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题型组合滚动练23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5.87 KB
- 文档页数:11
题型组合滚动练(一)(分值:49分建议用时:45分钟)一、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
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
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看见他浑身都沐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
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
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忧,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1.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过山西北部折入阴山,至高阙为止。
B.南方古猿的脑量(450—650毫升)高于一般化石猿类和现代类人猿。
C.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
”(《板桥集·题画》) D.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A[A项,解释说明;B项,补充说明;C项,解释引语的出处;D项,插入语表示听众对讲话的反应。
]2.夸张具有夸大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夸张进行简要分析。
(4分)[答案] ①句中强调画面、铃声把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体现了夸张的夸大性;②画面与铃声从听觉、视觉角度勾勒柔美画面,能够激发作者对于美的感知,但“全唤醒了”用“全”字,是对这种感知的夸大突出。
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题型组合滚动练4含解析题型组合滚动练(四)(分值:110分建议用时:100分钟)序号1238910得分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新冠病毒从3月初在全球开始________。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达到67_594例。
随着病毒的________,有网友表示,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恐怕就剩下国际空间站了.在一般人看来,国际空间站似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净土,是人类处于太空中的一方________。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虽然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上,人类在与天花、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疫病的交锋中,总是占据上风。
但是有专家表示,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________,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一些在地球上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生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任务无法正常进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暴发蔓延世外桃源可乘之机B.暴发漫延化外之地有机可乘C.爆发蔓延化外之地可乘之机D.爆发漫延世外桃源有机可乘A[“暴发”与“爆发”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但前者用于洪水、传染病等,而后者用于火山战争、重大事件等.故选“暴发”。
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漫延:形容像水滋出来一样的向外散开。
前者使用范围广泛,后者专用于水。
此处形容病毒,故用“蔓延”。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化外之地: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不受外界影响,脱离现实社会的地方。
前者强调美好,而后者强调落后。
根据语境,应选“世外桃源”。
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机会.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前者是名词性的,后者为动词性的。
横线上的词语在句中作宾语,故选“可乘之机”。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达到67 594例。
题型组合滚动练(二)(分值:53分建议用时:50分钟)一、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1分)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掷地有声。
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
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饱受冷落,大半生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
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__①__。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__②__。
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中。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
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高,变大,变清晰。
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字数、形式基本一致。
(4分)[解析] 补写句子,要对文段上下文进行概括。
此题两个空,分别与上一句构成对偶,在语意上应相近,在结构上应相似。
在答题时,根据烛之武的遭遇来概括,提炼主要意思即可。
[答案] ①在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②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每句2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得高大清晰。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解析] 对于句子内容修改之后的对比,要把两句话从描写、句式、内容、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然后揣摩文段整体内容所抒发的情感,进行细致的推敲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10含解析题型组合滚动练(十)(分值:52分建议用时:50分钟)序号18910得分答案一、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1分)老人曾以自己艰辛瑰丽的远行记述震动中国文坛,而在镜头前他表情漠然地坐在轮椅上。
画面外歌声响起,大意是:妈妈,__①__,世上没有比远行更让人销魂的。
他已不能行走,事实上那时他已接近生命的终点,但在这歌声中他突然眼睛发亮,而且颤动欲泪。
他昂然抬起头来,__②__。
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走得再远也一直心存一个妈妈,一路上暗暗地请妈妈原谅,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不管是否落脚于真正的故乡。
他们的妈妈当然已经不在,因此归来的远行者从一种孤儿变成了另一种孤儿。
这样的回归毕竟是凄楚的,无奈衰老的身体使他们无法再度出走,只能向冥冥中的妈妈表述这种愿望。
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与文中“大意是:”中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三七:中药名,即田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B.确定目标,明确方向,努力前行:这是人生路上我们应该做的。
C.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上午好!现在我们开会了。
D.大屏上显示出一行英文,意思为:感谢中国友人的帮助。
D[A项,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注释和说明。
B 项,表示总结上文.C项,用在称谓语的后面。
D项,用在总说性或提示性的词语后面,表示提示下文。
D项的冒号与文中的冒号作用相同。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失去妈妈的远行者变成了孤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作答此题,先要发现原句与修改后句子的差异,要发现原句的因果关系,以及从中透露出的远行者归来之后的孤独。
难点在于解析出两种孤儿的含义:一是失去了妈妈,二是失去了倾诉远行愿望的对象。
题型组合滚动练23(建议用时: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外婆的过世带走了我对故乡的记忆,所以对于我儿时生活过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________。
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________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热闹________。
A.猜疑喧嚣形同陌路B.猜疑喧闹格格不入C.猜忌喧闹形同陌路D.猜忌喧嚣格格不入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猜疑: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
猜忌:猜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
根据前面的“隐隐的隔膜”可知,第一空应用“猜疑”。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喧闹:喧哗热闹。
根据语境,第二空应用“喧闹”。
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
形同陌路: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很亲密的恋人等,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陌生人一般。
根据语境,第三空应用“格格不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互联网对现实秩序的冲击,常常被一些人作为自由与进步而加以肯定,而对其带来的无序与混乱,则往往被轻描淡写。
B.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固守传统借阅方式的图书馆日渐式微,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
C.一项对全国三甲医院的抽样调查显示,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大约有5 000多种,但潘生丁、银翘冲等廉价有效药却很难找到。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只保护思想的表达而不保护思想本身,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思想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其边界是难以框定的。
D[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偷换主语,“对其带来的无序与混乱”的主语是“一些人”,“往往被轻描淡写”的主语是“无序与混乱”,主语不一致,可删去第二个“对”。
B项,搭配不当,“图书馆”和“首选方式”不搭配。
C项,不合逻辑,“大约”和“多”任意删去一个。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题型组合滚动练23(建议用时:20分钟)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肄.业(yì)拖累.(lěi)豁.出去(huō) 扣人心弦.(xuán)B.框.定(kuānɡ) 噱.头(xué)干着.急(zháo) 拾.级|而上(shè)C.空当.(dānɡ) 晕.船(yùn)瞭.望台(liào) 沆.瀣一气(hànɡ)D.复辟.(bì) 汤匙.(chí)一溜.风(liū) 心怀叵.测(pǒ)C[A项, "弦〞应读xián .B项, "框〞应读kuànɡ .D项, "溜〞应读liù .] 2.以下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水是什么呢?水就是关系.在水中自由地翱游,闲暇时挣脱一切羁绊,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美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B.全球约有8 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仅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C.庄子学说涵盖极广,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哲学.他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其作品中瑰丽奇特、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堪称诸子散文中的 "奇葩〞.D.这些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遂假设清谷,有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的苔藓,还有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狗尾巴草.C[A项, "翱游〞应为"遨游〞;B项, "仅管〞应为"尽管〞;D项, "深遂〞应为"深邃〞 .]3.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这些文物将使曹聚仁先生一生的道德文章和他的业绩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是忝列..门墙的我深感欣慰的一件事.B.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单调枯燥的业余生活,紧张繁重的工作任务,这些非.但.没有难住他,反而磨炼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C.严寒继续袭击欧洲,一股强烈的寒流将于明后天席卷欧洲大局部地区,多个国|家将降大雪,这使得本已脆弱的交通运输业雪上加霜.....D.他是雷锋式的好青年,一向乐于助人,真正做到了从善如流....,他的相关事迹还在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D[A项,忝列,有愧于排列在其中,常用作谦辞;B项,非但:指不仅;C项,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D项,从善如流:形容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不合语境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能够概括出来吗?描述一个时代的来龙去脉,这是史学的功夫,________________ .或许,只有用文学的观察方法,才能深入时代的精神深处,获取时代的灵魂瑰宝.A.文学的企图就是抽象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B.史学家擅长用考据和开掘的方法去把握一个时代的脉搏C.但抽象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怎么说也是文学的企图D.哲学那么形而上地居于云端,用冷静的眼光俯瞰整个时代C[从上文的"精神气质〞和下文中的"文学〞可知,横线处的话题不再是"史学家〞了,排除B;根据文意,横线处的内容应该和上文形成转折关系,由此可排除A、D两项 .]5.下面是某班级|推选校园歌手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表在 "校园歌手〞这一内容下,分成 "准备〞 "实施〞两个阶段,然后这两个阶段又分别包括 "制定方案〞 "宣传发动〞和 "确定评委〞 "选手抽签〞 "现场打分〞几个具体内容.题目要求将这些内容组成一段话,而且不超过75个字.组织答案时应先明确这是某班级|推选校园歌手的初步构思框架,然后介绍推选的步骤和其他要求.【答案】(例如)本次校园歌手的推选,首|先要制定方案,并在班级|做好宣传发开工作;然后确定评委,通过选手抽签确定选手的出场顺序,经过现场打分,最|后推选出班级|校园歌手.6.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 "人〞演化为 "大〞() ,再在 "大〞的根底上加上其他成分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 "大〞 "立〞两例,用与 "大〞 "立〞相同的句式描述 "仁〞 "夫〞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4分)【导学号:74812087】(大:与小相对)(立:站立)两臂伸展,双腿叉立, 双腿张开,大地承托,才显示人的高大.方做到站得沉稳.(仁:关爱) (夫:成年男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例如)仁:二人并行,互相关爱,才彰显仁的本色.夫:头发束起,戴弁加冠,才说明男子成年.7.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只选3小题)(6分)(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4)所守或匪亲,________________ .朝避猛虎,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5)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答案】(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3)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4)化为狼与豺夕避长蛇(5)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题型组合滚动练23(建议用时:20分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林纾在散文名篇《苍霞精舍后轩记》中__甲__(伤感/伤悲)地回忆了他昔日的家居生活:“前轩种竹数十竿,微飔..略振,秋气满于窗户。
”旧居留给他的最后印象是妻子被“扶掖.登舆”那伤心的一瞥了。
林纾对妻子有着刻骨明.心之爱。
他曾得过肺病,十多年咯.(ɡě)血,医生说这是绝症.(zhēnɡ)。
他几度病危,妻子侍汤送水,极尽__乙__(辛苦/辛勤),两人相濡以沫。
如今,当林纾再次来到这里,妻子已奄.(yān)然物化,他怎能不感伤怀旧?自题楹联“遂心唯有看山好,”,充分流露出殷殷怀念之情。
林纾伤心不能自拔。
好友魏翰、王寿昌劝他走出______丙______(消沉/低沉)。
刚从法国回来的王寿昌告诉他“茶花女遗事尤为小仲马极笔,子可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蹙.(cù)额对坐耶”。
此后,林纾一发而不可收,在他近30年的翻译生涯中,翻译了171部欧美日小说。
严复还写诗__丁__(赞美/赞颂)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荡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小说最终影响了几代人。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蹙.额对坐(cù) 音琅琅..B.咯.血(ɡě) 扶掖.登舆C.奄.然物化(yān) 微飔..D.绝症.(zhēnɡ) 刻骨明.心A[B项,“咯”读kǎ。
C项,“奄”读yǎn。
D项,“症”读zhènɡ,明—铭。
] 2.在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伤感辛勤低沉赞颂B.伤感辛苦消沉赞美C.伤悲辛勤低沉赞颂D.伤悲辛苦消沉赞美B[“伤感”,人的一种感情思绪,指因感触而悲伤。
“伤悲”一种负面情绪,突出的是悲伤。
根据语境,甲处应用“伤感”。
“辛勤”,辛苦勤劳。
“辛苦”,身心劳苦。
“妻子侍汤送水”突出的是“苦”,故乙处应用“辛苦”。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组合训练23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组合训练23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组合训练23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的全部内容。
小题组合训练23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用时:20分钟)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走过最东边的后门,我们便进入了罗浮宫的方形广场。
即便是门框和门洞,都展现着由能工巧匠们精心雕刻的塑像和花纹,而进入方形广场后看到的美仑美奂的建筑风格则更让人流连忘返。
B.产品主线的长期优势地位丧失是多元化带来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但在目前的竞争形势下确实难有两全齐美之策,海尔集团也只能按捺.(nà)住这种变化带来的焦急,再图作为。
C.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qiè)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zā)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D。
利害攸关而实话实说,遭遇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shěng)察而幡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这就是勇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环保领域,很多群众吐槽..的小事,如果处理得不及时,很可能酿成大的环保纠纷甚至..污染事故。
【乙】淮河、太湖、海河流域的严重水污染,其实最初都是从企业的偷排、村口的小溪变黑臭开始的。
如果当初,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周边环境的细微变化较真、环保部门都能认真处理好公众的吐槽,那么,很多积重难返....、损失严重的污染问题就不可能出现。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21含解析题型组合滚动练(二十一)(分值:49分建议用时:45分钟)序号1248910得分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__①___,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__②__,也就成了()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模山范水以及审美情趣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__③___。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感慨清丽以致师法B.慨叹清新以至效仿C.慨叹清丽以至师法D.感慨清新以致效仿C[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侧重于心灵受到某种触动而抒发情怀。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侧重于忧伤。
根据语境,应选“慨叹".清丽:清雅秀丽。
清新:清爽而新鲜;新颖不俗气。
根据语境,应选“清丽”。
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题型组合滚动练13含解析题型组合滚动练(十三)(分值:47分建议用时:45分钟)序号12348101112得分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需要内容上的________,更需要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传统文化的“酒香”________,但如何使“酒香”飘得更远、更迷人,却是信息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这个________的时代,没有好的表达方式,再优秀的文化也有湮没无闻的危险。
从本质上说,文化无优劣,但表达方式有高下,文化产品有好坏.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因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________,甚至有些人对传统文化本身的生命力产生了怀疑。
事实上,().求新求异是人们追求文化享受的普遍心理,因此,今天文化工作者更需注重表达方式的创新和传播渠道的更新。
创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甚至会有偏差,所以文艺工作者和管理者不能因噎废食,故步自封。
只有具备包容的心态,才能不断激发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底蕴才能焕发出与时代相呼应的魅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推陈出新不容置疑变幻莫测忧心忡忡B.新旧交替毋庸置疑变幻莫测惶惶不安C.推陈出新毋庸置疑瞬息万变忧心忡忡D.新旧交替不容置疑瞬息万变惶惶不安C[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新旧交替: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
文中是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问题,所以选“推陈出新”.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文中是说传统文化的魅力,显然是不必怀疑,所以选“毋庸置疑".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文中强调时代变化很快,所以选“瞬息万变".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题型组合滚动练(二十三)(分值:50分建议用时:50分钟)序号 1 2 3 4 5 8 10 得分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依赖创始于美国军方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无论是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和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都需要GPS 导航定位授时,而我们只能接收到数据粗糙的民码GPS信号,还存在被阻断的危险。
近年来,从“中国奇迹”到“中国分享”,快速发展的北斗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今年年初,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
建设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不能________,依循他国道路,而应自主创新。
与之前发射的卫星相比,()。
近年来,北斗系统在智慧城市、减灾救灾、精准机控等领域________,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带来技术创新和突破。
开放的北斗,还与世界携手共赢。
北斗基础产品已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不少沿海国家的舵手们指引方向,赢得海内外________。
“2035年前,我国将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空天地海、高精度安全可靠、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新时空体系,从而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总设计师杨长风________地说。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还是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B.无论是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或者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C.无论是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和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D.无论是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还是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D[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不能与“和、或者”搭配,排除B、C两项;逻辑不当,“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应放在“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之前,排除A项。
故选D。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更高精度氢原子钟的配置,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的实现,使北斗三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B.北斗三号配置了更高精度的氢原子钟,实现了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C.北斗三号更高精度的氢原子钟的配置,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的实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D.配置更高精度的氢原子钟,实现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使北斗三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B[由前一句“与之前发射的卫星相比”可知,此句主语应为“北斗三号”,故排除A、D两项;“更高……的配置”“……的实现”“达到……”句式不一致,排除C项。
故选B。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胶柱鼓瑟初露锋芒交口称赞毋庸置疑B.胶柱鼓瑟脱颖而出拍手称快信誓旦旦C.邯郸学步初露锋芒交口称赞信誓旦旦D.邯郸学步脱颖而出拍手称快毋庸置疑C[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胶柱鼓瑟:现含贬义,比喻拘泥陈规,不能灵活变通。
根据语境“依循他国道路,而应自主创新”,应该用“邯郸学步”。
初露锋芒:比喻初次显示出棱角或刚开始表现出力量或才能。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根据语境“北斗系统在智慧城市、减灾救灾、精准机控等领域”,应该用“初露锋芒”。
交口称赞:异口同声地称赞。
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此处没有正义得到伸张之意,应该用“交口称赞”。
信誓旦旦:誓言说得极为诚恳。
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此处指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得极为诚恳,应该用“信誓旦旦”。
故选C。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你拜识我,是你的福气,我们有缘才相识在这个学习班,要珍惜噢。
B.我就在这几天屈驾去你家一次,你把东西准备好,不要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C.你敢烦我做这件事,我表示同意,你不用担心,我会令你满意的。
D.我斗胆问了我大伯几个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当时家姐也在现场。
D[A项,“拜识”是敬辞,指结识对方,使用错误;“福气”用在此处也不得体。
B项,“屈驾”是敬辞,委屈大驾的意思,多用于邀请人。
C项,“敢烦”是谦辞,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故选D。
]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侍臣,侍奉皇帝的廷臣,也叫左右,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的“左右”,也是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B.讽,讽谏,多指古代臣下用委婉的言辞规劝皇帝。
如:“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文心雕龙》)《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也是此意。
C.外戚,亦称“外家”,指帝王的母族、妻族。
历史上,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汉末的王莽与建立隋朝的杨坚等。
D.赞即赞评,是史家对某人某事的赞词和评论,多放在人物传记的篇末,就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一样,都是对传主或事件的赞颂。
D[D项,“都是对传主或事件的赞颂”错,“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评论,臧否俱有,不只是“赞颂”。
]6.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
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
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
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__①__的画竹技法的表达。
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__②__。
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__③__。
[解析]本题空缺处的答案其实就隐藏在材料的第一段之中。
①处的上文内容叙述的是郑板桥画的竹的特点,根据这些内容,再结合材料中“取法于……”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②处要求填“两者的主要差异”,这一内容在材料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已经揭示,可稍加提炼;③处填两人作画的相同之处,据材料第一段中“同东坡一样”的信息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直接取法自然(环境、生活)②在于是否胸有成竹③构思与技巧相互结合(或构思精巧和技能巧妙)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衔接自然,可适当调整语序,不超过75个字。
(5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组建一年来,完成120多万起应急救援任务,期间营救疏散遇险群众66万多名,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在全国分区域布点组建27支地震、山岳、水域、空勤专业救援队和6支跨国境森林草原灭火队伍,组建中国教队并实施了首次跨国救援,一年来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灭火救援专业装备技术攻关持续开展,新增消防救援车3 400余辆、防火和灭火抢险救援器材230多万件套,并配齐关键通信装备,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贯通各级、响应迅速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有效推动了救援装备的升级工作。
[解析]本段话关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考生仔细分析,容易把握“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的服务目的、“在全国分区域布点组建27支地震、山岳、水域、空勤专业救援队和6支跨国境森林草原灭火队伍,组建中国教队并实施了首次跨国救援”的行动布局区域、“灭火救援专业装备技术攻关持续开展”的技术发展、“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贯通各级、响应迅速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有效推动了救援装备的升级工作”的成效成果,考生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可得出答案,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在全国分区域布点组建救援队,并持续攻关灭火救援专业装备技术。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9分)寄左省杜拾遗①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②。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①杜拾遗: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即左省,与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即右省)的岑参同为谏官。
②紫微:星官名,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叙述作者与杜甫同朝为官,经常同行入朝,又分署办公,分列殿庑两侧。
B.颔联叙写自己早出晚归,“晓”“暮”二字突出诗人为国尽忠的勤勉与充实。
C.颈联承前两联,一个“悲”字直抒胸臆,写出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D.尾联委婉抒写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有相通之处。
B[B项,“突出诗人为国尽忠的勤勉与充实”错误,“晓”“暮”二字突出这种生活的庸俗无聊,日复一日,天天如此。
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失望。
]9.此诗尾联是何含意?你认为是“颂语”还是“愤语”?请简要分析。
(6分)[解析]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
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
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结合下句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
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
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
尾联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
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答案]①尾联意为: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自然觉得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
②这是诗人的愤语,诗人故作反语,寓贬于褒,昏庸的统治者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才会使身任补阙(谏官)的诗人“自觉谏书稀”。
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的失望之情,抒发了内心忧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15分)四世同堂[注](节选)老舍一夜飕飕的西北风,地上头一次见了冰。
一清早,韵梅须去领粮。
看着地上的薄冰,她想找出她的手套来。
可是,她并没去找。
她不能怕冷,她知道这一冬天,苦难还多着呢,不能先教一点冰吓倒。
出了门,冰凉的小风一会儿便把她的鼻尖冻红;她加速了脚步,好给自己增多一点热力。
领粮的人们,有的戴上了多年不见的红呢子破风帽,有的戴上了已成古董的耳帽儿,有的穿着油腻多厚的旧棉袍,有的穿着有皮板而没有毛的皮坎肩。
韵梅看着这些带着潮味的“奇装异服”,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北平的街上立着呢。
她知道,北平人是最讲体面的;就是衣服破旧,也要洗得干干净净的。
她想不起什么时候看见过这么多,这么脏,这么臭的衣裳来。
仰起头,看看天,那蓝得像宝石的天,她知道自己的确是在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