口的制备,纳米氧化钇则可以用于生物荧光探针的制备等。
二、稀土材料的应用前景1. 工业化的利用稀土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境净化、新能源等领域。
例如,稀土储记忆材料、储氢材料、抗辐照材料、光电磁材料、化学分离材料等,均已经被用于大量的工业化生产和研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稀土材料将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和航空航天等顶级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
2. 生态环保领域稀土材料还可以应用于生态环保领域,例如,稀土刺杀臭氧剂可以在空气中将臭氧完全催化为无害物质,将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稀土还可以用于水污染的治理,如利用稀土催化剂协助氧化自来水中有害有机污染物,将大大提高自来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的水平。
3. 生物医药领域稀土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稀土材料的硬度、稳定性和物化性能使其成为生物材料和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催化剂、探针和功能性材料。
例如,稀土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骨骼修复材料、肿瘤治疗的纳米载体、智能药物释放系统等。
4. 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新能源领域,例如,稀土材料可以利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制备出从原生植物提取的生物油,曲轴轴承制造和大型直线发电机等的润滑剂和永磁材料等。
稀土元素化学的应用及前景展望稀土元素是指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包括镧、铈、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镧、钇和钆。
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稀少,因此被称为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稀土元素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稀土元素在催化剂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特殊,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开发中。
稀土催化剂在石油加工、化学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
其次,稀土元素在电子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稀土元素的磁性和光学性质使其成为制备磁性材料、光电材料和显示器件的重要原料。
稀土元素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如稀土磁体、稀土发光材料和稀土激光材料,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
此外,稀土元素还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稀土元素的特殊化学性质使其在环境修复和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稀土元素在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也被广泛研究,有望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稀土元素化学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稀土元素在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
例如,稀土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荧光探针和光催化等领域。
此外,稀土元素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如稀土荧光探针在生物标记和分析中的应用,以及稀土药物在抗肿瘤和抗病毒方面的研究。
然而,稀土元素的开发和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稀土元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相对复杂,需要高成本和精细的技术。
其次,稀土元素的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国家对稀土元素的依赖性较高。
因此,稀土元素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促进稀土元素化学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大科研投入。
各国应共同研究稀土元素的提取、分离和利用技术,推动稀土元素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稀土功能材料专题我国是一个稀土大国,拥有占全球总蕴藏量80%以上的稀土资源。
因此,稀土功能材料是一类具有中国资源优势和技术特色的新材料。
“九.五”期间,863新材料领域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主要分为稀土永磁钕铁硼材料和稀土荧光粉材料两个方面。
稀土永磁钕铁硼(NdFeB)材料是支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已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到手表、照相机、录音机、CD机、VCD机、DVD机,大到汽车、发电机、悬浮列车等,永磁材料无所不在。
采用稀土永磁产品可使现有电子产品尺寸进一步缩小,性能大幅度改善,从而适应了当今社会电子产品轻、薄、小的需求发展趋势。
1984年,我国和世界同步,研制开发成功了NdFeB稀土永磁体,其产量由85年的10吨增长到95年的1800吨,占全球NdFeB产量的三分之一,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0%。
鉴于这一材料品种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九.五”计划以来,稀土永磁NdFeB材料成为了新材料领域“稀土功能材料”专题的主要内容之一。
大屏幕彩色(PDP)平板电视于1996年在日美等国已投入批量生产。
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PDP 会有一个飞速发展,成为新兴高技术产业,其中所需的关键核心材料三基色荧光粉的需求量到2000 年约为20吨-60吨。
场放射平板显示器(FED)是继液晶显示器(LCD)、电致发光(EL)、垂直场效应显示器(VFD)及PDP之后最新发展的跨世纪平板真空技术,FED的发展可使显示器的真空阴极射线管(CRT)做成像LCD那样薄而轻,真空且平板化,其核心材料高效低压荧光粉是新材料技术发展方向的前沿,估计下世纪初将高速发展,形成新兴产业。
彩色荧光粉是新一代显示器关键材料,预期在下世纪亦将在我国形成新兴产业。
为了促进这几类荧光发光材料的研究,稀土荧光发光材料为本专题的另一主要内容。
本专题的“九.五”目标是发展高性能烧结和快淬钕铁硼永磁材料,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中试规模,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电机产品、传动结构等方面推广应用。
稀土行业的产品应用与技术需求稀土元素是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两个元素。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稀土元素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稀土行业的产品应用与技术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催化剂、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新能源材料和稀土生物医药材料。
一、稀土磁性材料稀土磁性材料是稀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磁学特性,稀土磁性材料在电子、机械、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稀土磁性材料不仅具有高矫顽力、高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等特点,还能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计算机硬盘等领域。
二、稀土催化剂稀土催化剂是指利用稀土元素制备的具有催化性能的材料。
稀土催化剂在石油加工、化学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稀土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催化转化、石油加氢脱硫、有机合成反应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三、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发光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制备的具有发光性能的材料。
稀土发光材料在光电子、显示器件、荧光标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稀土元素发光材料通过改变稀土元素的配位环境和离子掺杂,可以发射不同颜色的光,被广泛应用于LED照明、荧光显示等领域。
四、稀土新能源材料稀土新能源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制备的具有新能源特性的材料。
稀土新能源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储能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其中,稀土元素在绿色储能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和燃料电池催化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稀土生物医药材料稀土生物医药材料是指稀土元素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稀土生物医药材料在医学诊断、放射性治疗和药物传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原子序数和放射性活性,可以用于制备放射性示踪剂和放射性药物,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
总结稀土行业的产品应用与技术需求涵盖了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催化剂、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新能源材料和稀土生物医药材料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行业的发展需求,对稀土行业的产品应用和技术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展望一、本文概述稀土发光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光材料,在科技、工业、医疗、显示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同时探讨当前存在的挑战与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展望稀土发光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稀土发光材料研究与应用展望的参考。
二、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稀土发光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材料,在照明、显示、生物标记、激光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在材料制备方面,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合成方法,以期获得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稀土发光材料。
例如,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等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均匀、结晶性好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
同时,研究者们还通过表面修饰、掺杂改性等手段,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发光性能,提高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适应性。
在发光性能方面,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方面,研究者们通过调控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实现了对材料发光颜色、发光强度、发光寿命等性能的精确调控。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还探索了稀土发光材料在特殊环境下的发光性能,如高温、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下的发光行为,为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应用研究方面,稀土发光材料在照明、显示、生物标记、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例如,在照明领域,稀土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LED灯具、荧光灯等照明产品中,显著提高了照明效率和质量。
在显示领域,稀土发光材料被用于制造各种显示器件,如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为现代显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稀土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尽管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稀土的建议和方法近几年,稀土已成为国内及国际社会一个备受关注及争议的话题。
当今世界上每六项新技术的发明,就有一项离不开稀土,可以说稀土影响、推动、决定了当代科技革命。
随着世界产业革命的不断升级和新材料科学的不断创新与突破,稀土逐渐成为美、日等发达国家争夺的战略资源。
而我国是世界储量第一的稀土资源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出口量占全球的80%以上。
从种类上说,我国也是惟一一个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特别是军事用途突出的中重稀土我国占有的份额更多。
据了解,50年来由于大量无序开采,中国稀土储量从占全球储量的约90%下降到30%,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90%以上,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中国稀土资源仅能维持未来15至20年的需求。
在我国稀土资源急剧减少的背景下,美日等发达国家对中国一再施压,要求继续出口廉价稀土。
面对国内及国外综合因素。
我认为我国稀土生产存在以下不合理方面:1、开采技术落后,利用率低,成本昂贵我国稀土开采方式技术较低,滥开滥采、秩序混乱。
因技术不先进,许多地区稀土综合利用率不足50%。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致使开采成本的提高。
2、价格过低,定价不合理稀土在短时期内不可再生,而又是多种科技所必不可缺少的元素。
而我国稀土市场混乱,出口价格却一度走低,各国均大量采购我国稀土作为应用和战略储备,我国应及时调整稀土出口价格,避免造成过大的出口量。
3、环境污染严重因开采技术落后,地表植被严重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
而冶炼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也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造成水源、空气和土壤的污染。
4、储量占世界1/3,出口量世界第一2009年底,中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储量的36%,约为3600万吨。
但是,拥有1300万吨的稀土工业储量的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停止了稀土的开采与生产,而稀土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3的中国,产量却占到全球市场的95%-97%,极大的消耗着我国稀土储量。
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分析(一)稀土供需格局截至2017年末,全球稀土矿总储量1.2亿吨,中国储量440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36.7%。
全球稀土矿储量分布及年际变化(单位:吨)2017年全球稀土开采量共13万吨。
其中,中国开采量10.5万吨,全球占比达80.8%。
全球历年稀土开采量(单位:万吨)2016年10月18日国内出台了稀土“十三五”规划,其中指出2020年底六大稀土集团(中铝公司、北方稀土、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东稀土、南方稀土)完成对全国所有稀土开采、冶炼分离、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整合。
目前,国内稀土行业整合工作已接近完成,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国内稀土开采及生产实施总量控制计划。
2018年5月、8月工信部连同自然资源部向六大集团下达了2018年第一批和第二批总量控制指标。
2018年第一、二批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表(折稀土氧化物,单位:吨)近年来,以工信部为代表的国家有关部门深入进行稀土行业秩序整顿工作,通过成立整顿稀土行业秩序专家组,持续推进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逐步将整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目前看来,环保督查、稀土“打黑”等工作有常态化运行的趋势,这也将进一步重塑行业格局,对“黑稀土”形成持续高压态势,最大程度保护合法产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国内稀土供应的紧缩。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进程的加快,国内稀土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目前80%以上的初级加工品被用于制造磁性、催化、发光、抛光等材料,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占据下游市场重要份额。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开工旺季的到来将拉动对稀土磁材以及上游稀土原料的需求。
伴随着行业供需格局的边际改善、环保趋严及打黑常态化,以及国家定期收储预期的存在,稀土价格有望在多因素叠加共振的基础上收获阶段性较大涨幅,提振行业景气程度。
氧化镝价格变动(单位:元/千克)镨钕氧化物价格变动(单位:元/吨)(二)中国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时代机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与稀土有关部分的思考——稀土发光材料部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化工学院○苏 锵 在纲要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第(31):基础原材料内,明确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稀土材料。
稀土材料与纲要中很多地方提到的需求密切相关。
下面仅就照明材料、显示材料、激光材料和探测材料等四类稀土发光材料,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提出如下的建议:1、照明材料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纲要中始终贯穿了节能与环保的思想。
照明用电所占的比例很大,我国的能源消耗中,照明消耗的能源约占12%,急需解决照明领域中的节能问题。
虽然过去在推广使用稀土节能灯方面,稀土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下列几种环保照明新光源的研制方面,稀土仍有很大的潜力,急需加强:(1)白光发光二极管(L ED ):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节能、环保、长寿命、体积小、全固化的新光源。
以InGaN 半导体芯片发射的蓝光(波长460nm )或近紫外光(波长约400nm )作为激发光源,目前在商业上还不能单独使用InGaN 半导体发射白光,必须以它激发稀土荧光粉,与稀土发光材料发射的红、橙、黄、绿、青、蓝光结合,才能组成白光,称荧光转换型的白光发光二极管(p c L ED ),所以这种照明应称为半导体--稀土固体照明。
稀土起了调整发光颜色(色坐标)和发光质量(相关色温和显色指数)的关键作用。
现在广泛使用的是使用发射蓝光的InGaN 芯片激发发射黄光的掺铈的钇铝石榴石YA G :Ce 3+,利用蓝光与黄光的混合获得白光。
为了得到发光质量更好的L ED ,需使用发射红、绿、蓝三基色的稀土荧光粉。
由于这种新光源在节能和环保等方面具有很多优点,近年在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及台湾地区,纷纷制定了发展白光固体照明的路线图,进一步克服它的功率、流明效率、寿命和价格等技术瓶颈,才能逐步部分取代现用的白炽灯和汞荧光灯。
目前,在国内已研制出一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稀土荧光粉,可与发射蓝光(波长460nm )或近紫外光(波长约400nm )的InGaN 半导体芯片封装成发射各种颜色的光或白光的发光二极管。
(2)液晶背光源:目前液晶显示器已广泛用于电视、手机等领域,研制优质的背光源是提高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改善颜色的关键。
目前,手机的背光源已广泛使用上述的发射各种颜色的微片式的发光二极管。
而在液晶电视中,广泛使用稀土发光材料制备的冷阴极荧光灯,但目前仍像稀土节能灯一样,需要使用汞作为激发源,存在严重的环保问题,因此,研制无汞荧光灯是目前发展照明工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2・ 《四川稀土》2006年第3期 (3)无汞荧光灯:取代汞的途径之一是采用氙等惰性气体的等离子体发射的真空紫外光作为激发源。
目前,在我们实验室首先实现了用波长为147 nm或174nm的真空紫外光激发掺镝(D y3+)的发光材料而获得白光。
D y3+是江西和广东的离子吸附型矿中含量较多的稀土,它主要发射黄光和蓝光,当适当调整它的黄光与蓝光的发射强度比值,已如上述,黄、蓝光互相混合时即可获得白光。
在一种荧光粉中掺入一种激活离子镝(D y’’)即可实现白光发射,在降低成本上将存在明显的优势。
(4)可被阳光或照明灯光激发的长余辉材料:稀土不但可以储氢、储氧,而且还可以储光。
稀土长余辉材料就是一种可以把光能存储在发光基质内的缺陷陷阱中的储光材料。
自从20世纪90年代发现掺Eu3+和D y3+的铝酸锶SrA l2O4:Eu3+,D y3+具有优良的长余辉性质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重视。
它被阳光或照明灯光照射后,可把光能存储起来,在暗处可观察到释出的光,时间长达10多小时,因而可用于暗处的紧急疏散标识和弱光显示,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节能材料。
同时,我们还将它作为一种信息存储材料,可将信息写入、存储、读出、擦除而反复使用,观察到光激励发光的现象。
目前,虽然在国内已研制出各种长余辉的荧光粉、玻璃、陶瓷和搪瓷等,但性能优良的可被阳光或照明灯光激发的长余辉材料仍有待开发,并缺少发射红光的长余辉材料。
2、显示材料在纲要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第(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中,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高清晰度大屏幕显示产品,开发有机发光显示、场致发射显示、激光显示等各种平板和投影显示技术,建立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产业链”。
虽然过去在已广泛使用的阴极射线彩电和计算机显示器方面,发红光的稀土发光材料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下列几种新的显示技术和材料的研制方面,稀土仍有很大的潜力,急需加强:(1)等离子彩电(PD P):虽然目前国内的等离子彩电已进入人们的家庭,但荧光屏仍主要靠进口组装。
而国外荧光屏使用的发射红、绿、蓝光的荧光粉仍存在不足的地方,如使用的红粉(Y,Gd)B03∶Eu3+发射的红光不纯,颜色偏橙;绿粉Zn2Si O4∶M n3+的荧光寿命较长,会引起图像拖尾;蓝粉B a M gA l l0O17∶Eu3+的稳定性不太好,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劣化。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探找新型的稀土真空紫外荧光粉加以解决。
而且,目前的荧光粉吸收一个高能的真空紫外光子以后,只发射一个低能的可见光子,流明效率较低,必须进一步提高效率。
目前可能使用的方法是利用量子剪裁,使吸收一个高能的真空紫外光子以后,发射两个或多个低能的可见光子,从而提高流明效率。
(2)场发射彩电(FED):目前的彩电大部是使用阴极射线管,使用的电压很高,而且体积又大又厚。
如果场发射彩电研制成功,即可使用较低的电压制成薄壁的彩电。
现在,采用碳纳米管作为电子发射材料已获成功,而对发射红、绿、蓝光的稀土荧光粉则要求它们可被较低的电压激发,导电性能较好,不易挥发而污染电子发射材料。
由于这些要求不同于阴极射线管和PD P 使用的荧光粉,因此需要根据要求而研制。
(3)激光显示:需要发射红、绿、蓝色激光的稀土激光器,目前可通过YA G:N d3+的1.06Λ激光的倍频获得绿色激光,其它红色和蓝色的稀土激光正加紧探找中,下面将要叙述的稀土激光材料就是为了要获得可见激光的目的而研究的。
(4)其它显示材料:如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 ED);用蓝光产生彩色(CBB)的发光材料等。
为了开发新一代显示器,必须探找新的显示材料和使用新的信息显示的原理。
由于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 ED)制成的显示器具有轻、薄、可卷等特点而引起开发的热潮,目前以研究和使用小分子或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为主。
但稀土有机配合物的f-f禁戒跃迁产生的颜色鲜艳的窄谱线,仍吸引一些研究人员的关注。
现在有些投影彩电产生彩色的办法是利用白光产生彩色,将白光经滤光后产生红、绿、蓝光,这将影响发光效率。
目前正开发一种用蓝光产生彩色(CBB)的方法,先制得可发射蓝光的稀土电致发光薄膜,再用此蓝光激发镀在其上的可发射红光和绿光的稀土发光材料,从而获得红、绿、蓝三基色光・3・ 2006年9月(季刊)・专家论坛・ 而制成薄壁彩电。
3、激光材料在纲要的前沿技术的第7项是激光技术,显然,它在军事上具有重大的作用。
自从在60年代出现激光以来,稀土在激光技术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继红宝石激光晶体以后出现的第二个激光晶体,到目前为止,90%以上的固体激光材料仍然属于稀土材料。
在下列几种新的激光材料的研制方面,稀土仍有很大的潜力,急需加强:(1)多波段、多功能、全固化和小型化的稀土激光材料:自从出现了半导体激光器以后,它们可作为激光器的光泵,用以激发小尺寸的稀土激光晶体,制成微片激光器。
与小型的固体倍频晶体等元件配合,从而实现了全固化和小型化的目的。
目前大部分稀土激光器的输出波长都在红外区,如何在室温下实现可见光、多波段的激光输出,或同时具有产生激光和自倍频的多功能,是研发新型稀土激光材料的方向。
近年,由于Yb3+具有一些特异的光谱性能,散热性能较N d3+好,Yb3+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波长与N d3+激光器类似(约1Λ),研制出的Yb3+激光器可取代一部分已广泛使用的N d3+激光器。
(2)大功率、高强度的稀土激光材料:这是与加强国防,发展空天和热核聚变符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材料。
(3)光通信材料(激光传输、调制、放大、存储):自从使用了115Λ红外波段的铒(E r3+)光纤放大器以后,使长距离的光通信变为现实,缩短了地球彼此间的距离,这是稀土在光通信产业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由于现用的饵光纤放大器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在国外正加紧研究体积小、重量轻的稀土光波导放大器,为此需提高材料中稀土的掺入浓度,并需避免浓度猝灭的发生。
同时,为了扩宽波段,正研究P r3+,N d3+,D y3+,Tm3+等稀土离子的光纤放大器;为了降低光信息在光纤传输过程的损耗,正研究掺稀土的新型玻璃与光纤。
(4)上转换材料:这是一种可被红外光激发的稀土发光材料,可使红外光变为可见光。
它将可用于激光显示、提高信息的存储密度、传感器、量子计数器和红外光显示等方面。
而且,由于上转换材料是使用红外光作为激发光,不会像一般使用紫外光作激发光那样会损害生物样品,因此,它适用于医学分析。
近年,由于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已进入市场,促使稀土上转换材料的研究重新兴起。
目前研究最多的仍是以Yb3+为敏化剂,以E r3+或Tm3+为激活剂的上转换材料。
最近对T b3+,N d3+等激活剂也实现了上转换发光。
并利用纳米的稀土上转换材料制成溶液,实现了上转换发光,这将有利于在生物医学分析上的应用。
4、探测材料纲要中提到的:空天技术、核能技术、先进医疗设备、核安全的监测、核恐怖源的远程探测技术与装备,以及出入境安全监控技术等方面都急需如下的稀土探测材料,其中多属电子俘获材料:(1)医疗影像用材料(CT,SPECT,PET用闪烁晶体):很多现代的先进的医疗影像设备如CT, SPECT,PET等的探测器都使用稀土材料,稀土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在CT中使用的稀土X射线探测材料,或可直接被X射线激发而发光;或使用B aFB r:Eu2+等制成的X射线成像板,把X射线辐照人体后在其上形成的潜像,通过红外光的光激励后而发光,通过光电转换后获得图像,供医疗诊断。
SPECT和PET都是在人体内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后,利用稀土制成的闪烁晶体探测患病处的放射图像。
其中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是从事纲要中的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的关键设备,最近研究最多的是以L u3+为基质的掺Ce3+的闪烁晶体,如L u M O3:Ce3+,L u2Si O5:Ce3+等,利用在稀土中L u3+具有最大的原子量,适于吸收高能射线,Ce3+的d-f允许跃迁具有短的荧光寿命(纳秒)和发射蓝光,适于与光电倍增管结合而获得快响应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