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及发展趋势—贾林艳
- 格式:pdf
- 大小:380.66 KB
- 文档页数:24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Luminescent Nanomaterials, UCNMs)因其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独特优势,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系统阐述其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我们将从材料合成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制备过程来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
我们还将重点分析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其在细胞标记、活体成像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以理解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纳米发光材料,其独特的发光性质使其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这种纳米材料的关键在于精确控制其组成、形貌和尺寸,以实现高效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一般来说,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合适的稀土离子作为发光中心,如Er³⁺、Tm³⁺、Ho³⁺等,这些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结构和独特的发光特性。
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如NaYF₄、NaLuF₄等,这些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声子能量,有利于实现高效的上转换发光。
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溶液法、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法等化学方法来合成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其中,热分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它通过高温热解稀土离子的有机盐,得到高质量的纳米晶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者还常常采用表面修饰、核壳结构等方法对纳米材料进行改性。
在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等,以实现对纳米材料形貌、尺寸和发光性能的有效调控。
第41卷第2期2013年1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1No.2January.2013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ZnO :Eu 3+荧光粉的制备及表征*贾林艳,韩俊凤,马天慧,庄志萍,邵长斌(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推荐一个适于化学化工等专业开设的综合化学实验,用化学沉淀法制备ZnO :Eu 3+红色荧光粉,对样品进行TG -DTA ,XRD ,SEM 表征和发射光谱分析。
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沉淀法制备粉体材料的过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发光材料的各种表征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关键词:综合化学实验;荧光粉;氧化锌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3)02-0126-03*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No :JG2012010639),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No :12-XJ14026;12-XJ14028),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2011xscx023)。
作者简介:贾林艳(1971-),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及材料化学研究。
An New Integrated Experiment Introduction -Prepar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ZnO :Eu 3+PhosphorJIA Lin -yan ,HAN Jun -feng ,MA Tian -hui ,ZHUANG Zhi -ping ,SHAO Chang -bi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Mudangjiang 157011,China )Abstract :Preparation by 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luminescence of red emitting phosphor ZnO :Eu 3+as an new inte-grated experiment was introduced.The phosph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 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zer (TG -DTA ),X -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PL ).Students can learn preparing progress of powder materials by 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master each characteriza-tion method.It can develop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Key words :integrated experiment ;phosphor ;ZnO近年来,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化学实验教学也在加大改革力度。
稀土微米(纳米)晶体的柔性化学合成方法、发光性能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应化111冯丽媛(111195)翻译:recent progress in rare earth micro/nanocrystal soft chemical synthesis luminescent properties and biomedicalapplications(chemical reviews)目录1简介2稀土掺杂材料的发光性能2.1稀土下转换材料2.2稀土上转换材料2.3彩色发光的调整方法2.3.1下转换彩色发光2.3.2下转换白光2.3.3上转换彩色发光2.3.4上转换白光2.4增加发光强度的方法2.4.1常见的增加发光强度方法2.4.2通过设计核-壳结构来增加发光强度的方法3柔性化学法合成稀土微米(纳米)晶体简介3.1热分解法3.1.1以三氟醋酸盐作为前驱物的热分解法3.1.2以油酸、乙酰丙酮、醋酸作为前驱物的热分解法3.1.3以甲醇作为辅助的有机相的热分解法3.2水热(溶剂热)法3.2.1无有机添加剂的溶剂热法3.2.2亲水性配体辅助的溶剂热法3.2.3疏水性配体辅助的溶剂热法3.3共沉淀法3.4Pechini-性溶胶-凝胶法3.4.1镧系掺杂磷光剂薄膜成像3.4.2电纺丝法合成镧系掺杂磷光剂纤维3.5其他方法3.5.1微乳液法3.5.2微波辅助法3.5.3离子液体法4亲水性修饰和生物偶联4.1亲水性修饰4.2生物偶联5毒性6生物成像上的应用6.1UCL成像6.2肿瘤目标成像6.3多峰成像6.3.1UCL/MRI成像6.3.2UCL/MRI/CT成像6.3.3UCL/MRI/PET成像6.3.4其他成像方法7治疗应用7.1光动力疗法7.2光热疗法7.3药物和siRNA运输8总结和展望参考文献1引言发光材料,又称荧光粉,是能够吸收某些特定类型的能量,并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的材料1。
综合比较所有的发光材料,稀土以其独特的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稀土元素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及其发光性能研究1.引言发光材料是一类在外界激发下能够发出可见光的材料,其在照明、显示、激光、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稀土元素作为一类特殊的元素,在发光材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稀土元素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2.稀土元素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原子序数和复杂的能级结构,使其在发光材料中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能。
稀土元素常被用于制备荧光粉、磷光体、荧光玻璃等发光材料。
以镝、钬、铒、钆等为代表的稀土元素在不同的发光材料中展现出不同的发光行为,例如镝离子表现出红色荧光、钬离子表现出蓝色荧光等。
通过调控稀土元素的掺杂浓度、晶体结构等因素,可以实现针对性地调节发光颜色和发光强度,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3.稀土元素发光性能研究稀土元素发光性能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其在发光材料中的作用机制和性能表现的关键。
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的发光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晶体结构、掺杂浓度、激发光源等。
例如,通过增加稀土元素的掺杂浓度,可以提高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色纯度;通过选择合适的晶体结构,可以改善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能;通过设计合适的激发光源,可以实现更高强度的发光效果。
此外,稀土元素的能级结构和跃迁规律也对发光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深入研究这些规律对于提升发光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4.稀土元素的应用案例稀土元素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涉及照明、显示、激光等多个领域。
以镝为例,其在LED照明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主流。
镝离子作为红色荧光发射剂,可以实现LED的白光变色效果,提高照明品质;钆和铒等稀土元素在激光器件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激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
随着稀土元素在发光材料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为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5.结论稀土元素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及其发光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发光材料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稀土元素泛指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铀系元素。
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和能级分布,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电子激发态和能级跃迁,这就为稀土发光材料提供了丰富的能量转换机制。
稀土离子的特殊能级结构使其在吸收光子能量后能够产生特定波长的发光。
根据不同的发射能级,稀土发光材料可以发出可见光、近红外光、红外光等不同波长的光。
此外,稀土发光材料还具有高发光效率、良好的光稳定性和长寿命等特点,对于实现高效照明、高亮度显示和高效能量转换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更高效的稀土发光材料。
例如,通过掺杂其他元素或设计新的晶体结构,可以调节稀土发光体系的能级结构,提高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
其次,研究人员还在尝试制备具有宽带谱发光特性的稀土发光材料,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光谱范围的需求。
例如,近红外光发射材料在生物医学成像、激光雷达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能还受到晶体结构、掺杂浓度、官能团的影响,对于这些因素的研究也是当前的热点。
稀土发光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稀土发光材料可以应用于照明领域。
以氧化物为基底的稀土发光粉体能够转换蓝光到黄、橙和红光,从而实现白光发射,被广泛应用于LED照明中。
其次,稀土发光材料可以在显示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使用稀土发光材料作为背光源,可以实现彩色液晶显示器中的亮度和颜色的调节。
此外,稀土发光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激光器、太阳能电池、荧光生物探针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中,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稀土元素的资源稀缺,价格较高,因此如何提高稀土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个重大问题。
其次,稀土发光材料在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等方面仍然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
此外,稀土发光材料在光稳定性和长寿命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综上所述,稀土发光材料在光电子器件、照明、显示、激光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稀土发光材料是指通过稀土元素掺杂后引入的缺陷能级,使材料在光激发下发生能级跃迁而发光的材料。
下面是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一、发光材料
稀土发光材料可以应用于照明、显示、信息传输等领域。
比如,氧化铈中的氧空位能被Eu3+、Tb3+、Sm3+等元素作为宿主掺入,形成的材料可发出蓝、绿、红光,可以用于制备白光发光材料。
二、激光材料
稀土发光材料可以用于制备激光器。
比如,利用掺铒光纤和掺铒光纺织品,可以制备出具有985nm高能量激光输出的掺铒光纤激光器和几乎纯绿光输出的掺铒光纺织品激光器。
三、太阳能电池材料
稀土发光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
比如,利用掺钕低聚物复合电解质,在太阳光的作用下,钕离子能够吸收能量,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四、光催化材料
稀土发光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光催化材料。
比如,添加掺铈或掺钕的TiO2材料,在紫外光作用下能够吸收氧气,形成氧化亚氮和羟基自由基,从而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五、生物传感材料
稀土发光材料还可以用于生物传感。
比如,利用荧光探针的特性,可以在细胞分子层面上进行生物分析和检测,稀土发光体系中的长发射寿命和独特的能量级分布也使其在分子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开展XX:王林旭学号:5400110349 班级:经济107摘要:本文先介绍了关于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有关根本概念及根本用途,让读者有个根本认识。
文章重点对稀土氟化物纳米颗粒的上转换光学性能以及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方面做个简单的介绍关键词: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1.引言:短短半个学期的选修课学习,自己对纳米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篇论文的选题是“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开展〞,查阅跟搜索了相关资料后,主要从稀土氟化物纳米颗粒的上转换光学性能以及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方面给以论述。
首先,先来了解几个根本概念。
1.1什么是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包括钪、钇和57到71的镧系元素共17种元素。
它们在自然界中共同存在,性质非常相似。
由于这些元素发现的比较晚又难以别离出高纯状态,最初得到的是元素的氧化物,它们的外观似土,所以称它们为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的电子组态是[Xe]4fDI15s25 ̄sao~6s2。
镧系元素离子的吸收光谱或激发光谱,来源于组态内的电子跃迁,即f—f跃迁;组态间的能级跃迁,即4f一5d,4f一6s,4f一6p等跃迁:还有电荷迁移跃迁,即配体离子的电子向离子的跃迁,从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就产生相应的发射光谱。
由于稀土的这些特性,所以它可以做发光材料。
发光材料包括半导体发光材料和稀土化合物发光材料两大类…1。
稀土荧光材料以应用铕、铽、钆、钇等高纯中稀土为主要特色2。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是指基质粒子尺寸在1—1oo哪的发光材料l3。
纳米粒子本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外表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受这些构造特性的影响,纳米稀土发光材料表现出许多奇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影响其中掺杂的激活离子的发光和动力学性质,如光吸收、激发态寿命,能量传递,发光量子效应和浓度猝灭等性质。
在各种类型激发作用下能产生光发射的材料。
1.2什么是发光材料?在各种类型激发作用下能产生光发射的材料。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稀土元素在光电子学、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着重要的应用。
发光是稀土元素普遍的特性,利用这个特性开发出来的各种发光材料,便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稀土发光材料具有色彩鲜艳、高亮度、可调谐性和长寿命等特点,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会介绍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一、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其它手段。
其中,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溶液浸渍、共淀法、燃烧合成法和水热法。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溶剂、酸碱度、混合物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参数来调节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1. 溶液浸渍法溶液浸渍法是指将一定质量的基体浸泡在含有稀土离子的溶液中,维持一定的时间后从溶液中取出基体,用清水冲净并烘干,最后进行 calcination 处理。
这样,稀土元素会均匀地分布在基体内,从而达到制备稀土发光材料的目的。
2. 共淀法共淀法,也称共析法,指不同溶液中溶解某些化合物,然后通过混合两者的溶液,以共成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的方法将所需成分淀出来。
此法适用于制备混合稀土材料。
3. 燃烧合成法燃烧合成法是指将稀土盐、燃烧助剂和 Oxidizer等混合物在惰性气氛或空气中混合均匀,然后在高温下进行爆炸燃烧,制备出具有稀土发光性质的材料。
4. 水热法水热法是利用水热反应的原理,将所需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下在水相或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备出稀土发光材料。
二、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研究1. 稀土发光材料在白光 LED 中的应用随着照明行业的经济、技术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白光 LED 从传统照明的替代品逐渐发展成为未来照明的主要方式。
稀土发光材料在白光 LED 中的应用是一种新兴的领域。
目前,稀土发光剂可以将发光蓝光转换成发绿、黄和红光,从而达到调节 LED 光谱、改变色温、增加亮度等效果。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还可以减少电力消耗、节能减排、提高 LED 光落度和扩大 LED 工作温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制备及应用概述自从稀土离子发现以来,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科技领域,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激光、显示器、LED灯等领域。
本文将着重探讨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制备方法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几种。
物理法:包括溅射法、熔盐法、高能球磨法等。
其中,溅射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它通过将目标材料置于真空室中,然后用氩气离子束轰击目标表面,使目标表面材料溅射到基底上形成薄膜。
化学法:包括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共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方法,它通过在水溶液中混合沉淀剂和稀土盐,沉淀后经过退火,就可以得到稀土离子掺杂的材料。
生物法:包括生物合成法和生物转化法。
其中,生物合成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方法,它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生长在含稀土离子的培养基中,通过代谢作用将稀土离子载入有机物质的体内,最终形成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
应用领域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激光、显示器、LED灯等领域。
激光:激光器是利用能将许多光子促发出的光子放大程度达到相位同步的原理实现的。
而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正是制造激光器材料的首选,例如铈离子掺杂锆石矾解淀粉体材料就是发展高功率激光器的材料之一。
显示器: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主流显示技术。
而Luminescent Display Technology中需要的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能够将灯显直流电压转换成红、绿、蓝不同的光谱成分,现在广泛应用在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显示广告牌等场合。
LED灯:LED灯作为新一代照明技术,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而使用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能够使LED灯光谱更加均匀,提高其色纯度,同时还能提高光效和寿命。
结论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发光材料,其制备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物理化学法还是生物法,都对提高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实惠。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展望一、本文概述稀土发光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光材料,在科技、工业、医疗、显示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同时探讨当前存在的挑战与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展望稀土发光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稀土发光材料研究与应用展望的参考。
二、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稀土发光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材料,在照明、显示、生物标记、激光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在材料制备方面,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合成方法,以期获得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稀土发光材料。
例如,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等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均匀、结晶性好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
同时,研究者们还通过表面修饰、掺杂改性等手段,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发光性能,提高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适应性。
在发光性能方面,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方面,研究者们通过调控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实现了对材料发光颜色、发光强度、发光寿命等性能的精确调控。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还探索了稀土发光材料在特殊环境下的发光性能,如高温、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下的发光行为,为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应用研究方面,稀土发光材料在照明、显示、生物标记、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例如,在照明领域,稀土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LED灯具、荧光灯等照明产品中,显著提高了照明效率和质量。
在显示领域,稀土发光材料被用于制造各种显示器件,如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为现代显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稀土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尽管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