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跨市套利模型设计汇报-丁伯喜
- 格式:ppt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10
基于合约价差的铜跨市套利策略目录 基于合约价差的铜跨市套利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套利的优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了解伦、沪期铜合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LME 与SHFE 的期铜合约对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铜套利条件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两市合约间正相关性较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价差形成合理的震荡区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价差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价格变动产生价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价差规律变动是套利成功关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套利实际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LME铜和沪铜的跨市套利方案作为当前国际金属期货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期货套利交易已经获得欧美对冲基金的认同和参与,保守估计,对冲基金已经占据整个金属套利市场的70%以上,究其根源,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际金属期货套利的成熟性和稳健性!同样的,在中国目前交易的期货品种中,金属期货套利交易是最成熟和最稳健的,这与中国金属行业、金属期货以及国内外金属市场发展的紧密程度是一致的。
在中国金属行业中铜最适合套利,中国铜资源短缺,国家鼓励进口,对进口实行零关税,同时铜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中都是完全市场化的金属,受政策影响性少,跟铝锌有区别。
一、SHFE/LME的期铜跨市套利原理跨市套利的理论基础是现货的进出口贸易。
在正常的进出口贸易下,国内外现货铜之间存在着一个正常水平的价格比例。
当两个市场的交易出现差异(如时间差、基金炒作、大户异动、季节变化、两市库存变化等),SHME和LME的同期合约价格比值就会偏离正常水平,产生扭曲,此时即可进行跨市套利交易,由于两地价格比扭曲,就对带动相关的贸易商通过进出口去谋利,大量的物流会在短时间内将两地价格重新调整平衡,因此,扭曲入市正常平仓就完成了一次套利交易。
1、进口目前国内精铜的关税是0%,增值税是17%,在不包括有进口免税指标、进口核销或长、短期信用证融资等贸易的正常情况下,精炼铜的正常进口成本为:C i=(LME亚洲仓库现货价(1)+运费)×(1+关税)×(1+增值税)×官方汇率+杂费(2)注:(1)LME在新加坡、韩国釜山(2001年批准成立)有注册仓库,所以可以从这些亚洲仓库提货;LME的各注册仓库之间存在不同的升贴水,在不同的仓库提货要在LME期铜价格的基础上做一定的调整。
本文的计算是假定在新加坡注册仓库提货,LME亚洲仓库现货价=LME三月期铜价+100美圆(升水均价),运费(新加坡到上海)=200元/吨。
(2)杂费包括商检费、港杂费、短驳费、入库费、仓储费、交割费等,各种费用的单个比例小,不详细描述。
LME和SHFE铜的跨市场套利分析LME一系列拓展中国市场的动作将带来更多操作机会大量进口铜产品催生套利及保值需求图1为中国铜资源大量依靠进口(单位:万吨)以有色市场交易最活跃的铜为例,中国由于是一个缺乏铜资源的国家,每年需大量进口铜精矿、废铜以及电解铜等铜资源。
如图1所示,每年仅有不到20%的铜为中国国内自产矿,大部分铜资源均为进口来源。
而进口的铜精矿、废铜以及电解铜多数以LME价格为基准计价。
由于存在进口以LME美元计价,而国内销售以SHFE人民币计价的两市差异,加上LME价格为不含税价格,SHFE价格为含17%增值税价格,令内外市场价差不仅受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还受到两市不同需求强弱所导致的沪伦比值强弱影响。
从图2可以看到,进口铜多数时间段表现为进口亏损,主要因为融资需求旺盛,以铜作为标的进行内外息差套利,虽然进口处于亏损状态,但资金上的收益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直接报关进口销售上的亏损。
由于资金成本有可负担亏损,若长时间大幅度亏损亦将影响铜报关进口量,进而影响国内直接消费市场铜的供求平衡。
因此,在铜融资以及铜实际消费的双重影响下,铜进口盈亏表现出区间振荡,每年均有短暂进口盈利窗口打开周期,给予中国进口精炼铜、废铜、铜精矿以及铜材等铜相关产品企业以正套机会,来锁定进口盈亏状况。
而在进口亏损不断扩大周期内,亦给予市场套利资金以及铜出口需求企业反套机会。
图2为进口铜现货盈亏(单位:元/吨)铜融资格局变化加剧沪伦比值波动2014年青岛港保税区仓库重复质押事件的爆发,令银行开始严控融资开证风险,不但开证流程审核趋严、流程时间加长,部分企业的信用证额度亦被缩减。
从图3中可以看到,2010年以来,每年的年末、年初保税区库存均处于上升阶段,而一年的库存高位亦在该时间段内达到高峰。
但2014年年末以及2015年年初库存显示,虽然保税区库存有小幅抬升,但整体量与前几年相比明显减弱。
国内银行对信用证开证政策的变化,令去年下半年起一般贸易进口占比出现回升,并持续在相对高位运行。
第10卷第1期2013年1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3Vol.10No.1一、引言期货市场上的套利,指在不同品种或者同一品种的不同月份合约之间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交易方向相反的一种期货操作方法,其目的就是赚取价差。
套利可以分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商品套利三种类型。
现有研究文献中,跨期套利和跨市套利较多,跨商品套利的研究很少。
跨商品套利又称“跨产品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是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价格的差异进行套利,即买进(卖出)某一交割月份某一商品的期货合约,而卖出(买入)另一种相同交割月份、另一关联商品的期货合约。
一般来说,进行跨商品套利交易时所选择的两种商品大都是具有某种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的商品。
铜和铝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替代性,使得两者之间往往具有同涨同跌的特性。
那么铜和铝之间是否存在套利的可行性?用什么方法进行铜和铝间的跨商品套利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亏损,获得稳定的赢利?本文将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和金融工程中的相关模型对这两种商品间的跨商品套利进行实证研究。
最早将套利的思想引入金融市场的是Working (1949),该文讨论了持有成本对商品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可以从同一商品不同交割月份合约期货定价的扭曲中获利。
Shleifer 和Vishny (1997)提出专业套利对证券定价一系列有趣的影响,包括套利在当价格偏离基本价值远的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无效。
Emery 和Liu (2002)研究了电力期货和天然气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模拟结果表明,样本内和样本外区间存在套利机会。
钟玉斌(2002)研究了上交所期货铝的套利方案,指出目前国内的跨品种套利主要来自于上交所铜铝之间的套利,并提出通过捕捉铜铝之间的价格变动幅度的差异来获利的方法多用于一轮幅度较大的单边行情中。
套利( spreads): 指同时买进和卖出两张不同种类的期货合约。
交易者买进自认为是"便宜的"合约,同时卖出那些"高价的"合约,从两合约价格间的变动关系中获利。
在进行套利时,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约之间的相互价格关系,而不是绝对价格水平。
套利一般可分为三类: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种,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间正常价格差距出现异常变化时进行对冲而获利的,又可分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两种形式。
例如在进行金属牛市套利时,交易所买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属合约,同时卖出远期交割月份的金属合约,希望近期合约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远期合约价格的上帐幅度;而熊市套利则相反,即卖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约,买入远期交割月份合约,并期望远期合约价格下跌幅度小于近期合约的价格下跌幅度。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交易行为。
当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地理差别,各商品合约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关系。
例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都进行阴极铜的期货交易,每年两个市场间会出现几次价差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这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机会。
例如当LME铜价低于SHFE时,交易者可以在买入LME铜合约的同时,卖出SHFE的铜合约,待两个市场价格关系恢复正常时再将买卖合约对冲平仓并从中获利,反之亦然。
在做跨市套利时应注意影响各市场价格差的几个因素,如运费、关税、汇率等。
案例一:某公司每年船运进口铜精矿含铜约2万吨,分6-7批到货,每批约3500吨铜量。
方案为:若合同已定为CIF方式,价格以作价月LME平均价为准,则公司可以伺机在LME买入期铜合约,通过买入价和加工费等计算原料成本,同时在SHFE卖出期铜合约,锁定加工费(其中有部分价差收益)。
2000年2月初该公司一船进口合同敲定,作价月为2000年6月,加工费约350美元(TC/RC=72/7.2),铜量约3300吨(品位约38%)。
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金属期货跨市套利方法及策略一、理论基础二、铜期货跨市套利机会产生原因三、铜期货跨市套利的前提条件四、铜期货跨市套利的操作要点五、铜期货跨市套利的风险第三部分:套利的发展趋势及实际运作方式一、近阶段套利实例分析二、套利的新特点及趋势三、实际运作方式与经验第一部分:概述中国的期货市场自1992年创创建伊始至今已有近10年历史,在此过程中,经历了1992年-1995年的蓬勃发展期,1996-2000年的整顿、规范期,以及2001年后的规范发展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近一年来,政府开始放开对期货业的各种政策,明确了期货业投资主体的合法化,并且即将推出一些新的期货品种,开始起草期货投资基金法规,与此同时,近期期货市场资金开始不断进入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期货市场的又一次发展高潮已经来临。
正是由于创建初期的法规欠缺、监管不力等原因导致了期货市场中内幕交易、价格操纵及过度投机等盛行,期货市场无异于赌场的理念及政策的限制等,令广大机构、企业等对期货市场的真正功能缺乏了解,对其中潜在的理性投资机会不屑一顾,反而使得目前已经规范的期货市场的各种投资机会时常出现。
众所周知,期货市场上包含三类交易者,一是套期保值,二是投机交易,三是套利交易。
其中套利交易又可分为跨市套利、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等。
本报告意在揭示作为国内发展时间最长、运作最为规范、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金属期货市场的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世界最大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品种铜、铝等金属跨市套利中存在的巨大投资机会,在目前国内银行业、基金业、信托业尚未大规模介入之时,积极参与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套利交易在未来一段时间中(2-3年)仍将为有眼光的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第二部分:金属期货跨市套利方法及策略金属期货是国内期货市场上最为成熟的期货品种,它不仅可为国内生产商、贸易商提供难得的套期保值机会,同时也可为社会上大量流动资金提供可靠的投资渠道。
铜跨市套利研究铜跨市套利研究2017-03-03 中国国际期货官网蒋一星(国联期货)一、跨市套利可行性分析国内外铜市之间的跨市套利,已经成为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套利策略之一。
目前,国际市场铜主要参考价除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外,还包括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
沪铜标准品为1号标准铜,代替品为A级铜,与伦铜标准品品级一致;而COMEX铜标准品为精铜,与沪铜和伦铜在品级上有差异。
若涉及到国内外实物交割,COMEX铜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笔者选取沪铜与伦铜作为跨市套利研究对象。
1.1 相关性分析伦敦金属交易所主要交易合约为LME铜3月电子盘,其合约交易寿命为3个月,交割日为3个月内的任一交易日。
考虑到跨市交割手续繁琐、耗时长,笔者选取沪铜连三合约与之对应。
若在伦铜合约到期之前价差缩小,则获利平仓;若价格继续扩大,则采取交割,确保不出现亏损。
笔者选取自2003年12月12日至2017年2月6日沪铜连三合约结算价以及伦铜三月电子盘结算价作为研究数据,剔除因节假日等原因造成的数据组缺失,共有3105组数据。
上图表明,沪铜与伦铜具有极高的相关性,整体趋势是一致的。
但在不同计价单位下,部分细节存在差异。
左图以原始货币为计价单位,沪铜2006年最高价高于2011年最高价,而伦铜与之相反。
右图剔除汇率影响,则沪铜与伦铜价差变动更为相似。
经过计算,左图拟合优度为0.90,而右图为0.99。
进一步证明在剔除汇率的影响下,沪铜与伦铜具有更高的相关性。
1.2 格兰杰因果分析高相关性是保证套利可行性的基础。
但相关性分析无法确定沪铜与伦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随着国内期货市场发展日益成熟,铜生产消费量占全球比重逐年扩大,期铜定价话语权正逐步向国内偏移。
为了进一步探究沪铜与伦铜之间的影响关系,明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笔者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分析。
两变量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需要满足以下两条件中的一个:一是两变量均平稳;二是两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有色金属跨市场套利应用分析期货日报有色金属跨市场套利应用分析一般以LME和SHFE市场间的套利为主2018年12月27日期货日报广发期货纪元菲理论分析跨市场套利是指当同一种商品在两家交易所中的价格差额超出了将商品从一家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运送到另一家交易所的交割仓库的费用时,在某个市场买入(或者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合约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卖出(或者买入)同种商品相应的合约,利用可能的地域差价来赚取利润。
跨市场套利策略需要有三个前提:期货交割标的物的品质相同或相近;期货品种在两个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进出口政策宽松,商品可以在两国自由流通。
从贸易流向和套利方向一致性的角度出发,跨市场套利一般可以划分为正向套利和反向套利两种,一般来说,正向套利的风险较小。
如果贸易方向和套利方向一致则称为正向跨市场套利。
例如,国内铜以进口为主,正向跨市场套利在LME做多铜的同时,在SHFE做空铜。
如果贸易方向和套利方向不一致则称为反向跨市场套利。
例如,国内镍以进口为主,反向跨市场套利在LME做空镍的同时,在SHFE 做多镍。
有色品种的跨市场套利一般以LME市场和SHFE市场间的套利为主,以现货进口贸易为基础,沪伦比值变化实际上反映出交易标的的进口盈亏情况。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正向套利计算进口成本和进口成本比值得出套利区间的上限,根据反向套利计算出口成本和出口成本比值得出套利区间的下限。
跨市场套利交易对期货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使不合理的期货市场价格通过贸易流恢复到正常水平。
跨市场套利交易有助于发挥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发现功能。
由于套利者一旦发现某些市场的价格走势异常,就会利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差变化随时进行套利交易。
这种交易会使不同市场间的价格关系趋于正常,从而促进期货市场形成合理价格。
另外,跨市场套利交易有助于期货市场进一步提高流动性。
套利交易提高了期货市场的活跃程度,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成交量,保证了套期保值功能的顺利实现。
铜套期保值实际案例--为国内某电缆企业设计的套期保值方案一、对下一阶段铜价格走势的分析自2004年年初以来,铜价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幅上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期铜最高上涨到3057美元,对应于国内期货市场铜价,一度上升到30000元/吨的价格。
国内外铜价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涨幅达到30%以上,主要是受到自进入200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金属铜供应严重紧张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良好的因素所致,对于后市铜价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短期内由于铜价上涨速率过快,将会继续呈现技术性调整的走势,但中线(3-6个月内)将去挑战历史高位3085美元一带,对应于国内铜价,后市有望再次上涨到30000元/吨的价格上方,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o全球经济在2004年度将持续稳健增长从全球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情况看,2003年美国第四季GDP年率初值为成长4.1%,高于市场预期,美国总统布什在今明两年预算案中预测2004年实质GDP增长4.4%。
欧盟去年12月工业生产较上月成长0.2%,较上一度年同期成长2.3%,欧元区去年12月工业订单较上月增长5.7%,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13.4%。
日本03年第四季GDP以年率计成长7.0%,第四季GDP季率为连续第四季增长,为13年来成长幅度最大,预计其04年经济增长将步入良性循环。
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多数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是金属消费的实质性启动,对铜价的支持力量强大,铜市现货贸易商在伦敦铜市积极买进成为支持铜价继续大幅上涨的重要动力。
从中国国内看,2004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
04年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344.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9.1%,为近年来最快增速。
1月全国工业品价格继续较大幅度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5%。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测,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3.2%左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将上涨4.8%。
中国今年全年铜消费量将增长到320万吨,在国内铜产量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对国际铜资源需求持续提高,今年1月份进口铜精矿同比增长15%,进口精炼铜(阳极铜及铜合金)同比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