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园林植物与环境模块(1-2)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83
园林模块化组团造景施工工法一、前言园林模块化组团造景施工工法是一种现代化的园林景观施工方法,通过将景观模块化进行设计和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可以实现景观的快速更新和改造。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种可行的园林景观施工方法。
二、工法特点园林模块化组团造景施工工法的特点如下:1. 模块化设计:采用景观元素模块化设计,可以灵活组合各种景观元素,使得景区的布局多样化,满足不同的需求。
2. 施工速度快:通过使用预制的景观模块,可以快速进行园林景观的搭建、安装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3. 施工成本低:由于采用标准化的景观模块,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4. 可拆卸性:景观模块可以拆卸和重组,方便未来的景观更新和改造。
5. 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
三、适应范围园林模块化组团造景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园林景观施工项目,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1. 公共城市景观:适用于城市公园、广场、街头景观等公共空间的景观施工,可以满足城市景观更新的需求。
2. 商业与旅游景观:适用于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场所的景观施工,可以满足大规模园林景观的快速建设需求。
3. 农村景观:适用于农村景区、乡村旅游景点等地方的景观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四、工艺原理园林模块化组团造景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基于以下几点:1. 设计与预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景观模块的设计,并进行预制加工,使得每个模块都具备完整的景观元素。
2. 场地准备: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场地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平整和基础处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安装与组装:将预制的景观模块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与组装,确保每个模块的准确位置和相互连接。
4. 填充与种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土壤填充和植物种植工作,使得景观模块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
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在园林设计与植物方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既可以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各种园林设计与植物方向的知识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
下面将对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模块:基础理论课程
这一模块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植物学、园林学、生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生态环境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的实践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二模块:设计实践课程
这一模块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搭配、景观规划等实践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进行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包括理解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以及进行景观区域的布局和设计。
通过实践的过程,学生将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并具备独立完成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的能力。
第三模块:专业技能课程
这一模块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草坪建设与管理、花卉养护与繁育、园林景观光景养护等专业技能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进行草坪建设与管理的技术,包括草种选择、草坪施肥和修剪等;学会进行花卉养护与繁育的技术,包括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进行园林景观光景养护的技术,包括景观树木的修剪和保养等。
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专业实践的技能和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第一线工作人员。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乡园林绿化部门、城建部门、花卉生产企业、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的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
园林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的划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
经分析研究,园林专业业务范围涉及园艺技术人员、园艺作物生产人员等4个职业小类,涉及花卉园艺工、盆景工、园林植物保护工等12个岗位。
·1·续表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园林植物、景观生态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技能。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
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掌握盆景制作与插花技艺的基本技能。
具有园林管理的初步能力。
(三) 技能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程模块1. 德育(180学时)(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园林绿地规划》课时授课计划使用班级:使用时间:教师姓名:教,研室:课次:5课型:理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章节:第四章园林的组成要素第一节园林植物(二)教学目的:1熟悉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2 .熟悉园林植物的与环境的关系重点难点:园林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思考题:1依据光照强度的不同,园林植物分哪几类?3 .依据植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植物分哪几类?4 .依据植物对土壤的不同要求,植物分哪几类?5 .园林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何观赏特性?第四章园林的组成要素第一节园林植物(二)二、园林植物与环境1、对光的要求♦对光照强度的要求◊阳性植物喜在太阳直接照射下生长的植物,一旦阳光不足或在荫蔽环境就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
落叶松、油松、侧柏、水杉、杨、柳、榆、柳树、椿树、槐树、刺槐、乌柏、泡桐、火炬树、乔松、梢木、香樟、樟树等乔木;玫瑰、黄刺玫、连翘、榆叶梅、锦鸡儿、花椒、桎柳、枸杞、月季、红花绣线菊、等灌木;石竹、大丽花、矢车菊、一串红、唐菖蒲、晚香玉及紫茉莉、半支莲等草花和野牛草、结缕草等草坪植物都是阳性植物。
它们因长期在阳处生长,光照强,本身蒸腾强度大,土壤蒸发量也大。
故园林建设的基础和骨干。
◊阴性植物自然生长于荫蔽环境,不宜全光照射•,若植于全光照下则生长不良,甚至很快死亡的植物。
多为草本植物及部分低矮灌木。
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连、虎耳草、秋海棠、牛耳草、玉簪、一叶兰、鹿蹄草、龟背竹、多数苔麻、蕨类植物都为阴性植物,木本植物中的瑞香、紫金牛、百两金、八角金盘、石血等为阴性植物。
另有如扶芳藤、西洋常春藤、卫矛、垂丝卫矛、东陵八仙花、锦带花等是具有耐阴力的耐阴植物。
阴性植物都生长在森林下部,一旦森林到破坏,失去遮蔽后暴露于强光下,它们就难以生存而死亡;耐阴植物则可继续生长。
园林中可以利用它们的喜阴和耐阴习性,将其植于林下,形成复层混交景观,使之更接近于自然生态,又能更好地保持水土;还可以进行盆栽或直接植于室内,改善室内环境。
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
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园林设计、植物选择、植
物配置与养护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需要将该课程划
分为多个模块化课程。
一、园林设计模块
园林设计模块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意思维的重要模块。
该模块包括园林设计原理、园林设计规范、园林设计软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园林设计的基本
原则和规范,了解不同园林风格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并通过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深入理解
设计过程和方法。
二、植物选择模块
植物选择模块是培养学生植物知识和植物配置能力的重要模块。
该模块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栽培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植物的基本分类和特点,了解植物的生态需求和适应能力,并学习植物的繁殖和栽培技术,以便在设计中进行合理
的植物选择和配置。
四、植物养护模块
植物养护模块是培养学生植物养护技能和园林管理能力的重要模块。
该模块包括植物
保养技术、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植物的养护要点和常
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解不同植物的灌溉需求和管理要点,并进行养护实践,培养他们
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摘要】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对于园林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课程概述入手,详细介绍了五大模块的内容:园林设计基础、植物选择与配置、园林工程施工、园林维护管理以及实践与案例分析。
每个模块都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了系统培养。
在本文对课程的重要性和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指导园林专业教育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份有益参考。
【关键词】园林专业设计、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园林设计基础、植物选择与配置、园林工程施工、园林维护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在园林专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美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园林设计与植物方向的专业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长。
如何培养具备园林设计技能和植物知识的专业人才成为当前园林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园林设计与植物方向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植物的特性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掌握园林工程施工和维护管理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模块化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该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1.2 课程概述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旨在为园林设计与植物养护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系统性、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选择与配置的技巧,熟悉园林工程施工的流程,具备园林维护管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园林专业设计与植物方向模块化课程的设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园林设计与植物方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培养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园林设计人员以及植物专家,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模块化课程的设计原则是基于学科的连贯性、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
1. 基础课程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包括园林设计与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需要学习园林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流程,包括设计规划、素描与模型制作等技术。
学生也需要学习植物学的基础
知识,包括植物分类、栽培技术和植物病理学等内容。
2. 专业课程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包括园林设计与植物方向的专业核心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方向
进行学习和研究,比如景观设计、花卉设计、室内绿化等。
课程内容涉及到具体的设计案
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以及相关技术和工具的学习和应用。
3. 实践课程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和项目设计等方式提供实践经验。
学生需要参与到
实际的园林设计项目或植物研究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加深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选修课程模块
这个模块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可以是
与园林设计相关的学科,如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等;也可以是与植物学相关的学科,如植
物营养学、植物遗传学等。
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和技能。
《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二、适用专业园林绿化(011600)、园林技术(011500)、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0100)、现代农艺技术(010200)、休闲农业经营(010300)、循环农业与再生资源利用(010400)、植物保护(010600)、现代园艺技术(010700)、现代林业技术(011300)、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011400)三、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四、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绿化、园林技术、现代园艺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对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掌握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园林植物基本的繁殖方法、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培肥、科学用水、合理施肥,光能利用、温度调控、苗木繁殖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在生产实践中能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特点对露地、保护地植物的合理配置和栽培管护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客观求实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互助合作的工作作风,具备服务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审美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等职业素养。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园林植物识别》,后续或者同期开设的课程有《花卉生产技术》《园林制图》等核心课程,以及《盆景制作》《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方向课程,为后续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奠定基础,提供学习支撑。
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成如下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目标:(一)素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2.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3.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协作、沟通、组织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4.具有根据项目或工作任务,制定目标、计划,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5.具有收集、检索、信息查询和整理资料获取资源、自主学习、迁移创新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1.了解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的关系的基本要求;2.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与技术;3.了解园林植物栽培与科学用水、温度调控、农业气象等相关技术;4.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光能利用等技能;5.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土壤培肥等技术、原理与方法;6.掌握不同类型土壤的调节方法和肥料的鉴定。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园林技术 ___________ 专业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部):__________________ 执笔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年3月一、课程基本信息 (3)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任务 (3)(三)课程设计理念 (3)三、课程目标与要求 (4)(一)课程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 (4)(一)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思政实施要求 (6)(四)1+X证书内容融入 (6)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6)六、教学实施与保障 (7)(一)教学要求 (7)(二)教学方法 (7)(三)教学手段 (8)(四)教学资源 (8)(五)实训条件 (8)(六)师资队伍 (8)七、授课进程与安排 (8)《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追求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因此它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本课程主要论述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植物配植的艺术手法,园林植物造景常用形式及城市绿地、城市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
使植物以它的树姿、花色、果实等特性美吸引着热爱自然美的人们。
让更多的人观赏到植物美景的美丽,享受到优美的植物景观环境。
(一)课程任务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根据行业专家对园林相应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