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染整工艺学前处理 丝光
- 格式:ppt
- 大小:5.14 MB
- 文档页数:42
六大步骤做好面料染整前处理胚布概念:未经染整加工的直接从织布机上下来的面料统称原布或坯布。
坯布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纤维素纤维的伴生物(蜡质、果胶质、含氮物质、灰分、天然色素及棉籽壳等)、化学纤维上的油剂、纺织过程中施加或粘污的油剂、织造时经纱的上浆料等。
这些杂质、油剂、污物如果不去除,不但影响面料色泽、手感、而且还会影响面料染色的色牢度。
因此无论是漂白、染色或印花的产品,一般都要进行练漂处理。
含棉纤维面料的练漂,一般包含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幅、轧水、烘干和丝光工序。
目的:在于去除纤维中的各类杂质及油污,改善面料的外观及提高面料的内在质量。
下面就将几道工序简述一下。
1.坯布准备坯布准备主要有三点:坯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缝头。
这个环节比较基本暂不做进一步阐述。
2.烧毛面料表面的绒毛会影响染整加工的质量和服用性能,必须经过烧毛处理,使布面光洁。
烧毛就是使坯布以平幅状迅速地通过烧毛机的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致使布面上的绒毛因快速升温而燃烧,而面料本身因结构比较紧密、厚实、升温较慢,在温度尚未达到着火点时就已经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既烧去了绒毛,又不损伤面料的目的。
3.退浆机织面料在织造前,经纱一般都要经过上浆处理,以提高经纱强力、耐磨性及光滑程度,便于织造。
但坯布上的浆料对印染加工不利,因为浆料的存在会玷污染整工作液、耗费染化料,甚至会阻碍染化料上然纤维,影响印染产品质量。
因此,面料在染整加工之初必须经过退浆。
退浆可分为酶退浆、碱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
而退浆碱是目前印染厂使用最普通的一种方法,使用于纯棉或混纺面料,对绝大部分浆料都有去除作用。
对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也有一定的分解和去除作用,但因碱退浆仅使浆料与面料粘着力降低,并不能使浆料降解,所以退浆后必须充分水洗,洗液必须不断更换。
由于退浆的烧碱一般都是废碱,因此退浆成本较低。
4.煮练棉纤维面料经过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少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棉纤维中的大部分天然杂质,如蜡状物质、果胶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及少部分油剂和少量浆料还残留在面料上,使棉纤维面料布面较黄,吸湿渗透性差,不能适应后续染整加工的要求。
棉织物前处理基础知识我们来了解一下面料的染整以及检验知识。
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前处理、染色等前处理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前处理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涤:坯布准备、精炼(液碱等)、预缩、预定型、碱减量(液碱等)。
烧毛通常,从纺织厂进入印染厂之后,坯布首先应经过检验、翻布、分批、打印和缝头等工序,然后进行烧毛加工。
原因:①未烧毛的布面上绒毛过多,长短不一;②光洁度差,易沾污;③在后序染整加工中易掉毛,导致印染疵。
烧毛目的①改善布面光泽;提高光洁度;②改善抗起毛起球性能(特别是化纤织物);③改善风格,烧毛会使织物变得挺括、有身骨。
漂白经过煮练后,织物上的天然和人工的杂质已极大部分去除,但对于漂白和浅色织物来讲,还要经过漂白。
即要进行去除色素,提高白度为主要目的的漂白加工。
化纤不含色素,经煮练后已很洁白,而棉纤维经精练后色素仍然存在,白度差,因此漂白主要是针对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所进行的。
丝光(全棉面料)纺织品在承受一定张力的状态下,借助浓烧碱的作用,并保持所需要的尺寸,可获得丝一般的光泽,这一过程被称为丝光。
丝光的目的:改善织物表面光泽和手感由于纤维的膨化,纤维排列更加整齐,对光线的反射更有规律,因而增进光泽度。
提高染色得色率经过丝光整理后,纤维的晶区减少,无定形区增加,因而染料更易进入纤维内部,上色率比未丝光的纤维棉布提高20%,且鲜艳度提高,同时增加对死面的遮盖力。
提高尺寸稳定性丝光有定型作用,可以消除绳状皱痕,更能满足染色和印花对半制品的质量要求。
最主要的是经过丝光后,织物伸缩变形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因而大大降低了织物的缩水率。
纺织品染整加工工艺学重点整理第三章纺织品的前处理1、纺织品前处理的目的纺织品前处理的目的去除纤维上所含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所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使纤维充分发挥其优良品质,并使织物具有洁白、柔软的性能和良好的渗透性,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成品。
2、前处理除杂工序、及每道工序的评定方法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福、轧水、烘干、丝光3、退浆方法酶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4、煮练助剂的作用烧碱:不是助剂,是主煮练剂,除去蜡状物质和果胶物质表面活性剂:降低煮练液的表面张力,起润湿,洗净和乳化的作用,有助于除去杂质,提高煮练效果。
亚硫酸钠:有助于去除棉籽壳,防止棉纤维在高温带碱条件下受到损伤,还能提高棉织物的白度硅酸钠:防止棉纤维上产生锈斑或杂质分解产物的再沉淀,有助于提高棉织物的吸水性和白度磷酸钠:软水作用,去除煮练液中的钙、镁离子,提高煮练效果,节省助剂用量。
5、漂白助剂、工序、有效氯次氯酸钠:酸性和水,HClO和O2;碱性条件,HClO亚氯酸钠:碱性条件,ClO2 (酸性条件不稳定)过氧化氢:水溶液,氢过阳离子HO2-和过氧离子O2-;碱性条件,HO2-工序:有效氯:次氯酸钠溶液加酸后释放出氯气的量,一般用碘量法测定。
6、丝光棉的性质、表征光泽:丝光后棉纤维横截面由原来的腰子形变成椭圆形甚至圆形,光泽增强。
定性作用:丝光过程中的内应力减小,从而产生定形作用,尺寸稳定,缩水率降低。
强度和延伸度:取向度提高,纤维表面不均匀的变形消除,断裂强度增加,断裂延伸度下降化学反应性能:化学性能和对染料的吸附性提高表征:钡值,衡量棉纤维对化学药品吸附能力的大小,用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能力表示。
钡值=(丝光棉纤维吸附Ba(OH)2的量)/(未被丝光棉纤维吸附的Ba(OH)2的量)*100,一般丝光后棉纤维的钡值为130~1507、棉织物与麻织物的异同苎麻织物的练漂基本上与棉织物相似,由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和半丝光等工序组成苎麻的结晶度和取向度都很高,吸附染料的能力比棉织物低得多,通过半丝光可明显提高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染料的上染率。
染整工艺原理(前处理部分)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第三章漂白(Bleaching)第四章丝光第五章热定形(Heat Setting)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一、练漂的目的1.去除杂质,使染整加工顺利进行。
杂质:①天然杂质:棉上的蜡状物,含氮物,果胶等②加工时沾上的二次杂质:整经用浆,合纤纺纱上油,尘埃,锈迹等2.改善品质,提高服用性能,如丝光,热定形,多在染前进行,也归为练漂。
二、主要工序因品种而异(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深色布可免,漂布须复漂)→开轧烘→丝光→烘干→染色(印花) (涤/棉):准备→烧毛→退浆→精练(亚漂可免)→热定形(兼漂布涤加白)→ 丝光→氧漂(兼漂布棉加白)→烘干三、加工形式①烧毛、丝光、热定形、烘干以平幅进行。
②棉轻薄品种除①工序外可进行绳状加工,厚重棉、涤/棉应采用平幅加工。
涤/棉织物印染加工工艺原则,§2 原布准备(gray cloth preparation)原布:坯布(gray cloth),未经印染加工的布1.检验(inspecting):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损失规格:长、门幅、重量,经纬纱支数、密度、强力品质:纺疵(缺经、断纬、稀纬、筘路条)、油污纱、斑渍和破损2.翻布(Turing):分批、分箱为了避免混乱,便于管理、运输、须把相同规格,同一加工工艺的坯布划为一类加以分批分箱。
3.打印(marking)为便于识别管理,每箱布两头约10~20cm左右要打上印子,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翻布人代号等。
4.缝头(sewing):为适应批量连续加工,把一箱布的布头子缝接起来(下机布长为30—120m).环缝式:接缝处不厚、平整、坚牢,但费线、易卷边、切口大,稀疏织物不宜。
平缝式:箱与箱之间的缝接,布头重叠,易生横档,但坚牢不易漏缝。
§3 烧毛(singeing)一、目的烧去织物表面茸毛,使光洁,并改善风格,减少起球等。
梭织面料丝光工艺流程
1、前处理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翻缝,第2步就是要退浆,第3步是要来进行烧毛,第4步就是要对布艺进行定型,第5步就是要对故意进行漂白,就是要对布艺进行丝光。
那丝光结束之后,如果面料表面有磨毛要求的话,则需要继续磨毛。
2、染色部分
全棉面料染色现在主要是长车联系轧染色为主,用水缸染的在这里不再是主流。
染色是一个特别的工序,但是却是最重要的。
这一部分分为前车染色,还有后车固色。
3、后续处理部分
因为棉布在前处理和染色时经过了很长的长车,在这一步时就要加以进行柔软,需要进行拉幅,这还需要进行预缩,另外同时也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进行稍微的整理。
4、最后成成品检验
后续的处理部分经过测试,染色,预缩等几道工艺之后,接下来就是等待客户来进行验收。
验收的时候要根据缩水率,还有着色度,以及客户开始所提出的内在指标。
最重要的就是对色标必须要合格,产品的检验也要过关。
在检验时,客户一般认准4分制的标准检验。
可以说梭织面料生产流程大致也就是这4部分,在这4部分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染色部分。
丝光问题及助剂的选用
丝光是将纯棉、麻或其混纺、交织织物、或其纱线,浸轧在高浓度烧碱中,在常温或温度40 ℃以下张力情况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热水洗、水洗、酸中和获得永久光泽的产品。
丝光产品尺寸稳定,对染料吸收能力增强,染色后色泽明亮、光泽持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1、丝光效果不佳的问题
(1) 光泽不好,原因是碱浓度不够、丝光渗透剂不好或用量不够、扩幅张力不够。
(2) 丝光布纬斜,原因是坯布缝头时歪斜、进布时坯布走斜。
(3) 丝光擦伤,原因是操作不当而造成,检查设备进布撑板、导辊、针板、布铗是否有毛刺刮伤或摩擦。
(4) 折印,原因是喷淋水洗时水量不够、丝光布与撑板之间摩擦系数增大所致。
(5) 丝光布手感粗硬,原因是水洗槽残碱浓度高、水洗温度过高、带温度落布、落布时PH值偏碱性≥8以上。
2、解决方法
(1)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调整丝光碱浓度、采用丝光专用渗透剂,调整扩幅撑板的尺寸和张力。
(2) 必须做到缝头平齐,进布平齐。
(3) 保证设备的完好程度,避免布面的擦伤。
(4) 检查喷淋孔是否堵塞,保证喷淋孔的水压和水量,及时清理工作液槽中的杂物。
3、强调的措施
(1)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水洗槽的碱浓度,防止浓碱液带入导致浓度过高。
(2) 在酸洗中和出布时,必须分批多次检查布面的PH值,应该偏弱酸性,防止存放时碱析出,形成碱斑、黄褐斑。
4、助剂选用的误区
(1) 丝光所用的渗透剂、助剂和煮漂使用的助剂相同。
(2) 必须注意选用耐碱性能好的专用丝光用渗透剂、分散剂等助剂。
纺织品染整工艺学前处理-丝光1. 介绍纺织品染整工艺学前处理是指在纺织品染色和整理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处理工艺。
其中丝光工艺是纺织品染整工艺学前处理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纺织品染整工艺学前处理中的丝光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2. 丝光工艺的作用丝光工艺是为了使纺织品表面更加光滑、细腻,增加纺织品的质感,提升纺织品的附加值而进行的处理工艺。
其主要作用包括:•提升纺织品的光泽度和外观•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和触感•减少纺织品表面的毛羽和污染•增加纺织品的附加值丝光工艺可以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如丝绸、棉织品、毛织品等。
3. 丝光工艺的处理流程丝光工艺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丝光前处理、丝光主过程和丝光后处理。
3.1 丝光前处理丝光前处理主要是为了准备纺织品进行后续的丝光处理工艺。
其主要包括以下工序:•清洗:将纺织品浸泡在清洗液中,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污渍。
•煮沸:使用高温煮沸纺织品,消除纤维内部的杂质。
•漂洗:将纺织品漂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清洗液和杂质。
3.2 丝光主过程丝光主过程是丝光工艺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对纺织品表面进行改变。
其常用的方法包括:•压光:使用压光机对纺织品进行机械处理,使纤维更加平整。
•拉毛:通过拉伸纺织品表面的纤维,使其更加光滑。
•漂白:使用漂白剂去除纺织品表面的色素和污渍。
3.3 丝光后处理丝光后处理是为了固定丝光效果并保持纺织品的质感。
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清洗:将纺织品清洗干净,去除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
•干燥:将纺织品完全干燥,以保持其丝光效果。
•整理:对纺织品进行整理、折叠等,便于存储和运输。
4. 丝光工艺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丝光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合适的丝光剂和丝光机械,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
•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时间、温度等参数,以避免纺织品受损。
•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定期检查丝光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维护。
5. 结论通过丝光工艺的处理,纺织品的质感和附加值可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