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模版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蟒河中学孙潘廷科目化学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1课时提供者孙潘廷单位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蟒河初级中学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一些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典型事例;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法的运用,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三、知识与技能1. 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2. 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准确区分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来自于初中化学第一章的第一节课。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概念。
并初步学会判断简单的变化与性质。
为以后的化学课的学习打下一些基础,同时,本节课有4个化学实验,并且现象明显,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从生理上讲,他们正处在青春期,情绪性较强、理智相对较弱,心理现象异常活跃复杂、而且易变。
从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感觉比较生疏,但多数学生对化学课比较感兴趣,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尝试新事物的热情较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选择讲授方法,演示法。
学生讨论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一切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采用读一读、讲一讲、议一议。
练一练。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与判断。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