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小说专题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13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小说常考的两类分析探究-标题与主题】教学案小说标题与主题的分析探究1.分析探究标题要注意3点:①抓点题句。
阐释标题内涵应从分析文本入手,点题句是解读标题含义的钥匙。
②把握主题。
标题有的直接揭示主题;有的暗示主题;有的引导读者深思主题。
③多重解读。
关注标题的表层义、深层义和主旨义(情感义)。
表层义是指标题本义;深层义指在文中的指代义、比喻义或象征义;主旨义是指标题传达出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思想感情。
2.探究小说主题可“四面包围”:①从人物看主题。
人物是小说主题的载体,主人公的性格命运,往往隐含作品主题。
②从情节看主题。
小说要表现的主要事件往往反映着作品的主题。
③从环境看主题。
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典型环境,往往有的时代烙印,是主题的暗示。
④从作者的议论看主题。
小说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隐藏在议论中,以此可认识主题。
[核心提示]分析探究题作为最能体现新课标精神、能力层级最高的题型,是小说阅读题中的重点。
限于文字表述量的原因,小说阅读中的“价值判断”“审美评价”“意蕴探究”“个性解读”等考查内容,主要以“标题意蕴”“主题内涵”的分析探究为考查重点。
突破点一分析探究标题意蕴[典例]小说以“黎明前夜”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看故事,把握比喻意义。
小说写了一个临近解放的前夜,小勇家因“土改”分得土地,哥哥先希望小勇回家种地后支持参军的故事。
“黎明前夜”可见有比喻意味,比喻新中国的黎明。
第2步:联主旨,揣摩主旨意义。
小说歌颂了中国农民在解放战争后期的觉悟,故“黎明前夜”的主旨意义是中国农民的思想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小勇牺牲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是新中国的黎明时期,让我们不难想到要铭记为新中国献身的烈士,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第3步:分要点,由表及里回答。
将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比喻为“黎明前夜”,暗示了浴血奋战的全国大解放背比喻意义景。
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小说的标题一、小说常见标题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标题《二十年后》《故乡》《边城》2.以人物为标题《孔乙己》《阿Q正传》《我的叔叔于勒》3.以事件为标题《林黛玉进贾府》《竞选州长》《离婚》《活着》4.为物件为标题《药》《项链》《长明灯》5.以情感为标题《苦恼》《精神错乱》6.以并列名词为标题《警察与赞美诗》《胖子与瘦子》《月亮与六便士》《父与子》《罪与罚》二、小说标题的作用(四循环+手法+读者)情节角度:①贯穿全文,是线索,如《项链》(以物件、物象为题);②铺开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呼应细节。
人物角度:①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以人物为题);②揭示或暗示人物命运。
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主题角度:揭示或深化主题(以物件、物象为题),对主题的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手法角度:运用暗示、比喻、象征、双关、讽刺、对比等手法,深化主题,强化效果。
效果角度: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②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引发读者思考。
三、教材回顾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答案呈现答案启示①交代祥林嫂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背景”“气氛”是从题目与环境方面思考的②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即以此为题推动情节发展从题目与情节方面思考③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用祝福的热闹繁忙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从题目与人物命运方面思考④首尾呼应,同时鲜明的对照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深化了小说的从题目与主旨角度思考主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标题有何丰富含义?标题的表层义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杀敌报仇,该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所叙故事情节。
“林教头”点明故事的主人公,“风雪”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山神庙”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一般的意境。
文学类文本阅读(外国小说)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车祸(日本)东野圭吾事情发生前,没有任何预感。
那天早上8点半,平介下了夜班,回到家中,他马上打开了电视。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想看的,只是想知道昨天相扑比赛的结果。
今年已经步入40岁的平介相信,今天也一定和之前的39年一样,是个平淡无奇的日子。
有一个频道是他每次下夜班后必看的。
那是个对文艺界丑闻、体育比赛结果等集中播报的频道,内容很浅,但是涉及面很广。
但是,今天画面上出现的,并不是平日里播音员的笑脸,而是一个积雪的山地。
出什么事了?平介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不过他并不想详细了解事由。
此刻他最想知道的是他所关注的力士赢了没有。
平介在一家汽车零件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工作。
一年前,他被提升为组长。
这周轮到他们组上夜班了。
这一年,平介的工厂经营状况出奇地好,像平介这样身在第一线的人变得忙碌不堪,加班一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会加班3个小时,有时加班费比基本工资还多。
但是,在工厂里待的时间长,就意味着在家待的时间短,平介很难和妻子直子、女儿藻奈美一起吃晚饭。
如果是夜班的话,早上8点钟就能到家,正好赶上藻奈美吃早餐的时间。
边和马上要升入小学6年级的独生爱女聊着天真的话题,边享受着妻子亲手做的饭菜,这对平介来说是一种无法取代的快乐。
下夜班后的疲惫,在看到女儿的笑容后马上就烟消云散了。
正因如此,下夜班后一个人吃早餐让他觉得没有味道。
这样无聊的早餐从今天起要持续3天,因为直子带着藻奈美回长野的娘家去了。
她堂兄病故了,她要赶去参加堂兄的葬礼。
本来说好是她一个人去长野的,但就在快出发时,藻奈美忽然嚷着也要去。
她说她想在那边滑雪。
女儿好不容易有了个春假,可自己工作太忙,一直没能陪家人游玩。
因此,对平介来说,这未尝不是个补偿的机会。
于是他决定一个人忍受寂寞,让藻奈美和妻子一起去。
他一边享受着熟悉的味道,一边调高了电视的音量。
画面中那个主持人在说着什么,但是,他脸上却不见了平日的笑容。
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高考真题类别篇名题目2019·新课标Ⅱ卷莫泊桑《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2019·新课标Ⅲ卷何士光《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分)2022·浙江卷和军校《逛》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
2021·浙江卷红柯《麦子》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2018·江苏卷凌叔华《小哥儿俩》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2015·安徽卷张炜《蓑衣》第一段写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有什么作用?2013·全国Ⅲ卷阿城《峡谷》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2012·江苏卷师陀《邮差先生》小说中多处写到“阳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二、关联教材《祝福》中四次写到雪,五次写到“祝福”,各有何作用?1.四次“雪”——自然环境出现位置答案呈现答案启示第一次是“我”刚回到鲁镇时:“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此处作者着力写雪的大而乱(自然环境的特点),象征鲁镇“祝福”前夕的忙乱(对社会环境的作用),也渲染“我”心绪的烦乱(对人物的作用),为“我明天决计要走”做铺垫(对情节的作用)下雪是自然环境的描写,需要答出其对社会环境、人物、情节的作用第二次是在“我”听闻祥林嫂死讯后:“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这一段描写烘托了祥林嫂死得凄惨悲凉(对主要人物的作用),也衬托当时“我”深夜神伤的孤寂悲愤(对次要人物的作用)此处答题重点是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第三次是在“祝福”前夕,祥林嫂不能参与祭祀,文中看似漫不经心地插入一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小说专题训练-----以小见大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衣无缝华山鹰W局长一向以大公无私自居,大会小会上,他都会自我吹嘘一番:本领导自从调到本局以来,从来不以权谋私,也没有利用职权安排过自己的亲属子女在本局就业,希望各位今后继续对我监督,如发现有此类现象,本局长将自动辞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W局全体干部职工天天瞪起溜圆的眼珠,总想在W局长身上找出点什么瑕疵来,但总是徒劳。
人们看到,W局长上班很准时,八时一到,W局长准能在办公室找到;接人待物,他十分热情,人家来请示汇报什么事,他都是正襟危坐,侧耳细听;局里有什么工程,他还会请市纪委或监察局的同志到场监督。
于是,人们对W局长一直持好感,领导班子民意测验,数他的满意率最高;过了一段时间,W局长唯一的残疾儿子在市里一家残联办的企业找到了工作,那家企业的D厂长想把老婆安排到W局,被W局长一口回绝,说我的儿子进你厂,是通过残联考试择优录用的,你老婆调过来,我不就说不清了吗?话说到这个份上,D厂长不吱声了。
W局长的儿子结婚了,但妻子是个待业青年,时间长了,经济上就有点紧张,儿媳妇常缠着W局长要安排工作,如果办不到,就跟你儿子离婚算了。
W局长想,儿子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个女人,我还靠他们传宗接代呢。
如果离了,再去找,容易么?W局长的夫人也不断吹枕边风,看在儿子的份上,你想想办法吧……W局长很不情愿地跑了几个单位,哪个单位也不想多要人。
他想,既然D厂长有求于我,我何不跟他再合计合计。
一连几天,W局长闭门谢客,叫办公室主任挡驾,说是本领导正在筹谋本局大计,请勿打扰。
一天,W局长主持召开领导会议,说是研究人事问题。
W局长说,本局汽车到修理厂的修理费用每年就高达十余万元,现在我发现C单位有一位好修理工E,如果能要来,我们自己办个修理厂,一年节约个五六万元是不成问题的,看各位有何意见。
几个副职听W局长一说,既能产生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此人又不是W局长的亲戚,何乐而不为呢?这样,E很顺利地来到W局长的单位上班了,而且工作很积极,有事无事修理厂总是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