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侧矫治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88.78 KB
- 文档页数:4
舌位的魔法:舌位训练在儿童口腔矫治中的神奇效果一、引言儿童口腔矫治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医疗过程,旨在纠正儿童牙齿和颚骨的异常发育,以获得良好的口腔健康和美观的面容。
在众多的矫正方法中,舌位训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日益受到关注。
舌位训练通过纠正舌头在咀嚼和说话过程中的位置,对儿童口腔的健康和发育具有神奇的效果。
本文将为您深入探讨舌位训练在儿童口腔矫治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性。
二、舌位训练的基本步骤2.1评估医生会对儿童口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舌位、口腔结构、牙列错位等方面的观察。
通过对儿童口腔的评估,医生可以确定舌位训练的具体治疗方案。
2.2舌位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针对儿童舌位异常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舌位调整。
例如,对于舌头常位于下颚的情况,医生会指导儿童学会将舌头抬至上颚的正确位置。
2.3练习与巩固舌位训练需要儿童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
医生会指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舌位,并进行特定的舌肌锻炼,如舌推练习等。
通过长期的舌位训练,儿童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舌肌习惯,改善口腔功能和牙齿排列。
三、舌位训练在儿童口腔矫治中的应用3.1 正颌期干预正颌期干预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这一时期是儿童口腔骨骼发育最为活跃的时候,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舌位训练可以产生最大的影响。
正确的舌位可以对上颚骨的发育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保持上颚的宽度和形状的正常状态。
这种正常的上颚发育又会进一步影响牙齿的排列和面部轮廓的和谐发展。
因此,舌位训练在正颌期干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儿童实现面部的美观和口腔功能的良好发展。
3.2唇腭裂干预在儿童口腔矫治中,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口腔畸形,对儿童的口腔功能和面部外貌造成影响。
针对唇腭裂干预,舌位训练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舌位训练,能够协调舌肌的活动,使其与口腔肌肉协同工作,从而有助于改善唇腭裂患儿的发音、吞咽和口腔功能。
这种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在关键时期促进他们口腔功能的正常发展。
舌侧隐形正畸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研究应用舌侧隐形正畸技术治疗错牙合畸形的应用疗效和与常规唇侧正畸技术的不同。
方法:应用舌侧隐形正畸技术治疗错牙合畸形8例,年龄22~37岁。
平均29.5岁,均为女性,其中5例减数拔第一双尖牙矫治。
结果:8例均得到了预期疗效,患者对最终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舌侧隐形正畸技术能够同常规的唇侧正畸技术一样,均能通过对错牙合畸形治疗达到预期疗效。
标签:隐形;舌侧;正畸技术Study and clinicalapplication of invisible lingual orthodonticTechniqueZHAO Yun1,WANG Hao-xing2(1.Hu Tsuen Dental Hospitals in High-tech zones,Puyang 457000,Henan,China;2.City Ryugo Dental Clinic Orthodontic Centre) Abstact:Objective Invisible lingual orthodont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locclusion deformity with the conventional application of effects and different labial orthodontic techniques.Methods Application of lingu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stealth Malocclusion 8,age 22~37 years old. Average age was29.5 years, were female, of which five cases of decreases in first bicuspid appliance pull Results 8 cases and the expected efficacy of treatment is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end ConclusionInvisible lingual orthodontic technology with conventional labial orthodontic technologies, can bite deformity treated by right or wrong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Key words:stealth; lingual side; orthodontic technique随着正畸患者对美观要求的提高,同时因舌侧隐形正畸技术具有良好的隐蔽效果,所以舌侧隐形正畸技术越来越受到了患者的青睐,同时该向技术也引起了正畸医师的广泛关注。
舌侧和唇侧力学
舌侧和唇侧矫治力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矫治力的作用点:舌侧矫治器是将矫治器粘结在牙冠舌侧,矫治力作用在牙冠舌侧。
而唇侧矫治器则是粘结在牙冠唇侧,矫治力作用在牙冠唇侧。
矫治力的方向:由于舌侧矫治器和唇侧矫治器的位置不同,矫治力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舌侧矫治器主要产生垂直向下的压力,而唇侧矫治器则会产生水平向前的力量。
矫治力的分布:舌侧矫治器的矫治力主要集中在牙齿舌侧,而唇侧矫治器的矫治力则分布在牙冠唇侧的表面。
矫治力的稳定性:舌侧矫治器的矫治力相对比较稳定,因为牙齿舌侧的形态比较一致,粘结矫治器的位置也比较固定。
而唇侧矫治器的矫治力则容易受到牙齿唇侧形态的影响,稳定性相对较差。
矫治力的效果:舌侧矫治器的矫治力可以更好地控制牙齿的移动,减少牙齿的松动和脱落,提高矫治的精度和稳定性。
而唇侧矫治器的矫治力则可以更好地控制牙齿的转矩和倾斜,适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错颌畸形。
总的来说,舌侧和唇侧矫治力学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矫治目标选择适合的矫治方法。
同时,在矫治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出现牙齿松动、脱落或牙龈炎等问题。
正畸矫治中的生物力学及生物学原理生正畸矫治是指通过应用合适的力学作用和生物学原理,修复错位的牙齿,使其恢复正常位置和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正畸矫治中,生物力学和生物学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生物力学是指应用于生物体上的力学原理和技术。
在正畸矫治中,生物力学的目的是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来改变牙齿和颌骨的位置、角度和关系,从而达到调整牙齿和面部外形的效果。
生物力学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力的选择和施加:在正畸矫治中,力的选择和施加是非常关键的。
过大的力量可能会导致牙齿移动过快,引起根吸收;过小的力量则可能导致牙齿移动缓慢或无法移动。
因此,力的大小、方向和时间都需要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矫治效果。
2.力的传递和作用:正畸矫治中,力的传递和作用方式有很多种。
最常见的力的传递方式包括弹性力和摩擦力。
弹性力可以通过橡皮圈、金属弓等器械施加在牙齿上,从而实现对牙齿的调整。
摩擦力则是通过述缘摩擦作用来实现牙齿的移动。
在力的作用过程中,牙齿和颌骨组织会受到一定的应变和压力,从而引起牙齿的吸收和新骨的生成。
3.力的调节和控制:在正畸矫治中,力的调节和控制非常关键。
力的调节包括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牙齿错位病情的需要。
力的控制则是通过定期检查和调整,使力的作用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对牙齿和颌骨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其次,生物学原理在正畸矫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牙周组织的适应和重建:正畸矫治中,由于牙齿的移动和调整,牙周组织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牙周组织的适应和重建是指牙周组织在力的作用下的调整和恢复过程。
牙齿的移动和调整会引起附着于牙齿上的牙龈、牙槽骨和牙骨膜组织的变化,通过牙周创面的愈合和组织重建,可以实现牙齿的稳定和固定。
3.牙齿生物力学:牙齿生物力学是指牙齿在正常咀嚼功能下所受到的力学作用和反应。
在正畸矫治中,牙齿生物力学的原理主要用于指导正畸器的设计和使用。
正畸矫治中得生物力学及生物学原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室赵志河第一部分牙移动得生物力学一、力学基本概念(一)力、力矩与力偶1、力(Force):力指物体间得相互机械作用。
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外效应)或使物体发生变形(内效应)。
力为矢量,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与作用点。
2、力矩(Moment):力得大小×力到旋转中心得垂直距离(力臂)该乘积取正负号以区别转动得方向,(一般以逆时针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M=F×d(二)阻力中心与旋转中心1、阻力中心(Center of Resistance):物体周围约束其运动得阻力得简化中心。
在自由空间中,物体得阻力中心即就是其质心。
在重力场中,物体得阻力中心即就是其重心。
受约束得物体(如牙槽骨中得牙)其阻力中心决定于周围环境得约束状态。
牙根长度、形状、数目、牙槽嵴顶高度影响牙周面积决定阻力中心位置•单根牙:牙长轴上,牙根冠向1/3与中1/3之间(约冠向2/5 )•多根牙:根分叉下根下1-2mm处。
组牙得阻力中心(了解)2、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所围绕得点。
旋转中心随外力及力矩得变化而变化。
阻力中心就是物体固有得,不变得。
与外力得大小、方向、作用点与力矩得大小无关旋转中心就是可变得,随外力得改变而改变二、正畸牙移动得类型(一)正畸牙移动得类型1、倾斜移动(tipping movement):牙冠与牙根作相反方向移动(最常见)。
2、整体移动(bodily movement):牙冠与牙根作相同方向等距离移动。
3、控根移动(controlling root movement):牙冠不动而牙根移动。
(1)转矩(torque):唇(颊)舌向控根移动(2)竖直(upright):近远中向控根移动4、垂直移动(vertical movement):整体移动另一形式。
⑴伸出移动(extrusion movement):向he方垂直移动⑵压入移动(intrusion movement):向根方垂直移动。
舌侧矫治技术及应用舌侧矫治技术及应用是指针对牙齿错颌问题的矫治技术和方法。
它不仅可以纠正牙齿排列不齐的问题,还可以改善咬合功能,提高面容美感,增强咀嚼功能,改善发音和口腔卫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舌侧矫治技术及其应用。
舌侧矫治技术是一种采用隐形活动矫治器治疗牙齿错颌问题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在牙齿后方或舌侧黏附透明的矫治器,利用矫治器的活动性对牙齿逐渐施加力量,从而改善牙齿的排列不齐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舌侧矫治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隐形效果好。
舌侧矫治器透明,舌腭侧的位置使得矫治器几乎不可见,减少了患者对于牙齿矫治过程的焦虑感和自卑感。
2. 减少对牙齿的损伤。
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需要牙齿表面粘贴金属托槽或利用金属丝固定,容易对牙齿造成损伤。
而舌侧矫治器则完全不需要粘贴任何物质于牙齿表面,减少了对牙齿的损伤。
3. 更加舒适。
舌侧矫治器利用舌腭侧的位置,减少了对舌部和口腔黏膜的刺激,更加舒适,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4. 更好地保持口腔卫生。
舌侧矫治器的脱落性能较好,可以取下清洗,方便患者刷牙和清洁,减少了口腔卫生问题。
舌侧矫治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多种错颌问题。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牙齿排列不齐的程度,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采用舌侧矫治技术。
通常情况下,舌侧矫治技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 非成熟牙齿错位:舌侧矫治技术适用于乳牙或者恒牙未完全生长的患者,可以有效地纠正牙齿错位问题。
2. 轻度牙齿错位:对于轻度的牙齿错位问题,如前牙间隙较小或者前牙拥挤不严重等,舌侧矫治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3. 成人矫正:舌侧矫治技术对于成人矫正非常适用,尤其是那些对于固定矫治器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舌侧矫治技术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
舌侧矫治技术的应用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作矫治器: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口腔印模以及X光片等资料,医生会制作适合患者的舌侧矫治器,确保矫治器的适配性和舒适性。
2. 定期复查和调整: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矫治器的复查和调整。
舌侧正畸矫治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1-05-31T08:44:39.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秦蕴[导读] 舌侧矫治器是根据牙齿舌面的解剖形态结构及每个牙齿的舌侧形态特征而设计。
秦蕴(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196-02【关键词】舌侧正畸矫治临床应用舌侧矫治器是根据牙齿舌面的解剖形态结构及每个牙齿的舌侧形态特征而设计。
每个牙齿托槽有不同的厚度、轴倾度及转矩,与唇侧托槽相比,上前牙舌侧托槽更具典型特征。
上前牙托槽由底板及增加区域、延伸咬合平面、圆形敞口端、槽沟、延伸斜面、连接钩等结构组成。
下前牙托槽单翼托槽,龈端附球形钩。
双尖牙托槽,为了更好地控制扭转及倾斜,双尖牙托槽的近远中径较宽。
第一磨牙托槽最常见的是双翼托槽,其中近中翼上附球形钩,有时可用链一盖式舌侧管替代双翼托槽。
第二磨牙舌侧管其外形与颊面管相似,但转矩角度不同,可焊在磨牙带环上,也可直接粘于磨牙舌侧。
1 临床资料收集来我院正畸科矫治的处于混合牙列期和恒牙列早期、单侧后牙反牙合伴前牙拥挤或个别前牙反牙合病例共12例。
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0-13岁,平均11.2岁。
2 舌侧矫治器的临床应用2.1 舌侧矫治技术治疗程序2.1.1 治疗前准备包括临床检查、诊断、矫治设计、取记存和工作模型及技工室工作程序。
与唇侧矫正技术相比,舌侧正畸的技工室工作程序占有重要位置。
因为严格正规的舌侧矫治技术要求对托槽进行间接黏结,以保证托槽黏结位置的准确。
所以,技工室工作程序中应包括模型排牙试验、确定托槽放置位置模板、制作间接黏结转移托盘、利用转移托盘将托槽转移至原始的错牙合模型上。
2.1.2 正畸治疗程序(以拔牙减数正畸病例为例):包括托槽的间接黏结、拔牙、磨牙黏带环、牙列的整平与排齐、牙齿转矩的建立、关闭间隙、完成阶段、治疗后的保持。
20 届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院、部: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姓名:粟永哲指导教师1:陈雪林职称指导教师2:职称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本1101完成时间: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口腔正畸治疗。
由于职业、社交等原因患者对矫治过程中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市场强烈需求的背景下,舌侧矫治器应用而生。
从美观、生物力学控制角度来看,舌侧矫治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与唇侧矫治相比,舌侧矫正技术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如矫治器的安置导致发音障碍、技工室操作程序繁杂、诊治费用昂贵等。
针对上述目前口腔舌侧正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一例中切牙轻度拥挤的非拔牙矫治病例为研究对象,以精简舌侧矫治过程中的技工操作和改善舌侧矫治过程中患者的发音障碍为目的,对舌侧矫治过程和矫治器进行了改进。
本文分别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法和CT断层扫描方法,获得患者的牙列扫描数据,采用体积对比法对两种扫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CT狈I]量法取代激光扫描法获取患者牙列数据的可行性。
采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对患者牙列的CT扫描图像进行提取后,在Magics中实现了患者牙列的数字化重排,并采用快速成型的方法制作了重排后的牙列模型。
通过采用不同的模型重建方法对患者的牙齿进行模型重建,集成各种逆向软件的优势,提出了模型重建集成的新策略,并以现有托槽的尺寸结构为依据,对舌侧托槽进行了三维建模。
在HyperWorks软件的支持下对简化后的托槽模型进行了力学分析,模拟了托槽的载荷和形变、应力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最后在托槽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托槽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为托槽尺寸优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舌侧正畸,医学CT,牙列重排,模型重建,有限元分析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rising of the standard of life,more and more patients seeking for orthodontic treatment.For the reasons of occupational,social and SO on,the aesthetics during the treat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demanding.The lingual appliance Was developed simultaneously in two countries during the 1970s.Lingual orthodontics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appearance and biomechanical contr01.However'compared、Ⅳith labial appliances,lingual orthodontics technology is still much controversy,such as appliance placement led todysphonia,complicated laboratory procedures,and expensive treatment.This paper selected a mild crowding and space closure non-extraction case,improved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lingual appliance,for the purpose ofstreamline the process of lingual orthodontics mechanics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dysphonia during lingual orthodontics.Then USeS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 and CT tomography methods to obtain patient’S dentition scan data,compared the two SCanS by volume comparisonmethod.Proved that CT scanning Can replace laser sc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dataacquisition in the field of orthodontics.Extracted the CT images of the dentition with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Mimics,rearranged the patient’S dentition with Magics,and then rapidprototyping the rearranged dentition.By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to model reconstruction the dentition,intergrating theadvantages of a variety of reverse software,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modelreconstruction strategy,and then modeling the new lingual bracket based on the sizeof the existing brackets.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simplified brackets model based on HyperWorks,simulated the bracket’S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ad,deformation and stress.Provide a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Finally,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brackets on thebasi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bracketsize optimization.Key words:Lingual orthodontic,Medical CT,Dentition rearrangement,Model Reconstruction,Finite element analysis第一章绪论 (5)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5)1.2国内外发展现状 (5)1.2.1舌侧正畸技术的发展 (5)1.2.2牙齿咬合及正畸移动生物力学分析 (6)1.2.3有限元分析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3)1.3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第二章牙列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16)2.1牙列石膏模型数据测量及处理 (16)2.2基于CT断层扫描数据的牙列三维重构 (17)2.2.1 CT扫描技术及Mimics软件简介 (17)2.2.2基于CT数据的牙列三维重构 (19)2.4本章小结 (22)第三章材料和方法 (23)3.1研究对象 (23)3.2参数设置及加载 (23)3.3 结果 (25)3.3.1 托槽体等效应力分布规律 (25)3.4本章小结 (26)第四章牙列及矫治器的建模 (27)4.1模型重建技术简介 (27)4.2.1尝试采用UG对牙齿进行逆向造型 (28)4.2采用不同方法对牙齿进行逆向造型 (29)4.2.1尝试采用UG对牙齿进行逆向造型 (29)4.2.2采用Imageware对牙齿进行逆向造型 (30)4.2.3采用Geomagic Studio对牙齿进行逆向造型 (32)4.3托槽建模 (32)(1)基底的建模 (32)(2)槽沟的定位 (32)4.4本章小结 (33)第五章舌侧托槽的结构分析与优化 (34)5.1有限元方法与结构优化方法简介 (34)5.1.1有限元方法 (34)5.1.2 HyperWorks简介 (34)5.2.1几何模型的简化与导入 (36)5.2.2模型的几何清理 (36)5.2.3设置材料参数及单元属性 (36)5.2.4网格的划分 (37)5.2.5载荷工况的选择 (37)5.3本章小结 (38)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38)6.1本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38)6.2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第一章绪论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口腔正畸治疗。
正畸矫治中的生物力学及生物学原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室赵志河第一部分牙移动的生物力学一、力学基本概念(一)力、力矩和力偶1.力(Force):力指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外效应)或使物体发生变形(内效应)。
力为矢量,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矩(Moment):力的大小×力到旋转中心的垂直距离(力臂)该乘积取正负号以区别转动的方向,(一般以逆时针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M=F×d(二)阻力中心和旋转中心1.阻力中心(Center of Resistance):物体周围约束其运动的阻力的简化中心。
在自由空间中,物体的阻力中心即是其质心。
在重力场中,物体的阻力中心即是其重心。
受约束的物体(如牙槽骨中的牙)其阻力中心决定于周围环境的约束状态。
牙根长度、形状、数目、牙槽嵴顶高度影响牙周面积决定阻力中心位置•单根牙:牙长轴上,牙根冠向1/3与中1/3之间(约冠向2/5 )•多根牙:根分叉下根下1-2mm处。
组牙的阻力中心(了解)2.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所围绕的点。
旋转中心随外力及力矩的变化而变化。
阻力中心是物体固有的,不变的。
与外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力矩的大小无关旋转中心是可变的,随外力的改变而改变二、正畸牙移动的类型(一)正畸牙移动的类型1.倾斜移动(tipping movement):牙冠与牙根作相反方向移动(最常见)。
2.整体移动(bodily movement):牙冠与牙根作相同方向等距离移动。
3.控根移动(controlling root movement):牙冠不动而牙根移动。
(1)转矩(torque):唇(颊)舌向控根移动(2)竖直(upright):近远中向控根移动4.垂直移动(vertical movement):整体移动另一形式。
⑴伸出移动(extrusion movement):向he方垂直移动⑵压入移动(intrusion movement):向根方垂直移动。
分析舌侧正畸对口腔功能及美观的干扰影响目的研究分析舌侧正畸对口腔功能及美观的干扰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入我院治疗的48例牙列拥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为研究组(n=24)和对照组(n=24),分别接受舌侧正畸及传统唇侧非拔牙正畸治疗。
在安装矫治器当日、7d 、14d及28d,分别对患者的舌体刺激、发音、进食及面部轮廓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在舌体刺激上无明显差异(P>0.05),发音在一周内有明显差异(P<0.05);进食在两周内有明显差异(P<0.05),而面部轮廓的美观程度上,在28天内持续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接受正畸治疗后1个月内,舌侧正畸在发音及进食功能存在影响,但面部轮廓美观程度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舌侧正畸;传统正畸,美观,干扰影响舌侧正畸是将矫治器全部安装于牙齿的舌侧面进行正畸治疗,外观上看不到任何正畸治疗装置。
舌侧正畸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提高,已经非常成熟,除了可以获得同样高质量的矫治效果外,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爱美的特殊需求,降低安装矫治器对工作及社交生活的影响,达到“隐形正畸”的良好效果。
本文就舌侧正畸及传统唇侧正畸在治疗过程中若干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口腔门诊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列拥挤患者48例,列拥挤程度平均3.2 mm(2--5 mm)。
年龄段为18岁至35岁,平均年龄为26.5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为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牙列拥挤,口腔开口度及口型正常的AngelⅠ类非拔牙患者。
按照不同的正畸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组间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组(n=24)均接受进口舌侧托槽矫治;对照组(n=24)均采用国产直丝弓矫治器。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48例接受舌(唇)侧正畸的患者的舌体刺激、发音、进食及面部轮廓进行比较分析。
第1节 舌侧不拔牙矫治技术舌侧矫治技术与其说难,不如说比唇侧技术要辛苦。
在我看来没有能力的高低,只有信心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差别。
对于不拔牙病例,我们通常使用舌侧2D 系统。
所谓的2D 指的是对牙齿二维控制,唇舌向内收、外展(第一序列弯曲),垂直高度和倾斜(第二序列弯曲)。
但是没有转矩的控制(第三序列弯曲)。
既然舌侧2D 没有舌侧矫治技术第20章转矩的控制,托槽位置对牙齿转矩的影响几乎为零。
因此舌侧2D 适合于直接粘结。
不需要技工室的排牙试验。
舌侧托槽粘在牙齿舌侧,牙齿自身的厚度放大了舌侧托槽的控制力、敏感性。
比如说:同样发生10°的变化,舌侧托槽对唇侧的影响更大些。
因此舌侧托槽对粘结错误的容忍度更苛刻些。
同样的错误在舌侧被表达得更明显。
因此舌侧托槽的转矩是很锋利的双刃剑,尽量少用到为好。
就连Takemoto 都说舌侧尽量多用圆丝,以减少转矩误差的副作用(图20-1)。
舌侧2D托槽:自锁结构,圆管状。
因唇侧、舌侧托槽对牙的影响此没有转矩的控制,自然也没有转矩误差带来的烦恼(图20-2)。
舌侧2D 临床上不需要做排牙试验,临床上可以直接粘结。
这对于普天下懒人来说是好事。
直接粘结的缺点是不能很精准。
痛苦的事情。
医生患者都很痛苦。
幸好,韩国Kynug 教授发明了一种很好玩的方法:硅橡胶印迹法,可以让医生在口外给患者精准地弯丝。
然后再从容地放回口内。
Nola 开口器是目前最好的舌侧开口器,108现代口腔正畸技术与临床思维舌侧2D托槽舌侧托槽定位方法压膜定位法:(1)在石膏模型上画线:画出牙齿舌面长轴,双尖牙区设定临床冠中心作为托槽高度。
3-3的舌侧托槽高度基本上和唇侧定位比例一样。
(2)压膜(透明保持器的那种压膜和制作方法)。
(3)按照保持器标准修整压膜后,用手术刀沿着托槽高度的画线修整压膜。
(4)在压膜切端剩余部分,作牙齿舌面长轴的延长线。
(5)口内牙齿舌面抛光酸蚀后,在口内将压膜就位,托槽的上缘直接抵到压膜底部边缘(图20-4,图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