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报废工作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40.88 KB
- 文档页数:1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三水医院门诊部
医疗废物回收、处理工作流程图
科室按医疗废物分类要求、分类放置医疗废物并做好登记、管理
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按医疗废物回收专用路线、用专用装置各科室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检查医疗废物包装是否完整
符合要求后称重并做好记录(日期、科别、物品名称、千克数、分类等)、双方签名
将医疗废物按原路线妥善运至暂存处
回收专职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双方签名
专职管理人员每日或隔日按规定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进行交接处理
专职回收人员对暂存处做好终末消毒处理工作
资料归档
1 / 1word.。
医院各类医废处置流程图医院医废处置流程文件编号:版本/修订号:制定/修订日期:第页共页:化学性废物分类处理流程化学性废物包括放射科医学显影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实验室试剂、报废的汞血压计、紫外线灯管等废弃或破损的汞温度计。
这些废物应由放射科、实验室或药剂科通知生产厂家回收处理并记录,交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收并交药剂科或实验室通知生产家回收处理并记录,或由设备科通知生产厂家回收处理并记录。
病理性废物分类处理流程病理性废物包括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和黄色感染性废物袋。
废物盛装量不超过包装袋的3/4,封扎袋口,袋外贴上具体科室名称、日期的标签。
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回收运送,送至医院专用冰柜储存。
药物性废物分类处理流程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变质的针剂或液剂交药剂科,大量过期、变质片剂交药剂科,少量过期变质药物废物(片剂)弄碎后直接放入黄色感染性废物袋内,并在袋外标签上注明。
药剂科通知生产厂家回收处理并记录。
直接放入黄色感染性废物袋内,并在袋外标签上注明。
损伤性废物分类处理流程损伤性废物包括头皮针头、输液器针头、刀片、缝针、口腔科探针、血糖仪针头、体内植入物(钢板、螺钉)、破损的温度计等废弃的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
这些废物应装入利器盒或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装满后利器盒严密封口,贴上具体科室名称、日期的标签。
废物盛装量不超过包装袋的3/4,封扎袋口,袋外贴上具体科室名称、日期的标签。
外套黄色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回收、运送。
备注:利器盒使用前必须用力将盒盖和盒身扣紧。
医院医废处置流程文件编号:版本/修订号:制定/修订日期:第页共页:感染性废物分类处理流程感染性废物包括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输液器、输血器、氧气皮条、口腔镜、窥镜、引流瓶(袋、管)、换药镊子(弯盘、碗)、手套、棉球、棉签、棉条、纱布、敷料、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包布、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治疗巾、废弃的被服等,以及一次性尿垫、病人用卫生巾和病人用手纸等。
供应室工作流程标准图
1:回收流程图:工作人员按防护要求戴帽子、戴口罩、穿手套,每天用专用污物车→科室→清点器械分类放置于防刺的容器→核对、登记→送入洗涤间分类浸泡清洗。
2:洗涤流程图:分类→清水冲洗→消毒剂浸泡→清水冲洗→酶的浸泡→刷洗→精洗。
3:包装流程图:器械干燥→检查器械完好性→上油→配套→核对→放化学指示卡→打包→标识灭菌日期、标识有效期→标识洗涤、包装、消毒人员姓氏。
4:灭菌流程图:常规检查灭菌炉→分类→装炉→放监测指示卡带→关炉→预热→灭菌→干燥→出炉→无菌间分类存放。
5:发放流程图:按要求更衣、洗手、换鞋→无菌室→根据器械交换表准备用物→传递窗→发放间→无菌车→科室等。
医院工作流程图汇集目录1。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流程图1。
1行政会议工作流程图1。
1。
1院长办公会议流程图1。
1。
2中层干部例会会议流程图1.1。
3大型会议会务组织工作流程图1。
2文案管理工作流程图1。
2。
1职代会行政文件制作流程图1.2。
2公文制发工作流程图1.2.3上级文件收发工作流程图1.2.4印章使用管理工作流程图1。
2.5报刊收发工作流程图1。
2。
6图书管理工作流程图1。
2。
7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图1.2。
8复印工作流程图1.2.9打印材料工作流程图1.2。
10报刊征订工作流程图1。
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图1。
3。
1职工调入(毕业生分配)工作流程图1.3.2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图1.3。
3办理退休手续工作流程图1。
3.4职称管理工作流程图1。
3。
5岗前培训工作流程图1。
3.6科室考核管理工作流程图1.3。
7员工考评管理工作流程图1。
3.8医德医风检查工作流程图1。
4医院文化工作流程图1。
4.1院报制发工作流程图1。
4.2定期报送信息工作流程图1。
5接待工作流程图1.5。
1外事接待工作流程图1。
5。
2患者来信、来访处理工作流程图1。
5.3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工作流程图1。
6医务科工作流程图1。
6.1医疗行政管理工作流程图1.6。
2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流程图1。
6.3接收医师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工作流程图1。
6.4外出进修培训工作流程图1.6。
5院内临床病历讨论工作流程图1.6。
6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图1。
6.7病历质量考核工作流程图1.6。
8新技术项目开展工作流程图1。
6。
9医疗纠纷接待处理工作流程图1。
6.10医疗大查房工作流程图1。
6.11临床科室危重人会诊工作流程图1.6。
12病人转诊工作流程图1。
6.13科主任例会流程图1。
6。
14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流程图1.6。
15卫生“三下乡"活动流程图1.7科教管理工作流程1.7。
1科研管理工作流程图1。
7.2论文、专著、成果登记奖励工作流程图1。
医院总务物品报废制度1. 背景随着医院的发展,总务物品使用越来越多,其中一部分物品因为过期、损坏、质量问题、设备淘汰等原因不能再使用,需要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为了加强医院总务物品的管理,保障医院工作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部门对于总务物品进行的报废处理。
3. 报废物品类别按照医院总务物品管理规定,报废物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已过期物品如食品、药品、化学品、医疗器械等已经过保质期限物品。
3.2 严重受损、破损物品如文件资料、设备、电子产品等因受损、破损或者外形已经不完整的物品。
3.3 过于陈旧、淘汰的物品如设备、工具、耗材等因技术更新、设备淘汰等原因不能再继续使用而需要报废处理的物品。
3.4 质量不合格、失效物品如化学品、药品等质量不合格、失效的物品。
4. 报废处理流程4.1 报废申请当物品需要报废时,申请人需要向所在部门主管进行报废申请,需要说明物品名称、数量、报废原因、所在地点、使用情况等。
4.2 部门主管审核部门主管需要审核报废申请,并对物品进行核实,涉及到质量问题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和检测。
审核不通过的需要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进行整改或者补充证据。
4.3 立项审批经部门主管审核通过后,需要提交给医院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立项审批。
医院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审核申请人和部门主管审核的报废申请,并进行审批核定。
4.4 报废处理经过立项审批,物品可以进行报废处理。
根据物品的不同类别,报废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如食品、化学品等需进行专门处理,设备、工具等需进行拆卸、毁坏等处理,药品需进行回收处理等。
4.5 报废记录报废处理结束后,需要对报废物品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主要包括物品名称、数量、报废原因、报废日期、审核部门、报废处理、报废清单等。
5. 相关责任人5.1 申请人申请人需要认真填写报废申请表,如实报告物品的使用情况、报废原因等。
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如实反映物品的现存情况和使用情况。
医院内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流程图XXX医疗垃圾管理流程图
垃圾的产生
生活垃圾(主要是从行政。
医生或护士值班室等洁净区
域产生的垃圾)
医疗垃圾(主要是从门诊、各病区、治疗
室、检验室等病人或凝似病人接触过或有
可能感染过的区域所产生的垃圾)
用黑色垃圾封装
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
否?
用标有
感染性
医疗垃
圾”的黄
色垃圾袋
封装
用标有
病理性
医疗垃
圾”的黄
色垃圾袋
封装
利器盒用标有
药物性
医疗垃
圾”的黄
色渣滓袋
封装
用标有
化学性
医疗垃
圾”的黄
色垃圾袋
封装进行密封打包(要求不能泄露并注明“生活垃圾”字样)
送生活垃圾暂存处暂存并做
好生活垃圾清运记录。
(暂存
时间最长不克不及超过72小时)
否?
送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
(每
次清理完毕及时对垃圾暂存
处和运送工进行清洗)
进行密封打包并找科室护士长或相关人员对医疗垃圾数量、及产生地
点进行严格登记(要求密封不能泄露并注明医疗垃圾的类型、数量、
产生地点等信息)
进行运送(运送时要求从污物电梯下楼并沿住院楼外围到停车场北路
这条专用路线进行运送。
且不能和生活垃圾混合运送)
送生活垃圾暂存处暂存并做好医疗垃圾清运记录。
(暂存时间最长
夏天不克不及超过24小时,冬天不克不及超过48小时)
送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并认真填写好医疗废物转运三联单。
(每次清理
完毕及时对垃圾暂存处和运送工具用1500mg/L含氯有效消毒剂进行。
医院报废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作为一个大型医疗机构,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和其他废弃物。
为了保障医院的环境卫生和员工的健康安全,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医院报废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医院废弃物的规范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员工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2. 范围: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物、一般废弃物、危险废物等。
三、管理责任1. 医院管理层应制定并实施医院报废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
2. 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方案,并落实执行。
四、废物分类与标识1. 废物分类:医院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分类,包括医疗废物、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物。
2. 废物标识:医院应设置相应的废物分类标识牌,明确标识不同种类的废物,以便员工正确分类和投放。
五、废物收集与运输1. 废物收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废物收集点,确保废物分类准确,并设置相应的收集容器,以防止交叉污染。
2. 废物运输:医院应与合法的废物运输公司合作,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或对人员造成伤害。
六、废物处理1. 医疗废物处理:医院应委托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废物处理企业进行处理,确保废物能够得到有效无害化处理。
2. 一般废弃物处理:医院应与当地环保部门合作,将一般废弃物交由合法的垃圾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3. 危险废物处理:医院应与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合作,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七、培训与宣传1. 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废物管理培训,向员工介绍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
2. 宣传:医院应通过不同渠道,如宣传栏、内部通知等,宣传废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八、监督与检查1. 监督:医院应建立废物管理监督机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废物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 检查:医院应定期邀请相关部门进行废物管理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医院报废管理制度标题:医院报废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日常运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如何科学、规范地管理这些废物对于医院的运行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医院报废管理制度是保障医院运作的重要环节。
一、报废物品分类管理1.1 制定明确的报废物品分类标准:根据废物的性质、来源、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医院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如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化学品废物等。
1.2 设立专门的报废物品收集点:在医院内设立专门的报废物品收集点,标明不同类型废物的投放位置,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分类投放。
1.3 定期对报废物品进行清点和整理:定期对医院内的报废物品进行清点和整理,及时处理过期或损坏的物品,确保医院环境整洁。
二、报废物品处理流程2.1 制定报废物品处理流程:建立完善的报废物品处理流程,包括报废物品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节。
2.2 配备专业的处理人员和设备:医院应配备专业的处理人员和设备,确保报废物品的安全处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2.3 定期进行报废物品处理记录和报告:医院应定期进行报废物品处理记录和报告,对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废物处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三、报废物品回收利用3.1 制定废物回收利用计划:医院应制定废物回收利用计划,对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2 加强废物回收利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院内部员工和患者对废物回收利用的意识,促进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3.3 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医院可以与专业的废物回收利用机构合作,将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废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报废物品监督检查4.1 设立报废物品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医院内部的报废物品监督检查机制,对报废物品的处理流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4.2 加强对报废物品处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对医院内部负责报废物品处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提高其对废物处理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医院报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报废物品的管理,提高医院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报废物品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药品、消毒液、废弃物等。
第三条医院报废物品管理应遵循“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第二章报废物品管理责任第四条医院领导应当高度重视报废物品管理工作,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配备专人负责报废物品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设备科、药房等部门应当认真履行报废物品管理职责,定期开展报废物品的清点、核对和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流程规范有序。
第六条医院所有科室应当按照规定分类整理和保管报废物品,并及时上报报废清单,经过审核后及时处理。
第七条报废物品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做好报废物品的记录、处置和销毁工作。
第八条报废物品管理人员应当保护好医院的财产安全,严禁出现盗窃、挪用等行为,一旦发现应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章报废物品处理流程第九条报废物品处理流程分为报废申请、审核批准和处置销毁三个环节。
第十条各科室在发现报废物品后,应当填写报废申请表,并由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报废申请表应当包括报废物品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情况、报废原因等相关信息,并在报废申请表上注明是否需要诊断认定。
第十二条报废申请表应当在报废物品产生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设备科或药房审核。
第十三条设备科或药房应当在收到报废申请表后5个工作日内对报废物品进行审核,核实报废物品信息并签字确认。
第十四条审核通过的报废申请表应当及时上报医院领导进行批准,并在报废物品产生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报废物品的处置销毁工作。
第四章报废物品处理方式第十五条报废物品的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重新利用、维修修复、捐赠赠送、销售处置等。
第十六条对于符合重新利用条件的报废物品,应当及时上报医院领导进行重新分配和利用。
第十七条对于需维修修复的报废物品,应当送至专业维修单位进行检修,经过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二、范围医院所有的临床、医技科室、后勤服务保障部门。
三、职责1、建立健全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医院院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院长、科主任、护士长、实验室负责人为本部门具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级人员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2、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负责垃圾的分类投放,清洁工人负责垃圾收集、包装密封并运送到科室医疗废物暂存点。
3、物业公司专职人员(总务科监管)负责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手术室等)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运送到医院暂时贮存地点,并与产生点工作人员交接登记签名,按要求存放。
每天/隔天与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交接并做好交接记录。
每月收集各科室及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交接记录,并检查数量是否一致。
交接表保存3年。
按要求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包装。
4、药剂科负责输液瓶的回收及无害化处置惩罚。
负责药物性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惩罚。
5、核医学科、检验科、实验室负责放射性废物、病原微生物标本的无害化处理。
6、医疗废物管理部门负责对医疗废物处理进行监督检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四、标准1、临床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科室主任为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
(3)科室设感染性废物收集桶(黄色污物袋)、锐器合(黄色)及生活垃圾收集桶(黑色污物袋),必须加盖、防渗漏、防锐器穿透,各种污物桶要有明明的警示标记。
污物收集桶每周定期清洁消毒二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4)进行污物收集、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胶手套、穿胶水鞋、戴口罩、帽,必要时穿橡胶围裙等。
(5)病人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带针头)、输液器(带针头)、输血器等用后直接投入锐器合。
治疗室加药后的注射器可分离针头后投入感染性废物桶,针头投入锐器盒。
(6)未作回收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疗用品(包括指套、手套、吸痰管、窥镜、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等)、医疗器械等投放于感染性废物收集桶。