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试卷五年级上册科学第4单元A卷
- 格式:docx
- 大小:129.25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列属于减小摩擦力的应用实例的是()。
A.鞋底的花纹B.滑雪板C.轮胎的花纹2 . 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下沉的原因是()。
A.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B.石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C.石块不受到水的浮力3 . 相同坡度,水流大的产生的力量。
A.大B.小C.相同4 . 在拉力较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保持不变5 . 放大镜甲、乙直径分别是3cm、7cm,两个放大镜的凸度一样,则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甲B.乙C.一样6 . 下面关于橡皮筋的安装方法与小车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行驶的路程也越长B.橡皮筋小车是以弹力为动力来驱动的C.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车轮转动的方向都是一致的7 . 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和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称为()。
A.转动摩擦力B.滚动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8 . 体操运动员容易手心出汗,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A.减小摩擦力B.增大摩擦力C.让手更干净9 . 在做多大的拉力能使小缆车运动起来,垫圈要()。
A.一个一个地增加B.多个多个地增加C.两种方法都可以二、填空题10 . 弹簧测力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弹簧等几部分组成。
11 . 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__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瓶“吞”鸡蛋利用了__________,方向来自_______。
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验卷XXX五年级科学上册测验卷时间:30分钟成绩: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土壤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并使植物的枝条挺立,叶片展开,花朵饱满,果实丰硕。
2.植物的茎里有导管,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3.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4.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以气态水的形式存在,这个过程就是蒸发。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这样的过程就是凝结。
5.在自然界中像玉米花那样借助风力传粉的花属于风媒花。
6.生物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7.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
它以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以及大气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地球上的水圈。
8.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水循环。
9.如果将氧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灰水中,会生成白色沉淀物质。
10.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只是改变了形态,物质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蜡烛通过燃烧,发光发热,散发气味,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四、实验题:1、调查各地空气湿度的活动步骤:1)搜集信息;2)上传资料;3)分享交流;4)活动任务;5)拓展应用。
2、探究叶片排列规律与光照之间的联系,进行模拟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顺序是:1)利用卡纸制作纸树叶;2)将纸树叶按一定顺序插在支架上;3)利用发泡塑料制作模拟茎的支架;4)用双面胶将牙签固定在纸树叶上模拟叶柄;5)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枝条模型,比较叶得到的照射情况。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水分;2.水分、矿物质;3.营养、氧气;4.蒸发、凝结;5.风媒;6.植物、动物;7.气态、液态;8.水循环;9.空气、二氧化碳;10.没有发生、发生了。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质量测试卷(一)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地球上水资源中,淡水只占约2.5%,且大部分淡水以()的方式存在。
难以被人们直接利用。
A.气态的水蒸气B.液态的水C.固态的冰2.在做“水分蒸发”实验时,我们用试管模拟水井,用()模拟湖泊。
A.烧杯B.培养皿C.导管3.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最多。
A.海洋水B.湖泊水C.冰川水4.下列淡水资源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是()。
A.高山冰川B.南北极的冰盖C.湖水5.下列不是水蒸发的现象的是()。
A.湿衣服晾干B.农民伯伯晒谷物C.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6.如需搜集空气湿度的数据,可以使用操作方便、简单直观的()进行测量。
A.温度计B.体温计C.温湿度计7.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
A.水运动B.水循环C.水流动8.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用黑色纸袋遮住,使它见不到光,过一段时间会发现()。
A.叶片没变化B.叶片颜色有变化C.叶片长势更好9.夏天,每当自来水管壁“出汗”时,过一会儿就会下雨,这说明()。
A.自来水管中的水很热B.自来水管能预测天气C.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高10.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中的()。
A.尘埃B.水蒸气C.小水滴或小冰晶11.杯子里的水时间久了会慢慢的变少,这些变少的水()A.渗透在杯子外面B.被太阳光吸收了C.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12.晾衣服时,衣服中的水分(),衣服变得干爽。
A.蒸发B.蒸腾C.液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21.夏天的早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植物的表面有一些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些露珠都是从植物的体内冒出来的水分。
( )22.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 )23.冬天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单元练习卷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五()班姓名:学号:一、判断题。
(共40分,每题2分)()1、我们把物质的变化分成发生变化与没有发生变化。
()2、用泥做成泥陶后,泥就会生成了新的物质。
()3、白色的奶粉溶解在水中时,白色粉末看不见了,这时奶粉生成了新的物质。
()4、我们制作“雪”景模型时,可以让盐溶液自然蒸发得到的效果与加热蒸发的效果一样。
()5、我们不可以利用糠溶液得到结晶。
()6、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会生成一些气体,这些气体会把清水变浑浊。
()7、我们把热牛奶与和白醋混合后制造出的塑料是黄色的。
()8、牛奶变塑料的过程是把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9、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可以起到迅速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10、我们去烧烤时可以用打火机很快把炭点燃。
()11、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注意用火的安全()12、在现在的科技时代,燃烧与人类的生活已经没有很大的联系。
()13、燃烧的蜡烛被烧杯罩住后由于在里面产生大量的烟,把蜡烛“压”灭了。
()14、热牛奶与白醋混合后会发出嗤嗤的声音。
()15、把蚊香插进沙子是应用了隔绝空气的方法灭火。
()16、在实验室里,我们使用完酒精灯后,通常用灯帽盖灭火焰。
这是让酒精灯的火焰降低温度而熄灭。
()17、铁制品生锈的情况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18、把没有生锈的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铁钉一定不会生锈。
()19、铁与铁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因为都是铁变的所以还有一少部分是相同的。
()20、无论怎样的预防措施,要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就是隔绝空气和水分。
二、选择题。
(共40分,每题2分)1、下列属于物质变化的是()①水烧开了②水变成水蒸气③木柴燃烧时会发光放热,④铁制品会生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2、我们用蜡笔在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这时蜡笔越画越短,这说明()。
A、蜡笔只是形态发生变化B、蜡笔画画的会生成新的物质C、蜡笔没有任何改变3、一块大石块在山上几万年都这样屹立着,()。
五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各样的能量》复习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1、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①跳跃的青蛙()②人跑步()③融化的冰()④电脑()⑤风筝()⑥太阳()⑦人的食物()⑧水力发电()⑨电气化火车()⑩自行车()⑪风车()⑫太阳能汽车()⑬闪电()⑭上发条的玩具()2、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
3、能量的()多种多样,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
4、如果没有()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
5、太阳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
()是人类的“能源之母”。
6、流水具有能,电具有能,汽油具有能。
7、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
(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3)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二、判断题1、我们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看见它产生效果()3、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都要节约()4、潮汐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新能源()5、地热能来自于海洋,是由海水受阳光照射产生的()6、冬天,人们要盖上厚厚的棉被,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
()7、米饭、土豆番薯等食物能给我们人体带来热量。
()8、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9、食物给了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三、选择题1、人类用的能源主要来自()。
A、石油B、电C、煤D、太阳2、摩擦两块冰后冰的表面会逐渐融化,这主要是把动能转换成()。
A、声能B、水能C、热能3、搓手时,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和()。
A、声能B、电能C、光能D、机械能4、利用原子核内发生裂变获得的能量是()。
A、潮汐能B、生物能C、核能D、地热能5、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A、机械能转化成热能B、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6、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
粤教粤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
案(新粤教版)
1、填空题:
1.植物根具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2.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阳光→营养物质+氧气。
3.颜色鲜艳、比较大、有香味的花属于虫媒花。
4.鸡蛋受精后的胚盘会变大,颜色会变深。
5.一朵完全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
6.植物繁殖方式分成种子繁殖、营养器官繁殖和孢子繁殖
三种方式。
7.椰子是靠海水传播的,樱桃是靠动物传播的。
8.雨水降落至地面后,流动形式与地面的高低有关。
9.自然界的水循环会对生态、气候和地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判断题:
1.×(云还可以以冰晶的形式存在)
2.√
3.×(还有胚生动物)
4.×(哺乳动物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5.×(采用热水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速度)
三、选择题:
1.A
2.C
3.A
4.A
5.C
四、XXX:
1.鸟和哺乳动物在繁殖方式上的不同点是:鸟是卵生动物,胚胎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在体外发育;哺乳动物既有卵生也有胎生,胚胎发育营养来自于母体,在体内发育。
相同点是均会产生新个体。
五、实验连线题:
1.霜:温度在0℃以下;露: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水珠;云:水蒸气聚集形成的云团;雾:温度在0℃以上的水蒸气凝结形
成的水珠;雪:水蒸气直接凝结形成的雪花。
2.水珠变成水蒸气: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珠:凝结;水变
成冰:凝固;冰变成水:融化;水蒸气变成冰:XXX。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oA.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C.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下列不是水蒸发的现象的是()oA.湿衣服晾干B.农民伯伯晒谷物C.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3.下雨天衣服很难干,主要是因为()oA.温度低B.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湿度大C.天气凉4.日常生活中,湿衣服会逐渐变干,是因为()oA.水慢慢变成了水蒸气B.水从衣服上掉下去了C.水直接变成了冰块,掉下了5.地球上水资源中,淡水只占约2.5%,且大部分淡水以()的方式存在。
难以被人们直接利用。
A.气态的水蒸气B.液态的水C.固态的冰6.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是()A.热玻璃片B.冷玻璃片C.都有7.小科在体育课上出了一身汗,把衣服浸湿了,放学时衣服却变干了()0A.衣服上的水分被皮肤重新吸收了8.衣服上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去了C.衣服上的水分被衣服吸收了.下列水流的力量最弱的是()o二、填空题8.是动物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
9.自然界里的露珠,是空气中的遇冷后凝结成的小水滴;空气的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的多少,它反映的是空气的干湿程度。
10.地球上的水资源以为主,目前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用得较多的是O(填“淡水”或“咸水”)11.江河奔腾入大海,细雨无声润万物。
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形态在()、()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12.地球上的水资源中,绝大部分是—,只有约______ 属于淡水。
大部分的淡水以的形式存在,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
据科学家估算,在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资源的。
13.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分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的程度。
空气湿度常用____________ 湿度来表示。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2套)含答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晾衣服时,衣服中的水分(),衣服变得干爽。
A.蒸发B.蒸腾C.液化D.结冰2.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
A.根系B.叶片C.茎干3.晴天情况下,下列时段中,森林里含氧气最多的是()。
A.早上太阳出来前B.上午10时左右C.太阳落山时4.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最多。
A.海洋水B.湖泊水C.冰川水5.()在不断地侵蚀着地表。
A.风化B.流水C.气温6.下雨天衣服很难干,主要是因为()。
A.温度低B.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湿度大C.天气凉7.下列选项中不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是()。
A.岩石B.水分C.空气D.矿物质8.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形成()。
A.雪B.云和雾C.雨9.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
A.绿色植物B.江河海洋C.人类10.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
A.水运动B.水循环C.水流动二、填空题11.水以( )、( )、( )的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中。
12.天气预报常会发布空气湿度的信息,它反映了( )、( )等可能性。
13.除了下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也是常见的降水形式。
14.地球表面的水蒸气向高空不断上升,遇冷变成( )或( )。
15.传统城市建设往往会铺设硬化路面,如( )、( )等。
1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_______,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成小水珠,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17.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侵蚀( ),还会搬运( )和( )。
18.人类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 ),( )等地地表水和浅层的( )。
三、判断题19.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 )20.植物茎里面有导管,将水分和矿物质输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调研卷(答卷时间40分钟,全卷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分员一、填空。
(每空 1分,共28分)1.水分是()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是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部分。
2.大多数植物的根都比较(),分布()。
它们深入(),并向四周延伸。
3.土壤为植物提供适宜的(),不仅能固着植物,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和()等,满足植物生长的()。
4. 植物的茎能()植物体,还能输送根吸收的()和()。
5.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通过()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其中一部分水分会被植物(),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的形式()到大气中。
6.植物的()和发育需要阳光,叶是植物()和()阳光的主要器官。
7.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约“()”,太阳是这座()的能量来源。
叶片利用()的能量,把茎输送来的()和叶片从气中吸收的()转化成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
8.有的植物在茎的每个节上着生一片叶,叶子之间为()排列;有的植物在茎的每个节上相对地着生两片叶,叶子之间为( ) 排列;有的植物在茎的每个节上着生三片或以上的叶才,叶子间为()排列。
二、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4分)1. 植物的生长需要()。
A.水分,阳光和空气B.空气C.水分D.阳光2.叶在植物茎上的排列特点()。
A.互相重叠排列B.互相交叉排列C. 互不遮挡的镶嵌排列3.叶片利用()提供的能量,将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成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A.空气B.阳光C.二氧化碳4.给一株植物浇足水分,然后选一枝带叶的枝条和一枝去除叶的枝条,分别用透明塑料袋套食住,再用细绳把袋口扎紧。
放置一段时间,两个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分()。
A. 一枝带叶的枝条比一枝去除叶的枝条少B. 一枝带叶的枝条比一枝去除叶的枝条多C. 一枝带叶的枝条和一枝去除叶的枝条相等5.植物蒸腾水分的快慢与叶片数()。
A.无关B.有关C.以上都不对6.取两个相同大小的容器,分别加入等量清水。
湿度来表示。
:3.天气预报常会发布()的信息,它反映了(:4.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侵蚀( ),还会搬运(鄢=5.空气中的水蒸气在( )过程中,遇冷变成( )或小冰晶,它们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 )。
在一定条件下,以( ),()等形式降落到地表。
gw:6.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
它以( )、()和()三种形式分布于()、:()及大气中,不断地循环往复。
1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在寒冷的季节,我们常常会看见在接近地表的物体表面附着有小冰晶,这就是( )O :A.霜 B.露 C.雪$ 2.如需搜集空气湿度的数据,可以使用操作方便、简单直观的( )进行测量。
:A.温度计 B.体温计 C.温湿度计:3.露和霜一样,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 )。
« A.夜晚 B.早晨 C.中午;4.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 )。
:A.水运动 B.水循环 C.水流动 5.地球上大部分淡水以()形式存在。
A.气B.冰C.小冰晶Lb:2,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分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 )的程度。
空气湿度常用( ))、( )等可能性。
6.地球上水资源中淡水约占()%。
A. 2. 3B. 2.4C. 2. 57.水在()情况下更容易蒸发成水蒸气。
A.受冷B.受热C.任何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1.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很快就会干了。
()2.在寒冷的季节,我们常常会看到接近地表面附着有小冰晶,这就是露。
()3.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
()4.水在常温的情况下不能蒸发。
()5.水的流动在小瓷砖比在带草的小土块上速度快。
()()6.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资源的0.3%o7.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8.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就更少了。
()四、实验:水去哪里了(10分)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判断题 (共14题;共34分)1. (2分)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 (2分)小车装的重物越多越不容易停下来,说明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小。
()3. (2分)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办法减少摩擦力。
4. (2分)摩擦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麻烦,因此我们要克服所有摩擦力。
5. (2分)任意大小的力都可以把小车拉动。
6. (2分)在自行车的链条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7. (2分)不管是滑动摩擦还是滚动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是有关的,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8. (2分)用弓把箭射出,箭的飞行是反冲力的原因。
9. (2分)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10. (2分)在设计实验验证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接触面光滑程度的不同。
11. (2分)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A . 用力,用力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同B . 用力,用力方向是向下压C . 提点起来就行12. (2分)下列物体中,在()上拉动小车最费力。
A . 玻璃B . 木板C . 毛巾13. (2分)我们的小车4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现在我想让小车3秒钟行驶60厘米,我可以()。
A . 加大拉力B . 增大载重量C . 减小拉力14. (8分)下列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 向电风扇的转轴处加润滑油B . 拉链拉不动,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C .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 . 搬运货箱时,在货箱下铺圆木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15. (1分)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________运动的。
莲花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A卷
一、填空
1、要使自行车、电动车等动起来,就需要________。
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________。
3、________可使电动机转动,________可使水温升高,________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7、________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效率高又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新型的能源。
10、一座100万千瓦级的核电站,一年只需要________的核燃料,而同样规模的火力发电站,一年却需要______________煤。
1、火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水流冲击小水轮,使它转动起来了,说明水流具有________。
7、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________省________市,总装机容量________千万,这座电站主要是为_______________配套建设的,建有_____________水库。
10、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它会吸收大量的________,是水温变得很高。
二、实验题
1、要让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利用下面的物品,尝试让小车动起来。
材料工具:
我的做法:
2、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小水轮,让水流使小水轮转起来,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的更快?
(1)实验材料:
(2)安装步骤:
(3)如何用水流使小水轮转动起来?
(4)怎样使小水轮转的更快?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核能?
2、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种能量,世界会怎么样呢?
3、水力发电站是怎样发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