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工艺成型工艺卡
- 格式:xls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在前序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基础学习基础上,以塑料模具为典型对象,为完成在实际岗位中对塑料模具设计的真实应用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课程。
为学生后续职业生存合发展奠定职业基础,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合严谨工作作风的整体能力的必须环节。
二、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注塑模具的能力。
1.能力目标(1)模具工艺编制人员,具备分析塑料产品的工艺性,并能找出工艺难点,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能编制常用的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2)模具设备维修人员,能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
(3)模具设计人员,掌握塑料模具常用的几种分类和典型塑料模具结构,具备读图能力;能根据产品确定塑料模具的结构方案;能独立设计中等程度的注塑模具。
(4)模具钳工,能独立拆装简单的注射模具2.知识目标(1)了解塑料的物理性能、流动特性,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情况。
(2)掌握塑料的组成、分类以及常用塑料的特性。
(3)了解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
(4)掌握注塑成型设备对注射模具的要求(4)掌握常用注射模具的结构特点及相关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6)掌握注射模具拆装的基本常识。
掌握注射模具基本零件的英文专业词汇。
3.其他目标(1)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
(2)使用工具能力。
(3)与人协作能力——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到目标。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基于本课程在模具制造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注塑成型工艺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注射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
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连续生产出制品。
现今加工工艺的趋势正朝着高新技术的方向发展,这些技术包括:微型注塑、高填充复合注塑、水辅注塑、混合使用各种特别注塑成型工艺、泡沫注塑、模具技术、仿真技术等。
2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控制注塑成型是一门工程技术,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将塑料转变为有用并能保持原有性能的制品。
注射成型的重要工艺条件是影响塑化流动和冷却的温度、压力和相应的各个作用时间。
2.1 温度控制2.1.1料筒温度注射模塑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等。
前两程温度主要影响塑料的塑化和流动,而后一种温度主要是影响塑料的流动和冷却。
每一种塑料都具有不同的流动温度,同一种塑料,由于来源或牌号不同,其流动温度及分解温度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不同所致,塑料在不同类型的注射机内的塑化过程也是不同的,因而选择料筒温度也不相同。
2.1.2喷嘴温度喷嘴温度通常是略低于料筒最高温度的,这是为了防止熔料在直通式喷嘴可能发生的“流涎现象”。
喷嘴温度也不能过低,否则将会造成熔料的早凝而将喷嘴堵死,或者由于早凝料注入模腔而影响制品的性能。
2.1.3模具温度模具温度对制品的内在性能和表观质量影响很大。
模具温度的高低决定于塑料结晶性的有无、制品的尺寸与结构、性能要求,以及其它工艺条件(熔料温度、注射速度及注射压力、模塑周期等)。
注塑成型机模温设定直接影响成形品质。
模温是指在成形被进行时的模腔表面的温度,在模具设计及成形工程的条件设定上,重要的是不仅维持适当的温度,还要能让其均匀的分布。
不均匀的模温分布,会导致不均匀的收缩和内应力,因而使成型口易发生变形和翘曲。
注塑成型中模温很容易影响成型周期及成形品质,在实际操作当中是由使用材质的最低适当模温开始设定,然后根据品质状况来适当调高。
注塑材料烘干工艺卡注塑材料的烘干工艺是为了去除材料中的水分,以保证注塑成型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注塑过程中,如果材料中含有过多的水分,容易导致注塑产品出现缺陷和不稳定性。
因此,进行烘干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材料中的水分,提高产品的质量。
烘干工艺可以通过加热、排风等方式将材料中的水分蒸发掉。
烘干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需要确定烘干的温度和时间。
不同的注塑材料对应的烘干温度和时间也不同,一般需要根据材料的使用说明来确定。
一般来说,烘干温度通常在60-80摄氏度之间,时间一般在2-4小时。
其次,将注塑材料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烘干机一般分为烘箱和真空烘箱两种类型,需要根据材料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烘干机。
将注塑材料均匀放置在烘干机的烘干篮中,并调整烘干机的温度和时间。
然后,打开烘干机的排风装置,以便将蒸发的水分排出。
排风装置可以保持烘干机内部的环境干燥,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最后,待烘干完成后,将注塑材料取出并进行储存。
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将烘干后的注塑材料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以免重新吸湿。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烘干工艺时,应该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要注意防烫。
其次,对于真空烘箱,应注意检查密封性,确保烘干过程中不会产生外泄的情况。
总之,注塑材料的烘干工艺是注塑成型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通过烘干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材料中的水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操作时,需要根据材料的要求确定烘干温度和时间,并注意安全事项。
只有做好烘干工艺,才能保证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1、按注塑配件用料规定控制用料配比,记录各台操作设备的用料牌号、用料、批号、用料配比及回料比例。
2、按注塑工艺参数规定设定工艺参数,每班记录一次注塑工艺参数。
3、不定期对配件尺寸、外观等进行检查。
注塑工艺规程1 工前准备1.1 按《注塑机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温度表和压力表是否准确。
1.2 打开机内冷却水,再接通电源升温,温度升到设定温度后,须先保温半个小时。
将模具安装于注塑机上,调整中心定位。
1.3 将配件用料进行配制,配好后倒入粒料搅拌机内搅拌均匀,通过自动供料机(人工)送入相应的注塑机(或由操作工直接将搅拌均匀的料通过传递窗送入车间,倒入相应的注塑机料斗内)。
2 操作2.1 按《注塑工艺卡》调整好工艺参数。
2.2 按《注塑机安全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操作。
2.3 注塑成型的第一模产品出模后,操作工对每一型腔的产品质量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检验员进行确认后才能投入正常生产(对检验员不能及时确认的自检合格的首模产品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应标识清注塑质量控制点要求楚,单独存放,检验员需在30 分钟内进行确认)。
2.4 注塑出来的产品配件放入(落入)周转箱内,冷却后取出浇口料,将产品装入白膜袋内。
2.5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连续监控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品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2.6 注塑合格的产品配件定量包装,将产品配件标识卡填写完整后放入袋中,系好袋口,转到指定区域。
2.7 检验员按注塑检验的规定进行判定、放行及处置。
2.8 生产过程中,当出现更换人员、原材料、模具、设备或调整工艺参数时,应重复执行2.1-2.7 条的规定。
2.9 生产过程中,当需要更换模具时,应先用酒精棉(模具清洗剂)擦试模具,直到产品无油污为止。
3.0 将浇口料通过传递窗送入粉碎间,粉碎待用。
3 注塑成型的产品配件技术要求3.1 各种型号、规格产品配件的尺寸见配件图。
3.2 产品配件应有足够的透明度、应无错位。
装配工艺附图产品型号CI1518部件图号J10-1共2页产品名称注塑模部件名称动模座板第2页车间装配装配部分动模座板、垫块工序号10工序名称装配动模座1-M8X25 内六角螺钉 2-动模座板 3-垫块 4-M10X89内六角螺钉装配工艺卡片产品型号CI1518部件图号J20-1共 2页装配工艺附图产品型号CI1518部件图号J20-1共2页产品名称注塑模部件名称动模板第2页车间装配装配部分动模板、型芯1、型芯2、导柱工序号2工序名称装配动模板1— M8 22螺栓 2—型芯1 3—动模板 4—导柱 5—型芯2装配工艺附图产品型号CI1518部件图号J30—1共2页产品名称注塑模部件名称推出机构第2页车间装配装配部分推板、推杆固定板、推杆工序号30工序名称装配推出机构 1—推杆固定板 2-M6X21.5内六角螺钉 3—推板 4-复位杆 5-拉料杆 6—推杆装配工艺附图产品型号 CI1518 部件图号 J40-1 共2页 产品名称 注塑模部件名称定模座第2页车间 装配装配部分定模座板、定模扳、主流道衬套工序号4工序名称装配定模座1—定模板 2-导套 3—M10X25内六角螺钉 4-定模座板 5-主流道衬套装配工艺附图产品型号CI1518部件图号J50—1共2页产品名称注塑模部件名称模架第2页车间总装装配部分定模座、动模板、推出机构、动模座工序号5工序名称总装模架。
注塑工艺卡目录编制时间:2017-06序设备型号/制造商工艺卡编号编制日期备注号1HTB150x/1/海天ALB/ZS-CX-0012017-06-302HTB110x/1J/海天ALB/ZS-CX-0012017-06-303MA1600Ⅱ/540/海天ALB/ZS-CX-0022017-06-214SSF500-K5X/双盛ALB/ZS-CX-0032017-06-215SSF900-K5X/双盛ALB/ZS-CX-0042017-06-216FT400K/丰铁ALB/ZS-CX-0052017-06-237HBL1100S-F5/海波ALB/ZS-CX-0062017-06-258HB400-FA3/海波ALB/ZS-CX-0072017-06-259HBW500-FA3/海波ALB/ZS-CX-0082017-06-2610HBL1100-F5/海波ALB/ZS-CX-0092017-06-2711LOG-130M6/朗格ALB/ZS-CX-0102017-06-2712JM138Ai/JM98Ai/MJ35/震雄ALB/ZS-CX-0112017-06-28131415161718注塑工艺卡产品型号设备编号物料型号产品单重(g)(%)模具编号模具腔数色母代号水口重量(g)成型温度±10(℃)射嘴一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色母重量是否烘料烘料温度烘料时间□是□否(℃)(h )合模设定一段二段三段低压高压开模行程(mm )开模设定五段四段三段二段一段位置(mm )位置(mm )压力(Bar )压力(Bar )速度(%)速度(%)射出设定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一段保压设定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一段转保压位置(mm )压力(Bar )□时间压力(Bar )速度(%)□位置速度(%)时间(s )时间(s )顶出设定顶出一段顶出二段顶退二段顶退一段顶退次数储料设定一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位置(mm )位置(mm )□储料前□储料后压力(Bar )托模方式压力(Bar )速度(%)□停留□定次□振动速度(%)时间(s )背压(kg/cm2)/中子AB 中子A 进中子A 退中子B 进中子B 退控制方式储前冷却(s )射退距离(mm )储前射退距离(mm )压力(Bar )□行程控制□时间控制成型周期(S )射胶时间冷却时间保压时间循环时间产品颜色速度(%)时间(s )工作方式□半自动□时间全自动□电眼全自动产品冷却方式□水冷□强制风冷□自然冷却模具温度(℃)备注 1.工艺参数允许调整范围为±5%;2.如工艺参数调整超出±5%,则需重新送样确认,合格后于下表中做变更记录。
模具编号成品单重颜色冷却时间烘料时间H
射嘴一段二段三段
四段
五段六段
油温
段数
速度
位置
段数
速度
压力
时间s
一段一段机水二段二段模温℃三段三段前模℃四段四段
后模℃
段数速度
压力
背压终止位置
段数速度
压力
位置
一段
一段次数二段二段定次三段一段振动松退二段停留
名称
方式压力
时间
位置
开合模
段数
速度压力位置
快速锁模
锁模二段锁模三段低压锁模高压锁模慢速开模
开模二段开模三段
快速开模
减速开模
编制
审核
核准
日期 标准成型工艺卡(3-13)
机台号产品CET号烘料温度℃产品名称料头重材料新次料比周期射胶时间速度
保压部分
顶针进顶针退穴数
压力
冷却方式A
温度
℃射出部分
储料
顶出设定后模运水图
前模运水图
锁模设定
开模设定
中子
备注
出
入出
B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