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桃的生物学特性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24
桃的生物学特性(一)生长结果习性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
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
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
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
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
地温4-50C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
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2-3个生长高峰。
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
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
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桃子的特征描写一、引言桃子是一种著名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桃子的特征,包括外观、口感、香气以及其它特点。
二、外观特征2.1 外形桃子的外形呈圆形或近似椭圆形。
成熟的桃子通常较大,直径一般在7-10厘米左右,重量在100-200克之间。
外皮光滑,并覆盖着细密的绒毛。
2.2 颜色桃子的外皮颜色有多种变化,通常成熟时为黄色、粉红色或橙色。
不同品种的桃子外皮颜色也会有所差异。
2.3 果肉颜色桃子的果肉颜色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白色、黄色和红色。
白色的桃子果肉通透,黄色的桃子果肉柔软多汁,而红色的桃子果肉饱满且充满弹性。
2.4 口感桃子的外皮具有一定的咬劲,果肉则口感细腻。
成熟的桃子有着丰富的汁液,带来极佳的口感体验。
桃子的果肉还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脆、酥、甜、酸的综合口感。
三、香气特点桃子具有独特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芳香的感觉。
成熟的桃子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气息,让人垂涎欲滴。
桃子的香气带有一种独特的甜味,让人食欲大增。
四、营养价值4.1 维生素桃子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E。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帮助预防感冒和坏血病。
维生素A对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有益处。
维生素E则有助于保护细胞膜,抵抗自由基的侵害。
4.2 矿物质桃子富含钾、镁、磷等矿物质。
钾具有维持心跳正常、调节血压的作用。
镁可以帮助维持骨骼健康,并参与酶的合成。
磷则对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4.3 纤维素桃子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预防便秘和胃肠道疾病。
膳食纤维还能帮助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五、其他特点5.1 养生功效桃子具有清热降火、滋阴润肺、解渴生津的功效。
炎热的夏天食用桃子可以降温解暑,缓解口渴。
桃子还有助于补血养颜、美白肌肤,被誉为女性美容佳品。
5.2 主要品种桃子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常见的有水蜜桃、油桃和贵妃桃。
第一节桃树的生物学特性1•生长结果习性桃树是落叶性小乔木,干性较弱,树姿开张,幼树生长势强,其萌芽力、成枝力均强。
桃芽具有早熟性,年生长周期中可以萌发多次分枝,可利用二次枝、三次枝加速培养树冠,并促进枝条转换为结果枝,做到2年结果,3年丰产。
桃树根系较浅,需氧量较高,主要根群多分布在15~60厘米之间,土壤疏松,发根较深,土壤黏重发根较浅,1米以下很少有根系。
桃树枝条分为徒长枝、发育枝、结果枝。
结果枝又分徒长式结果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果枝。
各类果枝均能结果,其树龄、品种不同,主要结果枝群有所不同。
北方品种群幼龄树虽能见到长果枝,但结实率低,多以短果枝结果为好;南方品种群则以中长果枝结果为好。
桃树芽分叶芽和花芽,每叶节可着生叶芽、花芽或花芽与叶芽并生,并生者称之为复芽,复芽一般2~3个并生,中间是叶芽,两旁为花芽,亦有几个都是花芽或都是叶芽者。
叶芽多着生在枝条下部,花芽和复芽多发生在枝条的上部,花芽为纯花芽,每芽开1花,花芽分化多在新枝接近停止生长或停长期进行。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光照桃树特别喜光,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枝条发育充实、花芽分化好、坐果率高、幼果膨大速度快、果个大、色彩光亮、含糖量高、品质优良。
光照不足时,易发生徒长枝,枝条易枯死,枝条盲芽多、不充实,花芽质量差,坐果率低,色泽差,品质低劣。
因此,设施栽培桃树,要特别注意调整光照,要经常擦膜,保持采光面光亮、透光率高;地面要铺设反光膜,墙壁张挂反光膜,增强室内光照强度;树体应稀疏留枝,并要采用低干矮冠的自由纺锤形,以利改善设施内光照条件。
(2)温度桃树喜冷凉,较耐寒。
休眠期中,在-22℃的低温范围内,一般不会发生冻害,如果气温低于-23℃以下,则不宜栽培桃树。
土温降至-10℃以下时,根系就会遭受冻害。
花蕾期较耐低温,能耐-3℃左右低温,花朵次之,能耐2℃左右低温,幼果期遇到1℃低温就会发生冻害,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冻害越严重。
桃子植物学分类
桃子(学名:Prunuspersica)是蔷薇科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和观赏植物。
根据形态特征和遗传学研究,桃子可分为两个亚种:普通桃和大果桃。
普通桃(学名:Prunus persica var. persica)是最常见的桃子品种,果实直径一般不超过8厘米,果皮呈黄色或红色,果肉色泽鲜艳、多汁,口感柔嫩爽口。
普通桃树高2-4米,生长快速,适应性强,耐寒能力较强。
大果桃(学名:Prunus persica var. platycarpa)是桃子的一个品种,果实直径较普通桃大,可达10厘米以上,果皮呈黄色或红色,果肉丰盈、甜美,口感细腻。
大果桃树高度和生长速度较普通桃树慢,适宜生长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
除了亚种之外,桃子还有许多品种和变种,例如白桃、油桃、蟠桃等。
这些品种根据果实大小、颜色、形态和气味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不同品种的桃子在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上也有所不同,例如白桃富含维生素C和钾元素,油桃则富含油脂和蛋白质,蟠桃则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和纤维素。
总体来说,桃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水果,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对桃子的分类和研究有助于推广和优化桃子的种植和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 1 -。
桃的生物学特性(一)生长结果习性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
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
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
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
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
地温4-50C 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
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2-3个生长高峰。
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
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
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桃树的生物学特征和施肥技术收集整理:杨晶晶一、桃树的生物学特征:桃树根系:桃树是浅根型果树,水平根发达,分布范围为树冠直径的1-2倍,垂直根不发达,在土层深厚的地区,根系主要分布在20-50cm的土层中。
桃树根系一年之中有两次生长高峰,一次在5-6月份,另一次在9-10月份,地温22℃时根系生长最快。
桃树的芽:桃树的芽分为叶芽和花芽两种,花芽为纯花序芽,全部有侧芽形成,枝条的顶芽都是叶芽,桃树芽具有早熟性,生长旺的新梢一年可萌发1至2次副梢,但其潜伏芽少切寿命短,因而不宜更新。
桃树的枝条萌芽率高,成枝能力强,因而桃树层性不明显,枝条顶端优势强,结果部位易上移或侧(外)移。
结果习性:桃树的结果枝类随品种、树龄而不同,南方品种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北方品种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幼树生长强、旺,新梢多次分枝,如配合2-3次摘心,当年即可形成稳定丰产树体结构。
进入大量结果后,树势趋向中庸,生长稳定,新梢抽枝粗壮、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复花芽居多。
初果幼树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盛果期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占果树总量的76%以上。
自然授粉坐果率高,需严格疏果,以增大果个。
花芽分化与开花坐果:花芽分化集中时间为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桃树花期最适宜温度为12-14℃,花开的1-2天为最佳授粉期;桃树多数为自花授粉结实,异花授粉的情况下,可提高产量。
果实生长期为双S曲线,有两个迅速生长期,期间一个缓慢生成期(硬核期)二、桃树的生长环境要求:1、温度:南方品种宜在年均温度12-17℃,夏季月均温度达到25℃,冬季要有7.2℃以下低温,750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休眠。
2、光照:桃树特别喜光,光照不足,树梢延长,花芽分化少,质量差,宜落花落果。
3、土壤:土壤不宜粘重,喜沙质壤土,怕涝,忌积水,土壤中水分过多,根系宜死亡,宜在向阳的南坡,排水良好的缓坡上建桃源。
土壤PH4.5-7.5均可正常生长,PH7.5以上易黄化。
当土壤中含盐量超过0.28%时生产发育不良,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