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25.88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的贫血类型和原因常见的贫血类型和原因贫血是指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血液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贫血可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贫血类型及其原因。
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约占所有贫血患者的50%以上。
其主要原因是体内铁元素不足,无法满足合成红细胞所需。
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包括:1. 饮食不均衡:长期饮食中缺乏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肉类、豆类、蛋类等。
2.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铁元素吸收。
3. 妊娠期:孕妇需要大量的铁元素来合成胎盘和供给胎儿发育,如果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4. 大量出血:如月经过多、产后出血等。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受到损害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贫血。
其主要原因包括:1. 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攻击造血干细胞,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2. 感染:如乙型肝炎、HIV感染等,会对造血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
3. 药物因素: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也会对造血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三、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在循环中过早地被破坏,导致其数量减少。
其主要原因包括:1. 先天遗传因素: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2. 药物因素:如青霉素、奎尼丁等药物可引起溶血反应。
3. 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导致红细胞过早被破坏。
四、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指体内大量产生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巨幼红细胞,导致贫血。
其主要原因包括:1. 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这两种营养素是合成DNA所必需的,缺乏会影响红细胞生成。
2. 消化系统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肠道手术等会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
3. 遗传因素:如先天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五、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亚洲部分地区。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概述】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发生。
根WHO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
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大于20%。
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
最近,据WHO 报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
妇女中(特别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人大10倍。
发展中的国家(中国除外)在四亿六千四百万育龄妇女中(15~19岁),约有两亿三千万妇女发病,其中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贫血患者最多的国家(孕妇约占60%~80%),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
可见发病如此之广,妇女患病数字如此之大,十分惊人,值得重视。
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
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萎黄”、“黄胖”、“虚损”、“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动态平衡。
体内的铁呈封闭式的循环,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在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造成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两大类。
(一)铁摄入不足成年人每天铁需要量约为1~2mg,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
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
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易于被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故食物的组成,对铁的摄入是否充足有较大的影响。
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亦可影响铁的吸收。
如金属(镓、镁)的摄入,抗酸药(碳酸钙和硫酸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均可抑制铁的吸收。
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术后亦会减少铁的吸收。
(二)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症状、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缺铁性贫血是常见贫血症,其主要原因是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合成。
在全球范围内,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妇女群体中更为常见。
缺铁性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引起的一种贫血症。
由于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乏铁元素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从而影响机体的氧运输和供应。
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但不限于:(1)疲劳:由于氧供应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和无力感。
(2)头晕和心悸:由于血液中缺氧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和心悸的症状。
(3)呼吸急促:由于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代谢,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
(4)头痛和失眠:缺氧也可能导致头痛和睡眠质量下降。
(5)食欲不振: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6)口干舌燥: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患者可能会感到口干舌燥。
(7)皮肤干燥:缺铁性贫血也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脱屑。
(8)脆弱和易碎的指甲:指甲可能会变得脆弱和易碎。
在重度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心脏负荷加重,生长发育受阻等严重症状。
如果缺铁性贫血得不到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贫血性心脏病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缺铁性贫血原因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的缺乏引起的。
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
缺乏足够的铁元素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包括:(1)饮食不足:饮食中缺乏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摄入的铁元素不足。
(2)吸收不良:某些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后可能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进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3)出血:例如消化道溃疡、月经过多、肿瘤出血等情况会导致铁元素的丢失,从而引起贫血。
(4)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炎症性疾病等可能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5)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过快,儿童和青少年对铁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摄入不足或者吸收不良,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老年女性为什么会贫血文章目录*一、老年女性为什么会贫血*二、老年女性补血食谱*三、老人女性该如何预防贫血老年女性为什么会贫血1、老年女性为什么会贫血1.1、造血原料不够一般来说,老年人的牙齿咀嚼能力都会降低,肠胃的消化能力也会变差,从而引起营养不良的情况,而造血所需要的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异己蛋白质就会越来越少,引起贫血的情况。
1.2、生血因子减少在人体迈入到老年之后,胃会开始老化,而胃分泌出来的内因子也会越来越少,并且会影响到维生素B12的吸收。
老年人的睾丸素分泌液会减少,红细胞的生成会随着下降,造成人体贫血。
1.3、血液破坏加速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中的免疫器官都会衰退,免疫功能也会出现失调的情况,并且令自身失去识别的能力,自身正常的血细胞也会当做异己,来进行破坏,这样就会令自身出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4、造血功能虚弱事实上,人体的血液是不断在更新的,血细胞更换的过程就需要依靠骨髓的造血功能来进行。
一旦人体进入到老年之后,造血功能也会慢慢的衰退,骨髓里面的红骨髓会慢慢的退化转变成不能够进行造血的黄骨髓,从而令人体出现贫血。
2、老年贫血的诊断对于Hb低于正常下限的老年人,除了仔细询问病史和详细查体外,首先应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推断病因并进行相应检查。
低MCV的老年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缺铁性贫血,其次是慢性炎症性贫血。
此时,如果血清铁蛋白20μg/mL,则提示为铁缺乏;而血清铁蛋白升高伴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铁减少,则高度提示慢性炎症性贫血。
需注意的是部分老年人可能缺铁伴慢性炎症性贫血,临床上应综合判断,检测转铁蛋白受体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3、老年女性贫血吃什么好3.1、多吃点动物肝脏造血补血。
老年女性贫血主要原因是造血功能下降,绝大部分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以及白细胞数量过少导致的,我们知道血红细胞的制造原料是铁元素,因此老年女性贫血多吃动物肝脏,能够增加铁元素的吸收,也能够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对补血具有极佳的效果。
老人血清中铁偏低的原因
水泥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如下:
老人血清中铁偏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摄入不足:老人年轻时活动减少,瘦肉、鸡蛋和牛奶的摄入可能因牙齿松动和脱落而不足。
如果平时不注意补充,很可能导致铁的摄入不足。
2.吸收障碍:老人胃肠功能减弱,可能出现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导致铁吸收减少,术后胃癌和短肠综合征可导致铁吸收障碍。
3.失血过多:老人可能有痔疮、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原因,导致消化道慢性失血和铁流失过多。
4.长期用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和氨甲蝶呤,可导致慢性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是人体内用来生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严重缺乏,使得血红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但是人体需要铁的含量跟不上血液供给的铁时,这样就会慢慢的消耗人体内的铁,使得患者产生贫血。
这种病大多发生在不发达国家的婴幼儿、妇女等人的身上。
因此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护理。
下面主要来分析一下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以及如何护理缺铁性贫血的病人。
1.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缺铁性贫血也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一种贫血,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
下面主要介绍四种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叶酸的分泌量不足、铁的供应达不到需求量、铁的消耗量过多、铁的流失过多。
1.1叶酸的分泌量不足众所周知,叶酸是造血的重要原料之一。
如果叶酸的分泌量不足,那么很容易导致供血不足。
但是叶酸并不能在人体内进行合成,只能通过外界环境进行摄取。
一般都是从食物当中获取的。
叶酸含量比较多的食物主要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动物的肝脏。
很多人都喜欢大鱼大肉,不爱吃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导致不能合成足够的叶酸。
特别是有些小孩子不愿意吃蔬菜,就很容易出现叶酸的分泌量不足,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1.2铁的供应量达不到需求量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哺乳期的妇女对铁的需求量十分的大。
如果他们的铁的供应量达不到需求量,就很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像哺乳期的妇女,更需要及时的补充营养。
因为哺乳期的妇女在生产过后消耗的血量大,而且还要给婴儿喂奶。
如果在哺乳期内没有充足的营养,那么哺乳期的妇女有很大的概率患上缺铁性贫血。
因此,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哺乳期的妇女等特殊人群,多补充营养,保障血液内的铁的供应量达到需求量。
1.3铁的消耗量过多如果人出现大量失血的情况,就很容易使得铁的消耗量过多。
我们都知道血液中的铁一半都是来自于红细胞,假如人体不断的多次失血,就会使红细胞内的消耗量过大,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中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病因和表现及饮食指导在老年人中贫血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尤其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中铁和蛋白质的不足而植物性食物摄入较多,是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
在我国以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 / L ,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妇女低于100g/L,其红细胞压积最低值分别为40.0%、35.0%和30.0%, 均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常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感染、恶性肿瘤、失血等:由于人体膳食中营养素供给不足也可导致贫血,临床上以铁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贫血较为常见。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血色素性贫血。
它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各国各民族均有发生。
缺铁性贫血病因和表现人体内铁65 %组成血红蛋白,5 %左右分布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中,约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肝、脾、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
体内铁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中。
每天排出的铁量从摄入的食物中得以补充。
造成体内铁不足的原因有:(1)机体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膳食中铁含量低及吸收率差,或由于食物相互作用抑制铁的吸收以及由于机体患有胃肠疾病而影响铁吸收,从而造成体内铁缺乏。
(2)老人在急性腹泻、慢性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时可使铁丢失增加,患有肾病综合征时由于运铁蛋白自尿漏出,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小儿(6个月-2 岁)、哺乳期及妊娠妇女、老年人多见,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异。
病人常表现为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气短等症状。
常见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低下,体重减轻,可有异食癖,爱吃泥土、粉笔等,大便隐血阳性,胃酸可减低,严重腹泻伴多种营养缺乏症,萎缩性舌炎、胃炎等。
缺铁性贫血的概况及治疗作者:潘焕玉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7年第05期[摘要]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的威胁群众健康的常见病,缺铁性贫血影响着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民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的认识也逐步提高。
该综述就缺铁性贫血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及治疗的有效率及安全性的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铁剂;贫血[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2(b)-0160-02缺铁性贫血是我国普遍的营养缺乏症,发病率高,影响人群广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全球疾病负担(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3研究中显示缺铁性贫血是2013 年全球YLD(健康寿命损失年)的前五位病因。
1 缺铁性贫血对人体的危害缺铁性贫血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脏器,损伤生命各个阶段的功能。
儿童期缺铁和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运动功能发育障碍、免疫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退,影响智力发育[1]。
妊娠期贫血易导致胎儿早产及婴儿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7]。
2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缺铁性贫血病因主要为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
铁摄入不足主要婴幼儿、妊娠期妇女需求量增多,而摄入相对不足。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为母亲孕晚期贫血所致先天储存不足,饮食结构不当[2]。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为饮食结构不当,反复感染和消化道疾病。
妊娠期IDA的原因主要有早孕反应影响铁的摄入,孕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酸减少影响铁的吸收。
血容量的增加与血浆及红细胞增加不成比例,血液相对稀释,孕期铁需求量一方面要提供自身增多的血液,另外还需主动向胎儿输送,总量约1 000 mg,比正常年轻妇女体内约300 mg的储存铁的量明显增多[3]。
铁吸收障碍主要见于成年人,于胃全切和胃次全切术后,以及胃酸过低、消化性溃疡服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萎缩性胃炎等影响铁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缺铁性贫血,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女性、老年人或者是儿童会出现一些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很多种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缺铁性贫血,出现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就是营养不均衡失血过多所造成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找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下面整理了一些关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内容。
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缺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不良,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但胃次全切除术后由于食物迅速进入空肠,故食物中的铁没有很好被吸收,手术数年后当体内贮存铁用完时可出现缺铁性贫血。
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长期严重腹泻也可以引起缺铁性贫血。
3、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
的原因。
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
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
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
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贫血本身不难治疗,预后决定于原发病是否能治愈。
以上介绍的就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希望通过的详细介绍之后你对于缺铁性贫血有所了解,提醒您引起缺铁性贫血以后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在治疗期间应该多吃一些含有铁的食物,这样对于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有好处,希望的介绍对你有所帮助。
缺铁性贫血名词解释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指的是由于体内铁的储存量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受到限制,导致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进而影响氧气的运输和供应能力。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铁摄入不足、铁吸收不良和铁丢失过多。
首先,铁摄入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
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和运输氧气的主要成分,因此若摄入的铁不足,会导致新生的红细胞生产不足,最终引起贫血。
其次,铁吸收不良也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铁在肠道中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若肠道健康状况不良或存在吸收障碍,就会导致铁的吸收不充分,使得体内的铁储备不足。
最后,铁丢失过多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铁的丢失主要来自于妇女在月经期间的血液丢失,以及某些慢性出血疾病(如胃肠道溃疡、月经过多等)引起的慢性失血,这些情况下都会使体内的铁丢失增加,从而引起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主要包括疲劳、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脸色苍白等。
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氧气供应不足,所以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上述的症状。
诊断缺铁性贫血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
常见的检查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铁、总铁结合力等。
其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血铁、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来判断患者体内铁的储备情况,以确定缺铁的程度和原因。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目标是补充体内铁储备,提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合成。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铁剂、铁注射和红细胞输血。
口服铁剂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铁补充剂或含铁丰富的食物。
在需要快速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下,如严重贫血或无法口服的情况,可考虑铁注射或红细胞输血。
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增加铁的摄入量,同时避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如茶、咖啡和碳酸饮料等。
总之,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由于体内铁的储备不足所致。
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原因老年人贫血十分常见,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综合性的。
那么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原因1、造血功能低下(1)随着人体的老化,骨髓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造血红骨髓减少。
(2)老年人雄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系干细胞的分化成熟。
(3)老年人红细胞内各种酶氧化活性与代谢功能降低,促成红细胞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2、造血物质摄取不足及吸收障碍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对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较差;老年人肠胃运动功能减退,易导致便秘,若应用药物不当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外,由于膳食失调,或食物的量和质不合理,也将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免疫功能降低老年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可引起细胞性免疫异常,机体的正常组织被自身的免疫活性细胞和自身抗体所破坏,产生自身免疫性贫血;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肿瘤,因而产生继发性贫血。
4、蛋白质摄入不足老年人往往限制饮食,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亦会引起贫血。
5、各种疾病影响各种癌症中晚期、慢性肾脏疾病、风湿病或类风湿性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病、急性或慢性失血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大肠癌等,均可引发贫血。
70多岁的老人贫血怎么办1.如果得了缺铁性贫血,就应口服铁剂,2.巨幼细胞性贫血要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饮食要均衡。
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与免疫相关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贫血,除了输血等对症治疗,还要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病贫血的患者,可使用基因重组的红细胞生成素(rhEpo)o.4.对于慢性病贫血,应积极寻找原发病,针对病因治疗。
老年性贫血的预防:要保证足够的营养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食疗方法1、“三红汤”治贫血原料:红枣7枚,红豆50g,花生红衣适量。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缺铁性贫血是指人体内的对铁的需求和供给达不到平衡,体内缺乏铁,造成铁慢慢耗尽,然后红细胞也变得缺铁,继而出现了这种疾病。
这种疾病的患者一般都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者儿童等,而且偏食,女性月经的量过多等都容易出现这种疾病。
以下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的相关小知识: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
青少年偏食易缺铁。
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
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
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他(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含有铁元素比较多的食物,比如蛋类食品,菠菜,动物的肝脏等。
像孕妇,哺乳期的妇女还可以适当的补充铁剂,以达到身体的平衡。
月经量过多的女性应该及时治疗等。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缺铁会对人的安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PINCAI的关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1、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等)。
2、铁的摄入缺乏(饮食中缺少铁;有偏食习惯)。
3、疾病的影响(溃疡病、痔疮、胃肠肿瘤及子宫肌瘤出血等)。
4、铁的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月经期妇女、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等)。
5、铁的丧失量增加(消化道出血或月经失血过多等)。
1.家中炒菜做饭尽量用铁锅;2.尽量增加瘦肉和肝脏食物,猪血、鸡鸭血等动物性蛋白食物;3.主食多吃粗面粉,含铁量比大米高;4.豆腐、芝麻、绿叶蔬菜、蘑菇、木耳、虾皮、海带等均含大量铁。
黑木耳每100克含铁180毫克以上,是补血上品,最好和肉、鱼、鸡、肝等搭配着吃,提高铁吸收率;5.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素食主义等;6.提倡饭前喝一杯桔子汁,或者吃个生西红柿,饭后不马上喝茶或咖啡,增加铁的吸收时机;7.正确选用强化含铁食品,如强化奶粉、强化铁饼干、猪血饼干、含铁酱油、强化铁的面粉等,快速纠正缺铁性贫血。
一般强化铁的日摄入量为l0mg左右,是防治贫血的好方法。
另外,纠正贫血要持之以恒,切忌操之过急。
尤其食用强化铁食品,不宜过量,否那么会使短时间内铁的摄入大大超过机体耐受性,造成铁中毒。
1、轻微体力劳动会感觉乏力,气喘;2、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发烧,畏寒怕冷;3、导致大脑慢性缺氧,影响智力的正常认识能力;4、面色萎黄,口唇苍白,身体消瘦,精神萎靡;严重者出现晕厥。
贫血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主要是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性所造成的,女人每个月都有规律的流失部分的铁质,孕妇那么是在怀孕中铁的需求量增加,这些会使铁元素的供应缺乏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会影响到人体安康,因为铁在人体中的作用在于保证人体中血红蛋白的源源不断的更新,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代谢,同时使血液保持活性因此缺铁性贫血的女人,氧气的在人体供应不够会头晕,机体缺氧感觉乏力、脸色也会缺乏血色显得苍白、月经稀少,颜色变得浅淡;孕妇缺铁性贫血,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缓慢,出生后可的宝宝能有先天性贫血;产妇缺铁性贫血,母乳含铁量低,宝宝营养缺铁吸收缺乏,自身也体质虚弱,气血恢复较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引起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导语: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
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
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
恶性肿瘤,应手术或放、化疗;上消化道溃疡,应抑酸治疗等。
引起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咀嚼困难,进食固体食物少,胃肠功能减退,胃黏膜萎缩,胃酸减少,造成食欲减退,摄入铁不足,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2、做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的老年病人,手术后胃酸减低,二价铁易被氧化为三价铁;加之因手术所致的短路使食物在铁易吸收的十二指肠空肠部位滞留时间短,影响铁的吸收,手术后数年,当体内储存铁耗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3、老年人易患痔疮、肛裂、胃肠道癌肿,造成慢性失血,这常是引起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尤其是盲肠癌肿,在症状出现前常已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