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讲座(阎海玲)
- 格式:ppt
- 大小:9.17 MB
- 文档页数:53
数学世界:因你而改变,因你而美丽——对高中数学平面解析
几何知识架构的认识
贾永宏
【期刊名称】《数学教学通讯》
【年(卷),期】2017(000)015
【摘要】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和方法的光辉照耀着数学世界,坐标法即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问题的方法,是著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发明、创造的,是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基础,至关重要.高中数学其他基本思想,如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运动变化思想等都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有充分的体现,先哲们的思想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探究、玩味,以此来提升我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境界.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贾永宏
【作者单位】宁夏六盘山高中,7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5
【相关文献】
1.数学世界:因你而改变,因你而美丽r——对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知识架构的认识 [J], 贾永宏
2.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障碍及解决策略 [J], 郑丽娟
3.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障碍及解决策略 [J], 郑丽娟
4.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研究 [J], 王松保
5.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J], 陈俊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问题
茹双林
【期刊名称】《中等数学》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本讲适合高中) 解全国数学联赛和IMO中的平面几何问题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这需要较高的技巧,且难度较大,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全国数学联赛试题和IMO试题的研究,发现这类问题多数都可用解析法得到解决。
此法的特点是:首先建立适当坐标系,引进某角(直线的倾斜角或三角形中的某角)作为参数,用其表示点的坐标、曲(直)线的方程,然后通过三角处理使问题获解。
具体介绍如下。
【总页数】5页(P7-11)
【作者】茹双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中学 222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605
【相关文献】
1.运用解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问题浅析 [J], 邱息良
2.运用解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问题浅析 [J], 邱息良
3.再谈解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问题 [J], 茹双林
4.向量法证明平面几何问题 [J], 茹双林
5.解析法引领下的几何证明——一道几何证明题的解法探索 [J], 孙道斌;左彦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5.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圆的对称性》是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圆的对称性质,包括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以及圆的对称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对称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级代数、几何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但对于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对称性质,掌握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的性质。
2.能够运用圆的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对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实际问题中圆的对称性质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推理,探索圆的对称性质。
2.问题驱动: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对称性质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圆的对称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实际问题。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对称性。
提问:你们认为圆有什么特殊的对称性呢?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通过实例介绍圆的对称性质。
如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是直径,直径两端的点在圆上,且直径垂直于通过这两点的任意直线。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在圆形桌面上有若干个物品,如何才能使这些物品关于圆心对称?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圆的对称性质解决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对称性质,并运用于其他实际问题。
如在圆形操场跑步,如何找到自己的跑步节奏?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对称性质,找到合适的跑步节奏。
专题10第一讲必修四高端备课(上)参与本讲的嘉宾们给老师们提供的一些课案,当然这些课案不是一个评优课和展示课是一个和大家讨论的素材,经过几天的讨论我们也受到了老师们提供的一些问题和经验,在最后一天的课里,我们对这些问题和经验做一下梳理。
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聘请的几位老师参与我们讨论的一个短片。
座谈主持:老师们好!今天我们南方大学附中高二备课组的老师一起来谈谈:针对必修四中的问题,如何备课的效率和如何开发和积累必修四教学的经验和指引这样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们南方大学附中,高二备课组的老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深入钻研可课题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针对必修四的三章教学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设置了一套针对性很强的提案。
下面就请老师们就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研究谈谈你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个问题关于周期现象。
传统教材中只是在介绍三角函数的性质时提出的周期和周期函数,而新教材,比如北师大单独设了一节周期现象。
这样安排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在备课和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请蔡红老师谈谈你的体会。
蔡红:各位老师好,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教材里边是没有周期现象这个内容的,而新课标中的第一章三角函数的第一节就是周期现象,那么三角函数中为什么要增加这些内容,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组做出以下三点理解。
第一、周期现象的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知道三角函数的周期中心就是周期性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们从生活的现象出发,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丰富的、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现象,比如说,四季更替、日出日落,潮汐现象,水车问题,天体运行,时钟摆动,新星期问题、该同的问题,无限循环小数的都体现了每隔一段时间,事件重复出现的规律,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研究周期现象。
第二、为什么进入周期现象的用意何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三点有理解,第一,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构建数学行星。
第二、为了根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打下铺垫。
第三、为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问题做铺垫。
利用几何画板可视化工具突破 圆周角 教学难点刘菁华(福建省建瓯市第四中学ꎬ福建南平353100)摘㊀要:几何画板是一款绘图和制作动画的辅助教学软件ꎬ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编制出相关的图像和动画过程.几何画板尤其适合数学教学中平面几何与函数动态作图ꎬ除了作图功能还有计算㊁度量等工具ꎬ使教师们可以快速㊁准确度量图形的角度㊁长度㊁面积㊁坐标等ꎬ使用几何画板教学不仅可以突破教学难点ꎬ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ꎬ集中注意力ꎬ积极思考ꎬ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ꎬ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ꎬ几何画板这一软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探究实践平台.关键词:几何画板ꎻ圆心角ꎻ圆周角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23-0027-03收稿日期:2023-05-15作者简介:刘菁华(1985.12-)ꎬ女ꎬ福建省建瓯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1年度课题 初中数学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化教学促进学习效果的案例研究 (立项编号:FJJKZX21-480)㊀㊀在初中数学几何课堂上遇到几何知识中的动点问题时ꎬ要求初中学生具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传统的授课模式是由教师 手工 在黑板上画出静态的图形进行讲解ꎬ对于那些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同学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如果在几何课堂上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ꎬ课堂情况就和传统课堂完全不一样了ꎬ它能够准确㊁动态地表现几何问题ꎬ让学生在直观演示中发现问题并探索几何的本质.以 圆周角 为例ꎬ谈谈如何利用几何画板可视化教学突破 圆周角 教学难点[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 圆周角 的课标要求: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ꎬ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等于同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如下:(1)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ꎻ(2)同弧所对的圆心角只有一个ꎬ而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多个ꎬ一条弧所对的无限多个圆周角应该按什么特征进行恰当的分类并进行圆周角定理的证明.1利用几何画板发现和验证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㊀㊀这节课先通过复习引入ꎬ让学生体会圆周角概念的生成过程ꎬ根据已有知识类比得到新知ꎬ同时通过呈现有关圆周角的正例和反例ꎬ让学生对于圆周角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进行比较ꎬ加深对于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找圆周角与圆心角所对的弧ꎬ发现它们之间对的是同一条弧ꎬ引发学生思考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是否还存在其它关系ꎬ进一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ꎬ经历度量㊁观察㊁猜想㊁72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学生通过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学案中几组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度数ꎬ发现并提出猜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用几何画板绘制图形:画出☉O中弧AB所对的圆周角øACB和圆心角øAOBꎬ并标记要度量的圆周角øACB和圆心角øAOB以及它们的比值.(1)固定弧AB的位置ꎬ拉动点Cꎬ使点C的位置发生变化ꎬ让学生观察图像动态的变化图1㊀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a)图学生发现当弧AB的位置不变时ꎬ即使点C的位置在变化ꎬ弧AB所对的圆周角øACB和圆心角øAOB的数值以及它们的比值始终没有变化.(2)固定点B㊁Cꎬ拉动点Aꎬ使点A的位置发生变化ꎬ让学生们观察图像动态的变化图2㊀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b)图学生发现当固定点B㊁Cꎬ拉动点A时ꎬ弧AB发生了变化ꎬ弧AB所对的圆周角øACB和圆心角øAOB的数值明显发生了改变ꎬ但是它们的比值始终为0.5ꎬ并没有变化.(3)固定点A㊁Cꎬ拉动点Bꎬ使点B的位置发生变化ꎬ让学生观察图像动态的变化.图3㊀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c)图学生发现当固定点A㊁Cꎬ拉动点B时ꎬ弧AB发生了变化ꎬ弧AB所对的圆周角øACB和圆心角øAOB的数值明显发生了改变ꎬ但是它们比值始终始终为0.5ꎬ并没有变化.通过以上几何画板动画演示ꎬ让学生在动态变化过程中观察变化的是圆周角øACB和圆心角øAOB的位置关系以及不变的是它们比值始终为0.5的数量关系ꎬ让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体会猜想的正确性[2].2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ꎬ发现分类的依据以及验证分类的正确性㊀㊀虽然几何画板已经验证过猜想的正确性ꎬ但是此时猜想还不能当作定理来使用ꎬ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严密的逻辑证明.弧AB所对的圆心角只有1个ꎬ弧AB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ꎬ因此证明圆周角定理时ꎬ不能逐一验证无数个圆周角ꎬ学生容易理解需要对圆周角进行分类ꎬ此时教学的难点为:弧AB所对的无限多个圆周角应该按什么特征进行恰当的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呢?为了突破这一难点ꎬ笔者先让学生分组探究合作ꎬ讨论出按某一特征进行恰当的分类ꎬ组长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ꎬ派代表ꎬ分享小组的成果.然后笔者再采用几何画板进行几何动画演示ꎬ让学生在动态变化演示过程中得出分类的依据以及验证分类的正确性[3].用几何画板绘制图形:画出☉O中弧AB所对82的圆周角øACB和圆心角øAOBꎬ制作 动画点C .当鼠标点击 动画点 时ꎬ点C的位置就在弦AB所对的优弧上运动ꎬ让学生观察图像动态的变化ꎬ找出分类的依据.图4㊀圆心O与圆周角位置关系(a)图学生发现随着点C的变化ꎬ圆心O与圆周角øAOB的位置发生了变化ꎬ又因为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ꎬ所以圆心O与圆周角øACB的位置大体分为三类:图5㊀圆心O与圆周角位置关系(b)图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ꎬ使学生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弧AB所对的无限多个圆周角应该按以圆心O与圆周角øACB的位置特征进行分类ꎬ为后续的证明提供了正确的方向.3利用几何画板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ꎬ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㊀㊀使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ꎬ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ꎬ解决了静态图片不连续㊁不直观的局限性ꎬ几何画板给学生带来了非常直观的效果和视觉的冲击ꎬ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ꎬ以上两个环节通过使用几何画板ꎬ使学生的专注度特别高ꎬ而且都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ꎬ积极讨论探索新知ꎬ特别是能感到学生对后续的证明都跃跃欲试.分组讨论后ꎬ学生们发现了情况①比较特殊ꎬ于是先从情况1开始证明:图6㊀圆心O与圆周角位置关系(c)图而情况②③ꎬ小组内进行分析探究后也发现了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连CO并延长交☉O于点D(作直径CD)ꎬ构造类似模型ꎬ类比情况①的证明方法ꎬ实现了问题的转化.通过三种情况的证明ꎬ学生们终于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ꎬ在☉O中ꎬ始终有øACB=12øAOB.(或øAOB=2øACB)进而得到了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在证明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㊁团结合作的习惯ꎬ体会了化归的数学思想ꎬ感受分类讨论的必要性ꎬ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ꎬ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参考文献:[1]邵新虎.利用几何画板探究数学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16.[2]包五玲.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ꎬ2018(24):158-159.[3]江玉军.几何画板5.0从入门到精通[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ꎬ2011.[责任编辑:李㊀璟]92。
深度视角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实践探索发布时间:2022-06-20T06:40:59.06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4期第56卷作者:孙艳丽[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相关交流与学习的不断密切,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与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是我国小学教育的必然之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之处。
孙艳丽保定市莲池区五尧乡南辛庄小学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相关交流与学习的不断密切,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与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是我国小学教育的必然之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之处。
在此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领域也开始进行了相关的实践与探索,深度教学作为从国外小学教育中引进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国内的实践中也体现出了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实践探索引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空间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倘若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会使学生觉得困难,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质量不高。
本文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应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阐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1我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深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不足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现实状况,制定的教学目标缺乏有效性,只是单纯地凭借个人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没有全面地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根据教学目标讲解数学内容,于是会影响到学生的重视程度。
学生在学习时仅仅是从表面记住教师讲解的内容,然而却无法对其进行灵活,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1.2小学主体性发挥较差在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小学生主体作用的调动,是制约其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1引言 (2)1.1选题背景 (2)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3术语界定 (3)1.3.1数学概念 (3)1.3.2数学概念的特点 (3)2数学概念学习的研究现状 (6)2.1国内研究现状 (6)2.2国外研究现状 (7)3概念的分类 (8)3.1描述性概念 (8)3.2建构性概念 (9)4影响数学概念的几点因素 (9)4.1教材编排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9)4.2先行组织者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17)4.3问题引入法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17)4.4发展性评价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18)4.5活动经验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22)5 椭圆概念课的案例对比 (25)5.1 自学法 (26)5.2 对比教学法 (29)5.3 欣赏教学法 (32)5.4 预习教学法 (33)5.5 椭圆一课不同版本的分析比较 (38)6教学的一点建议 (43)6.1用人文眼光重新审视概念课教学 (43)6.2把握课堂组织形式的多元变化 (43)1引言1.1选题背景有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学习中很多概念都可以在生活中轻易地找到原型,数学学习起来也是胸有成竹、如鱼得水,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有同学问我“老师,这里学习的‘椭圆’和以前说的‘扁圆’一样吗?”“抛物线我们初中也学过啊,挺好理解的!怎么现在概念一学,反而觉得这么陌生呢?原来学的还叫抛物线吗?”“……”足以见得,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在从直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理性、从重形象到重逻辑等规律在不断往复前进,我们学习知识的规律也自然逃脱不了,小学、初中阶段所学东西很多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是比较直观感性的,学生很容易通过类比加以递推、应用,而高中阶段,有些概念是数学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斟酌改进,才浓缩提炼出来的精华,包含着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推导,因而读起来难免拗口、抽象。
在学习的进程中,我们开始接触到的是一些例子直接得到的,模糊甚至不准确的概念描述形式,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再不断地加以修改、完善,也正因为前后学习同一概念的描述形式不同,也直接造成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无法很快地调整学习策略,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陷入恐慌,不知所措。
2009年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名单附件:2009年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名单一、文本类一等奖 40件(一)课题研究报告类36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小学办学标准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省教科所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及培训机制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师资师范处省教科所新形势下中小学规范化管理创新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科所陕西省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陕西教育学院陕西县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科所区域校本教研网络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实践研究课题组省教科所新课程背景下陕西初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检测研究课题组省教科所课程改革环境下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制度保障研究课题组省教科所农远工程教学环境下资源有效应用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课题组省电教馆我省初中普及实验教学工作的进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陕西省石泉县留守儿童管理与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陕西师范大学农远工程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不同区域幼儿园办园标准与评估体系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分析与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德育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模式的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城市义务教育投入变动趋势与特点研究——基于西安市的统计数据与调研课题组省教育厅资金处陕西师范大学高师实验教学与中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组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研究课题组省教科所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课题组省教科所西安交通大学作品名称作者单位陕西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陕西教育学院陕西省基础教育业余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民教处陕西教育学院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及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干部人事处陕西教育学院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资金处西安文理学院中小学实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组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宝鸡文理学院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研究课题组省教科所陕西教育学院西安中学等学校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省教科所陕西教育学院高新一中等学校普通高中薄弱课程与选修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省教科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工大附中等学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组省电教馆陕西师范大学省教科所陕西师大附中等学校校本研训制度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省教科所西安交大附中等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推进机制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科所西安市八十三中等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全面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德育处省教科所陕西教育学院西北大学附中等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教育学院西铁一中等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科所陕西教育学院西安高中等学校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一中等学校新课程环境下实验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组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省教科所陕西师范大学长安一中(二)科研论文类1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语文综合性学习书面考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例说薛翰铭省教科所(三)教育研究专著类3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传媒交给我们什么?——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研究党静萍西安交通大学有效教学论候耀先宝鸡文理学院新课程实践与探索刘仁横山县教研室二等奖 48件(一)课题研究报告类11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国韵系统”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研究课题组省电教馆教学模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课题组陇县教学研究室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课题组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反思性教学与教师成长研究课题组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旬阳县城关二中新课改背景下大班额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合阳县城关小学构建多媒体辅助语文“五步”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岚皋县城关小学利用汉语拼音工具提前读写,早期开发儿童潜能的研究课题组吴起县宜兴希望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汉语拼音教学研究课题组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新时期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特点和对策研究课题组秦都区中华路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革命历史题材整合研究课题组宝塔区北关小学(二)科研论文类10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感教育初探赵晓声、卢燕省电教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从韩愈的教育思想看当今语文教学改革贺晓玲、孙宏恩渭南师范学院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徐海柱、张晓勇西安体育学院试论爱国主义精神表达的情感与理性卢黎歌、薛华西安交通大学延安文化与语文教学南征延安市教研中心“层层管理,资源共享,片区互动”区域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杨峡杨陵区教研室浅谈中学语文课本的改革柏峰渭南市教育研究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分析、思考及改革思路李红波灞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生思想品德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关系研究刘鹏西安市远东二中新课标下中学生名著阅读教学探究杜萍陕汽第二职工子弟学校(三)教育研究专著类4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当代幼儿教育实践篇编写组西安市教科所生态创生教育之路刘军成眉县教研室新课程改革在农村高中杨伟民大荔县两宜中学走进发明创造吕晓宏西安交大附小(四)学科教学设计和课例类1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巨申文、彭玉英宝鸡市教研室(五)教学经验总结类4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高中英语新课程课前预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的分析王兰英西安市教科所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白顶峰咸阳市教研室作文评语也是教学创新的一个窗口——浅谈作文评语的创新形式赵革叶长安区王寺中学新课改语文教学的体会与思考薛浩智扶风县扶风小学(六)调查报告类16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农村儿童语言与识字能力发展现状的家庭调查张昕宝鸡文理学院数字化学习调查研究王军峰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秦巴山区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焦建军陕西理工学院关于榆林市特设岗位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李平榆林市教研室咸阳市民办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张丽琴咸阳市教研室千阳县民办幼儿园现状调查陈小丽千阳县教研室教师“脱教”现象之忧思——来自67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报告丁念吉镇安县教研室商南县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刘书虎商南县教研室石油普教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调研组石油普教管理中心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差异的五个维度——关于数学实施差异教学策略的调查报告调研组西安交大附中分校中厂镇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卫华、吴斯学白河县中厂初中影响初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因分析报告马杰、冯平让、王勤社陈仓县陈仓初中关于米脂县中学课改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吴雄飞米脂县印斗镇九年制学校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樊亮勉县地钢子校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陶婕西安育英小学农村偏远小学教师状况调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王润生扶风县天度镇下寨小学(七)学校和县区课改特色活动类2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科技教育特色活动朱直道、张剑龙、李敏西安爱知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活动纪实李瑛、车赛西安小学三等奖 139件(一)课题研究报告类31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新课程背景下宝鸡市初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课题组宝鸡市教研室研究新课程下校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咸阳市教研室中小学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组泾阳县教育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组织策略的研究课题组莲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周至县教研室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对八年级学生英语成绩的影课题组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响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课题组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轮换式集体备课课题实验研究课题组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新课程背景下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洛川中学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课题组商南县初级中学新课标下初中作文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安康中学初中部新型家校沟通的探究课题组紫阳县高桥镇中心学校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作用研究课题组咸阳实验中学贫困山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课题组商南县高级中学高中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和建议课题组商州区商洛中学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及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宝鸡一中新课程下大班额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陈仓区虢镇一中高一新生有效适应学校生活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课题组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探索与研究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课题组宝塔区第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西乡县东关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韩城市实验小学构建多媒体辅助“读文感悟”教学模式,培养学课题组岚皋县城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新课程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前参与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榆阳区星元小学“自主探究、多维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镇巴县渔渡镇中心小学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组莲湖区土门小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构建小学科学课探究式学习研究课题组杨陵区张家岗小学基于现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课题组宁陕小学的行动研究小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组秦都区中华路小学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课题组新城区宋庆龄育儿中心趣味化早期阅读识字活动研究课题组吴起县幼儿园幼儿科技教育与幼儿生活研究课题组吴起县幼儿园(二)科研论文类35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支持型教学管理模式探究严苏凤、贠红阳、梁崇科渭南师范学院在学习与反思中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安振平咸阳师范学院关注幼儿入园心理适应期于玲西安市教科所对课改背景下教研员基本素质的思考李志华商洛市教研室历史教育中人文素养养成的途径和方法郑权宝鸡市教研室关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齐军民商洛市教育局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初探杨智厚、叶太和咸阳市教研室思维因“有效问题”而展开王雪英铜川市教研室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特征分析张文强铜川市教研室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郭九胜渭南市教育研究所如何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赵亚民白水县教研室开展有效教研提升研修品位李华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STS教育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张明霞略阳县教研室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忧思王元智千阳县教研室小学数学估算的教学策略冀华云镇安县教研室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与思考吕西峰、姜建刚临渭区教研室如何创新校本教研制度李正涛旬邑县教研室“互动生成”的校本培训探索王建学渭南市高新区高新中学关于09年文综历史(全国一卷)三道选择题的思考周宏西北大学附属中学论高中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利弊杨永红延川中学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王芳婵商南县初级中学古诗文情趣教学法初探李宏刚凤县中学中学化学中的美郑迅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目前中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成因与对策董淑珍商洛中学山区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初探刘雪林、向宇循凤县河口初级中学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试验能力王彦旺澄城县寺前中学初中班主任关于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研究张建娥榆林市第九小学浅谈高一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彭党胡澄城县职业中专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陈红未央区西航三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黄彦平清涧县逸夫小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杨艳丽、刘洁、刘明珠合阳县和家庄独店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公平原则尚倩秦都区金山子校浅议紫阳民歌进课堂任川宝紫阳县城关中心学校课堂上如何化“意外”为“精彩”张青梅宜君县城关一小浅谈初中阶段聋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白阳旭汉中市聋人学校(三)教育研究专著类1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李铁军汉滨区教研室(四)学科教学设计和课例类21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杜长平镇安县教研室《面向海洋的开发地区——珠江三角洲》教学设计周世英西工大附中《位置的确定》课例陈春妮西安爱知中学《市场资源配置》教学设计刘海蓉碑林区西北大学附中《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赵帆西工大附中《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龙银慧、王晓莉眉县城关中学《几何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薛玉梅旬阳县棕溪初级中学哪种方式更合算刘晓荣临渭区南京路中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刘立长武县相公中学《结构稳定性》教学设计徐晓丽宝鸡中学《白鹭》教学设计冯梅秦都区二印初级中学《海燕》教学设计方曾英石泉县后柳中学《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李云彩勉县茶店中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韩小博镇安县西口镇中心小学《观察物理--节日礼物》教学设计宋小丽洋县青年路小学《怎样围合理》教学设计徐新勇安康市第一小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王莹长武县地掌中心校《建桥梁》教学设计谷琳娜莲湖区青年路小学《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武志香洋县四○五学校《爱如茉莉》教学设计王晓丽临渭区朝阳路学校《赠汪伦》教学设计路元莉杨陵小学(五)教学经验总结23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全面提高思维品质曾萍西安小学抓好我市农远工程管理不断提高资源应用效应陈小平宝鸡市教研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赵玉兰略阳县教研室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应做到“五突出”李步实千阳县教研室积极创设英语环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王胜奇黄龙县教研室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桥梁龙晓帆富平县教研室优化流程——实现语文课堂高效化的关键华荣、任引红临渭区教研室浅谈英语阅读与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田密秦都区教研室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源生用与选择的几点思考何钢华县教研室网络环境下的课题学习与探究创新许盈西工大附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师生共读书活动纪实马宏未央区西航四校“总结课”教学总结王养忠延长中学“三·五”有效教学模式初探张科党乾县花口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巧喻蓉安康中学初中部作品名称作者单位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雷晓燕西乡三中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何精一渭滨区长岭子校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贺艳玲合阳中学甘做园丁无怨无悔魏雅商南县初级中学如何提高选修课的教学效率姚志长西安市六十六中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几点尝试王小琴陇县西大街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郭玉芳神木县第一小学优秀出自健康心态巨岚宝鸡实验小学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李尚荣洛南县西街小学(六)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类13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学生的错误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成仲伯合阳县教研室周记--让我走进孩子的心灵屈艳合阳县城关中学隐形的翅膀申秋枫杨陵区姚安中学我和十六班的故事张绪风汉滨区初级中学爱让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杨绥亚清涧县宽州中学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侯金梅华县瓜坡镇中学老师永远为你喝彩--问题学生教育案例麻丽婷宝鸡市实验小学萦绕在心中的花香杨在荣旬阳县神河中心学校用爱心点亮后进生心中的明灯张瑜商南县城关小学感激学生是教师应有的情怀邓儒全镇巴县简池镇中心小学听,那一首心灵的奏鸣曲邓爱华洋县南街小学宽容的魅力杨利灞桥区千村小学成长在桃李芬芳中赵曼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七)调查报告类15件作品名称作者单位一颗危险的信号——关于高中政治课教改的调查黄路阳安康学院对学生家长心态的剖析和感悟邹服生安康学院对宝鸡市幼儿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唐亚丽宝鸡市教研室宝鸡市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调研组宝鸡市教研室韩城市初中青年教师教学情况调查报告调研组韩城市教研室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调研报告调研组陇县教研室富平县历史教师素质现状的调研分析及对策白景越富平县教研室关于当前富平县高中教育发展的思考王辉富平县教研室高一年级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靖茹高陵县教研室对安康中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陈卓安康中学初中部初中学生乡土地理认知的调查和实践初探张改红西安铺轮中学低文化家庭对学生成绩影响的调查报告调研组府谷县第一小学学校师德师风的状况与对策——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肖隋商南县城关小学建设的调查报告农村小学薄弱学科现状调查与对策李炳杰汉台区王家岭初中小学习作教学调查报告调研组安康市第一小学二、网络、多媒体和教育电视节目类(一)中小学课件一等奖20名成果名称主要完成者单位类别认识时间何小明西安市青年路小学小学课件桂林山水郑明智定边县向阳小学小学课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武辉太白县王家愣中心小学小学课件小鹿的编制龚心钧安康市第一小学小学课件生活中的比刘建伟西安市雁塔区双水磨小学小学课件图形的变换郝鲜梅咸阳长庆子弟学校礼泉分校小学课件写意画-牡丹郑亮安康市瀛湖中心校小学课件美术系列课件宋勇西安高新一小小学课件投影和视图张沛眉县常兴初级中学中学课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董喜乐咸阳市秦都区陶瓷厂学校中学课件都市精灵孙琼、李鹏三原县龙桥中学中学课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骆豆豆西安铁一中中学课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梅娟西安铁一中中学课件浮力吴全军、卢维华商洛市商州区中学中学课件辛亥革命赵晓声陕西省电化教育馆中学课件地球运动专题宋星三原县南郊中学中学课件轨迹问题王科亮周至中学中学课件登高董仓良周至县第二中学中学课件问答歌史敏安康市汉滨区幼儿园幼教课件荷塘月色苏军华岐山县中学中学课件二等奖53名作品名称作者单位类型分数的意义史甲银西安市锦园小学小学课件下雨了艾芳安康市汉滨区晏坝中心校小学课件蔬果—白菜的画法龚心钧安康市第一小学小学课件野草郝春光潘铁梅靖边县第三小学小学课件遵守交通规则信息技术组榆林市第一小学小学课件确定位置田鑫西安小学小学课件吉祥图案卢海利西安市未央区南康村小学小学课件圆的面积陈锐陕西师范大附小小学课件小青蛙找家贾娟琴韩城市新城三小小学课件鸟的天堂舒俊、孙平西安市西航三校小学课件如梦令孟云渭南市临渭区铁路自立学校小学课件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孟海英华阴市城关小学小学课件平移与旋转杨桦华县华州西关小学小学课件只有一个地球童丽林西安市新城区八府庄小学小学课件小露珠周静柞水县城关小学小学课件七巧板张红斌西安市灞桥区四棉小学小学课件小数点搬家刘立助咸阳市渭城区中铁二十局子校小学课件向往奥运胡娟利铜川市景丰小学小学课件图形的旋转董建利武功县铺集镇中心小学小学课件画风高树华洋县八里关中心小学小学课件红领巾真好刘小亚长安师范附属小学小学课件At a farm 叶瑞户县草堂镇中心学校小学课件望庐山瀑布郭英歌铜川市新区文家明德小学小学课件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何改乔武功县北营初中小学课件犯罪最亲的家具刘运红汉阴县漩涡中学中学课件中心对称图形王金魁西安泾河中心学校中学课件马说邵伟西安第五十七中学中学课件光的折射张亚东、弋淼户县庞光中学中学课件光的直线传播牛海霞西安市回民中学中学课件。
浑源小学数学名师微课
12月17日,浑源县“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暨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汇报展示会在县教科局四楼演播厅举行。
政府副县长王武明出席,县教科局党组书记、局长庞乃红,县教科局党组成员、现代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屈富亮,局各科室主任以及12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
“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关注课堂提质增效”。
研讨会上,来自兴安小学的张艳丽、北岳小学的王若敏两位教师带领本班同学,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融合“双师教学”的模式,为大家展示了两节同一主题不同构思的主题课《角的度量》。
她们从量角器的摆放、正确读出角的度数两个方面,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同课异构”的新颖授课形式,使与会教师们颇有新体验、新感悟,这种模式突出了“高效”的教研主题。
数学概念是学生发展数学素养、体会数学思想、感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
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精致化”的实质是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尽量详细的深度加工,经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追求概念的主动习得和整体把握。
数学概念教学的“精致化”,需要从概念体系中精细设计、建构层次,帮助学生从概念的原结构中生长出新概念;需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维思辨,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识别和运用概念;需要在概念关键处精细加工以领悟概念的外延,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新概念根植于原有的概念体系中,引导学生反复思考、不断产生新的认识,自然地建构概念体系。
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一课,简要阐述数学概念教学“精致化”的尝试与思考。
一、基于教材,体系建构“精致化”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概念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教材的编写既考虑到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又有对学生认知特点的考量,因此,总体呈现分散安排、螺旋上升的样态。
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精致化”,需要教师基于教材,从整体的角度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特点,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本节课在概念知识链中所处的“位置”,感受其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作用。
《三角形的分类》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的内容。
苏教版教材中,三角形的认识是分两段开展的:第一段是一年级学习的《图形的初步认识》,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三角形;第二段是中、高年级从“边”和“角”两个维度深入探究图形的本质特征。
《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数学概念教学需要“精致化”——以《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为例闫 颖数学概念教学是学生建构概念意义、开展数学思考的基石,需要“精致化”的教学。
“精致化”的概念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原动力,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促发深度思考。
《三角形的分类》一课的教学,应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精致化”:研究教材编排,把握思维起点,紧扣多维思辨,精心设计练习,及时回顾反思。
专题讲座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刘晓玫(首师大数学,教授)史炳星(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章巍(河北保定三中分校,高级教师)一、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分析刘晓玫(主讲人):老师们好,下面我们这个模块讨论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以及教学方面的问题。
我首先来介绍一下今天参加我们讨论的两位嘉宾:坐在我右边这位老师是北京教育学院的史炳星教授,坐在我左边的是保定三中的章巍老师,我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刘晓玫。
我们这个模块一共有六个话题,首先我们来谈论第一个问题——图形与几何的总体结构和主要特点,以及和原来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先请史炳星老师介绍一下,这次标准修订,从整体框架上,图形与几何这些内容有哪些特点,哪些变化?史炳星:原来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几何框架是按照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和图形与证明四条主线来划分的,新的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四条主线变成三条主线,这三条主线分别是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
四条主线变成三条主线,首先是图形的性质这条主线基本上涵盖了原来图形的认识和图形与证明的内容,除了对一些基本图形的认识之外,还包含着对图形一些命题的证明,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第二条主线是图形的变化,它的内容就比较丰富了,这里面包含了合同变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以及图形的相似(包括位似),由于和相似关系密切,因此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也包含其中,还有一类变换是仿射变换,在标准中呈现的标题就是投影。
这部分主要研究图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从运动的观点和变化的角度来研究图形,这个方法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条主线叫做图形与坐标,它包含坐标与图形的位置,还有坐标与图形的运动,用坐标的方法刻画在图形的变换中所熟知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位似等等。
刘晓玫:刚才史老师介绍的框架里有一条主线叫图形与变化,原来我们叫图形与变换或图形的运动,但这次我们用的是变化,这是因为在这部分内容里,不光是数学上变换的东西,后面还有一些投影与视图的内容,另外解直角三角形也囊括在这里面,所以在这个里面叫变换显得不那么纯粹,叫运动,像解直角三角形这样的内容也有点牵强,我想用变化这个词可能能够比较好地把刚才那些问题给规避掉,所以就起了这样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